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電影:雜談,票房號召力

2020-12-23 唐淚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電影票房數字,相對唱片銷量要精準許多。

所以很多時候會用票房的高低,來衡量一個演員的號召力。

而電影本身,又是一個團隊協作的事情,所以通常又根據主演排名去考量。

有些人喜歡提所謂「單抗」概念,也就是整個團隊,某個人咖位最大,其他主創都沒有有力的歷史票房表現的情況,稱這部電影為某個演員的「單抗」戰績。

其實這種說法是極不科學的,電影票房始終是跟題材、投資、導演、表演和後期製作等一系列要素緊密相關的,甚至也跟檔期、宣傳和觀眾階段性喜好有關,把這個數字全放到某個人身上,只能是粉絲視角的一種「貪天之功為己有」。

所以單扛的概念是需要否定的。

第一主演可以享有星光和票房數字的榮耀,但絕不要一口吞掉。

但確實有一些例外。

比如香港影壇的一周一成,內地影壇的徐崢、吳京和沈騰,這五個人的電影成績或可以視作「單抗」。

周星馳,以無釐頭喜劇表演強勢統治香港影壇數年,後期轉型走向幕後,更是以一己能力決定票房高低,任何人都可以換掉,但周星馳不可以。成龍,以動作喜劇類型片屢破影壇紀錄,後期亦轉向自導自演,與周星馳一樣,電影票房數字完全由個人狀態決定。

徐崢2012年以《泰囧》崛起,《我不是藥神》取得超過30億的票房,後續如仍採取精品策略,將繼續走強。吳京以2017年《戰狼2》和2019年《流浪的地球》分列內地票房總榜的第一和第三名,這個戰績直接將吳京變成了票房能力的標杆,但在矚目之下,壓力倍增。沈騰自2015年的《夏洛特煩惱》開始一路狂奔,以連續幾部大爆的喜劇電影,奠定了內地喜劇類型片中的一哥地位。

票房號召力從哪裡來?

觀眾緣,大眾印象以及演技能力。

這三個層面決定號召力表現。

01觀眾緣

這個概念看起來可能很玄妙,但對演員而言,相當重要。

且觀眾緣並不與外貌和演技等能力直接掛鈎。

簡單說,觀眾緣就是一種業務能力之外的號召力增幅。

或者說無視業務能力,同等情況之下觀眾緣強者勝。

我們可以拿最近十年香港影壇商業票房能力較強的劉德華、郭富城和古天樂來對比舉例。

首先是香港影壇。

十年裡,古天樂十八部電影進入前十,劉德華九部前十,郭富城六部前十。其中郭富城兩部年冠兼一次影史冠軍紀錄和一次年亞,劉德華和古天樂均無年冠,一次年亞。

包括客串類型,拍片數量分別為古天樂超過四十部,郭富城和劉德華均為二十一部。

三人在這十年裡先後各拿到一個金像影帝獎盃,分別是2012年劉德華《桃姐》,2016年郭富城《踏血尋梅》,2018年古天樂《殺破狼·貪狼》。

郭富城勝在爆發,而劉古勝在穩定輸出。

再看內地影壇表現。

郭富城把香港警匪紀錄從《寒戰》的2.48億開始,提升到《寒戰2》的6.78億,最後再度急升至聯手周潤發的《無雙》12.73億,屬於大跨步的紀錄拔升。《無雙》次年,劉古合作的《掃毒2》,在內地以約三千萬的微弱優勢刷新紀錄。

就電影本身質量而言,《無雙》必然強過《掃毒2》,就票房高低而論,也分檔期和天時地利情況,但其實這個問題,就和觀眾緣拉上了關係。

三人交替刷新警匪類型電影票房紀錄,郭富城表現略強。

但郭富城的高票房紀錄,都與電影本身質素密切相關。而古天樂在幾乎可以被稱作「濫拍」的情況下,其平均票房也相當亮眼。劉德華雖放慢腳步,電影質量也有起伏,但平均票房情況仍然強過郭富城。

也就是說,如果把高票房拿掉,拿最低和普通票房來比較,排位依次是古天樂、劉德華和郭富城。

這就符合上文對觀眾緣的定義,同等情況之下,觀眾緣對演員號召力是有增幅的。

我們可以理解為,劉德華和古天樂觀眾緣旗鼓相當,而郭富城則略遜一籌。

視野再延展一些,比如內地演員中的黃渤、王寶強包括現在的雷佳音,也比如女星中的趙麗穎,都是觀眾緣極佳的例子。當然有的是一炮而紅,比如王寶強,其他幾人也經歷了初期的沉浮,但現在他們主演作品的關注度、收視率和票房都非常可觀。

