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者:Víkingur Ólafsson
有興趣演奏的朋友,可以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加微信索取電子版樂譜,發文一年內免費。
作為大獅子趙曉生老師的腦殘粉,前陣子在孝感聽了他的音樂會。
最後的一個安可曲,真的把我聽溼了(眼眶溼了,別亂想),被迷得神魂顛倒啊…
所以回家趕緊找樂譜,在這裡介紹給大家的!
發一張趙曉生老師當晚彩排時的照片
攝影:莫沄
▼
音樂史上有兩個叫「馬爾切洛」的義大利作曲家,哥倆好呀!
A.馬爾切洛是哥哥,B.馬爾切洛是弟弟。因為現在已經默默無聞了,所以兩兄弟經常會被擺烏龍搞錯,真的是難兄難弟。
他們都出生於威尼斯,其中哥哥A.馬爾切洛比巴赫還大一點,屬於前輩級老餅。
這裡主要說一下A.馬爾切洛。
A是Alessandro,亞歷山德羅的意思。雖然他的作品在今天已經不常演出了,但在當時,他還是騷得一比的。
A.馬爾切洛從小隨父學小提琴,曾參加過樂隊,還搞過法律,或者說被法律搞過,從事公共事務工作。
他的作品風格非常具有幻想性,帶有深深的那種義大利優美旋律,高貴中又不失婊氣,甜蜜中又帶著浪賤…
Alessandro Ignazio Marcello
1673-1747
A.馬爾切洛的作品甚至徵服了巴赫這樣的挑剔鬼。巴赫很喜歡A.馬爾切洛,把他的協奏曲改編為鍵盤來演奏。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這篇文章介紹的D小調雙簧管協奏曲(S.Z799)第2樂章:柔板。
▼
A.馬爾切洛這首協奏曲原本是為雙簧管、弦樂隊和通奏低音而作的。
長久以來,這部作品只是以經過改編的C小調為人熟悉,甚至連作者名字也被搞錯,以為是弟弟B.馬爾切洛寫的。
作品的創作年代已經不可考據了,只知道最早是1716年,與維瓦爾第、阿爾比諾尼…等人的協奏曲作品,一起在阿姆斯特丹出版(Amsterdam: Roger,12 Concerti a 5,1716)。
12 Concerti a 5是義大利語「12首五聲部協奏曲」的意思。
作品初版時雙簧管部分的樂譜(1716)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第2樂章Adagio,柔板。
這個樂章的旋律真是又甜又騷,和聲寫得就像流行歌一樣,無比性感啊!
如果在別人都是彈爛了蕭邦圓舞曲之時,而你在音樂會上彈這首馬爾切洛…臥槽簡直就是在野雞中鶴立雞群到不近人情,茫茫人海中騷出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姿態啊…
所以巴赫也為A.馬爾切洛這首雙簧管協奏曲心醉不已,1713–1714年間,巴赫把整部作品3個樂章都改編為羽管鍵琴來演奏,作品編號為巴赫的BWV.974,也就是我們現在聽到的版本了。
德國的騎熊出版社曾經出版過這個樂譜,收在巴赫改編其他作曲家的鍵盤作品集的第1集裡:
騎熊出版的樂譜封面
▼
關於演奏:
文章最上面的音頻,是冰島的鋼琴家Víkingur Ólafsson的演奏,真的迷人得不要不要的,這是他今年9月份才在DG發行的最新唱片。
另外最後再發一個古德爾的演奏,聽巴赫怎能錯過古爾德呢對吧?
還有由雙簧管大師Heinz Holliger演奏的協奏曲原作,希望大家喜歡!
作品並不難演奏,想要樂譜的就加我微信啦,免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