阿卡貝拉版《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合唱是人聲和人生的藝術!

2021-03-03 少兒音樂教育








在內蒙古,有這樣一支合唱團,他們用無伴奏的合唱形式,歌唱那碧綠無垠的草原和滾滾長流的長河。現在就讓我們跟隨A-minor組合的歌聲,一起走進遼闊的大草原。

A-minor組合成立於2015年,是一支阿卡貝拉合唱團。該合唱團由五名青年歌手組成,他們經常活躍在國內外的舞臺上,獲得了許多觀眾的熱愛。他們擁有醇厚的低音、明亮的高音、美妙的和聲和極佳的演唱技巧,當他們開口歌唱的那一刻,沒有人不沉醉其中。

 

2019年,A-minor組合參加了在葡萄牙舉辦的國際合唱聯盟世界合唱博覽。在這個匯聚加拿大、印度尼西亞、匈牙利、德國、以色列、墨西哥等十幾個國家合唱團的大舞臺中,A-minor組合以一曲阿卡貝拉版《天邊》震撼全場,展現出蒙古族音樂濃鬱的地域特色,他們用獨特的音樂風格和幽遠曠達的嗓音,為世界帶去了民族的聲音。

 

阿卡貝拉這股風在國內颳得越來越大,國內的阿卡貝拉組合都在慢慢地崛起,大多數合唱團都是在翻唱國外阿卡貝拉歌曲的基礎上,進行國內流行歌曲的改編和演唱。而A-minor組合的獨特風格,就是將阿卡貝拉與民族音樂相結合的形式,並且他們不光是簡單地將民族音樂改編為阿卡貝拉的形式,他們還在歌曲中還加入了長調這一民族音樂的元素。

 

在許多人的固有印象中,合唱就是純粹的大合唱。其實,合唱有多種形式,例如這群將古典樂《威廉·退爾》序曲改編為合唱形式,在舞臺上活蹦亂跳地演唱歌曲的大學生;

以「杯子舞」而出名的廈門六中合唱團

 

創作出《張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鑰匙放在哪裡了》、《感覺身體被掏空》、《春節自救指南》這樣新題材合唱作品,將歌曲內容貼近當下生活,引起聽眾較大共鳴的上海彩虹室內合唱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許多優秀的合唱團,他們都在嘗試著以不同的方式發揚合唱藝術。現在的合唱也不再單單是唱詩班的形式,無論你年齡大小,你喜歡的歌曲風格是流行、古典、爵士或者是其他,你都會在合唱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合唱就是這樣一個能包容世界萬物的歌唱形式,合唱也在改變著每個選擇它的人。

 

合唱能夠培養人的團隊合作能力

合唱隊員一定是最懂得團隊合作意義的,因為他們每周需要進行團體性的排練,排練時還要注意傾聽別人的聲音,集中注意力將自己的聲音與別人的聲音融合在一起,在長久的合作中,團員們都會極具團結合作的使命感。

 

合唱能夠釋放壓力

唱歌可以釋放內啡肽、多巴胺等化學元素,這些都影響著我們的情緒和幸福感,而合唱能大大加強這種狀態。

 

合唱對兒童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合唱的練聲模式有助於為兒童形成神經通路,增強記憶力,對於兒童的學習有著巨大且深遠的影響。

 

合唱是人聲的藝術,也是人生的藝術。越來越多的音樂愛好者投身於合唱事業中,發掘著充滿魅力的合唱藝術。

 

如果你也喜歡合唱,就點亮右下角「在看」吧;也可以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不一樣的合唱;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說說你與合唱的故事。

