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跳島③|光是草間彌生的卡通大南瓜,就夠你在直島拍部寫真了

2021-02-17 流浪美少女

今天的文章很長,必須先放一首我的直島主題曲,點燃你火一般的熱情!

 

瀨戶內海上的直島對Shake來說是什麼呢。

 

是在這裡一天過得特別漫長。隨便走在路上都感覺自己是個活在動畫片裡的藝術少女。

是2個G的照片,和凌晨6點還寫不完。


是一個不愛發朋友圈的我,都忍不住想連發9宮格告訴大家,世界上還有這麼一個適合談戀愛,狐朋狗友請結伴來這裡騎車感受自在如風的可愛小島啊。

這裡的藝術裝置和美術館很多,尤其是草間彌生的2個大南瓜,要絞盡腦汁試想100086種和它合影的方式。

 

就像我倆,出發前一晚,還在酒店做作地互選了半天衣服,「我穿這件藍」「那我這件粉紅」「我們還蠻配的耶~」

 

 怎麼去直島(最後會贈送乾貨大禮包)

 

直島一共有兩個港口,宮浦港(Miyanoura Port)和本村港(Honmura Port),到宮浦港比較方便啦,玩起來順腳。


 

從日本高松出發去直島宮浦港,有兩種船可以選,現場直接買票就行。

 

普通輪渡船:50分鐘,成人520日元,小孩260日元

高速船:25分鐘,成人1330日元,小孩610日元

我倆因為都不趕時間,就悠哉悠哉坐了最早一班的輪渡過去,船上竟然畫著可愛的紅圓點!完全就是草間彌生的船啊。

裡面也很有料,什麼豪華KTV卡座,飲料販賣機都有。

到了直島我們才發現,不是只有輪渡才這麼卡通,連島上的巴士都有定製的紅南瓜、黃南瓜衣服啊啊啊,涉嫌賣萌~

🚌  島上交通

 

說到公交,Shake再給大家嘮叨幾句在直島橫行的幾種方式。

 

最方便最自由的就是租自行車環島了,但一定要租電動的,否則上坡的路能累死你。

第二方便的是Benesse House免費擺渡車,Benesse House既是美術館也是島上唯一的酒店。往返碼頭,和島上主要的美術館全可以靠它。

可以點開圖放大看

第三就是南瓜巴士啦,它不直接到各個美術館,要在Tsutsuji-so(日文:つつじ荘)這站下車步行或換擺渡車,相對來說沒那麼便捷,坐一次100日元,下車付錢~

如果你有行李,可以直接寄存在碼頭,500日元,只收500整的……

下面Shake宣布,我們的環島正式開始~~

其實還沒有下船的時候,Shake就已經看到紅南瓜衝我發出了強烈的「來呀,造作呀」的愛的信號!


它就在直島宮浦港碼頭,我倆一下船就以這個姿勢朝它飛奔而去,

把隨身的包包往旁邊一扔,管它什麼時間,就開始寫真創作!畢竟周圍競爭對手太多。

因為紅南瓜是可以隨意鑽進去的,所以每個小圈圈都可以玩起來!看洞主Shake靈動的身軀~ 


「我可愛嗎」

「I don’t know her」

「今……天……公……眾……號……更……新……了……嗎」

「I don’t know her」

拍嗨的我們,在這裡起碼埋頭創作了半小時!並且等待獨佔南瓜的時間裡,也沒有放過周邊一切可拍照的設施。 


畢竟780線模特無論走到哪裡都是舞臺,


綻放無限精彩。

⏰ 3月-9月:10:00-18:00(最晚入館17:00,周一閉館)

⏰ 10月-2月:10:00-17:00(最晚入館16:00,周一閉館)

💰 2060日元

從紅南瓜到地中美術館,不近,所以剛剛說了這麼多種環島方式,我選了哪種呢?

