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政府債務危機,上杉家是如何解決的

2021-01-10 吟風社

政府負債一直是困擾著多數國家政權的一個難題,這個問題並非現代才有,實際上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大大的話題。本文就介紹一下在日本江戶幕府時期,上杉家的後人是如何解決這個難題的。

德川家康所開創的江戶幕府是統治日本長達265年的政權,年份和清朝基本相當。這時期日本邁入近世,由於戰亂平息,日漸承平,生產力和人口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同時商品經濟也開始迅猛發展,出現了許多資本主義的特徵。

江戶時代

由於江戶幕府延續了豐臣政權兵農分離的政策以防止各地出現有實力的豪族,因而武士失去了在地性,不再從事生產勞動,被集中在大名的居城生活,成為了城市人口。於是在整個江戶時期,日本出現了大量有一定規模的城市,其中包括江戶和大阪這樣的巨型城市,商業和文化都得到了大大發展。

但同時,由於日本沒有實行科舉制,士農工商的身份之間涇渭分明代代相傳,上升渠道被封堵,因而農民和商人都不能靠積攢大量財富後成為官員,於是賺了大錢的商人們只好沉溺於奢侈享樂,一時間奢靡之風盛行。而這股風氣隨著市民文化的盛行,開始傳遍社會的各個角落,包括普通平民和武士階層都沾染上了這股習氣。各類做工精緻的天價首飾和天價點心層出不窮,一直影響到了今天。

同時也由於日本的性觀念頗為開放,在和奢靡之風結合之後愈演愈烈,市井之中盛行起了色情文學、色情表演、春宮圖以及遍布各處的性交易。像大名鼎鼎的吉原就是當時的高級妓院集中地,這裡消費極高,平民去不了幾次便幾乎傾家蕩產。值得一提的是,和中國正好相反,日本是在明治維新接受西方文明薰陶之後,性觀念才漸漸由過度開放變得收斂起來。

在商品經濟大發展的前提下,城市裡自然出現了大商人(資本家)和僱工(無產階級)這種新興階級。但和中國類似,在技術發展緩慢外加禁止私自對外貿易的政策壓制下,日本的經濟被限制在了狹小的市場之中,使得迅猛發展的經濟與落後的生產力和政府體制之間形成了很大的矛盾。社會無法創造更多的財富,財富也無法得到有效分配,加之日本災害頻發、礦山枯竭以及社會上奢靡之風盛行,最後的結果就是全社會尤其是不事生產但又酷愛享受高檔生活的武士階層開始變得負債纍纍。從五代將軍德川綱吉起幕府就出現了財政赤字的現象,並在後來愈演愈烈。

然而武士階層又是幕府統治的基礎,因而從幕府到各地大名都在想方設法地幫底下的武士賴帳。據統計,江戶幕府建立一百年不到,因幫助手下武士賴帳而使商人破產的大名多達十八家。而這個情況在幕府中後期進一步惡化,幕府先是下令政府不再受理債務問題的糾紛,後因商人們的強烈反對而被迫取消,後來又兩度下達「棄捐令」,即武士債務一筆勾銷。這樣的命令無論對商業經濟還是政府威信造成的打擊都是巨大的,同時在和政府的對抗過程中,商人們也漸漸聯合起來,形成了對武士階層有一定反制力量的強大組織。

武士階層

在從元祿到天保的大約150年間,為了應對嚴重的財政危機,幕府進行了六次大規模的經濟體制改革,而且每次改革的內容都與上一次的改革正好對立,是對之前政策的否定。3次經濟寬鬆政策,3次經濟緊縮政策,大約每隔25年日本社會就會經歷經濟政策的180度大轉彎。除了嚴重影響群眾的生產生活,也令社會各個階層積攢了對幕府統治的不滿。

