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好,我是朱東方,非常高興與大家《大易西遊》,今天要講的是072《智降黃袍》。
上回講到黃袍怪因喝多了酒,正在睡覺,忽然,聽見說八戒、沙僧摔了他孩子,因酒喝多了,不敢應戰,只好駕起雲頭,就直奔了碗子山波月洞。
行者坐在波月洞裡,見妖怪回來了,趕緊把眼睛一擠,捶胸頓足嚎啕大哭起來。妖怪見「公主」一見到自己就大哭,心裡一驚,趕緊上前摟住「公主」,關切地問:「出什麼事了,怎麼這麼傷心?」
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面,只是一般人常被外表迷惑,幸好這次上當的是妖精。但作為我們,可要學會從正反兩方面看問題,尤其要從不宜的察覺的視角入手。
行者見妖怪上當了,就眼淚汪汪對黃袍說:「今天早上豬八戒劫走沙和尚,又把咱們兩個孩子搶走了,我胸口好疼。」妖魔聽了,氣得暴跳如雷,咬牙切齒地說:「好,好,好!兒子被他們摔死了,是不能再活了!你先別哭。不要緊,我這裡有件寶貝,只要放在你疼的地方上放一放,就不疼了。但是要小心,可別用大指兒彈著;用大指兒彈著,我就現出原形了。」行者聽了,心裡暗暗發笑,說:「這妖怪倒也實在;不用動刑,就自己招了。等他拿出寶貝,我就試著彈他一下,看看他到底是個什麼妖怪。」
妖怪從嘴裡吐出一件寶貝,有雞蛋大小,是一顆舍利子玲瓏內丹。行者接過寶貝,他哪兒有什麼心疼的地方,就見他一張嘴把寶貝吞了。妖魔見「公主」把寶貝吞了,惱羞成怒,舉拳就打向行者。行者抬手擋住妖怪的拳頭,趁勢把臉一抹,露出本來面目。行者大喊一聲,說:「妖怪,不要無禮!你仔細看看,我是誰?」
每個人都會偽裝,那是一種自我保護,一旦目的達到了,自然就會露出本來面目。只是我們常常在最後關頭才幡然醒悟,遺憾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沒有功能的人們,只能憑經歷,不斷的學習與實踐了。
妖怪見行者突然變了臉,萬分驚訝,說:「呀!你是誰?怎麼有些面熟。你從哪兒來的?」行者說:「你是不認識我。我是唐僧的大徒弟孫悟空行者。我因為老打妖怪殺生太多,師父慈悲好善,就把我趕走了。」
妖怪一聽,說:「你不是大丈夫!既然師父把你趕走了,你還有什麼臉回來!」行者說:「你這妖怪難道不知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還有,『父子無隔宿仇』。你害我師父,我怎麼能不來救他?你害他就害他吧,卻又在背後罵我。你是怎麼說的?」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它從敬畏天地中,完成對自然的探索中,尋找世界發展的總規律,並由此認識家庭、社會的倫理道德。而聖賢的傳播使得自然、社會、思維一脈相傳,才有五千年的文化。父母如血脈,而老師則是靈魂,一個稱職的老師就如同我們的父親!
妖怪說:「我什麼時候罵你了?你別信那個豬八戒!」行者說:「少說廢話。老孫今天既然來了,打的就是你!」既然話不投機,這個妖怪,不再答話,舉寶刀,當頭就砍;那邊行者,也不言語,掄鐵棒,抬手相迎。
行者和妖怪打了五六十回合,妖怪就無法招架了。然而,行者的棒子剛要打下去,妖怪卻一下無影無蹤,就轉瞬間不見了。行者見妖怪不見了,心裡想:「老孫這雙眼睛,不管是哪兒,一掃就能看見,怎麼這傢伙就跑得這麼快,竟然就看不見了。看來不是凡間生的怪,多半是天上來的仙神,估計是跑到天上去了。」
行者越想越生氣,就翻個跟頭上了南天門,闖進了通明殿。四大天師一見行者衝進來,忙上前迎住,問:「大聖怎麼來了?」行者說:「保護唐僧走到寶象國,有個妖魔拐走國王女兒,又害了我師父,你們查查,看看天上是不是跑下去了什麼妖神?」
四大天師一聽,趕緊啟奏給玉帝。玉帝聽了,當即派天師去查,發現奎星木狼偷偷下凡了。玉帝說:「去了多長時間?」天師說:「到今天已經十三天了。天上十三天,下面是十三年。」
吳承恩先生給他設計了天上的十三天,地上的十三年,暗示著什麼?我們知道十二地支,是把十二作為一個周期。十三是下個周期剛開始,這段戀情就要土崩瓦解了!