 

說出來嚇死你:步行。


因為即使出發前在家苦練了3個晚上,我仍然沒有學會騎自行車!於是Susie就像關愛智障一樣,慢騎陪著我。

但走路的好處,就是我們發現走向地中美術館的這一路,馬路空的可以翻滾!只有偶爾幾個年輕人騎著車從我們身邊飛過~

聽見風吹麥動草飛揚。

連一路上偶遇的轉角鏡我們都可以停下來玩很久。

沿路還經過了一段美得冒泡的盤山公路,迎著風,望下去,就是bling bling的瀨戶內海,感覺超棒!

Shake一邊走,一邊告訴自己,我不累!我真的不累!

我真的真的真的很不累!

邊走邊拍,嘻嘻哈哈了差不多半小時,總算看到了地中美術館的招牌~

這是直島上最最最紅的美術館。但館內不能拍照,Shake先用一張官網圖讓你感受下它的全貌!

圖片來自Benesse官網

是不是疑惑看不到什麼凸起的雄偉建築,因為整座美術館主體都埋在地下……

是日本有名的建築師安藤忠雄用混凝土、鐵、玻璃、木材4種材料完成的,簡直極簡到不敢大聲講話。

圖片來自Benesse官網 

一進去,要先穿過一條黑黑的混凝土通道,有那麼一刻,我感覺和Susie就像是來執行秘密任務的史密斯夫婦。 

整個館內,給我們最大驚喜的,是藝術家James Turrell的作品。

 

首先要脫了鞋,排隊8人一組進入一個房間,裡面只有幾個臺階,和一個屏幕。

圖片來自網絡

工作人員會讓你聽她的口令去走臺階,一直快走到盡頭,我都以為,應該只是很無聊的看看屏幕裡播放的東西…… 吧。

結果在臺階上停頓幾秒後,她讓我們繼續往前走,我和Susie不可思議的對視了一眼,這玩意不是個屏幕嗎?要走去哪?

 

然而。

等我們伸手穿過濃霧,腳一伸,居然有另一個煙霧繚繞的世界出現!

圖片來自Lyre

那一瞬間,Shake感覺自己就好像突然從凡間,嗖的一下,升到了虛幻的仙界,下一秒,夜華,就要出來迎接我了……

館內還有個最有名的藏品是莫奈的「睡蓮」系列真跡。

全白的展廳,地上鋪著整齊的石子,脫了鞋走進去,自然光透過屋頂射進來,在不同時間,看到的是不同光影的睡蓮。

圖片來自Benesse官網

而且設計師很用心,還按照畫作,在美術館外布置了個莫奈花園,我們路過時,花匠老爺爺特別可愛的用英語跟我們說玩得愉快~

美術館裡的咖啡廳一定要去!木質的桌子椅子,朝著整面落地窗,望出去,是真正的面朝大海,夏暖花開~

再點一瓶瀨戶內海特別的藍色可樂,跟大海乾杯,啊,想作詩。

小提醒:地中美術館也可以在Benesse官網上預約 🔗http://ticket-basn.pia.jp

 

打開網頁拉到最下面點擊左邊「地中美術館」

 

圓圈代表可以點擊預約,可以選時段,其它日子如果定不了,就直接去現場買,我們去的那天島上人不多,完全沒排隊。

 

⏰ 8:00-21:00(最晚入館20:00)

💰 1030日元

 

剛剛Shake已經說啦,這裡既是美術館也是酒店,綜合起來就是可以住的美術館!

平時摳的要死的我們,這次終於壕擲了一筆巨額,奢侈的在這裡住了一晚。

 

圖片來自Benesse官網

整個Benesse House酒店有4個主題客房:Museum、Oval、Beach、Park。每個主題都相隔一定距離,需要單獨去相應的地方Check in。

Shake這次定到的是Park主題,感覺就像住進了一個別致的小木屋。房裡沒電視機,說是為了讓你好好享受和大自然的美妙時光。

我覺得他們應該把網也掐了算了。

 圖片來自Benesse官網

從陽臺上望出去,是一片散落著奇怪藝術裝置的綠草坪,配一片安靜的藍海~

所以,我們怎麼可能忍住不衝下去拍照呢


特別是這個看書的男人雕像,肩膀不知道借我們靠了幾百回。

我在拍的時候,就已經構思好,回家後,要讓程老溼把坂口健太郎的頭給我p上去。

他說,「好的,不過我p完感覺有點奇怪哎」

.

