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蠱之禍」後的天子之怒,是漢武帝的真情流露,還是欲蓋彌彰?

2020-12-22 歷史國學智慧

今天給大家講一件出自《資治通鑑》的著名歷史事件「巫蠱之禍」。

」巫蠱之禍「是漢武帝後期一件重大的政治事件,幾乎動搖了國本,因這起事件牽扯而死的人多達幾萬人。

事件始末:

漢武帝後期,宮中興起巫蠱之術,漢武帝對巫蠱之術心存疑懼,受漢武帝寵信的都尉江充就趁武帝生病之機,假稱武帝生病原因是因為巫蠱引起的,漢武帝就命江充去審查此事。江充之前得罪過太子,怕太子繼位後對自己不利,於是就指使人誣陷太子,聲稱從太子宮內搜到的木人最多。

這時候,漢武帝在甘泉宮中,由於江充等人逼迫緊急,太子百口莫辨又見不到漢武帝,驚恐之下就聽從少傅石德的建議,無奈起兵誅殺江充等人。江充的同黨蘇文逃到甘泉宮,向漢武帝聲稱太子帶兵謀反,漢武帝派使臣招太子劉據前來。

可是使臣謊稱太子確實已經起兵謀反了,導致武帝大怒,派劉屈犛帶兵與太子在長安交戰,死傷幾萬人,長安城內血流成河。

最終太子劉據兵敗逃到城外一農戶家中,後因消息洩露而自殺,太子的母親衛皇后也自縊身亡,太子的兩個兒子也被殺害,只有小孫子尚在襁褓之中被人隱藏才逃過一劫,他就是後來的漢宣帝劉詢。

但是漢武帝在怒氣消失之後,郎官田千秋上奏章為太子鳴冤,漢武帝了解了事實的真相後非常悔恨。隨後對誣陷太子的人進行了極其殘酷的報復。

這次的大清洗包括當朝重臣及其家眷。還以構陷儲君,大逆不道的名義將江充誅滅三族,之後將蘇文在橫橋上活活燒死。以及當時追殺劉據的人和任何舉報劉據關於巫蠱的人都被屠殺殆盡。但凡是牽扯到太子劉據之死的人都被漢武帝給清算了。之後還建立了「思子宮」和「歸來望思臺」來寄託悔恨和哀思。

後來漢宣帝劉詢繼位,為祖父劉據追加諡號曰「戾」,然而這個諡號就非常耐人尋味了。

諡號的解釋戾為:不悔前過曰戾;不思順受曰戾;知過不改曰戾。

那麼我們不禁就會懷疑劉據到底是不是被冤枉的呢?如果不是,那麼漢武帝在「巫蠱之禍」之後採取的瘋狂清理行為又是為了什麼呢?

有一種說法是:

由於武帝晚年的寵妃趙婕妤為其懷胎十四月生下一名小皇子,漢武帝非常高興且說:我聽聞堯是十四個月出生的,現在也是這樣。並且還把小皇子出生的那道宮門命名為堯母門。

而後還有種種跡象也使得太子劉據感到儲君之位岌岌可危,但又無可奈何。而此時的漢武帝已經六十多歲、體弱多病,因此劉據採用了當時流行的巫蠱之術詛咒武帝速死。

恰好被與其有讎隙的江充發現,劉據知道事情敗露,鑑於公孫賀的下場,他又不能指望漢武帝的原諒。只能鋌而走險,同時期望漢武帝或許已經病危了。但是最終無奈兵敗身死。

而漢武帝在太子自殺後的瘋狂清理行為以及建立「思子宮」等等,不過是為了遮蓋父子相殘帶來的尷尬局面,讓人們以為自己是被奸臣蠱惑才有了「巫蠱之禍」。

那麼歷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呢?或許就只有那些當事人才能知曉了。

讀史可明鑑,知古可鑑今

點擊下方「去看看」《資治通鑑》讓你知古鑑今↓

相關焦點

  • 巫蠱之禍後,漢武帝如何報復殘害太子的小人?天子之怒,伏屍百萬
    但經過江充的分析,這必定是有人在宮中搞巫術,詛咒天子,所以天子的病一直不能好。宮中還有人詛咒我?查!挖地三尺的查!拿著漢武帝的授權,江充衝進了宮裡。當然,他沒有一開始就衝到東宮和皇后的宮裡,畢竟那樣太明顯。
  • 巫蠱之禍後,漢武帝如何報復殘害劉據的小人?天子之怒伏屍百萬?
    這14人靠著巫蠱之禍,可謂是功成名就,都獲得了十分豐厚的封賞,如左丞相劉屈氂,他原只是一郡太守,但因前丞相公孫賀被巫蠱所牽連,他得以直接升為左丞相;御史大夫商丘成,在巫蠱之禍前,原只是大鴻臚,但因平定所謂的劉據叛亂有功,得以升任御史大夫;馬通、馬何羅,他們本只是一個小侍郎,但就因平定叛亂有功,是一朝鯉魚躍龍門,成為世襲王侯。
  • 看看中國古代的巫蠱之術就知道漢武帝時期為什麼會發生巫蠱之禍了
    不僅如此,江充和當是的太子劉據不合,於是他用這件事開始構陷太子,太子恐懼害怕秦朝扶蘇的事情重演,於是他起兵誅殺江充,後遭武帝鎮壓兵敗。漢武帝問罪,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相繼自殺。後田千秋等人上書訟太子冤,終於清醒過來的漢武帝夷江充三族,燒死蘇文。又修建「思子宮」,於太子被害處作「歸來望思之臺」,以誌哀思。此事件牽連者達數十萬人,史稱巫蠱之禍。
  • 巫蠱之禍是怎麼爆發的?漢武帝做夢又是怎麼回事?
    巫蠱之禍,漢武帝後期發生的宮廷政治時間,這個所謂的巫蠱就是巫術,因為當時的人們認為,用巫術詛咒及用木偶人埋地下,所被詛咒的人就會有災難。
  • 劉據:漢武帝的太子,死於巫蠱之禍
    陛下,太子盜用您的兵馬打一頓就是了,何況他還是天子的兒子,這又有什麼?高寢郎(看管漢高帝劉邦陵墓的官員)車千秋的上書讓武帝思子的洪流瞬間決堤。 武帝將車千秋越級提拔,他覺得一定是他們家高祖(劉邦)託夢於車千秋。 武帝滅了江充的族,將陷害太子的宦官蘇文燒死,那些逼死太子的所有人員全部被處決。
  • 巫蠱之禍中,江充已經被太子殺死了,漢武帝為何將江充全族誅殺?
    談秦說漢(276)巫蠱之禍中,江充已經被太子殺死了,漢武帝為何將江充全族誅殺?到了晚年,曾經狂熱的漢武帝冷靜下來開始反思,為什麼平時老實巴交的太子會舉兵造反;為什麼跟他過了49年、一直痴愛著他的皇后衛子夫,不願意跟他做任何解釋就自縊身亡。
  • 「巫蠱之禍」始作俑者是江充嗎?漢武帝為何精心策劃了這場大戲
    「巫蠱之禍」起因和結局都透著一股神秘和詭異徵和元年(公元前92年),漢武帝住在建章宮,看到一個男子帶劍進入中龍華門。張湯查出楚服等人為陳皇后施巫蠱之邪術,祝告鬼神,禍害他人。楚服斬首於市,此案共牽誅殺三百餘人。同年秋七月乙巳日,漢武帝下詔書:「皇后不守禮法,祈禱鬼神,降禍於他人,無法承受天命。應當交回皇后的璽綬,離開皇后之位,退居長門宮。」當了11年的陳皇后被廢黜。
  • 巫蠱之禍的真相:漢武帝徹底滅掉兩家外戚勢力的帝王手段
    今法有誹謗妖言之罪,是使眾臣不敢盡情,而上無由聞過失也。將何以來遠方之賢良?其除之。民或祝詛上,以相約結而後相謾,吏以為大逆。其有他言,而吏又以為誹謗。此細民之愚,無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來,有犯此者勿聽治。從文帝的這個詔書看,當時的漢廷對於「巫蠱」之事還是比較寬容的,基本將其視為「細民之愚」。但是,漢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禍」改變了帝國對於「巫」文化的態度。
  • 巫蠱之禍後,漢武帝雖然興建思子宮,卻為何不肯給戾太子平反?
    武帝為此大怒,認為太子是在造反,便命丞相引兵進攻長安,結果太子兵敗,短暫流亡後便於農家自縊身亡。然而不久之後,武帝又族滅江充家族,作思子宮來追悼太子。耐人尋味的是他並未給太子平反,既沒改葬也沒追諡號,仍等同於罪人。在武帝駕崩的那年,巫蠱之獄依然未能定論,他甚至還下令將獄中的人全部殺死,以絕天子之氣。
  • 巫蠱之禍的始作俑者江充:是被權力蒙蔽雙眼,還是別有用心?