歡迎轉發

公眾號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查看規則

相關焦點

  • 無伴奏合唱《天邊》走紅網絡!再來聽聽他們唱的《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民歌君曾分享過由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蒙古族青年合唱團A—minor阿卡貝拉組合演繹的歌曲《天邊》(←可點擊回看)。作為一首廣為傳唱的草原經典,《天邊》版本眾多,但以無伴奏合唱的形式來演繹仍是少數,這也是此版得以火遍網絡的原因之一。而當時和《天邊》一同走紅的,其實還有另一個視頻——《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
  • 從翻唱到原創,阿卡貝拉音樂節讓純人聲無伴奏合唱玩出花樣
    6月15至16日,2019上海市民阿卡貝拉音樂大賽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星舞臺舉辦。由此,2019上海阿卡貝拉音樂節為期一個多月的精彩活動也拉開了序幕。上海市民阿卡貝拉音樂大賽、2019首屆全國少兒現代阿卡貝拉音樂大賽、音樂營大師班、人聲新世界丹麥Postyr人聲樂團專場音樂會等一系列活動,掀起夏日的阿卡貝拉熱浪。阿卡貝拉是一種起源於西方的純人聲合唱音樂形式,它以傳統合唱藝術為基礎,結合現代音樂、樂器模仿、音響技術、肢體及舞臺表現,已成為一項受到全年齡層歡迎的綜合性藝術。
  • 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歌詞鑑賞 席慕容和德德瑪共同演繹
    《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的詞作者是臺灣女詩人席慕容,而這首歌的創意卻出自內蒙古著名歌唱家德德瑪。她不僅向我們講述了一個關於草原的故事,而且還見證了這兩位傑出女性之間深厚的友誼。在北京電視臺和內蒙古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上,席慕容和德德瑪共同演繹了這首《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 阿卡貝拉——「人聲才是最好的樂器」
    「最美的聲音是人聲,而最美的人聲是合唱」阿卡貝拉,義大利文稱:Acappella ,意為無伴奏合唱(即不使用樂器伴奏的合唱)。起源於中世紀教會音樂,約出現於公元十世紀。它沒有各種繁瑣的樂器,也沒有特定的伴奏,只用奇妙的和聲和美妙的旋律來演繹豐富多彩的世界,就能給觀眾帶來無限的驚喜,呈現出一種最純淨、最和諧的音樂之美,這就是阿卡貝拉。而提到阿卡貝拉,就不得不與一個特殊的團體聯繫起來,那就是開創無伴奏人聲風潮的始祖天團——史格溫無伴奏合唱團!
  • 美國聖歌旋律阿卡貝拉合唱團演繹人聲傳奇
    央廣網天津9月12日消息(記者賈立梁)9月17日,人聲傳奇——美國聖歌旋律阿卡貝拉合唱團音樂會將在天津大劇院上演。作為全美極為少數的全職無伴奏人聲合唱團之一,美國聖歌旋律阿卡貝拉合唱團以其獨特的音樂創作方式而為業界稱道,也被譽為「全世界最有潛力的阿卡貝拉之一」。
  • 6位「人聲魔術師」,帶你認識阿卡貝拉!
    現在A Cappella在歐美用於指那些不需要樂器伴奏,僅使用人聲演唱的和聲音樂作品,大致上跟中譯的無伴奏合唱對等。但是從20世紀初開始,這種只用人聲「唱和聲」的古典音樂形式開始跟流行、爵士、民謠甚至是搖滾等音樂風格結合上了,並演化成了現代的阿卡貝拉(Contemporary A Cappella)。
  • 傳說中的阿卡貝拉版《我愛你中國》!
    傳說中的阿卡貝拉版《我愛你中國》!07-09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阿卡貝拉
  • 《Vocal Play》:純人聲無伴奏的「阿卡貝拉」綜藝秀
    節目聚焦「阿卡貝拉」(A cappella:即無伴奏合唱)這一表演形式,不依靠樂器,只用人聲完成舞臺呈現。  「阿卡貝拉」是義大利語A cappella的音譯,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紀,當時的教會音樂只以人聲清唱,並不使用樂器,由此形成了一種特別的音樂表演形式。
  • 【值得一看】周末音樂會┃阿卡貝拉專場音樂會(MIXCHORD-人聲樂團)邀您小劇場歡度周末!
    與一般合唱中有大部隊這條「大腿」可以抱不同,阿卡貝拉團一般人數比較少,這就對個人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不像很多樂器是固定音準,人聲音準很不好控制,而任何樂隊演奏的曲目「好聽」的最基本要求,就是音準。科普一下,常見現代阿卡貝拉人聲樂團的聲部組成,通常是醬紫的:人聲打擊聲部(Vocal Percussion,簡寫為 VP)其中Bass(貝斯)和VP(鼓點)的音色最為特別,是當代阿卡貝拉的編制中最為重要的兩個角色,阿卡貝拉給了他們發揮自身長處的機會。