.

.

.

.

.

.

……

 

其實酒店4個主題裡,最奇特神秘的是Oval,有全球最難訂到的山頂別館名號!只有6間房,很多人說住這裡就是一輩子一次的體驗(一輩子到底要做多少事啊好忙!)

圖片來自外灘畫報

因為房間在山頂,聽說需要自己操作一個綠色小纜車上去,上升的過程可以把整個直島的美收入囊中(也不知道萬一卡住怎麼辦)

圖片來自外灘畫報

剩下更多的信息Shake就刺探不到了,畢竟就算是酒店住客,但只要不住這個主題,也沒辦法踏進一步

圖片來自Benesse官網

但住不到沒關係啦,不妨礙我們預定一個酒店好吃的日本料理晚餐,

 圖片來自Benesse官網

望著這樣空氣裡都帶著藝術味的開闊景色,一口肉,一口酒,看著太陽一點點落山啊~

 圖片來自Benesse官網

因為餐廳就在美術館裡,所以我們吃飽喝足,就開始夜遊美術館,全當消食了!

 

而且住在這裡門票是免費的,他們會向住客開放到晚上11點。也不能拍照。

 圖片來自Benesse官網

我覺得Benesse House Museum,不像地中美術館那麼冷峻,它古怪好玩,不是轉角遇到一個連的奧特曼,就是在這乾柴烈火。

圖片來自Benesse官網

 

其中Shake最喜歡的是這個挑高的空間,裡面只放置了一個藝術家Bruce Nauman的100 Live and Die霓虹裝置。

 

圖片來自外灘畫報

我們就坐在這個黑暗的空間裡,看著每一展霓虹燈跳動,直到全部的燈一起譁啦啦亮起來,那一刻很像無數煙花噼裡啪啦綻放開,嘴裡都會忍不住地「哇」出來~

 

圖片來自外灘畫報

 

🏨 怎麼住進Benesse House酒店

 

目前只能在Benesse官網預定啦,不需要預付。🔗 http://benesse-artsite.jp/en/stay/

因為離我們住的酒店很近,我們從白天到黑夜,整整去看了3次黃🎃,只有在月黑風高的時候,才實現了包場。

 

第一次跟黃南瓜打照面時,它就一個人呆呆地站在Benesse House海灘邊廢棄碼頭的盡頭,背後成片成片的海擁抱著它,竟然有一點孤獨。


當然,因為我們兩個熱愛運動的神經病,這裡馬上就熱鬧起來了哈哈哈。

不想告訴你們,Shake為此起碼在烈日下繞著它跑了4、5圈!

聽說它還發生過一個很萌的故事,就是在某個颱風天,一不小心被刮跑了2333,漁民發現它獨自漂泊在海上,就把它救了回來。

後來再碰到這種惡劣天氣,他們就先把黃南瓜悄悄藏好。等颱風走了,再把它搬回來。

因為抵抗不住它的可愛,最後我還在紀念品店裡,經過與信用卡長達10秒的思想鬥爭,咬牙帶走了一個小南瓜,是真的不便宜

💰 約1100人民幣

  

⏰ 10:00-16:30 (最晚入館16:15,周一休息)

💰 1030日元通票(參觀6個)/ 410日元(單獨參觀一個)

 

關於「家計劃」,Shake寫犬島時提到過。原本島上廢棄的小屋都被改造成了藝術之家,散落在居民住處,需要穿梭小路挨個找~

 

 圖片來自Benesse官網

  

直島的「家計劃」,集中在本村港。這一片全是古樸的矮房子,島上居民是真的把藝術變成了日常,走著走著就能遇到南瓜,

 

