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感動的美國女作家:為朱總司令作傳,並留給他全部稿費!

2020-12-28 濉園主人

艾格尼絲·史沫特萊(Agnes Smedley,1892年—1950年),是美國著名記者、作家和社會活動家,被稱為「大地的女兒」。在她的著作中曾寫道:「我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民的一員,我仿佛已經生根在那塊土地上了」,她的書中字裡行間裡流露出對中國人民和革命的深厚感情。

她出生於美國密蘇裡州奧斯古德的貧困家庭,曾祖父為印第安人,1901年時隨父母移居科羅拉多州的特立尼達。後來,她當過侍女、煙廠工人和書刊推銷員。她性格堅強,在逆境中堅持學習,以飄泊打工賺錢讀完了師範和夜大。17歲時,史沫特萊參加縣教師資格考試,在新墨西哥州的鄉村學校任教一學期。

正是因為她出身貧苦,她的一生同情苦難和被壓迫者人民,為爭取民主、獨立、自由勇於和強權世界作鬥爭。1911至1912年就讀於坦佩師範學校,並作為坦佩師範學生的撰稿人和編輯,開始了作為記者的職業生涯。其間,她結識了歐內斯特·布倫丁,1912年8月兩人結婚,搬到了加利福尼亞,1916年兩人離婚。

1917年她搬到了紐約,從1917至1920年,她一面在幾個大學半工半讀,一面投身於政治運動,為《號角》和女權主義刊物《節育評論》撰稿。

1918年3月,因聲援印度獨立運動而被以煽動反抗英國統治的叛亂而捕入獄6個月,出獄後便發表第一篇成名作品《鐵窗難友》。

1919年,為追求真理,史沫特萊來到一戰後的柏林,僑居柏林8年,繼續從事印度解放運動,曾與尼赫魯會面。1928年完成自傳小說《大地的女兒》(Daughter of Earth)。

1927年去蘇聯參觀。1928年底,以《法蘭克福報》記者的身份從蘇聯進入中國。後來到上海。在上海七年間,她同「左聯」和共產國際遠東情報局來往密切,與宋慶齡、魯迅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曾為魯迅請美國大夫診治。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她改為擔任英國《曼徹斯特衛報》駐中國記者,寫出了《國民黨反動的五年》、《中國人的命運》、《中國紅軍在前進》等文章。埃德加·斯諾受她的影響,由宋慶齡介紹進入陝北,寫成了著名的《西行漫記》。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發生時,史沫特萊正以英國《曼徹斯特衛報》記者的身份在城內採訪,及時把西安事變相關情況向世界報導,國際輿論迫使南京政府採取和平解決。

1937年1月,她從西安到達延安。在延安,史沫特萊很受歡迎,她一直待到10月。期間,她對毛主席、朱德、周恩來和彭德懷等人進行了多次採訪。多次採訪朱德總司令後,成為好朋友,並徵得朱總司令的同意寫他的傳記。

她身穿紅軍服裝,白天在幹部戰士間奔走,晚上用帶來的留聲機放唱片,教紅軍高級領導和將領們跳舞。她還在延安發起了節制生育運動、滅鼠運動。

她為解決紅軍缺醫少藥問題,利用自己與印度友人和美國方面的關係,促成了白求恩和印度援華醫療隊的到來。她還與紅十字會聯繫,為陝北運來一批藥品和醫療器材。

斯諾的《西行漫記》記錄了毛主席的生平自述,史沫特萊也想為朱德作書宣傳。她在四個月裡每星期抽出兩三個晚上,到朱德總司令的窯洞裡交談採訪,徵得了朱德同意為他寫傳記。

1937年10月,紅軍改編為八路軍進入山西抗日前線,史沫特萊也隨同前往採訪。1938年1月,她前往武漢,在武漢工作了九個月,擔任中國紅十字會長的助手,不斷發表文章呼籲國際上援助中國,並揭露國民黨當局的腐敗無能。

武漢失陷後,她前往華中新四軍,一面當記者一面到急救站工作,還經常參加文藝活動。她根據自身經歷寫成的《中國的戰歌》一書,在美國多次再版,被譽為二次大戰中最佳的戰地報導之一。

在皖南的艱苦環境中,史沫特萊病情日益嚴重,新四軍領導人勸她到條件較好的大後方治療。1940年夏,她到達重慶,遭到國民黨特務的嚴密監視,被迫轉赴香港治病。

1941年夏天,史沫特萊想再去解放區,但道路已不通,香港又面臨被日軍佔領的威脅,史沫特萊不得已返回離開二十多年的美國。她回到美國後,仍然到處講演撰文著書宣傳中國革命,反對美國援助蔣介石。

