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翻唱到原創,阿卡貝拉音樂節讓純人聲無伴奏合唱玩出花樣

2021-01-10 澎湃新聞

6月15至16日,2019上海市民阿卡貝拉音樂大賽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星舞臺舉辦。由此,2019上海阿卡貝拉音樂節為期一個多月的精彩活動也拉開了序幕。上海市民阿卡貝拉音樂大賽、2019首屆全國少兒現代阿卡貝拉音樂大賽、音樂營大師班、人聲新世界丹麥Postyr人聲樂團專場音樂會等一系列活動,掀起夏日的阿卡貝拉熱浪。

阿卡貝拉是一種起源於西方的純人聲合唱音樂形式,它以傳統合唱藝術為基礎,結合現代音樂、樂器模仿、音響技術、肢體及舞臺表現,已成為一項受到全年齡層歡迎的綜合性藝術。

《南泥灣》、《我的中國心》、《在希望的田野上》、《讓我們蕩起雙槳》、《國家》……純淨的人聲帶來跨越歲月長河的經典音樂回憶。在2019年上海市民阿卡貝拉大賽上,不僅有十幾歲的「00後」,也有不甘示弱的「50後」,三代人共聚一堂,用阿卡貝拉唱出屬於自己時代的音樂。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大賽的參與者年齡層次與職業較以往更為豐富,既有新團隊的加入,更有從2015年第一屆上海市民阿卡貝拉大賽就參與進來,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堅持,終於獲得2018年上海市民阿卡貝拉冠軍的五夜騎士。

經歷了6屆賽事普及,阿卡貝拉越來越為人熟知,演唱者及愛好者不計其數。今年,越來越多的團隊開始在自選歌曲環節「玩出花樣」,嘗試自行編曲。

組建於2015年的Moment人聲樂團以自己編曲的《悽美地》將普通的流行歌曲演繹出自己獨有的特色,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希望把音樂的純粹與幸福感帶給大家。」

冠軍Moment Vocal Band

除了面向本市的上海市民阿卡貝拉音樂大賽,舉辦至第九屆的全國現代阿卡貝拉音樂大賽是2019上海阿卡貝拉音樂節中最值得關注的賽事。這一舉辦至第9屆的比賽是目前國內影響力最大的阿卡貝拉比賽之一,已成為國內阿卡貝拉界的一項標杆。今年共有來自大連、上海、廣州、深圳等多個城市的近20組團隊參加,參賽曲目也從往年的經典阿卡貝拉改編作品向團隊自己編曲作品逐步轉化,作品中加入更多創新素材,顯示出團隊特色與風格。本次大賽除了團隊之間冠亞季軍的爭奪,還特別設置了「最佳中文編曲獎」,鼓勵團隊自我創新,用自己的聲音唱自己的歌。

「尋人啟事」The Wanted就是從2015全國現代阿卡貝拉音樂大賽走出的一支樂隊,本次被邀請於7月22日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作開幕暨閉幕音樂會嘉賓,在首屆全國少兒現代阿卡貝拉音樂大賽和2019上海阿卡貝拉音樂營之間擔任起承轉合的角色。

這支樂隊成立於2014年6月,在成團短短兩年內便獲得多項國際阿卡拉賽冠軍,由2015全國現代阿卡貝拉音樂大賽出發,連續獲得全國大賽冠軍、亞洲杯大賽冠軍等多個獎項,2016年更以唯亞洲團隊之姿奪下美國國際阿卡拉賽冠軍。他們擅將許多膾炙的歌曲改編成純聲演唱,在網絡平臺上廣受大眾喜愛近來又開始大量創作發表自己的歌曲,以人聲為核心向外擴展音樂上的各種可能性。

亞軍幾朵人聲樂團

7月22日至25日,音樂營大師班依舊落地上海市群眾藝術館,邀請眾多名師,為來自全國的學員帶來一個豐富充實的「阿卡周」。特邀國際大師團——丹麥Postyr Project是最令人期待的一支樂團,他們的最大特色是運用計算機製造不同的效果來配合演出,成團至今發行的3張專輯都成為世界阿卡貝拉音樂人參考的對象。此次樂團將於7月27日將在星舞臺開啟中國首場專場音樂會。其中一闕改編自歐陽修的《蝶戀花》的歌曲,深度結合優美的中國詩詞,尤其值得期待。

季軍漾人聲樂團

自2014年起,上海阿卡貝拉中心持續攜手「上海市民文化節」,面向全市社區參與公共文化配送,並與徐匯區建立合作,全面推廣阿卡貝拉,期望將阿卡貝拉發展成為上海市的重要文藝項目之一。2017年,徐匯區文化和旅遊局與上海阿卡貝拉文化交流中心共同發起成立「上海阿卡貝拉聯盟」,進一步深入推動阿卡貝拉發展、團隊培育、師資培訓,成為華東地區阿卡貝拉最重要推手。今年聯盟會員團隊已40餘支,阿卡貝拉作為潮流音樂形式熱度也持續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阿卡貝拉中心今年首度推出全國少兒現代阿卡貝拉音樂大賽,將於7月19日至23日在徐匯區文化館、市群藝館星舞臺等多個場館同步展開。賽事旨在加強阿卡貝拉音樂在少兒群體中的推廣,讓阿卡貝拉在新生力量中生根發芽。

