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主持:梁莊
作者簡介:梁莊,男,本名張文淵,生於68年,陝西西安人,居深圳。曾長期服務於華為公司,為文化旅遊部培訓藝術品交易員,後自主創業。大學時開始發表作品,作品選入多種選本,參加編輯了《中國韻律詩歌旗幟卷》,主編《詩度360》,著有現代詩集《被放逐的詩魂》《絕對硬度》《榮譽校長》等。另著有大量的詩歌評論,獨樹一幟,自成體系。策劃多次大型書系的出版和文化活動,產生廣泛的影響,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學者之一。
從員村四橫路
到太古倉碼頭
現在石古頂
沒跟子艾喝過酒
等於沒到過廣州
白斬雞現斬的
蒜蓉現搗的
花生米現炸的
老闆娘的男朋友
當然現拍的
紅紅的小辣椒
整個整個的
二鍋頭一定要
五十六度的
子艾把酒喝透
帶你穿街過巷
韓國妞日本妞越南妞
都是剛剛下海的
【作者簡介】梅老邪,男,原籍河南南陽,有《中國狐狸》《西紅柿炒番茄》《狗皮膏藥》等詩集。廣州流行音樂協會監事,2014廣州十大超級文案,2017深圳文博會金牌策劃人獲得者。廣州未來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梅老邪名字有點邪,看上去也像金庸筆下的江南七怪中的柯鎮惡,生平絕技降魔杖法,聽風辨形。還是用毒的大行家,暗器大能手。文字卻像揚州八怪的寫意畫,筆法簡約精準,寫意手法很老到,很接地氣。為人時高標傲物,時曲水流觴,時小橋流水,卻從不八卦,我很喜歡。
一個詩人寫地方,其實寫一個人,通過一個人把一個人文地理寫生動,這是文章家的舊例,但其中之高明者,通過與特殊人物聯繫的人文地理志,來映射一個人,猶如《五柳先生傳》,這首《石古頂》正是這樣。梅老邪寫的就是凡人春秋,這就是春秋筆法。線條很簡約,但人物很豐滿。故意用了誇張漫畫的手法,但不過分,這正是黃永玉的後寫意筆法。用詞平實,有泥土鮮活之氣,沒有一個詞不恰當。
"從員村四橫路/到太古倉碼頭/現在石古頂"。看起來是光禿禿的地方羅列,卻和"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到洛陽"有異曲同工之妙,行雲流水之下,就是要點"石古頂"的題。"沒跟子艾喝過酒/等於沒到過廣州"。一是引出"子艾",但通過一個假設,就像反彈琵琶,強化了子艾與石古頂的聯繫。
"白斬雞現斬的/蒜蓉現搗的/花生米現炸的/老闆娘的男朋友/當然現拍的/紅紅的小辣椒/整個整個的"。這段非常精彩!四"現"四"的",把活在當下的精粹從俗常中練出品味,同時也寫出了口語的韻味。那些標榜口語大師的人,相較之下,確實是等而下之的。
"老闆娘的男朋友",這詞太鮮活了。是老闆娘的小男朋友嗎?原來是黃瓜的別稱,有意埋點邪邪的故事。在語言上有意用了一個滑移和錯位,滑到"整個整個",確實太狡猾了,這正是他習慣的邪氣,梅老邪的邪氣就是"滑"。
"二鍋頭一定要/五十六度的/子艾把酒喝透/帶你穿街過巷/韓國妞日本妞越南妞/都是剛剛下海的"。五十六度的酒是火的溫度,確實過火了。一個喝醉酒的人還不忘品味,連女孩子都知道是剛剛下海的。讓人在世俗的情色之外忍俊不住。看來石古頂=子艾=凡俗,生活很簡單,誰也不是聖人,誰也別裝,這就是春秋筆法和春秋大義。
在那萬籟俱靜的凌晨三點
輕輕越過蔥蘢的綠
晶瑩的露珠在微黃的葉上滾動
寒蟬在一旁幽幽吟唱
求偶不成的短腿青蛙
呆呆地蝸居一旁
淡淡的悽清
深埋在不露痕跡地流逝著的
時光之上
月兒比鐮刀稍稍大了點
像釘子一樣釘在星空之上
夜風吹不動它的身軀
星空的顏色是深深的幽藍
東邊有一絲若有若無的霞光
彷佛是那不肯逝去的盛夏的臉龐
僅僅是一個白日與黑夜的交替
人間已是變了天地
有沒有準備好那是人類應該考慮的事情
四季從來不會錯過時節
我們需要的是彬彬有禮地告辭
徒勞地掙扎只會更快地掏空我們有限的積蓄
香蕉樹與木瓜樹寂寂相鄰
在立秋之夜
彼此以累累碩果相互問候
月光與夜風一起撫弄著它們
對於立秋的到來
我不敢如果實般表達喜愛