走著走著,就有一個易拉罐男孩彎腰跟我們打招呼。

還有時不時在牆上出現的毛繡工藝。

連廁所,看著都像有故事的廁所…… 

我倆沒有特別去找一個個藝術之家,就隨意的走在沒人的小路裡,我找我的刺, 

失心瘋的依萍尋找她的書桓。

唯一掏錢進去體驗的,是安藤忠雄和James Turrell的《南寺》。

進去裡面,我和Susie都體會到了睜大雙眼,卻真的什麼都不見的恐懼!你不知道要走去哪,也不知道何時能看見光,只能抓著前面一個人當作救命稻草。

 

Shake當時心裡反覆想起的一句話只有:能看見這個世界,真好……  

能活著寫完直島,也…… 真好。

等船時在碼頭買的直島特產,全!都!很!好!吃!

 

其實島上還有個有名的地方叫「錢湯」,我們沒來得及去泡。

 

它就在宮浦港附近,原本是個老浴池,被藝術家大竹伸朗改造成了這樣的熱帶風情。

 

 圖片來自Benesse官網

看了下官網的圖,裡面如此風騷。如果你下次去泡了,記得告訴我們,泡完人會不會更浪

 

 圖片來自Benesse官網 

 

雖然這次跳島曬傷了頭皮,曬紅了鼻子,腳底還走出兩個泡,但是邊寫邊回想這些海一般的照片是怎麼來的,還是會覺得,我們怎麼會那麼……美和可愛啊~

 

Shake已經立下誓言,我一定要學會騎自行車再來一次!讓風溫柔的吹亂我飄柔般順滑的髮絲~

學不會Susie就給我1000塊哦!(???)

 最後甩給大家一個乾貨大禮包

先說幾個這次跳島有用的網站:

 

 1.  Benesse官網  

🔗 http://benesse-artsite.jp/

這是最最最全面有用的網站,訂Benesse House酒店,查各個小島之間船的班次,島上交通,各個美術館信息,全靠它!

 2. 直島觀光旅行網站 

🔗 http://www.naoshima.net/

 

上面都是直島哪裡好玩好吃好買和民宿信息。不過民宿都要打電話預定。

 3. 豐島觀光網站 

🔗 http://www.teshima-web.jp/shop/

 

一樣,都是豐島吃喝玩樂和民宿信息。基本也都要電話預約民宿。

 

 

至於禮包,就是Shake決定把直島、犬島、豐島3個島的交通資料,地圖通通打包到百度雲盤,免費甩給你

🔗 https://pan.baidu.com/s/1dFBzSHz

 

美少女們輸入密碼「jhfh」就可以下載享用,天哪,我簡直是天使~

 

日本跳島三部曲完結嘍,還沒刷完前兩部的趕緊去:

日本跳島①|一個可以把自己心跳永久保存的小島

日本跳島②|這座只有50人的迷你犬島,被我承包了!

 

哪裡可以找到我們?