02大眾印象

大眾印象與觀眾緣有一定關聯,但又與演技能力和作品質量深度接壤。

也就是說過硬的作品與演技能力,會逐步帶來大眾印象的趨好。

就像商業品牌的鍛造過程,通過企業的努力,樹立各種標準和規範,直至他人不可逾越,就將成長為行業最頂尖的品牌,這個道理非常淺顯易懂,我們可以觀察任何行業的前列品牌,看它們是否符合這個論斷。

在演員的角度,如果你拍了一部爛片,印象分會降低,包括觀眾緣也會部分損失。如果是一部接一部的爛片,那麼再強大的觀眾緣基礎,也會被瓦解。

比如劉德華的《富春山居圖》和《未來警察》,梁朝偉的《擺渡人》和《歐洲攻略》,黎明的《搶紅》和《消失的愛人》,王寶強的《大鬧天竺》,郭富城的《雷霆戰警》和《衝鋒陷陣》,鹿晗的《上海堡壘》,甚至包括成龍的《功夫瑜伽》、周星馳的《西遊伏魔篇》,無視票房數字的話,都應該可以歸入爛片行列。

當然如果在粉絲的角度,是沒有爛片的,只要拍得高興看得高興就好,那就不在此文討論之列。

所以梁朝偉在兩度失手之後,開始謹慎選片,近期兩部待映影片應該都非常靠譜,一部是和郭富城合作的《風再起時》,一部是和段奕宏合作的《獵狐行動》。郭富城近年電影則都屬於口碑票房兼收類型,比如《寒戰》兩部以及《無雙》,還有一部待映的《秘密訪客》也頗有期待值,最新的純文藝港片《麥路人》雖在內地水土不服,但在香港上映連續數日僅在好萊塢影片《信條》之下,且口碑強勁。劉德華《拆彈專家2》待映。

