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電影:郭富城的爆發與劉德華的平穩,論票房號召力的構成

2020-10-03 唐淚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電影票房數字,相對唱片銷量要精準許多。

所以很多時候會用票房的高低,來衡量一個演員的號召力。

而電影本身,又是一個團隊協作的事情,所以通常又根據主演排名去考量。

#

有些人喜歡提所謂「單抗」概念,也就是整個團隊,某個人咖位最大,其他主創都沒有有力的歷史票房表現的情況,稱這部電影為某個演員的「單抗」戰績。

其實這種說法是極不科學的,電影票房始終是跟題材、投資、導演、表演和後期製作等一系列要素緊密相關的,甚至也跟檔期、宣傳和觀眾階段性喜好有關,把這個數字全放到某個人身上,只能是粉絲視角的一種「貪天之功為己有」。

所以單抗的概念是需要否定的。

第一主演可以享有星光和票房數字的榮耀,但絕不要一口吞掉。

但確實有一些例外。

比如香港影壇的一周一成,內地影壇的徐崢、吳京和沈騰,這五個人的電影成績或可以視作「單抗」。

周星馳,以無釐頭喜劇表演強勢統治香港影壇數年,後期轉型走向幕後,更是以一己能力決定票房高低,任何人都可以換掉,但周星馳不可以。成龍,以動作喜劇類型片屢破影壇紀錄,後期亦轉向自導自演,與周星馳一樣,電影票房數字完全由個人狀態決定。

徐崢2012年以《泰囧》崛起,《我不是藥神》取得超過30億的票房,後續如仍採取精品策略,將繼續走強。吳京以2017年《戰狼2》和2019年《流浪的地球》分列內地票房總榜的第一和第三名,這個戰績直接將吳京變成了票房能力的標杆,但在矚目之下,壓力倍增。沈騰自2015年的《夏洛特煩惱》開始一路狂奔,以連續幾部大爆的喜劇電影,奠定了內地喜劇類型片中的一哥地位。

#

票房號召力從哪裡來?

觀眾緣,大眾印象以及演技能力。

這三個層面決定號召力表現。

觀眾緣

這個概念看起來可能很玄妙,但對演員而言,相當重要。

且觀眾緣並不與外貌和演技等能力直接掛鈎。

簡單說,觀眾緣就是一種業務能力之外的號召力增幅。

或者說無視業務能力,同等情況之下觀眾緣強者勝。

我們可以拿最近十年香港影壇商業票房能力較強的劉德華、郭富城和古天樂來對比舉例。

首先是香港影壇。

十年裡,古天樂十八部電影進入前十,劉德華九部前十,郭富城六部前十。其中郭富城兩部年冠兼一次影史冠軍紀錄和一次年亞,劉德華和古天樂均無年冠,一次年亞。

包括客串類型,拍片數量分別為古天樂超過四十部,郭富城和劉德華均為二十一部。

三人在這十年裡先後各拿到一個金像影帝獎盃,分別是2012年劉德華《桃姐》,2016年郭富城《踏血尋梅》,2018年古天樂《殺破狼·貪狼》。

郭富城勝在爆發,而劉古勝在穩定輸出。

#

再看內地影壇表現。

郭富城把香港警匪紀錄從《寒戰》的2.48億開始,提升到《寒戰2》的6.78億,最後再度急升至聯手周潤發的《無雙》12.73億,屬於大跨步的紀錄拔升。《無雙》次年,劉古合作的《掃毒2》,在內地以約三千萬的微弱優勢刷新紀錄。

就電影本身質量而言,《無雙》必然強過《掃毒2》,就票房高低而論,也分檔期和天時地利情況,但其實這個問題,就和觀眾緣拉上了關係。

三人交替刷新警匪類型電影票房紀錄,郭富城表現略強。

但郭富城的高票房紀錄,都與電影本身質素密切相關。而古天樂在幾乎可以被稱作「濫拍」的情況下,其平均票房也相當亮眼。劉德華雖放慢腳步,電影質量也有起伏,但平均票房情況仍然強過郭富城。