  • 悠家音樂 | 悠家寶貝阿卡貝拉人聲樂團應邀赴港,獻聲迪斯尼
    這次悠家寶貝阿卡貝拉人聲樂團,將在香港Vocal Ashia國際阿卡貝拉兒童夏令營亮相,悠家寶貝除了系統性學習阿卡貝拉合唱相關知識,接受亞洲阿卡貝拉大師國際兒童工坊集訓,參加亞洲最大的阿卡貝拉藝術節,觀摩「亞洲團隊音樂會」,
  • 周末音樂會┃純人聲、無伴奏,還能帶來樂隊般的震撼,4月9日阿卡貝拉人聲樂團與您相約小劇場!
    與一般合唱中有大部隊這條「大腿」可以抱不同,阿卡貝拉團一般人數比較少,這就對個人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不像很多樂器是固定音準,人聲音準很不好控制,而任何樂隊演奏的曲目「好聽」的最基本要求,就是音準。科普一下,常見現代阿卡貝拉人聲樂團的聲部組成,通常是醬紫的:人聲打擊聲部(Vocal Percussion,簡寫為 VP)其中Bass(貝斯)和VP(鼓點)的音色最為特別,是當代阿卡貝拉的編制中最為重要的兩個角色,阿卡貝拉給了他們發揮自身長處的機會。
  • 招募ing | 這堂進階阿卡貝拉課,教你修煉人聲要這樣「玩」!
    阿卡貝拉全方位科普、VP與器樂模仿入門、阿卡貝拉和聲認識與詮釋、團隊訓練與指導示範、歌曲教唱練習、教學實務研討等。從古典合唱到現代阿卡貝拉,講述阿卡貝拉歷史,認識各個時代經典且精彩的人聲音樂;解析現代阿卡貝拉的風格種類;了解世界上重要的阿卡貝拉藝術節和比賽。
  • 武音作曲系阿卡貝拉人聲合唱團招新了!
    本視頻來自網絡★鐺鐺鐺~小編送來通知了~作曲系即將針對本系的同學成立阿卡貝拉合唱團咯~首先小編想請大家點開文字上方的視頻,因為這一首歌就是一首由阿卡貝拉人聲樂團Pentatonix(PTX)演唱的歌曲~什麼是阿卡貝拉?
  • 國際合唱藝術研究會推薦系列--悠家寶貝阿卡貝拉合唱團
    悠家寶貝阿卡貝拉合唱團成立於2015年,隸屬於悠家寶貝天賦教育機構,是中國年齡最小的阿卡貝拉合唱團,8名團員平均年齡8歲,包含6個女孩2個男孩;孩子們的嗓音清亮、表達自然,颱風活潑可愛,曲目選取童真童趣,具有良好的舞臺表演效果和感染力
  • 6.8 | 19:30建南大會堂STAB人聲樂團 阿卡貝拉畢業專場音樂會
    現成員有:藝術學院音樂系2014級本科生王寧藝術學院音樂系2014級本科生王凱瑩藝術學院音樂系2014級本科生陳文博公共事務學院2014級本科生王璜4、2016年7月上海全國阿卡貝拉大賽「最佳外文歌曲演唱獎」並獲得瑞典皇家人聲樂團The real group的單獨指導。
  • 羅藝峰:最美是人聲 俄羅斯合唱藝術一瞥
    羅藝峰:最美是人聲 俄羅斯合唱藝術一瞥時間:2016-09-18 17:15:15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編輯:魏梅     作者:羅藝峰    在今秋的第三屆絲綢之路藝術節上,異彩紛呈的視聽大宴讓古城西安的樂迷喜出望外,其中來自我們的鄰邦俄羅斯的合唱藝術,可稱是一道精緻的耳食大餐!
  • 在重慶就能聽一場阿卡貝拉專場音樂會 8月23日相約重演時代藝術中心
    難得的,是每一位翻唱者也都唱出了自己的特色和態度。他們就是已經有十年歷史的阿卡貝拉樂團City Singers醒耳人聲樂團。 醒耳人聲樂團(City Singers)是一支廈門「吉島音樂」旗下的6人混聲阿卡貝拉人聲樂團,於2009年成立於廈門大學。
  • 阿卡貝拉,最純淨的才是天籟
    ok,那今天就帶你領略另一種奇特的音樂形式——阿卡貝拉!如果連這個都滿足不了你追求自然和諧的小耳朵,那我只能說,請你去窗外聽秋風簌簌吧。這裡或許有人會率先發問了,那麼什麼是阿卡貝拉呢?小編用一首歌先來撩下你。Pentatonix《Rather Be》阿卡貝拉(Acappella ),即無伴奏合唱、無厚重編曲、純自然人聲。
  • 就在今晚丨無與倫比的人聲盛宴——火爆全球的阿卡貝拉流行天團演唱會震撼來襲!
    ,將在中心大劇場掀起全新阿卡貝拉風潮。把首屈一指的多元化音樂和跨越搖滾、流行、R&B、爵士的混雜魅力傳遞給中山樂迷,用人聲唱出他們獨特的聲音。溫馨提示    今天下午4點,中心特邀樂團作客「藝術之門」,與中山觀眾面對面進行交流與互動,為大家展示阿卡貝拉的豐富表現力,讓樂迷可以提前一睹這支炙手可熱的世界頂級人聲樂團的風採。請已經報名參加「藝術之門」的觀眾務必提前到售票廳登記入場。
  • 阿卡貝拉的發展及意義
    「阿卡貝拉」(A cappella:無伴奏合唱),起源於中世紀的教堂唱詩,起初為教堂音樂。最具標誌性的阿卡貝拉曲則是格裡高利聖詠。公元6世紀末,羅馬教皇使用最自然、最乾淨的人聲去演唱「格裡高利聖詠」用來統一音樂在教會儀式中的肅穆性;公元 10 世紀出現了多聲部樂曲,在原本聖詠的旋律下方加入四度或者五度音階,這一時期的音樂稱為奧爾加農;公元 14 世紀,隨著文藝復興的發展,音樂在不斷完善,同時也促進了阿卡貝拉的進步,這一時期牧歌成為了最具代表性的曲種;19 世紀伴隨著器樂的加入,出現了各種藝術形式,例如歌劇,藝術歌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