1947年以後,隨著「冷戰」開始,史沫特萊受到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嚴密監視,迫使她搬到鄉下朋友家寄居。美軍遠東司令麥克阿瑟又直接出面指責史沫特萊是「蘇聯間諜」,迫使她正式向法庭起訴以討回清白。

雖然美國軍方因拿不出證據,只好撤銷「間諜」指控,但官方卻以經濟等手段加以迫害,不許書店和報刊出版發表她的作品,也禁止其講演,使她生活來源中斷,有時竟連寄稿件的郵費都付不起。

1949年11月,她被迫流亡英國,並準備取道英國來中國。但不久,她的健康因患胃潰瘍出血而惡化,僅靠牛奶維持生命。在英國期間,雖然病重,可她仍不肯放下未完成的朱德傳記《偉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與時代》,可惜最終只留下未完成的手稿。該書直到1956年出版。

1950年5月6日,史沫特萊終因身體過於虛弱,手術後再沒醒來,在英國倫敦醫院逝世,終年58歲。

在做胃潰瘍手術前,她預感到自己可能因此去世,於1950年5月1日給朋友寫了一封信,留下遺囑和希望:

「親愛的瑪格麗特:

我並不希望死在將要做的手術中。但假如我因此而死去,我請求你為我做一些事……

我並沒有財產,我所有的都在我的身上。一千九百元的政府公債和一本旅行支票都在我的提包中。請你用這旅行支票來支付一切我善後的費用。這包括郵電費、喪葬費和運輸我最後的幾件遺物的費用等等。我已忘記了我遺囑上的確實詞句了。但我還記得我留下一千元政府公債給我的侄女——瑪麗。一切從我寫作所得的款項均請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將軍。他可以運用這筆款子,把它用在建設一個強大和自由的中國上……

在倫敦海姐的家裡,有我所有的衣服、書籍和我還未完成的稿子(指史沫特萊未寫完的朱德傳記《偉大的道路》)。一部分稿子在我房間的箱子裡,一部分在我的工作檯上,另一部分在我的身邊,還有一部分在你的房子裡我臥室中的黑皮包內。請你把這些稿子收集起來用掛號寄給傑克·貝爾敦。他和斯諾會處理我的這些稿子的。

其它屬於我私人的東西:打字機和照相機都在牛津。衣服和書籍都在倫敦海姐家中。請包紮好裝在我的鐵箱裡,等待中國駐英大使來英時,請他轉交朱德將軍。假如派大使一事目前還不能實現,那麼用我的錢把東西由香港轉運寄交北京朱德將軍。

其次,在我的遺囑中,我特別要求將我的遺體火化,把骨灰運交朱德將軍,請他把它理葬在中國的土地上。你能給我辦到這幾件事嗎?

……我自有生以來僅有一個摯念、一個信心,那就是為解放那些貧苦和受壓迫者而努力工作。在這個努力中,我已看到中國人民革命在這方面的成就。我將多麼愉快地看到中國大使的到來,在我的遺體旁唱中國的國歌——起來!

埋葬在中國的土地上,將使我的心靈得到安息。我希望我的骨灰能和許多中國革命烈士放在一起。

…………

艾格尼絲

一九五〇年五月一日 牛津」

收信人瑪格麗特是她從倫敦到牛津進醫院前,住在牛津朋友家裡的女主人。這封信放在她的手提包裡,沒有發出。她逝世後幾天,她的美國朋友柏萊斯女士把這封信從美國寄給我國與史沫特萊共同工作過的許錫鑽。

史沫特萊病逝後,遵照遺囑,她的遺物被送交朱德。1951年5月6日,在她逝世一周年時,在北京為她舉行了追悼大會和隆重的葬禮。朱德總司令親自將她的一半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寶山中國烈士陵園,並親題碑文:「中國人民之友美國革命作家史沫特萊女士之墓」。

1956年,史沫特萊的《偉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時代》一書出版後,依照史沫特萊遺囑,國外有關機構將這筆稿費交給了中國駐德國大使館。

1958年2月,朱總司令接到中國駐德國使館的請示:「朱德副主席在我館存稿費95008.30馬克,已有兩年之久,此款如何處理?」朱老總批示:「買自然冶金科學新書、化學新書寄回!」大使館買回的大量國外最新科技書籍,全部分給各大圖書館和有關科研單位。