Wechat:流浪美少女

Weibo:流浪美少女S

Email: liulangmeishaonv@doperinc.com

相關焦點

  • 直島黃南瓜,草間彌生的波點魔咒
    如果只去瀨戶內海的一座島嶼,那一定要去直島。直島是瀨戶內海的靈魂。世界盡頭的南瓜南瓜在人們的第一印象裡通常是又矮又胖,有著一個圓滾滾的大肚子,但是對於草間彌生來說南瓜胖嘟嘟的肚子就是她最中意的一點。草間彌生說她覺得南瓜的形狀能給予她一種強大的精神安定感。所以我們在她創作的作品中常常能看到南瓜的元素。
  • 去日本直島,看看草間彌生才會此生無憾吧!
    然而提起日本,你們也許會想到富士山,好用的日本獨有的護膚品,小丸子的家鄉靜岡。但直島卻甚少有人知道,這裡是有著草間彌生的藝術殿堂。PART 1 宇野港這個飽受爭議的攝影師,以天堂為名,無生命的玩具和短暫綻放的花朵,訴說著情慾。
  • 比草間彌生展更好看的,是那些看展的人 | 推薦
    「怪婆婆」草間彌生,人氣一直很旺。▵一群姑娘穿著波點服裝站在波點南瓜前從背影看去她們和作品融為了一體photo by Amber南瓜,是草間彌生作品裡的重要元素。▵坐落在直島的南瓜當有熊還在欣賞時,耳邊聽到「快來呀」,身邊一位穿著時髦,戴著黑色寬簷禮帽的小姐正招呼著同伴,並順勢掏出手機說,「快幫我拍一張。」
  • 村上隆、草間彌生:與商業對接的日本當代藝術兩劍客
    1969年在紐約MOMA的一次展出之後,這位日本女性成為了《紐約時報》的封面人物,其頭版圖片的副標題卻是「但這是藝術嗎?」草間彌生裝置作品,《無限鏡屋——陽具原野》Infinity Mirror Room-Phalli's Field,1965草間彌生在1973年返回日本,1977年入住精神療養院,開始撰寫小說,並成為了日本最著名的當代藝術家。
  • 草間彌生的南瓜
    高凡拍攝第一次看到草間彌生的作品是到島根美術館遊學的時候,當時展什麼我已經沒有印象。
  • 草間彌生:南瓜總是讓我笑,它們是蔬菜裡最幽默的
    草間彌生87歲的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出生於日本,在東京學習藝術,而後在1957年來到美國。
  • 草間彌生作品鑑賞裝逼指南
    草間彌生,文藝裝逼犯的大愛,在她那些強迫症作品面前,連最嚴重的密恐患者也得到了救贖
  • 草間彌生美術館||冬日暖陽裡耀眼的植物幻想
    這是第一篇,草間彌生美術館。(前情提要:我為什麼要辭職做藝術公眾號?)昨天專門花了一下午窩在我的膠囊酒店裡剪的片子,又花了一晚上加字幕。。。是的這次終於有字幕了!但由於時間匆忙,這是一個沒有策劃、沒有腳本、走哪拍哪的vlog,還請大家多多提建議。
  • 日本|大阪東京都玩過了?不如去高松跳島~
    日本行也是拖得夠久的,從冬天拖到了夏天快結束,終於跟我的朋友歷陽成行了,我們選擇了兩個地點,高松和東京
  • 跳島巡禮還不夠,住進安藤忠雄的美術館才是碾壓級玩法
    今年的展出藝術作品多達213件,合作藝術家包括草間彌生、安藤忠雄、杉本博司,甚至中國藝術家朱哲琴。草間彌生的紅色南瓜與黃色南瓜:一抵達宮浦港,草間彌生的紅色南瓜便來迎接我們了。草間彌生說:「當太陽的紅色光芒往宇宙的盡頭探索,最後的化身,就是直島的紅南瓜。」
  • 波點女王—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波點女王」「怪婆婆」「精神病患者」日本當代藝術家、當代作家、前衛藝術家,服裝設計師她是日本最偉大的女性藝術家國寶級大師草間彌生1929 年出生在日本長野縣松本市一個保守的資產階級家庭。10 歲時,草間彌生便被幻覺、幻聽所困擾。這種在醫學上被稱為「人格解體神經症」的精神類疾病伴隨了她的一生。她常常用畫畫來抵抗內心的恐懼。
  • 草間彌生作品全集
    草間彌生短片,《消滅自己(草間の自己消滅)》1983年,草間彌生出版新小說《克裡斯多夫男娼窟》獲得日本第10屆野性時代新人文學獎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畢業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女子學校。在1956年移居美國紐約市,並開始展露她佔有領導地位的前衛藝術創作,現居住在日本東京。