玉帝傳旨,捉拿奎星。天兵領旨出了天門,念動咒語,立即驚動了奎星。原來,奎星是當年孫行者大鬧天宮時打過的神將,知道行者的厲害,所以,剛打了幾下,就躲進了水底。現在,聽到咒語,只好從水裡出來,老老實實地回到天上。行者在天門見他來了,舉起鐵棒要打他。被眾神紛紛攔住。妖怪到了凌霄殿,見到玉帝,立即磕頭認罪。
玉帝說:「奎星木狼,上界有無邊的勝景,你不喜歡,卻非要自己跑到下面,這是為什麼?」奎星磕頭說:「萬歲,請赦免我的死罪。寶象國王的公主其實不是凡人。他本來是披香殿侍香的玉女,因為要跟我私通,我怕玷汙了天宮勝境,所以先叫她下凡,託生在皇宮內院,然後,我不負前期,變成妖魔,下去佔山,抓她進洞,和她做了十三年夫妻。『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玉帝聽是這麼回事,就收了他金牌,貶他到兜率宮給太上老君燒火。
看來,感情不僅是人間的產物,天上也有同樣的感應,這是因為事物間自然存在陰陽的吸引,只是天神們更關注精神的交感,要想「私通」只能到陰陽一體的人間尋覓。但這樣的苟合豈能長久。可見,海誓山盟的愛情也不會長久,因為情感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
行者見玉帝安排得周到,非常滿意,就朝上躬躬身,作了個揖,轉身對大家說:「各位,受累了,我救我師父去了。告別眾神仙,行者落下祥光,來到碗子山波月洞,找出公主,就把思凡下界收妖的事跟公主說了一遍,然後悟空兄弟三人把公主帶上金鑾寶殿。公主參拜了父王、母后,見過姐姐,旁邊的大臣趕緊過來拜見公主。等大家都拜見完,公主啟奏國王說:「多虧了孫長老法力無邊,降服黃袍怪,才救我回國。」國王說:「黃袍怪是個什麼妖怪?」
行者說:「你的駙馬是上界奎星;你的女兒是侍香玉女。因前世的姻緣,所以他們才做了段了夫妻。」國王一聽,萬分感激,趕緊拜謝悟空。
國王拜謝完,說:「看你們師父去。」大家說著就出了寶殿,國王趕緊叫人把假老虎就被放了出來。別人看唐僧是老虎,行者看老虎卻是師父。行者笑著說:「師父啊,您是個好和尚,怎麼弄成這副惡模樣?您怪我行兇作惡,趕我回去。您要一心向善,怎麼最後成了吃肉傷人的老虎?」
悟空要告訴師父什麼?看問題一定要道器合一,光講道理不行,一定要有具體的方法,尤其是對付妖怪,不然想做個和尚也難。為什麼吳承恩非要讓妖怪把三藏變成老虎呀?因為老虎在周易裡是艮為山卦,艮為止,這裡他要思考一下:如何認清悟空的作用,梳理八戒的欲望。只有這樣,西行團隊才能走向正軌!
然後,行者讓人拿來水,含一口在嘴裡,念動真言,對著老虎猛噴出去,一下就退掉妖怪的法術,長老變回原來的樣子,定定神,睜開眼睛,認出眼前的是行者。長老激動的一把拉住行者,師徒從歸於好。
故事先講到這裡,我們小結一下。第一,看待處理問題要從正反兩個方面入手,看人不僅看外表更要看思想;第二,情感是特定時空下的產物,過於糾結定會害人害己;第三,事物之間的關係是對立統一的,矛盾也會不斷的轉化。
再說,師徒四人接受了皇恩,吃過宴席,向國王告辭,離開寶象國,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事,什麼時候才能走到西天,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