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開播後沒多久,我的一位朋友說了這樣一句話:「這個電視劇裡面的媽媽們都不太正常。」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這似乎也打破了我們以往的認知:總覺得媽媽比爸爸會對孩子更加上心、有更多的愛。
而在這部劇裡,則是爸爸們更討喜一點。李海潮自不必說,可以算得上一位近乎完美的父親,就是凌爸,溫和的脾氣在陳婷的歇斯底裡襯託下,也顯得有愛多了。
但其實仔細想來,凌爸的溫和有愛,更多的是一種表面上的「老好人」,他看上去沒錯,可像他這樣的男人,真要跟他一起生活就會很難。
毫無疑問,凌爸在工作中是個充滿熱情的好男人,在他跟陳婷為數不多的談話或爭吵中,我們聽的最多的就是「我今晚要加班」,在陳婷走了之後,他因為忙於工作不僅把凌霄交給李爸照顧,就連他自己的夥食也是李海潮負責解決,他是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了。
可是一個男人,尤其是一個做了父親的男人,他的生活若全部都被工作充斥,真的就是對的嗎?
從家庭方面而言,丈夫和妻子都是家庭的主體,必須雙方共同參與才能經營出幸福。只不過在陳婷和凌爸的婚姻裡,因為我們都對陳婷的自私有了先入為主的認識,所以相對而言,凌爸的缺失便顯得沒那麼引人注目了。
倘若公允一些來評判,拋開陳婷的自私,一個丈夫對妻子的痛苦視而不見,還動輒跟她爭吵,既沒有家務上的幫扶,也沒有精神上的勸慰,無論如何也算不上一個好丈夫。
在劇中有這樣一個細節,凌爸坐在飯桌前吃飯,陳婷坐在旁邊,凌爸就對陳婷說應該找孩子吃飯,讓陳婷空閒時間多給孩子做做飯,而陳婷卻說孩子餓不著,會到鄰居家去吃。
我當時就在想,這個男人,像極了那些在家裡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大男子主義的丈夫。自己坐在飯桌前吃飯,喊一聲孩子能有多費勁?他讓妻子喊,妻子不聽,他也就真的不管了。這真的跟工作忙有必然的關係嗎?更多的只是一種習慣罷了。
當然我不是在忽略陳婷的錯,陳婷的自私自利自然是不可原諒的。可跟一個甩手掌柜的男人一起生活,對一個女人來說,也真的會是一件很艱難的事。
任何婚姻出現問題,都是兩個人的問題。這一點,我想,在凌爸和陳婷身上,就是一個很好的印證。
相對於陳婷的自私,凌爸對孩子的愛確實要更多一些。可即便如此,在凌霄成長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是李海潮陪伴和照顧的,而凌爸,則不是去上班,就是在去上班的路上。
工作忙當然也是一部分原因,可不是所有忙於工作的人,都必須要放棄個人生活和家庭。而凌爸則更多的是把家庭置之度外,把孩子送給了李爸,他自己享受這份清靜和輕鬆。
在陳婷帶了小橙子回來找凌霄時,是李爸在陪伴和安慰著凌霄,給他支持。而凌爸,每次出現就跟個沒事人一樣,既不發表意見,也不主動解決,好像事情跟他全然無關。連李尖尖都會有自己的不滿,難道凌爸就真的沒有半點想法?
他唯一為兒子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凌霄為了照顧陳婷而決定去新加坡讀書時,打電話把凌霄的舅舅罵了一頓。可結果依舊是什麼都沒有改變。從小就受了太多苦的兒子,不得不去照顧一個把他拋棄的母親,他做父親的,照例是一聲不吭。
凌霄從國外回來,所有的事情也都是李海潮先知道。凌霄決定在外面租房子,凌爸回來後還滿臉堆笑地說過幾天給兒子打掃房間,那一幕,既傷感又好笑。不知道在凌霄心裡,凌爸和李爸,到底誰更像他的父親呢?
凌霄肩膀上的傷,也是李尖尖第一個發現。當一個父親成不了孩子的依靠,那麼孩子也就習慣了把所有的傷痛都藏在心底。
自小被母親捨棄的凌霄,父愛也只是一種象徵意義的存在。凌爸這樣的男人,對妻子沒有精神上的慰藉,對孩子沒有身體力行的關心,他所做的一切都看上去沒錯,可細想下來他也沒做過什麼。這樣的男人,在一起生活,不管是對妻子還是孩子來說,都是一種艱難。
其實我們的每個家庭、每段婚姻,在相處模式上都不會盡然相同,有男主外女主內型的,有夫妻勢均力敵型的,有丈夫賺錢養家妻子做全職太太型的,不管是哪一種,毫無疑問的,家庭的運轉都不可能只靠一個人維持。
哪怕是全職太太的家庭,丈夫在家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覷的,即便家務不需要男人負責,那麼精神上的關心和陪伴也是必不可少的。若男人心裡沒有一定的留給家庭的空間,那麼不管他是不是因為工作或者因為其他,這樣的男人,都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
凌爸無論是對工作的態度還是自己的思想品格,看上去都無可挑剔,如果不放到家庭中來看,他必然是一個好男人。可這世界上就是有這樣一種人,在別人眼裡百般好,對自己的家庭卻不夠盡心盡責。
這樣的男人,你若真的跟他在一起生活,會很難。女人若嫁給這樣一個男人,也會過得很苦很累。
所以,女人們在選擇伴侶時,也需要明白這一點,你選擇嫁給一個男人,是要跟他一起過日子的,你需要的是他對家庭的那份責任心和參與感,而不是需要他在別人眼裡的完美與無可挑剔。
而男人,也該明白,不管你的妻子是職場女性還是全職太太,這個家庭都不是她一個人的,你需要適當的參與。哪怕你工作再忙,也別忽視了那份精神上的陪伴。對孩子,亦然。
只有夫妻共同參與的家,才是充滿溫暖的。
作者簡介:孤獨的幸福樹,一個喜歡讀書和寫字的女子,希望我的文字能夠伴你溫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