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奕豐金融服務平臺(ID:iFASTChina)
文章已獲授權
註:文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核心觀點
(1)今年春節檔票房火爆,總票房及觀影人數創新高,《唐探3》及《你好,李煥英》刷新多項紀錄,提升相關題材股炒作熱度。
(2)國內電影產業鏈包括出品、發行、院線及影院四大環節。影院佔可分成票房50%左右,出品方可分得最多40%的票房,院線及發行分成比例相對較低。
(3)作為今年兩部爆款的主投方,北京文化及萬達電影能夠從中分得的票房收入介於2.6至5億元。相比各自2019營收,提振幅度相對有限。
(4)影視投資存在高槓桿高不確定性,過往出品方押中爆款的頻率不高,業績可持續性較差,多作為短期炒作題材,全產業鏈上市公司更適長期投資。
(5)今年影視行業整體業績底部反轉趨勢明顯,有望引領傳媒板塊行情反攻,投資者可藉助公募基金把握機會,建議選擇華安媒體網際網路(001071.OF)。
熬過去年因疫情導致的空窗期,2021院線春節檔如期而至。時隔兩年重現江湖的春節檔並沒有讓我們失望:截至2021年2月18日,當期總票房收入達到77.83億元,觀影人數接近1.6億人次,兩項指標均較2019年同期顯著增長(詳見圖1),基本掃清去年的陰霾。
數據來源:Wind及奕豐金融研究部編撰
截至2021年2月18日
具體影片票房上,由陳思誠導演,王寶強、劉昊然主演的《唐人街探案3》不負眾望,檔期內總票房及分帳票房分別突破37及34億元;由賈玲導演,賈玲、張小斐、沈騰主演的《你好,李煥英》化身最大黑馬,以33億總票房及30億分帳票房緊隨其後;此外,另有《刺殺小說家》及《侍神令》等五部賀歲片票房破億(詳見圖2)。
數據來源:貓眼專業版及奕豐金融研究部編撰
截至2021年2月18日
春節賀歲檔如此火爆,不僅總收入和觀影總人數創歷史新高,兩部最叫座的影片更是打破了多項紀錄。憑藉在今年春節檔期的發力,《唐人街探案3》及《你好,李煥英》躋身中國電影史單片總票房收入前十,陳思誠及賈玲分別成為史上票房最多的男、女導演,沈騰也躍升為史上首位票房突破200億的男演員。
與此同時,相關題材股的炒作熱度也不斷升溫。節後前兩個交易日,北京文化連續兩天漲停,華錄百納同期漲7.73%,華誼兄弟錄得4.75%漲幅,影視行業所在的中證傳媒指數亦逆勢上漲4.26%。票房大熱,影視股節後表現大放異彩,是否預示著它們就此時來運轉?
要想弄清一部爆款影片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改善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首先需要了解中國電影產業鏈各環節及票房的分帳規則。影片從製作到發行,將先後歷經製片、發行及上映這三個環節。中國電影數據信息網明確對各方分帳的比例制定了標準。
首先,所有影片的票房總額(簡稱總票房),要向國家繳納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其次要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由影院從總票房中直接扣劃並繳納。以上兩項稱為「不可分帳票房」,剩下的部分為「可分帳票房」,約佔總票房收入91.7%,由出品方、發行方、院線及影院四方共享。
◾ 出品:電影行業的上遊出品環節主要包括投資、劇本開發、立項、電影生產等。現實中一部電影往往由多家出品方聯合投資,這部分票房收入也將由多方分享。通常主投方將拿取這部分收入的大頭,餘下部分由各跟投放按投資比例分成。
◾ 發行:電影製作完成後,將由發行方組織後期宣傳和發行工作,並完成公映及周邊產品的銷售。通常電影發行方由手握影院資源的巨頭(如光線傳媒、華夏電影等)或掌握線上流量話語權的巨頭(如貓眼文化、淘票票等)擔任。
◾ 院線:院線是電影產業鏈下遊的一個重要環節,即對影院施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獨立經營單元。院線直接控制著電影排片量的多少,掌握著電影的生殺大權。院線多數由影院控股方直接設立,如萬達影院、中影星美等。