其實口碑票房偶有失手不可怕,可怕的是用爛片對觀眾進行疲勞轟炸,那真的會遲早完蛋。

觀眾緣是基礎,大眾印象則是累積觀影效應的體現。

03演技能力

如果演技能力始終沒有突破,那麼印象分也會逐漸下降。

因為在好劇本的基礎上,主創核心的好演技就如一個強大的引擎,可以讓電影變得更強勁有力,這不僅是觀眾的需要,也是投資人、編劇和導演以及整個團隊所需要的東西。

這個地方再提一下鹿晗的《上海堡壘》。

當時新聞也沸沸揚揚,鹿晗被推到最前面頂缸,並不公平。

挑中鹿晗,也就是看中其頂流身份,希望給電影帶來票房的紅利。而彼時的鹿晗,演技能力如何大家都比較清楚,再加之電影本身質量問題,即便換一個演員,也是註定失敗的結局。

當然對鹿晗而言,也算是演員生涯成長的一步,人總是在各種挫折中,慢慢長大的。

當然,有些人因為無法突破、或者懶於磨礪,而選擇去做一輩子偶像,也無可厚非。

而像內地新生代的李易峰,早已開始在電影中去嘗試突破自己,易烊千璽在首部擔綱男主的電影《少年的你》中大受肯定,以新人姿態提名香港金像影帝,這是一個極佳的起點。

對華語電影新一代的偶像明星來說,如果能沉下心把演技打磨出來,遲早會光芒四射。

回到演技能力的話題。

除了鋼鐵粉絲,沒有人會看一輩子偶像。

我仍然堅持一個觀點,對偶像演員而言,演技能力的提升,是可以轉化成為商業票房價值的。

劇本的選擇,演技能力的持續拔升和戲路的不斷拓寬,才是票房號召力構成中最重要的部分。

把每個過去的自己扔掉,沉落到新的角色裡,然後走出來一個完全不同的自我。

為戲成痴,進步似無窮盡。

在這個層面上,舉薦郭富城。

在某種程度上,他可以作為現下華語電影圈新偶像的樣板示範。

#

每個時代都將成為過去。

所以,不要執著從前,要向前看。

以努力,不辜負自己。

相關焦點

  • 華語電影:郭富城的爆發與劉德華的平穩,論票房號召力的構成
    ——唐淚電影票房數字,相對唱片銷量要精準許多。所以很多時候會用票房的高低,來衡量一個演員的號召力。而電影本身,又是一個團隊協作的事情,所以通常又根據主演排名去考量。#票房號召力從哪裡來?觀眾緣,大眾印象以及演技能力。這三個層面決定號召力表現。觀眾緣這個概念看起來可能很玄妙,但對演員而言,相當重要。且觀眾緣並不與外貌和演技等能力直接掛鈎。
  • 1964-2017香港電影市場票房不完全雜談(四)
    前篇:1964-2017香港電影市場票房不完全雜談(三),97之後(上),1997-1999本篇:1964-2017香港電影市場票房不完全雜談(四),97之後(中),2000-2007□2000千禧年開始,香港電影市場依然不見牛市的跡象,而港片更是繼續低谷。
  • 《追龍2》票房不及《追龍1》,是古天樂票房號召力不如劉德華?
    王晶導演,梁家輝,古天樂,任達華,林家棟等主演的《追龍2》在6月6日上映,本片上映三天,截止目前本片票房1.5億,票房表現確實不佳。如果說《追龍2》票房不行,是因為古天樂沒有劉德華的票房號召力。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如果論單片的票房,古天樂比劉德華要高。
  • 都說成龍票房號召力強,可是電影數據騙不了人!
    成龍21世紀華語電影投資成本與票房統計!一,2003年新警察故事2003投資1.2億,票房4300萬人民幣!2003年飛龍再生投資3億港元,票房2500萬人民幣!二,2005年神話投資1.2億,票房1.6億人民幣!三,2006年寶貝計劃投資1.3億港元,票房1.5億人民幣!
  • 曾經香港影壇幾大巨星票房號召力的分析之正篇
    毫無疑問星爺拔得頭籌,新世紀之後的星爺電影真是放長線釣大魚,每一部都讓人等得心焦,但每一部都絕對的大賣,幾乎是「星爺一出,誰與爭鋒」,2000年--08年中間港片市場萎靡,那時一部電影能過千萬,就已經是給電影公司打了針強心劑了,星爺電影卻能取得5000、6000多萬的超高數字,堪稱奇蹟。華仔和龍老大緊跟在後,這兩人期間的影片在本土票房都相當不錯,不過考慮到華仔的產量更高,龍老大只能排第三了。
  • 全球最具票房號召力的華人影星是誰?當然是票房破250億的成龍
    票房號召力,是演員的試金石。如今的小鮮肉們動不動就宣傳自己的票房破了多少億,都是想要證明自己的商業價值和實力。幾十億票房的演員已經能在演藝圈擁有一席之地,備受尊敬與羨慕,被奉為前輩。許多拿了影帝影后的演員,票房也不過幾十億。破百億票房的演員,非常少見。
  • 全球最具票房號召力的華人影星是誰?當然是票房破250億的成龍
    票房號召力,是演員的試金石。如今的小鮮肉們動不動就宣傳自己的票房破了多少億,都是想要證明自己的商業價值和實力。 幾十億票房的演員已經能在演藝圈擁有一席之地,備受尊敬與羨慕,被奉為前輩。 許多拿了影帝影后的演員,票房也不過幾十億。
  • 華語電影海外票房排行榜!動作片市場前景廣闊
    華語電影初始餘1905年,距今已經有115年歷史了!華語電影之前分為三個板塊,香港電影、臺灣電影、內地電影!現如今,香港電影和臺灣電影已和內地電影親密合作,基本上只存在合拍電影,都統稱為華語電影! 華語電影現如今發展勢頭非常之猛,但海外票房還稍有不足!
  • 曾經香港影壇幾大巨星票房號召力的分析之周星馳篇