    充本陰險小人,而寵之,以喘物奇,安得不屠人父子也?養狼而使視稚,其不盡食稚者幾稀」這是明朝末年的小說家丁耀亢在看了解江充後對他做出的一番評價,從這番評價當中我們不難看出一個點,那就是在丁耀亢的眼中,江充是一個實打實的小人。一生作惡多端,使得漢朝帝國內部霍亂不斷,江充在漢朝犯下最大的過錯就是煽動「巫蠱之禍」了。
  • 巫蠱之禍害死太子,漢武帝是如何報仇雪恨的?帝王一怒,伏屍百萬
    他看出多疑的漢武帝雖然除掉了公孫賀一黨,但是心中仍然不安。於是自請徹查此事,想要趁機除掉太子。果不其然漢武帝同意了。於是這大漢王朝,就此颳起一股「尋找木頭人」之風。既然「埋木頭人」跟「詛咒皇帝」聯繫在了一起,那麼所有「埋木頭人」的人,都有問題。
  • 巫蠱之亂:漢武帝為何要對太子下手?
    漢武帝一生大有作為,但在他在位時又上演了一幕幕巫蠱鬧劇,致使皇后、太子、丞相和無數大臣都成為巫蠱的犧牲品,史稱「巫蠱之亂」,它成為漢武帝一生洗不清的汙點。  公孫賀是當時漢朝丞相。為了替兒子贖罪,他答應為漢武帝捉拿陽陵大盜朱安世。
  • 巫蠱之禍後,劉徹有過後悔嗎,為何不讓衛子夫與他合葬?
    在廢除陳阿嬌的皇后之位後,衛子夫成為了宮中最受寵的那一個,並且為二十九歲的劉徹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劉徹欣喜若狂,十分開心,取名為劉據,並且立他為皇太子,衛子夫也母憑子貴成為了皇后。但是不幸的是一場災禍使得受寵的母子二人都命喪黃泉,這場災禍便是西漢時期著名的巫蠱之禍,在這場禍難中,衛子夫死了,劉徹的嫡長子劉據也死於這場災禍,造成這場災禍的除了大臣的唆使,還有就是劉徹自己的封建迷信,當時的他只信迷信,屠殺了許多無辜的人,也殺死了自己最疼愛的皇太子,也使得衛子夫自縊。
  • 衛子夫能當皇后38年,在於她謹小慎微,為何巫蠱之禍後卻攜子叛亂
    二、巫蠱之禍——衛子夫自殺原因所在衛子夫有色又有子,加上衛氏外戚集團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為羽翼,得以維持三十八年。衛後生子據。元狩元年(前122)四月,據七歲,立為皇太子,史稱戾太子。武帝開始對太子據恩寵有加,為他開博望苑,地交通賓客。漢時宮廷中,母以子榮,子也以母貴。武帝每次出巡,都把後事囑託太子據,宮廷交付衛後。
  • 巫蠱之禍——一場昭雪另一場屠殺的屠殺
    其後牽連的宰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生聲作蠱案發更是加劇了漢武帝的這一想法。近臣江充恰好窺探出了漢武帝的疑懼心理。見武帝年老體衰,得罪了太子劉據、衛皇后的江充為保性命乾脆順應漢武帝的心思,大力鼓吹可能有人作蠱意圖危害陛下。
  • 什麼是巫蠱?衛青家族因蠱術而垮臺,漢武帝的皇后、太子因此而死
    而在西南地區比較著名的如苗族群體中的「苗蠱」;巫蠱則是指巫師通過用蠱蟲去害人或達到某種目的,巫蠱之術自然是指一種手段和能力,巫蠱之禍就是指因巫師利用蠱蟲害人掀起的一場政治迫害。「巫蠱之禍」對衛氏的影響——巫蠱之禍大約從徵和元年(公元前92年)開始爆發,而這時候的衛青早已去世數十年,所以衛氏的倒臺基本上和他沒有關係。
  • 巫蠱之亂時,汙陷劉據的江充等人下場如何?漢武帝:一個都不能剩
    劉據劇照但是,由於漢武帝在位時間太久,以致於劉據已過中年,並且兒孫滿堂,卻於皇位還是可望而不可即。如此一來,必然會「夜長夢多」、橫生變故。原因很簡單,漢武帝不止劉據一個兒子,而圍繞皇嗣位置的競爭向來殘酷無情。更何況,自從舅舅衛青去世後,劉據背後的勢力在逐漸瓦解。所以,表面上看,劉據的太子之位安若磐石,實際上是危如累卵。好在漢武帝總是以一副「非劉據不傳位」的姿態示人,如此才阻擋了一部分人覬覦的目光。然而,漢武帝真的是非劉據不傳位嗎?其實未必。
  • 巫蠱之禍,太子劉據自殺,衛子夫上吊,漢武帝晚年後悔了嗎?
    衛子夫死後,漢武帝後悔嗎?肯定是後悔的!衛子夫、劉據之死,本來都是可以避免的,最後卻因父子、夫妻之間信息溝通不暢,導致慘劇發生。這事怪誰呢?怪劉據,怪江充,還是怪漢武帝呢?依我看,三者都有錯,而劉據的錯最大,漢武帝其次,江充責任最小。
  • 漢武帝得知太子被冤後,是咋給太子報仇的:帝王一怒,伏屍百萬
    尤其是西漢中興之主漢武帝,其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上的功績,可謂極度亮眼。不過,在創下一系列豐功偉績的同時,漢武帝在晚年也不可避免的犯下了幾個重大錯誤。其中影響最惡劣的是巫蠱之禍,它不僅令太子一黨慘遭株連,還加速了上層貴族之間的矛盾。
  • 衛子夫死後,漢武帝有過一丁點的後悔嗎?
    從史書記載來看,漢武帝在在位期間,只要是失寵的女子下場都不算好。所以衛子夫死了,漢武帝不出幾日,便又找個年輕貌美的女子頂替她。「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被漢武帝演繹的淋漓盡致,又怎麼可能替衛子夫後悔呢?那麼衛子夫到底是怎麼死的呢?其實衛子夫之死,源於漢武帝晚年時期一場重大的政治事件,史稱「巫蠱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