但無論是經濟緊縮還是經濟寬鬆,實質上都無法解決日本當時的經濟問題。當實行經濟緊縮政策的時候,政府便用強制手段幫武士賴帳,同時嚴格管制商業活動,遣返農村人口,控制物價,打擊貪汙腐敗,禁止低俗文化及色情商業活動,用儒家學說進行思想管制。這些政策在初期可能獲得武士民眾的支持,但久而久之社會變得了無生氣,民意反彈,幕府也因為商業低迷而收入低下。

而實行寬鬆政策,鼓勵商業發展後,商業蓬勃興起,市民文化繁榮,但隨之而來的又是商會壟斷行業,社會紙醉金迷,官員貪汙橫行,物價飛漲,武士負債纍纍,文化低俗下流,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致使田地荒廢。因而無論施行怎樣的政策,都令幕府頭疼不已。

在這場嚴重的社會危機之下,情況最糟糕的要數米澤上杉家。米澤上杉家的前身就是日本戰國時代大名鼎鼎的越後上杉家,其代表人物上杉謙信至今仍是如雷貫耳的人物,以出色的軍事能力享譽日本。在豐臣時期,上杉家擁有120萬石的巨大領地,是天下排名第四的超級大名(前三分別是豐臣、德川、毛利)。但由於關原之戰上杉家所支持的西軍戰敗,戰後上杉家被削減至30萬石,江戶時代後又因為繼承人問題再次減封到只剩15萬石,只有巔峰時期的八分之一。

然而上杉家秉持著初代藩主上杉景勝的理念,不拋棄手下的任何一個家臣,依然維持著120萬石時的龐大家臣團,這使得米澤藩每年都要承擔著巨額的開支。另一方面,米澤藩領地內的農民由於無法承擔沉重的賦稅而只好溺殺嬰兒或者乾脆逃離故鄉,最後僅剩十萬人口。而米澤藩不事生產的藩士多達五千人,算上家屬則有幾萬,同時這幾萬人又享受著奢侈的生活,令百姓苦不堪言。百姓越苦,人口越少,財政收入越低,形成惡性循環。在當時,米澤藩甚至有了天下第一窮藩的稱號。

到米澤藩第八代當主上杉重定時,上杉家已經欠下了20萬兩的外債。由於沉重的債務問題,他甚至向幕府申請撤銷米澤藩,放棄自己的大名身份,這可算是聞所未聞的大新聞,但幕府沒有批准。於是沒有子嗣的上杉重定為了逃離苦海,選擇從遙遠的九州南部的秋月家接來一位遠房親戚繼承上杉家,而自己則選擇出家隱居,不再過問政事。被接來的這位少年就是後來的上杉鷹山,這時年僅17歲。

在江戶渡過兩年的參勤交代生活後,19歲的上杉鷹山正式踏入米澤藩,開始了自己的執政生涯。這位年輕人面對負債纍纍的米澤藩,決定推行改革,改革的內容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開源節流。

先說節流,上杉鷹山頒布大節儉令,宣布全藩從上至下都要節省開支。上杉鷹山來自3萬石的高鍋藩,是個小大名的家族,根本沒有所謂上杉家120萬石的先祖榮耀感,因而在他看來上杉家所維持的與財政狀況和自身地位根本不符的龐大排場以及繁冗且開支巨大的各類慶典祭祀活動都是純屬浪費錢財,便將各類宴飲和享樂一律禁止,同時削減侍女人數,並命令家臣每餐只能一菜一湯,衣著必須樸素,體驗領地內百姓的艱苦生活。上杉鷹山以身作則,把大名的日常開銷節省到了之前的七分之一不到。相比後來領導洋務運動時「宰相合肥天下瘦」的李鴻章,上杉鷹山的人格無疑高潔得多。

上杉鷹山

但這樣的改革勢必要引起家臣們的反撲。積重難返的習慣是難以改變的,舉例來說,我們吃去吃飯時都習慣點上一桌人吃不完的飯菜,如果這時有人點的飯菜是大家可以吃完的,自然會被當做摳門,主人丟面子,客人不高興。更何況禁止宴飲、一菜一湯和衣著樸素更是直接降低了家臣們的生活質量,因而家臣中對鷹山的不滿越積越多。而鷹山由於是從小家族過繼來的,因而一直有家臣對其很輕視。又由於為了推進改革,鷹山又任用了許多自己的親信在重要位置上,這些不滿情緒最後積累到了臨界點,終於爆發了七家騷動。