相關焦點

  • 《Vocal Play》:純人聲無伴奏的「阿卡貝拉」綜藝秀
    節目聚焦「阿卡貝拉」(A cappella:即無伴奏合唱)這一表演形式,不依靠樂器,只用人聲完成舞臺呈現。  「阿卡貝拉」是義大利語A cappella的音譯,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紀,當時的教會音樂只以人聲清唱,並不使用樂器,由此形成了一種特別的音樂表演形式。
  • 周末音樂會┃純人聲、無伴奏,還能帶來樂隊般的震撼,4月9日阿卡貝拉人聲樂團與您相約小劇場!
    也許是你也許是他/她的生活也許你從未遇見那麼阿卡貝拉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存在純人聲無伴奏還能發出樂隊的聲音與一般合唱中有大部隊這條「大腿」可以抱不同,阿卡貝拉團一般人數比較少,這就對個人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不像很多樂器是固定音準,人聲音準很不好控制,而任何樂隊演奏的曲目「好聽」的最基本要求,就是音準。
  • 人聲樂團帶來無伴奏合唱 義大利「口技」驚豔重慶
    原標題:人聲樂團帶來無伴奏合唱 義大利「口技」驚豔重慶【摘要】 五名來自義大利的藝術家,利用人聲模擬各種樂器的聲音作為伴奏,唱響了義大利傳統的歌聲。11月25日晚,「重慶與世界·2016文化嘉年華」活動攜手義大利駐重慶總領事館,為重慶市民帶來了一場義大利音樂之旅,讓義大利的「口技」驚豔重慶。
  • 阿卡貝拉——「人聲才是最好的樂器」
    「最美的聲音是人聲,而最美的人聲是合唱」阿卡貝拉,義大利文稱:Acappella ,意為無伴奏合唱(即不使用樂器伴奏的合唱)。起源於中世紀教會音樂,約出現於公元十世紀。它沒有各種繁瑣的樂器,也沒有特定的伴奏,只用奇妙的和聲和美妙的旋律來演繹豐富多彩的世界,就能給觀眾帶來無限的驚喜,呈現出一種最純淨、最和諧的音樂之美,這就是阿卡貝拉。而提到阿卡貝拉,就不得不與一個特殊的團體聯繫起來,那就是開創無伴奏人聲風潮的始祖天團——史格溫無伴奏合唱團!
  • 大隱音樂 | 阿卡貝拉再度來襲!用無伴奏探尋音樂之聲
    奧地利國際阿卡貝拉大賽得主——陳至翔 對無伴奏重唱Contemporary英文意思是「現代」或「當代」的意思,人聲在音樂上面的發展可以模擬樂器,如鼓與貝司(Bass)為主,及其他樂器也被稱為「人聲樂團」在臺灣翻譯為「現代阿卡貝拉」,現大多數愛好者簡稱為「阿卡貝拉」。阿卡貝拉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合唱形式,原為義大利文,意思是在教堂裡的聲音,指無伴奏的人聲音樂,通俗就是無伴奏的合唱音樂。
  • 21首天籟級阿卡貝拉歌單
    原創 雙雙 印客美學什麼是阿卡貝拉?阿卡貝拉(Acappella),即無伴奏合唱。它的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紀的教會音樂。當時的教會音樂只以人聲清唱,並不應用樂器。14世紀,歐洲進入文藝復興時期,這一時期的阿卡貝拉作品以牧歌(Madrigal)最具代表性。17世紀後,受啟蒙運動、工業革命之影響,西方樂器發展迅速,無伴奏合唱進入了一個消退期。20世紀初,人們開始懷念和諧的純人聲合唱,阿卡貝拉重新流行起來,並發展出近現代的版本。
  • 就在今晚丨無與倫比的人聲盛宴——火爆全球的阿卡貝拉流行天團演唱會震撼來襲!
    今晚8點,「阿卡貝拉屆格萊美」 CARA獎得主,Naturally 7這支在紐約音樂風暴中心成長,音樂魅力輻射全球的純人聲流行天團
  • 21首天籟級阿卡貝拉歌單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雙雙 印客美學什麼是阿卡貝拉?阿卡貝拉(Acappella),即無伴奏合唱。它的起源可追溯至中世紀的教會音樂。當時的教會音樂只以人聲清唱,並不應用樂器。14世紀,歐洲進入文藝復興時期,這一時期的阿卡貝拉作品以牧歌(Madrigal)最具代表性。17世紀後,受啟蒙運動、工業革命之影響,西方樂器發展迅速,無伴奏合唱進入了一個消退期。20世紀初,人們開始懷念和諧的純人聲合唱,阿卡貝拉重新流行起來,並發展出近現代的版本。
  • 倒計時1天|170+人聲樂團,純人聲演繹《夜空中最亮的星》,動聽醉人!