但允許自己的目光穿越夜空
將逝去的春夏賦予那隱秘的星光
以求得在往事與今日之間
彼此相安
【作者簡介】孫晨雲,女,祖籍安徽,定居深圳,70後。有作品在各類刊物發表,出版詩集《一粒琥珀》。
宋歐陽修在《秋聲賦》裡描述秋聲"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魯迅曾經批評過現代文人,看見月缺花殘就落淚,說自然現象人應該自然對待,其實不然。天地之有萬相猶如人之有萬相,天地有情,人反而無情,這是太無產階級了一點。
通常把人之間的閒聊叫聊天,說明天氣是人和人之間最大概率的公約數,現在人和人之間聊天象、天氣的太少了,如同我們對自己也越來越陌生一樣。這完成了城市人巨大的精神空虛和精神塌陷。"在那萬籟俱靜的凌晨三點/輕輕越過蔥蘢的綠/晶瑩的露珠在微黃的葉上滾動/寒蟬在一旁幽幽吟唱/求偶不成的短腿青蛙/呆呆地蝸居一旁/淡淡的悽清"。有句歲月靜好,有句人間至味是清歡,都是說明,人能靜下心來聽自然的傾訴,感到歲月靜謐,內心歡樂,也才是生命的味道。
聊天的妙處就是不動聲色,就是範仲淹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天上的星月如鄰家大哥,娓娓道來。"深埋在不露痕跡地流逝著的/時光之上 /月兒比鐮刀稍稍大了點/像釘子一樣釘在星空之上/夜風吹不動它的身軀/星空的顏色是深深的幽藍"。對月的冷抒情,是蠻有味道的,月比鐮刀稍大,像釘子一樣,用生活中的尋常物什比擬千百年浪漫的月亮,增加了趣味和陌生,很成功。
立秋,是時令進入秋天,"東邊有一絲若有若無的霞光/彷佛是那不肯逝去的盛夏的臉龐/僅僅是一個白日與黑夜的交替/人間已是變了天地/有沒有準備好那是人類應該考慮的事情"。在一個時間的節點,仿佛水在那個點燒開了一樣,時間翻過那個點的時候,並沒有咯噔一聲,人類也從來沒有思考迎接下一刻。地球公轉到那個點,太陽的直射和斜射有了不同,一年的四季仿佛金榜題名時一樣,被歐陽修看出了悲情。古語云"年過中秋月過半",意思是說過了中秋以後就會感覺好象一年就要到頭了,過了半月就好象這個月要結束了一樣,人生必須準備謝幕。
當我們說道法自然的時候,我們往往搪塞自然,因為,我們以為自然是嫦娥的胸衣,可以想動動腦,不能動動手。這種把自然空心化是現代人的通病。"香蕉樹與木瓜樹寂寂相鄰/在立秋之夜/彼此以累累碩果相互問候/月光與夜風一起撫弄著它們/對於立秋的到來/我不敢如果實般表達喜愛/但允許自己的目光穿越夜空/將逝去的春夏賦予那隱秘的星光/以求得在往事與今日之間/彼此相安"。立秋的本質是我喜歡果實,但我亦尊重因果。四季從來不會錯過時節,四季不會錯,如同因果有序也不會錯。這就是立秋的兩面性,收穫果實,但也進去衰敗,生命的龜息是為了孕育新的宏大!
該詩從一個尋常的時令入手,先狀物,把時序交替的物理景觀述說清楚,然後把時令和人生兩條線索進行離析,通過太陽的空間坐標和生命的時間坐標,來闡釋道法自然,不悲不喜的生命哲學,寫得有聲有色,詩意很流暢,落點精準,申發得有理有性,趣味無盡。
當發現手指、棒棒糖
觸摸的含羞草有別於
別的葉子之後,她頗有驚喜——
於是,趴下草地尋找相似的葉莖
似乎都要弄一下,其實
起初的猜中率實在太低,十有八九
都是些酸角和類似的雜草。
但我能感受她辨別、判斷力的進步
一旦擊中真正的目標,便掩飾不住的歡呼
「哇,快看快看——」
以為她會樂此不疲,會玩上整個上午
我高興為我們的童年找到了一種共識。
事實上,她很快就厭煩了,
最後竟然使用鞋子猛踩,
哦,她不能如此對待
(只有冰淇淋才能引開她的注意力)
我所敬畏的草本有著我的期望與奇蹟,
在於生命本能的防衛
與反抗(即使微弱)。
不需要、也無法讓現在的她明白,
她只在乎玩耍,並遵從自己的方式
即使她的無知多於日常模仿。
【作者簡介】 劉振周(1979——),廣東人,詩人,寫作者。著有小說、詩集《知幻集》等,與友人創辦《變雅》。
據聞劉振周是一位沉默的寫作者,這是所有優秀詩人的本質之一,而在喧囂社會的主要文學貢獻都是默默寫作的人,這些詩人的寫作方式,我稱之為靜態寫作。《含羞草》這類狀物的詩,要麼借物抒情,要麼借事說理,而劉振周這首詩,只是呈現某種狀態,而且這個狀態平常之處又有不平常。