所謂七家騷動,就是上杉家的七位重要家臣一同上書指責鷹山的改革,並要求斥退新任用的改革派,否則就一同辭職。這七家大都是上杉家的老臣,從謙信時代起就是家中重臣,地位尊貴,威望極高。也虧這是江戶時代,家臣們沒有下克上的本錢,否則鷹山還指不準會是什麼下場。同時,因為之前幕府治下的無業浪人爆發的由比正雪之亂,使得幕府不再輕易處分大名,大名家內部騷動的嚴重性大大降低。因此,平息騷動的主動權依然在上杉鷹山的手中。

雖然年輕,但上杉鷹山也不是個好惹的主。他行事雷厲風行,召集上杉家各階層家臣共計500人參會討論七位家臣的訴狀,最終得到了全家的支持,當場宣布罷黜七位家臣,並將其中的須田滿主和芋川延親定為主謀,判處二人切腹,同時將其家族從家臣中除名。這還沒完,鷹山下令繼續追查此事,並查出藩醫藁科立澤是此次事件的煽動者和聯絡人,於是將其斬首。雖然兩年後,鷹山又恢復了須田和芋川兩家的家名,但經此嚴厲打擊之後,再也沒人敢冒出來反對鷹山的改革了。

而在開源方面,鷹山的改革也稱得上是可圈可點。米澤地處日本東北,土地貧瘠,氣候惡劣,每年冬天都會有大雪封山,然而藩內種植的主要作物卻是根本不適合本地氣候條件的稻米。這是因為當時稻米就是硬通貨,幕府要求各藩每年的年貢統一用稻米的形式上交,而稻米交易又被大阪商人所壟斷,因而各家大名紛紛要求自家農民種植稻米。由於全日本都在種植稻米,所以日本的稻米種植業十分發達,現在日本的多數大米品牌就出現於江戶時代。然而這樣一來又產生個問題,由於稻米產量太大,導致價格下跌。價格下跌外加氣候條件差,令米澤藩的經濟收入低迷。

於是上杉鷹山從上杉家歷史上善於斂財的上杉謙信和直江兼續身上找到靈感,下令大力推廣種植經濟作物,經過探索及失敗後,終於確定以種植漆樹、桑樹、楮樹為主,同時引進織造技術,以加工業作為米澤藩新的經濟支柱。時至今日,鷹山所發展的幾大產業依然是米澤當地的重要傳統產業。

而對於領地內人口稀少的問題,鷹山則建立婚配生育鼓勵機制,為婚嫁設立方便的制度,並以重金設立生育基金,獎勵生育。同時,鷹山還引進西醫,在領地內建立西醫館,提升民眾的壽命和嬰兒存活率。這些制度實際上在今天的現代社會看來也依然很值得借鑑。

同時,鷹山也發現了武士不事生產和沉迷奢侈享受是導致武士窮困潦倒的根源,於是由他帶頭耕作,讓米澤藩的藩士又重新拿起鋤頭下田幹活。上杉家武士階層帶頭種植桑樹,加工絲織物,並且藩內資助百姓一起生產。上杉家不像是一個證券機構,倒變得像一家工廠同時,他又在領地內修建學校,大興教育,讓「德行產生財富」的觀念深入人心。據時人記載,米澤藩當時甚至出現了自覺付錢的無人商店,其民風淳樸到了這種程度。

鷹山的這些改革政策暗合了同一時期生活在英國的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著作《國富論》裡提到的「節儉增加財富」、「分工提升效率」、「勞動性生產價值高於非勞動性生產」等觀點。加上鷹山又是一位「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的實幹家,改革自然立竿見影。

