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回,我們講述一個學習恐怖故事寫作的方法:梳理恐怖原點,然後我們對電影《屍憶》嘗試改動其視角,從而增加恐怖效果。
電影《屍憶》的大背景是,說如果女子未曾出嫁就去世,在身死之後靈魂不能進祠堂,無法投胎。於是有了「冥婚」的風俗——將亡女的頭髮和生辰裝進紅包,撿到紅包的男子則與這個死去的女子完成「冥婚」。
電影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展開,講述的是某靈異節目的主持撿到了一個紅包,從此之後晚上惡夢不斷,總是夢見自己在一個老房子裡,在眾人的簇擁下,和一個披著蓋頭的女屍結婚。
隨著他不斷地進入這個夢境,夢裡的女屍出現在了他的現實裡。男子本來有女朋友,一次晚上男子在女友身邊醒來,卻感覺到背後還有另一個女友——一具冰冷的屍體。女鬼附身男子,讓他在浴缸裡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女友。故事的主線大致如此,中間我們省略了男子尋找神婆,解除女鬼糾纏的過程。
梳理故事原點
我們在解讀恐怖故事的時候,需要搞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故事最初的恐怖原點是什麼,也就是說這個故事最基礎的,生發整個故事的底層故事是什麼。這個底層故事往往是非常簡單的,比如在故事《屍憶》中,底層故事是這樣:
靈異節目的男主持撿到了一個冥婚紅包,從而被迫和女鬼完成冥婚。
在底層故事被梳理出來之後,我們把它和完整的故事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在底層故事的基礎上,加入的是一條情感線索,男子和現實中女友的故事,也就是女鬼怎樣從他女友身邊奪走男子並殺死女友的過程。作者對一個純粹的恐怖故事加入了情感元素。
這個故事是從男子的視角來講述整個故事的。要讓這個故事變得更驚悚,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改變敘述視角——這個故事從誰的眼睛去看,顯得更恐怖?
如果我們從男子女友的視角來看這個故事,會看到什麼?
她會看到自己的男友撿到了一個來路不明的紅包,然後他每天晚上在自己身邊都從惡夢中驚醒,男友告訴他一個恐怖的夢境——和一個女屍結婚,然後又發現男友在現實中一點點變得陰鬱,瘋狂,最終他把自己逼進浴缸,痛下殺手。以女友作為主角,主角承受的壓力可能更大。經典故事《閃靈》也是從這個角度來講故事的。當然,不排除作者有意避免這種敘事方式,從而避免和經典作品撞車。
在讀恐怖故事,或者觀看恐怖電影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更換視角,也許就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