也就是說,如果把高票房拿掉,拿最低和普通票房來比較,排位依次是古天樂、劉德華和郭富城。

這就符合上文對觀眾緣的定義,同等情況之下,觀眾緣對演員號召力是有增幅的。

我們可以理解為,劉德華和古天樂觀眾緣旗鼓相當,而郭富城則略遜一籌。

#

視野再延展一些,比如內地演員中的黃渤、王寶強包括現在的雷佳音,也比如女星中的趙麗穎,都是觀眾緣極佳的例子。當然有的是一炮而紅,比如王寶強,其他幾人也經歷了初期的沉浮,但現在他們主演作品的關注度、收視率和票房都非常可觀。

大眾印象

大眾印象與觀眾緣有一定關聯,但又與演技能力和作品質量深度接壤。

也就是說過硬的作品與演技能力,會逐步帶來大眾印象的趨好。

就像商業品牌的鍛造過程,通過企業的努力,樹立各種標準和規範,直至他人不可逾越,就將成長為行業最頂尖的品牌,這個道理非常淺顯易懂,我們可以觀察任何行業的前列品牌,看它們是否符合這個論斷。

#

在演員的角度,如果你拍了一部爛片,印象分會降低,包括觀眾緣也會部分損失。如果是一部接一部的爛片,那麼再強大的觀眾緣基礎,也會被瓦解。

比如劉德華的《富春山居圖》和《未來警察》,梁朝偉的《擺渡人》和《歐洲攻略》,黎明的《搶紅》和《消失的愛人》,王寶強的《大鬧天竺》,郭富城的《雷霆戰警》和《衝鋒陷陣》,鹿晗的《上海堡壘》,甚至包括成龍的《功夫瑜伽》、周星馳的《西遊伏魔篇》,無視票房數字的話,都應該可以歸入爛片行列。

當然如果在粉絲的角度,是沒有爛片的,只要拍得高興看得高興就好,那就不在此文討論之列。

所以梁朝偉在兩度失手之後,開始謹慎選片,近期兩部待映影片應該都非常靠譜,一部是和郭富城合作的《風再起時》,一部是和段奕宏合作的《獵狐行動》。郭富城近年電影則都屬於口碑票房兼收類型,比如《寒戰》兩部以及《無雙》,還有一部待映的《秘密訪客》也頗有期待值,最新的純文藝港片《麥路人》雖在內地水土不服,但在香港上映連續數日僅在好萊塢影片《信條》之下,且口碑強勁。劉德華《拆彈專家2》待映。