米澤藩改革

在鷹山的努力之下,負債纍纍的米澤藩終於還清了沉重的欠款,有了盈餘,並因此受到了幕府將軍德川家齊的嘉獎。鷹山於35歲時急流勇退,讓出家主之位,宣布退居幕後,還政於上杉家血脈。在傳位時,鷹山留下三句著名的傳國之辭,並成為上杉家家訓:

一、國家是祖傳基業,絕不可視為私產;二、人民屬於國家,絕不可視為私產;三、君主為國為民而存在,而非國家人民為君主而存在。

另外上杉鷹山還曾經為上杉家名臣直江兼續平反。直江兼續文武雙全,為上杉家文治武功做出很大貢獻,曾經號稱天下第一陪臣,擁有30萬石領地。後來因為他極力主張起兵反抗德川家,導致關原戰後上杉家被減封。直江兼續主動上交自己剩餘的6萬石領地,僅保留5000石。由於直江兼續沒有後人,外加他對上杉家減封有較大責任,因而江戶時期長時間被上杉家內部認為是奸臣。

而鷹山則認為直江兼續為上杉家嘔心瀝血,殫精竭慮,這樣的人被罵作奸臣實在毫無道理,於是為其恢復名聲。

上杉鷹山在後世的名聲也很高,美國總統甘迺迪和柯林頓聽說他的事跡後,稱他為「最敬佩的日本政治家」,而松下家電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也對他推崇備至。