    先來聽聽下面這首《夜空中最亮的星》 這首由廈門六中合唱團演唱的《夜空中最亮的星》,沒有任何樂器伴奏,只有輕柔的歌聲和書本敲擊課桌的聲音,浪潮般的和聲,傳遞出純粹的感情。
  • 阿卡貝拉悄然走進中國
    「阿卡貝拉」 ——即無伴奏純人聲音樂
  • 阿卡貝拉版《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合唱是人聲和人生的藝術!
    在內蒙古,有這樣一支合唱團,他們用無伴奏的合唱形式 2019年,A-minor組合參加了在葡萄牙舉辦的國際合唱聯盟世界合唱博覽。在這個匯聚加拿大、印度尼西亞、匈牙利、德國、以色列、墨西哥等十幾個國家合唱團的大舞臺中,A-minor組合以一曲阿卡貝拉版《天邊》震撼全場,展現出蒙古族音樂濃鬱的地域特色,他們用獨特的音樂風格和幽遠曠達的嗓音,為世界帶去了民族的聲音。
  • 阿卡貝拉,最純淨的才是天籟
    ok,那今天就帶你領略另一種奇特的音樂形式——阿卡貝拉!如果連這個都滿足不了你追求自然和諧的小耳朵,那我只能說,請你去窗外聽秋風簌簌吧。這裡或許有人會率先發問了,那麼什麼是阿卡貝拉呢?小編用一首歌先來撩下你。Pentatonix《Rather Be》阿卡貝拉(Acappella ),即無伴奏合唱、無厚重編曲、純自然人聲。
  • 這些火遍全球的阿卡貝拉樂團
    當全世界的音樂節此起彼伏的時候,古典的、電子的、搖滾的、爵士的、流行的... 各種各樣的樂曲風格都依賴樂器喧囂,而阿卡貝拉卻單槍匹馬,僅靠純人聲方式演唱、伴奏、和聲來完美演繹各種風格,無疑是「清流」一般的存在。
  • 擊掌加人聲,原來阿卡貝拉還能這麼玩兒?!
    疼Youtube翻唱達人KHS(Kurt Schneider),聯手才子Sam Tsui,Madilyn Bailey以及Alex G四人用拍手清唱的方式,重新演繹了阿黛爾的這首熱單《Send My Love》
  • 【值得一看】周末音樂會┃阿卡貝拉專場音樂會(MIXCHORD-人聲樂團)邀您小劇場歡度周末!
    與一般合唱中有大部隊這條「大腿」可以抱不同,阿卡貝拉團一般人數比較少,這就對個人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不像很多樂器是固定音準,人聲音準很不好控制,而任何樂隊演奏的曲目「好聽」的最基本要求,就是音準。與樂器的音域跨度大不同,大部分人聲音域還局限在中頻很小的一個範圍內。每次有厲害的阿卡貝拉樂隊演出,Bass受到的關注往往是最大的,因為大家真的沒見過這麼有意思的音色。專業Bass能夠達到的音域對於一般人來講是根本不敢想像的。而對於純女孩的阿卡貝拉團,低音就是一個比較困難的課題了。
  • 【藍海 MUSIC】阿卡貝拉魅力人聲,感受當下《happy now》
    接入耳機,欣賞組合Pentatonix (簡稱:PTX ) 《happy now》阿卡貝拉,即無伴奏合唱。
  • 在重慶就能聽一場阿卡貝拉專場音樂會 8月23日相約重演時代藝術中心
    一首「神曲「引爆各大社交媒體的,憑藉著朗朗上口的旋律,復古的R&B編曲以及自然的流動感,掀起了一波翻唱熱潮。難得的,是每一位翻唱者也都唱出了自己的特色和態度。他們就是已經有十年歷史的阿卡貝拉樂團City Singers醒耳人聲樂團。
  • 人聲「新軍」蓄勢待發 上海阿卡貝拉音樂節開幕
    一首《春風吻上我的臉》,在純人聲的演繹下顯露出更加清新的風格。昨天,歷時兩個月的2019上海市民阿卡貝拉音樂大賽在群藝館星舞臺落下了帷幕。上屆冠軍「五夜騎士」人聲樂團的開場表演,既為頒獎典禮拉開帷幕,也宣示著2019上海阿卡貝拉音樂節正式啟航。
  • 悠家音樂 | 悠家寶貝阿卡貝拉人聲樂團應邀赴港,獻聲迪斯尼
    這次悠家寶貝阿卡貝拉人聲樂團,將在香港Vocal Ashia國際阿卡貝拉兒童夏令營亮相,悠家寶貝除了系統性學習阿卡貝拉合唱相關知識,接受亞洲阿卡貝拉大師國際兒童工坊集訓,參加亞洲最大的阿卡貝拉藝術節,觀摩「亞洲團隊音樂會」,
  • 起源於西方的阿卡貝拉,這回要唱響中國「自己的歌」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這是一首廣為人知的童謠,但你是否聽過根據這首童謠改編的上海話阿卡貝拉歌曲《搖啊搖》?溫暖的外婆橋與母親的愛,妝點了多少人童年的夢境。而當你沉醉在童謠中時,又可曾知道,阿卡貝拉原本是一種起源於西方的純人聲合唱音樂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