其實口碑票房偶有失手不可怕,可怕的是用爛片對觀眾進行疲勞轟炸,那真的會遲早完蛋。

觀眾緣是基礎,大眾印象則是累積觀影效應的體現。

演技能力

如果演技能力始終沒有突破,那麼印象分也會逐漸下降。

因為在好劇本的基礎上,主創核心的好演技就如一個強大的引擎,可以讓電影變得更強勁有力,這不僅是觀眾的需要,也是投資人、編劇和導演以及整個團隊所需要的東西。

#

這個地方再提一下鹿晗的《上海堡壘》。

當時新聞也沸沸揚揚,鹿晗被推到最前面頂缸,並不公平。

挑中鹿晗,也就是看中其頂流身份,希望給電影帶來票房的紅利。而彼時的鹿晗,演技能力如何大家都比較清楚,再加之電影本身質量問題,即便換一個演員,也是註定失敗的結局。

當然對鹿晗而言,也算是演員生涯成長的一步,人總是在各種挫折中,慢慢長大的。

當然,有些人因為無法突破、或者懶於磨礪,而選擇去做一輩子偶像,也無可厚非。

而像內地新生代的李易峰,早已開始在電影中去嘗試突破自己,易烊千璽在首部擔綱男主的電影《少年的你》中大受肯定,以新人姿態提名香港金像影帝,這是一個極佳的起點。

對華語電影新一代的偶像明星來說,如果能沉下心把演技打磨出來,遲早會光芒四射。

#

回到演技能力的話題。

除了鋼鐵粉絲,沒有人會看一輩子偶像。

我仍然堅持一個觀點,對偶像演員而言,演技能力的提升,是可以轉化成為商業票房價值的。

劇本的選擇,演技能力的持續拔升和戲路的不斷拓寬,才是票房號召力構成中最重要的部分。

把每個過去的自己扔掉,沉落到新的角色裡,然後走出來一個完全不同的自我。

為戲成痴,進步似無窮盡。

在這個層面上,舉薦郭富城。

在某種程度上,他可以作為現下華語電影圈新偶像的樣板示範。

#

每個時代都將成為過去。

所以,不要執著從前,要向前看。

以努力,不辜負自己。

相關焦點

  • 華語電影:雜談,票房號召力
    十年裡,古天樂十八部電影進入前十,劉德華九部前十,郭富城六部前十。其中郭富城兩部年冠兼一次影史冠軍紀錄和一次年亞,劉德華和古天樂均無年冠,一次年亞。包括客串類型,拍片數量分別為古天樂超過四十部,郭富城和劉德華均為二十一部。
  • 郭富城新片單日票房只有千萬,老牌天王的票房號召力這麼弱了?
    8月17日,郭富城、王千源主演的警匪片《破·局》,首日票房1546.33萬,排在《殺破狼·貪狼》、《戰狼2》、《二十二》之後。到了今天,《破·局》的單日票房排名更慘,不僅被《戰狼2》、《殺破狼·貪狼》碾壓,2部新上映的動畫大電影《十萬個冷笑話2》、《賽爾號大電影6:聖者無敵》都可以將其虐得死死的。截止21:00整,《破·局》的實時票房為834.04萬,在排片是《賽爾號大電影6:聖者無敵》2倍的情況下,票房卻只有人家的一半多一點點,看樣子《破·局》今天的票房是很難破千萬了。
  • 《追龍2》票房不及《追龍1》,是古天樂票房號召力不如劉德華?
    王晶導演,梁家輝,古天樂,任達華,林家棟等主演的《追龍2》在6月6日上映,本片上映三天,截止目前本片票房1.5億,票房表現確實不佳。如果說《追龍2》票房不行,是因為古天樂沒有劉德華的票房號召力。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如果論單片的票房,古天樂比劉德華要高。
  • 華語影壇七大巨星票房對比,國內周星馳略勝一籌,海外成龍無爭議
    :周星馳>成龍>周潤發>>李連杰≥劉德華>梁朝偉>甄子丹70年代末,成龍開始崛起,號召力一直保持在前三水準,80年代中後期周潤發開始爆發,統治了當時的香港影壇,90年代初周星馳橫空出世,以一己之力締造了無數票房神話,後來居上,成為了香港影史上最具票房號召力演員
  • 港片20年前靠劉德華扛票房,20年後還是劉德華扛票房