松下幸之助

相關焦點

  • 看西王集團如何成功化解百億債務危機
    而去年10月,他第一次來到這裡時,這個中國500強企業正深陷百億債務危機,破產陰雲籠罩。在他看來,這是目前國內涉及資產及債務規模最大的和解案,也是國內首例依託司法和解程序集中化解違約債券風險的案例,為山東乃至全國困境企業化解債券危機和處置債券違約風險提供了寶貴經驗。「不看殘值看升值」鄒平市韓店鎮西王集團辦公樓,回憶起這段驚心動魄的債務危機處置過程,經歷豐富的西王村黨委書記王勇,仍難掩激動。
  • 希臘 腐敗加劇政府債務危機(深度觀察)
    措哈佐普洛斯是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黨人,過去30年中在該黨組閣的政府中多次出任部長,甚至曾有望當選希臘總理。當地媒體稱,措哈佐普洛斯揮金如土,生活無比奢靡。2004年他在巴黎頂級酒店為自己舉辦豪華婚禮,大宴賓客。他的妻子花重金在距離帕特農神廟很近的地段購置豪華別墅,從國外進口裝修建材,僅窗簾杆就花掉兩萬歐元。
  • 巨量刺激後債務危機若隱若現,美元或將面對最壞的後果?
    文/匯通網編輯:沁夢美國債務水平膨脹至驚人高位,已成為全球債務最高國家,如今美國國債餘額已經超過了27萬億美元,是其GDP的1.3倍美國政府已經多次推出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試圖藉此緩和美國經濟受到的衝擊
  • ——理解全球債務危機的全新視角
    談到1926 年或1927 年向玻利維亞政府提供的高息貸款,羅斯福認為這是紐約銀行家的「金融剝削」行為,表示「當然……玻利維亞無法支付債務的利息或本金」。因此,歷史的教訓相對明確:不僅違約是常見的,在危機時期被視為「正常」甚至「不可避免」的,而且戰前時期的重債國家在暫停償債時也表現出相當程度的經濟自主權,至少允許它們將部分調整的負擔轉移給外國債權人。
  • 長江宏觀趙偉:1997年,韓國如何處理債務違約?
    1990年代,韓國企業槓桿率攀升,債務風險不斷積聚,並在亞洲金融危機前後達到頂峰(1997年企業部門槓桿率110%)。1998年,違約企業數量高達22828家,較1990年的4107家增長4.6倍。企業信用風險進一步向金融部門蔓延,銀行不良貸款率也大幅攀升。  轉型期間,韓國債務風險暴露,是內部過度負債和外部衝擊的共同結果;韓國被迫打破剛兌,使用市場化手段處理違約債務,開啟去槓桿。
  • 劉貴祥:破產重整是解決企業債務危機的好辦法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於3月12日15時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邀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吳偕林,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葛曉燕就「攻堅『基本解決執行難』」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圖為劉貴祥回答記者提問。
  • 越後「軍神」上杉謙信與軍神的家臣團
    實際上,後來被轉封至會津的上杉家的發家史,其實和「大義」一點也沾不上邊。上杉謙信出身于越後守護上杉家的家臣守護代長尾氏,在其父長尾為景時期,長尾為景殺害了主君上杉房能,即便在戰國時代,這樣強硬的下克上也是非常罕見的。不過,長尾為景並沒有完成對越後國的統一,就在疾病中逝世,長尾氏的家督由長尾為景的長子長尾晴景繼承,可是長尾晴景非常病弱,這使得長尾氏開始面臨存亡的危機。
  • 今年,註定上千萬人將遭受債務危機!
    5月2日,「中國500強」企業盾安集團,被曝450億元債務危機,請求當地政府幫忙解決問題。根據萬得資訊統計,今年以來一共有19隻信用債違約,違約公司包括中城建、神霧環保、富貴鳥、春和集團、中安消等10家公司,其中有2家還是上市公司。比起往年,債券違約的密集程度讓人感到害怕。刨去已經違約的,還有不少債券都有潛在違約的可能。
  • 拉夏貝爾市值蒸發百億、瀕臨退市「中國版ZARA」如何解債務危機?
    實際上,刑加興的個人債務從去年就初現端倪。2019年8月6日,拉夏貝爾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邢加興的股票質押出現違約。彼時,面對媒體的採訪,刑加興仍對拉夏貝爾充滿信心,「可能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我們又可以重新回到一個比較良性的狀態來運轉。」
  • 對企業法人無力償還債務時要怎麼處理,如何解決?
    那麼對企業法人無力償還債務時要怎麼處理,如何解決?網友諮詢:對企業法人無力償還債務時要怎麼處理,如何解決?山東理證律師事務所張秀軍律師解答:對企業法人無力償還債務時有擔保人的可以要求擔保人償還債務。沒有擔保人的,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進行判決,申請強制執行。
  • 上杉謙信的「良師益友」,為上杉家拼盡一切,不惜破家