    2700萬,第一的劉德華用了120餘部電影累積了近20億票房,單片約1600萬,平均每片要少1000多萬,可以說星爺是香港本土吸金能力最強的演員,而且比第二名強的不是一點半點。星爺在大陸以及臺灣、新加坡等華語地區的影響力也是非凡
  • 華語影壇七大巨星票房對比,國內周星馳略勝一籌,海外成龍無爭議
    :周星馳>成龍>周潤發>>李連杰≥劉德華>梁朝偉>甄子丹70年代末,成龍開始崛起,號召力一直保持在前三水準,80年代中後期周潤發開始爆發,統治了當時的香港影壇,90年代初周星馳橫空出世,以一己之力締造了無數票房神話,後來居上,成為了香港影史上最具票房號召力演員
  • 誰才是中國最具票房號召力的導演,看了你就知道了!
    那麼在中國最具號召力的導演是誰呢?小編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番……2002年是中國電影市場的轉折點,張藝謀導演憑藉一部《英雄》開闢了中國電影的大片時代,同時國內電影市場大門打開,香港電影允許進入內地的重要時刻。因此我們就以2002年為界限(包含2002年),統計一下2002年之後各導演的票房總和。
  • 華語電影歷史票房top10:你看過其中哪幾部?
    華語電影經過百年多的發展,現在有了一定的成績,在各種類型電影領域都有所建樹,那麼華語歷史十大票房電影都是哪些呢?你又看過哪幾部呢?影片通過回顧歷史讓人們認識到那段戰爭年代革命戰士們英勇抗敵的故事,是很不錯的主旋律電影。很有可能拿下2020年的年度票房冠軍。
  • 票房狂收33億,王寶強轟動華語影壇,又一票房巨星誕生了
    再過10多天,2018年即將宣告完結,回顧今年電影市場表現,高峰期集中在春節檔期間,7天累計票房近57億,創下華語影壇新紀錄!
  • 郭富城新片單日票房只有千萬,老牌天王的票房號召力這麼弱了?
    8月17日,郭富城、王千源主演的警匪片《破·局》,首日票房1546.33萬,排在《殺破狼·貪狼》、《戰狼2》、《二十二》之後。到了今天,《破·局》的單日票房排名更慘,不僅被《戰狼2》、《殺破狼·貪狼》碾壓,2部新上映的動畫大電影《十萬個冷笑話2》、《賽爾號大電影6:聖者無敵》都可以將其虐得死死的。截止21:00整,《破·局》的實時票房為834.04萬,在排片是《賽爾號大電影6:聖者無敵》2倍的情況下,票房卻只有人家的一半多一點點,看樣子《破·局》今天的票房是很難破千萬了。
  • 《大話西遊》重映,但預售票房只排第八,周星馳的號召力被高估?
    電影院重新開張後,很多老電影相繼登場,這不明天又將迎來一部經典老片,它就是周星馳主演的《大話西遊》。該片在網絡上的影響力和熱度不用小編說大家都看得到,說它是「神作」也不為過,這部電影之前就重映了幾次,現在又推出片商這是把它當成「搖錢樹」了。
  • 華語電影海外票房排行榜!
    前言華語電影初始餘1905年,距今已經有115年歷史了!華語電影之前分為三個板塊,香港電影、臺灣電影、內地電影!現如今,香港電影和臺灣電影已和內地電影親密合作,基本上只存在合拍電影,都統稱為華語電影!華語電影現如今發展勢頭非常之猛,但海外票房還稍有不足!九十年代香港電影的海外票房確實不錯,但到了新世紀,華語電影想走出國門似乎越來越難了!
  • 香港華語片影史票房前五,周星馳獨佔其二,成龍沒有一部上榜
    香港曾被譽為亞洲電影中心,綿延數十年的高光時刻,最終迎來黯淡結局,伴隨著港片沒落,以及好萊塢電影的全面入侵,如今的香港電影市場,好萊塢電影屢創票房記錄,華語片卻處境艱難,香港票房榜前十,沒有一部華語片的身影,實在是一種悲哀。
  • 環球音樂劇電影《貓》首爆預告預測5000萬,真貓版黴黴會有票房號召力嗎?
    作為一部定檔於今年聖誕檔12月20日的電影,於去年12月開拍的本片,在此之前並沒有任何劇照以及定妝照露出。因此,大多數觀眾對於真人版電影將以何種形式表現音樂劇感到好奇。其實這並不奇怪,音樂電影在內地的票房號召力一直有限。2013年在奧斯卡獎以及全球市場大獲成功的《悲慘世界》,至今仍然是音樂劇電影在內地的票房記錄,僅有6300萬人民幣。而2014年索尼出品的《安妮:紐約奇緣》在內地僅僅收穫了340萬的票房成績,創下了好萊塢分帳片全格式發行在內地的最低票房記錄。
  • 胡歌新片正式定檔,檢驗「電視劇一哥」票房號召力的時刻終於到了
    一直以來,胡歌被稱為中生代實力派演員的代表人物,出道近十年以來,胡歌所獲得的「視帝」稱號幾乎囊括了華語娛樂圈內的所有電視劇獎項,而又因為胡歌出道以來參演的影視作品多為電視劇,因此胡歌又獲得一個「電視劇一哥」的稱號。
  • 華語電影海外票房排行榜前十,功夫影星屠榜,動作片市場前景廣闊
    華語電影海外票房排行榜前十,功夫影星屠榜,動作片市場前景廣闊華語電影始於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了第一部黑白無聲電影《定軍山》。華語電影主要包括「中國大陸電影」「香港電影」「臺灣電影」,其中以「香港電影」發展最盛,是世界第二大電影出口基地,被稱為「東方好萊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