    他的下一部電影是2004年的《功夫》。劉德華在這一年再次主演3部電影,一個是票房亞軍,一個是年度第5到了2002年,號稱港片的救市之作《無間道》上映,劉德華再次拿下年度票房冠軍。當年劉德華和梁朝偉主演這部電影,被很多人稱為「拿獎靠梁朝偉,票房靠劉德華」。最後確實是梁朝偉拿走了金像獎影帝,但是說起票房號召力,還是劉德華更勝一籌。
  • 郭富城推遲演唱會也要拍的動作片,劉德華演配角,電影票房破2億
    導讀:郭富城推遲演唱會也要拍的動作片,劉德華演配角,電影票房破2億。文/娛樂圈出品如今的電影市場商業化十分的明顯,雖然每年都會有很多新的電影和觀眾見面,但是質量度很高的電影並不是很多,不過也並不是說所有的電影質量度都不行,有這樣一部電影,郭富城願意推遲演唱會也要拍,劉德華心甘情願演配角,不僅有演員因為這部電影而拿到了影帝,而且這部電影的票房還突破了
  • 曾經香港影壇幾大巨星票房號召力的分析之正篇
    毫無疑問星爺拔得頭籌,新世紀之後的星爺電影真是放長線釣大魚,每一部都讓人等得心焦,但每一部都絕對的大賣,幾乎是「星爺一出,誰與爭鋒」,2000年--08年中間港片市場萎靡,那時一部電影能過千萬,就已經是給電影公司打了針強心劑了,星爺電影卻能取得5000、6000多萬的超高數字,堪稱奇蹟。華仔和龍老大緊跟在後,這兩人期間的影片在本土票房都相當不錯,不過考慮到華仔的產量更高,龍老大只能排第三了。
  • 為什麼劉德華的電影票房都不算很高?
    作為曾經為觀眾奉獻了多個經典銀幕角色的華語影壇巨星級演員,劉德華這些年的電影票房號召力的確是在下降,但絕不能籠統說他的電影票房不高,畢竟十幾二十年之前,他也一度是香港和內地極具票房號召力的男明星,僅次於「雙周一成」(周星馳、周潤發和成龍)。
  • 華語明星演員,票房排行榜,成龍,吳京,劉德華都成功入榜
    華語影壇明星演員,票房排行榜,成龍,吳京,劉德華,黃渤,沈騰,都成功入榜。著名影星沈騰個人電影總票房達到了140億人民幣,表現非常強勁。華語影壇個人總票房排行第一是成龍,作為全球三大功夫巨星之一成龍,無論是個人總票房還是海外票房影響力都毫無疑問排在華語演員當中第一位。
  • 劉德華新電影翻車,上映兩天票房還不到一千萬
    劉德華作為幾代人的集體偶像,可以說出道多久就差不多紅了多久,而劉德華一直被無數人所仰慕,跟他的不懈努力有莫大關係,香港四大天王裡他唱歌不如張學友,跳舞不如郭富城;演技又被梁朝偉給壓榨。也因為這樣的努力,劉德華被奉為娛樂圈的超級勞模,即使是在今天,59歲的華仔還依舊保持每年好幾部電影的節奏,而近日由劉德華、盧冠廷、雷頌德、鄂靖文等主演的電影《熱血合唱團》又在火熱上映中,不過可惜的是這次他主演的電影似乎要翻車了。
  • 香港票房排行榜,周星馳八次奪冠,但票房最高是劉德華
    雙周一成,是香港電影票房保證,成龍,周星馳,周潤發,三人,包攬了香港票房冠軍前幾名。根據統計獲得香港票房冠軍最多是周星馳,他八次奪冠。成龍也非常優秀7次獲得票房冠軍,在國外票房上成龍當仁不讓排行第一位,是華語明星當中海外票房最高演員,在國外成龍的知名度非常高,成龍,李連杰,李小龍是全球著名三大功夫巨星。周潤發4次獲得香港票房冠軍,他的票房號召力出現了變化,之前周潤發票房號召力非常強大,和周星馳,成龍,在票房上都很賣座。可最近十幾年周潤發票房號召力出現了很明顯的下降,成龍票房數據保持還不錯,即便下降他的電影也很賣座。
  • 香港華語片影史票房前五,周星馳獨佔其二,成龍沒有一部上榜
    香港曾被譽為亞洲電影中心,綿延數十年的高光時刻,最終迎來黯淡結局,伴隨著港片沒落,以及好萊塢電影的全面入侵,如今的香港電影市場,好萊塢電影屢創票房記錄,華語片卻處境艱難,香港票房榜前十,沒有一部華語片的身影,實在是一種悲哀。