"當發現手指、棒棒糖/觸摸的含羞草有別於/別的葉子之後,她頗有驚喜——/於是,趴下草地尋找相似的葉莖"。這是一個很平和普通的場景,敘述很舒緩,就像法布爾的《昆蟲記》。這種看似簡單的"起",其實有千鈞之力,有意把音壓住,起一個低調。這也是張二棍經常使用的方法。就像把千鈞之鼎提起地面,並不倏忽舉起,而是停在那裡,這才是真功夫,叫金剛臂。
"似乎都要弄一下,其實/起初的猜中率實在太低,十有八九/都是些酸角和類似的雜草。"這繼續解釋人對世界好奇和探究的寶貴,而且呈現了認識的曲折,和認識曲折對好奇心的刺激。說出了某種認識模型,而這種模型是我們司空見慣的,但正是這種簡單的模型,揭示了人們認識世界的局限性,這就像巴布諾夫的條件反射實驗一樣。
含羞草為豆科多年生草本,由於葉子會對熱和光產生反應,受到外力觸碰時,葉柄下垂,小葉片合閉,如少女含羞之狀,所以得名含羞草,這種特性慢慢被少女熟知。"但我能感受她辨別、判斷力的進步/一旦擊中真正的目標,便掩飾不住的歡呼/「哇,快看快看——」/以為她會樂此不疲,會玩上整個上午/我高興為我們的童年找到了一種共識。"這個"共識"很重要,這是眾多的人認識世界的共同道路。這首詩如果僅此而止,就是一首口水詩,沒有意外和歧義以及趣味的完整性。
"事實上,她很快就厭煩了,/最後竟然使用鞋子猛踩,/哦,她不能如此對待/(只有冰淇淋才能引開她的注意力)/我所敬畏的草本有著我的期望與奇蹟,/在於生命本能的防衛/與反抗(即使微弱)。"請問小孩子的意外表現是為了什麼?因為,含羞草並不會像解放軍,一二一,齊步走,不會像開關一樣閉合和打開,她畢竟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極限。在審美上兩代人的趣味不同的本質是科技和機械對人類文化的擠壓,這種歧義是必然的,不是偶爾出現的。小孩可以踩草,也可以用這種趣味踩人,這是一種社會風險,包括機器人也可能會踩人。
"不需要、也無法讓現在的她明白,/她只在乎玩耍,並遵從自己的方式/即使她的無知多於日常模仿。"很多人看到這首詩是小孩子的任性和成人對任性的寬鬆。如果是這個水準就大大地降低了詩人揭示和價值提醒的意義。詩人首先揭示了矛盾的必然性,然後展現兩種態度所對應的價值觀的矛盾,並沒有去評價白貓和黑貓,而是只呈現人類價值觀遷延的內部力量,含羞草的審美被機器人和冰激凌所進犯。
這首詩是一個弱說理的詩,理不是自己說出來,而是把理像糖一樣化在事件只中,你並不能得到全部,就算你一飲而盡,你也無法還原出全部的糖。
歡迎關注《詩黎明》
《詩黎明》投稿須知
1、投稿郵箱:yxslf2006@163.com 。每人3——6首詩歌(a、以附件形式投稿,正題註明投稿《詩黎明》,不以附件形式不予受理 。b、必須有簡介和照片,照片不得放在word文檔中。c、詩歌內容不得涉及政治和版權爭議)。
2、來稿必須是原創首發,未在其他公眾平臺發過的作品。
3、稿費由讚賞分配。讚賞20元以上(包括20元)才予結算,讚賞的60%給作者,40%用於平臺的維護和宣傳。詩群展示、特刊、特輯等欄目因人數眾多無法分配,所得打賞用於平臺的維護、宣傳和稿件的編輯、製作。
4、領取稿費請加曉松微信號:453165716或chenxs88,三周之內不領者視為自動放棄。
5、凡關注詩黎明公眾號者,同等質量情況下,作品優先推送。
主編:曉松 副主編:一度 劉臘華
統籌策劃:呃自嘎 詩歌鑑賞:梁莊
技術支持:堅冰 宣傳推廣:肖丁丁
同題詩主持:劉東宏 助理支持:呆虎 隱士公
本期編輯:呃自嘎
欄目設置
1、個人詩選 2、鏗鏘五人行 3、社團及地方詩群 4、詩歌鑑賞 5、同題詩 6、信息之窗
《詩黎明》組稿委員會
曉松 一度 劉臘華 沙從兵 劉東宏 肖丁丁 梁莊 浪少 劉濤
上一期:《詩黎明》●詩歌鑑賞(NO.18) ▎梁莊讀詩——朵漁、蘇小青、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