  • 我的跳島日記 — 小島篇(豐島-直島-小豆島-女木島-男木島-犬島)
    直島是藝術聖地,美術館和室外作品是所有島中最多的一個,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留一晚在直島,住進Benesse House Museum的「Oval」,一共有6間客房,是有著橢圓形的高級旅館,要預定一定要乘早~不住夜的寶寶合理選擇自己要看的作品,一天基本上也能看掉8成~直島主要是公交🚌代步,住夜的話可以選擇自行車🚲🚢 🚢 🚢 🚢 🚢
  • 日本著名藝術家草間彌生作品
    草間彌生,日本人,生於1929年。日本先鋒藝術家草間彌生(Yayoi Kusama)是戰後紐約藝術界一位有影響力的人物,他上演了一些挑釁性的事件,並展出了她的「無限網」(Infinity Nets)等作品,草間彌生把唐納德·賈德(Donald Judd)和伊娃·黑塞(Eva Hesse)視為親密朋友,經常被認為是對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的影響,也是流行藝術的先驅。
  • 有關草間彌生的10件軼事
    今年,藝術家草間彌生90歲了,她的身上有著常人不可理解的執著與能量,她說:自己是為了這個世界的愛而創作。除了南瓜和圓點外,你對她還有多少了解?來一同探尋這位「圓點女王」的傳奇人生與非凡創作,並欣賞即將於香港春拍亮相的一系列精彩紛呈的草間彌生作品。
  • 專輯 ▎圓點女王 草間彌生
    重複性的圓點對於草間彌生來說與其被當作她與世界溝通的途徑不如說是一種治療1929年生於日本本土的草間是一個孤獨的孩子幼年時代就對現實生活視域中的圓點充滿興趣相比村上隆等日本藝術家80歲的「怪婆婆」草間彌生比他們提前了整整三四十年
  • 人物丨草間彌生作品特輯
    草間彌生從小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幻覺,一種會吞噬掉她視線中一切的神秘幻覺。這也成就了她對於自身符號的原點的探索,並努力將原點變成自己對於外界世界的解讀,成為她作品中決定性的的元素。No.Narcissus Garden(1966)水仙花園(Narcissus Garden)是草間彌生第一次成功進行的表演藝術作品。
  • 三年一次的瀨戶內海藝術節,你準備來跳島了嗎?
    很多人知道直島,都是先知道「波點女王」草間彌生的大南瓜。不誇張的說,草間彌生作為一個亞洲(日本)女性藝術家,能夠在戰後時代徵服西方藝術界,成為紐約前衛藝術的先鋒人物,這顆南瓜便是她的利器。草間奶奶在直島上有兩個大南瓜,一個紅底黑點,另一個黃底黑點,已經成了這座島的象徵。黃南瓜被稱為「世界盡頭的南瓜」,一眼望去真的有走到世界最邊上的感覺。紅南瓜的部分波點是開敞的,人可在光影間自由進出南瓜殼,互動感超強的公共藝術。
  • 【嘉德香港‧秋拍】「POP ART」專題(二):KAWS、草間彌生、村上隆
    是次秋拍特別策劃的「潮文化」專題中,含納了來自KAWS、草間彌生、村上隆三位藝壇先鋒入「潮」的代表作,試圖呈現新世代的審美眼光、獨特的美學,與藝術家在創作上透過不同媒材的表現>估價 ESTIMATE:HK$700,000 –1,000,000現已年屆八十九歲的草間彌生,懷著永不停歇的創作熱情並勇於求變。
  • 草間彌生、村上隆、荒木經惟為什麼這麼紅?原來是因為它
    從新千年開始,日本藝術以草間彌生、奈良美智、村上隆為代表的「卡通化」藝術形態便風靡了全球的藝術界。其無論是在學術界的位置還是在市場中所取得的成績都相當優異,乃某一段時間中,各國都相繼借鑑、模仿。但如果將「卡通化」藝術只是看成由卡通形態轉變而成為藝術品,不去了解其文化根源而隨意借鑑的話,或許這樣的借鑑也將便得毫無意義,因為有什麼的土才能結出怎樣的果,藝術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