    但根據後來的資料顯示,上杉謙信並非長尾家長子,沒有資格繼承家督之位,從小就出家當和尚去了。因此他們兩個人沒有碰面的可能。不過根據《上杉將士書上》的記錄,上杉謙信的庇護者本庄慶秀招聘宇佐美定滿為上杉謙信的兵法指南,所以他們是認識的。
  • 小田原城被圍:北條家與上杉家、武田家之間的艱難戰鬥
    永祿三年(1560年)九月,由於今川義元在桶狹間戰死的緣故,越後的上杉謙信擁立原關東管領(註:北條家與上杉家均不認可對方的關東管領身份)上杉憲政南下關東。上杉謙信能徵善戰,侵入關東後便立即奪取了上野國,隨後又侵入武藏國,由於先前上杉謙信上洛後從足利義輝處獲得了出兵關東的大義名分,太田家、成田家等武藏國國眾紛紛響應上杉家舉兵。
  • 日本戰國時代,他為何不聽豐臣重臣勸阻,執意徵討上杉家?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他為何不聽豐臣重臣勸阻,執意徵討上杉家?在關原之戰爆發前,德川家康率軍徵伐上杉家,真正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上杉家延遲參賀。對於當時的日本社會而言,下級必須向上級參賀,以示臣服。但上杉景勝因為領內建設問題,推遲上京,這就造成嚴重後果。德川家康在這個時期已經顯露出跋扈的一面,權力大部分都握在手中,原本由五位顧命大臣主導的情況,已然變為家康一方獨大。上杉家也一度露出即將上京辯解的意思,不過此事再度出現變化,因為德川家康有意徵伐上杉家。
  • 走出危機的陰霾:韓國是如何化解亞洲金融危機的?
    而政府與財閥的緊密捆綁讓經濟失去了活力與韌性,在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下變得不堪一擊,但經過一系列調整後很快又恢復了生機與活力。韓國是如何化解金融危機衝擊並恢復經濟活力的,這是我們在當今經濟增長失速和經濟活力下降時需要借鑑的地方。
  • 時代 | 「榮宅」驚濤:17樁官司纏身,看傳奇榮家如何擺脫債務危機
    時局危急,大家都在避難中,榮氏各地企業如何在戰亂中苦苦支撐?當時,我的曾外叔祖王禹卿(曹可凡曾外祖父王堯臣的弟弟)是榮氏福新麵粉公司的總經理,還兼任福新麵粉七廠的經理,掌管著這家中國最大的麵粉企業。在榮家危難時刻,他協助榮德生和榮鴻元等人,盡力把榮宗敬未竟之事逐項辦好。尤其是榮宗敬生前最頭疼的銀錢界的債務問題,包括由此引出的十七樁官司……
  • 2019年美國已有4家銀行倒閉,這是金融危機的前奏嗎?
    不過2019年11月份突然有三家銀行集中倒閉,我覺得這個是不太正常的一個現象,我覺得這更多的是目前美國債務壓力的一個集中表現而已,如果美國處置不當,未來還有可能出現更多的銀行倒閉。說到美國債務,很多人可能會想到美國政府23萬億美元的債務,但這23萬億美元的債務並不是目前美國最擔心的地方,只要美國的信譽還在,它就可以通過不斷發行新的債務來償還舊的債務,真正讓大家擔心的是目前美國巨額的企業債和家庭債務。自從2008年發生金融危機之後,美國不斷降息,利率一跌再跌,得益於很低的貸款利率,過去10年很多美國公司都興起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公司債務。
  • 日本戰國時期,他歷經艱辛抵抗上杉家,將家業一舉增加至57萬石
    豐臣秀吉當時急需解決伊達政宗席捲南奧州,攻滅會津廬蘆名家的問題,上杉景勝的兵力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棋子。再加上與上杉景勝親密的石田三成居中協助下,最上義光的控訴被豐臣秀吉否決,莊內地區完全成為上杉家的屬地。這個結果對最上義光而言,自然是痛心疾首。事隔十年後,即慶長三年時,豐臣秀吉命令上杉家從越後轉封至最上領南部,莊內地區也當然繼續由上杉家控制。從地理上對最上家形成了西北、南兩方包圍之勢。
  • 他是振興上杉家的家主,為何後世日本卻不斷美化他?
    摘要:他是振興上杉家的家主,為何後世日本卻將他不斷美化?上杉鷹山是江戶時代出羽國米澤藩的藩主。如果說上杉景勝和直江兼續聯手建立米澤藩,他則是重新振興米澤藩的人物。不過,上杉鷹山原本不叫鷹山,這是他退隱後的別名,本名叫勝興,後來改為治憲。為了方便行文,後文都叫他上杉鷹山或鷹山。
  • 日本戰國時代:「上杉家」的亂世爭霸之路
    戰國名門上杉氏,出自「藤原氏」,本為生活在越後地區的名門大族。戰國亂世,上杉家自然不可避免捲入關東戰事之中,置身於權力的漩渦之中,先後與四面八方的對手對戰,並一直保留家門至戰國末世,在各種大河劇中我們都能看到上杉家的代表人物,有著「軍神」之稱的謙信公以及其後人的形象,上杉家的爭霸之路,就從這裡開始了。
  • 今年地方債債務規模會不會降?如何化解隱性債務風險?
    透視地方債:今年債務規模會不會降?如何化解隱性債務風險?  過去不久的2020年,是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大年。  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也稱:地方債)約為6.26萬億元,此前三年即2017年~2019年,全年發債規模都僅為4萬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