  • 香港影星票房排行榜,周星馳第5,排名第一的你肯定看過他的電影
    伴隨著國內電影銷售市場的爆發式發展趨勢,單部電影的票房也屢次更新票房紀錄,順理成章的,知名演員的職業發展總票房也愈來愈高。因此 許多知名演員的總票房都依次提升了一百億,例如吳京、沈騰、黃渤等。這一次大家就討論一下這些立在華語樂壇影壇頂部的電影巨星的總票房,統計分析是她們在國內的票房。
  • 港影:香港電影最後的巨星
    若純以星光角度衡量,劉德華長紅四十年,穩居華語影星首位。他的參演作品數量也位居所有華語影星第一,約略估計超過150部,這還是在近年墜馬事件之後減少產量的結果。首先看票房表現。若論獎項,劉德華三座金像、兩座金馬影帝,此外還有一個金像男配的獎項,放在整個華語電影,都是極高的榮譽。但劉德華在表演上有一個劣勢,就是在和以演技著稱的演員演對手戲的時候,容易被壓制,這個問題體現了他自身爆發力不足的弱點,最突出的就是和梁家輝、梁朝偉的對戲,一部《黑金》,一部《無間道》,將這個弱點表露無遺。
  • 港影:香港電影最後的巨星
    若論獎項,劉德華三座金像、兩座金馬影帝,此外還有一個金像男配的獎項,放在整個華語電影,都是極高的榮譽。和劉德華以參演電影數量第一不同,梁朝偉所獲獎項位居所有華人影星第一,只是近年來不管在作品還是票房表現上,都開始下滑。
  • 老牌巨星票房榜出爐,古天樂力壓成龍奪冠,周星馳平均票房高
    第四名是劉德華,作為華語娛樂圈的頂級天王,劉德華其實在電影事業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可能很多人對於劉德華的電影有一個誤解,認為他沒有什麼高票房的電影,但其實古天樂之前的電影圈勞模就是劉德華,他每年都會有電影上映,所以他也是靠量取勝的代表,平均票房不高。
  • 大膽揣測《拆彈專家2》沒有了劉德華,還能剩下多少票房號召力?
    目前火熱上映,由香港導演邱禮濤執導的動作犯罪電影《拆彈專家2》的總票房已經達到了9.47億,再加上這周末最後一天觀影晚高峰還沒有到來。今晚12點之前《拆彈專家2》的總票房,很有可能會突破10億大關,別看到今天《拆彈專家2》已經上映了18天之久,但堅挺的日平均票房依然給力。
  • 為什麼郭富城的《天若有情Ⅱ之天長地久》,不如劉德華的《天若有情》
    ——《天若有情》之《青春無悔》 【為什麼郭富城的《天若有情Ⅱ之天長地久》,不如劉德華的《天若有情》】 2019年6月,郭富城憑藉動作電影《無雙》,獲得了第25屆華鼎獎影帝。
  • 都說成龍票房號召力強,可是電影數據騙不了人!
    成龍21世紀華語電影投資成本與票房統計!這裡的統計的只是成龍主演的華語電影,非主演的如千機變,新少林寺,尋找成龍,攀登者等電影不在之列!從這個電影數據可以看出來,成龍和王晶一樣,除了高產就只剩下爛片的,可是奇怪的是王晶高產爛片網友就說看王晶電影從希望到失望,最後到絕望,而成龍高產爛片網友就說成龍敬業,成龍票房號召力強大等等
  • 曾經香港影壇幾大巨星票房號召力的分析之梗概篇1
    周潤發與劉德華等人號召力比較的爭論,對於這兩位香港影壇的巨星級人物,我個人都非常喜歡,竊以為這種爭論純粹是無風不起浪的娛樂記者們為了眼球而故意製造出的噱頭,本來不必太在意。說句實在話,發哥和華仔的地位與成就不是一朝一夕鑄就的,他們的對比不會因為這兩部影片的票房成敗而改變,也不會因為近期各自的電影成就而改變,更不會因為網上人們的褒貶不一的評價而改變,總之發哥還是發哥,華仔還是華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