◾ 影院:影院居於電影產業鏈的最下遊,直接和消費者對接。其主要收入來源為電影票款、廣告費、電影周邊、爆米花及飲料的販售。影院中一些為全產業鏈上市公司的一部分(如萬達影院、中影星美、華夏聯合),另一些則專職電影上映的相關業務(如金逸影城)。
以上四方在可分成票房中的分成比例如表1所示。從中可見,影院在可分成票房中佔據半壁江山,產業鏈最上遊的出品方可分得最多40%的票房,院線及發行分成比例相對較低。
數據來源:中國電影數據信息網、知乎文章《電影票房是如何分成的?》及奕豐金融研究部編撰
截至2021年2月18日
根據表1中各環節的分帳比例,我們可以測算出今年春節檔兩部爆款電影對相應發行及影院在收入端有多大的幫助。
◾ 對於《你好,李煥英》,貓眼專業版預測期最終總票房為51.8億元,保守估計分流至全體製片方的票房為51.8*91.7%*38%=15.24億元。作為主投方,北京文化可分得其中的大頭,但具體分成比例屬於非公開信息。在投資比例分別為15%、20%及25%的假設下,北京文化可分得票房收入分別為2.69億元、3.59億元及4.50億元。
◾對於《唐人街探案3》,最終預測總票房為43.9億元,分流制製片方票房為43.9*91.7%*38%=15.24億元。類似於前面的算法,在投資比例為15%、20%、25%的假設下,萬達影業可分得票房收入分別為2.28億元、3.07億元及3.81億元。除了出品,萬達電影在《唐探3》的放映環節還有涉足。根據貓眼專業版統計的每日票房數據,萬達影院在今年春節期間的平均市佔率約為13.77%,相關票房收入為43.9*91.7%*50%*13.77%=2.76億元。
根據上市公司2019年報披露,北京文化當期總營收為8.55億元,作為主投方押中一部爆款的貢獻也相對有限。影片前期投資存在先天高槓桿及高不確定性,押中爆款則前期投資會產生數倍乃至數十倍收益,投了爛片甚至可能血本無歸。
對於專注出品的上市公司,其主投影片預期差可在短期內產生一定超額收益。但要保證業績的可持續性,往往需要連續輸出《你好,李煥英》這樣優秀的影視作品。從近些年爆款影片誕生的頻率來看,北京文化、光線傳媒、萬達影視等頭部出品方,充其量也只有一年押中一部的頻次(詳見表2)。
數據來源:貓眼專業版及奕豐金融研究部編撰,紅色字體為主投方
截至2021年2月20日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這類上市公司可以作為市場炒作題材,但鑑於業績確定性及可持續性欠佳,並不適宜長期持有。中國電影及萬達電影這樣的全產業鏈上市公司,更適宜長期投資。
影視隸屬於傳媒板塊,中證傳媒指數權重股中,電影與娛樂相關上市公司權重為21.5%。當前奕豐平臺共有13隻以傳媒為主題或相關的基金(詳見表3)。根據其2020四季報披露的前十大重倉股,這些基金可大致歸為三大派系:
(1)倒向大消費,具體包括工銀瑞信文體產業及匯添富文體娛樂;
(2)倒向科技,具體包括廣發電子信息傳媒產業精選、華潤遠大信息傳媒科技、嘉實文體娛樂及融通網際網路傳媒;
(3)堅守本行,具體包括全部傳媒指數基金及主動管理基金中的華安媒體網際網路。
數據來源:Wind及奕豐金融研究部編撰
截至2021年2月19日
從歷史業績來看,「堅守本行」的傳媒主題基金在過往一年內的表現普遍不及其餘兩類,原因在於影視相關上市公司2020全年因疫情影響虧損嚴重,以及網遊相關上市公司2020下半年遭遇主力資金大幅減持。
但從基本面邊際變化趨勢而論,得益於2021春節檔開門紅,疊加國內中高風險地區疫情緩解、電影拍攝工作如期恢復及影院上座率限制解除等利好,2021年影視行業整體業績底部反轉基本已成定局。盈利上修確定性最強的影視行業,有望引領傳媒板塊在今年反攻。
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通過個股去捕捉影視及傳媒板塊的趨勢性機會難度較大,容易因不熟悉其主營業務而誤選到業績潛在波動較大或投機性較強的標的。更建議藉助優秀基金經理的主動管理能力,配置長期盈利增長穩定且有保障的權重股。2021奕豐精選基金中的「華安媒體網際網路(001071.OF)」是不錯的選擇,可作為投資組合的衛星部分,倉位控制在5%左右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