相關焦點

  • 朱總司令會幾種外語?
    朱總司令朱德會幾種外語?應該至少會兩種!當然這不胡說,這是根據《朱德自述:開國領袖自傳首度公開》來考察的。1886年12月1日,朱總司令出生在四川省儀隴縣馬鞍場一個佃農家庭。雖說家庭條件說不上富裕,父母輩都沒有讀過書,但因為他過繼給了伯伯,那時,「家裡也還是富裕的中農時期」,勉強還供得起他們弟兄上學。於是,他6歲那年就和大哥、二哥三個去讀書了。直到1905年,還參加了最後一年的縣試、府試科舉考試。朱老總的學習是很好的,在第一次2000人的考試中,考取了前20名。
  • 毛主席稿費真實情況:留給子孫多少?
    如今偉人已逝,斯風長存,他為人間留下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毛主席思想指導引領著未來的國家與人民,向著正確、美好的方向緩緩而行。當然亦唯有切身踐行,才能夠真正體悟到毛主席思想的偉大。 而作為第一踐行者,毛主席本人生活歷程當中無時無刻不在貫徹這一理念。如毛主席稿費真實情況:留給子孫多少?毛新宇說出遺產分配狀況。
  • 朱總司令的「以德樹人,勤儉持家」的軍人家風
    中央首長在特灶用餐,中辦機關領導和首長秘書在小灶用餐,普通工作人員在大灶用餐)總司令交黨費10元總司令理四次發用幣(包括康部長兩次)4.8元(奶奶康克清時任全國婦聯兒童福利部部長)買肥皂五條2.85元買煤三噸用幣90元買柚子十個用幣3.5元
  • 人民軍隊歷史上有過兩位總司令、三位總政委,你知道他們是誰嗎
    葉將軍後來被任命為新四軍軍長後,前往延安見主席,主席對葉將軍讚不絕口,並且說:葉將軍,你是我們軍隊的第一任總司令,我們軍隊的歷史,要從你寫起!    可見,葉將軍這個首任紅軍總司令,是主席親自蓋章的,誰也否認不了。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朱老總在中央蘇區的開創發展過程中居功至偉,被任命為紅軍總司令的職務。
  • 美國特種部隊總司令的人生啟示:美國版細節決定成敗
    為什麼麥克雷文能有如此成就呢?在2017年4月,麥克雷文出版了他的新書《整理你的床鋪:小事能改變生活,甚至整個世界》,此書一經推出,立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第1名;《華爾街時報》稱讚此書:「每個美國領導者都應該讀的書!」
  • 川普成了光杆司令,美軍宣布拜登為三軍總司令!
    據路透社消息稱,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的高層領導人譴責參與騷亂的示威者違背美國法律、挑戰美國憲法制定的程序,並強調拜登已贏得美國大選,即將成為新一任美軍總司令。其一,美軍是奉公守法,維護美國安全的武裝力量!美軍一貫服從文職領導人的合法命令,並按照憲法,保護美國免受國內敵人的危害。但身為現任總統,川普卻下達了一個錯誤的"命令",鼓動支持者對國會大廈進行打砸搶燒,這種行為顯然違背了憲法,破壞了美國的民主。所以美軍將堅決"捍衛憲法",不再聽從川普這個暴力頭子的命令。 其二,防止暴力亂政,直接任命拜登為第46任總司令。
  • 美國三軍總司令命令軍隊保衛白宮阻止新總統入主,美軍怎麼選,美國...
    那麼在美國,部隊的管理和指揮到底誰說了算?三軍總司令(總統)和國防部長。 值得玩味的是,馬克 米利發表上述言論時,新任國防部長米勒就在旁邊,他是什麼態度呢?米勒表示:「感謝你為新來的人設置了這麼高的門檻,我對你的發言所要說的就是,幹得好。」
  • 美國女作家安娜:長期替蘇聯辦報卻遭驅逐,死後為何葬入八寶山?
    她是美國作家,卻服務蘇聯30多年,72歲移居中國,死後葬入八寶山。美國女作家安娜:長期替蘇聯辦報卻遭驅逐,死後為何葬入八寶山?她是第一個公開皖南事變真相的外國記者,被贊為中國人民的朋友!「紙老虎」女士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一代偉人在抗戰勝利後的延安,曾提出了一個著名論斷,那就是「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
  • 他是朱老總的老鄉,陳納德的學生,成為開國大典空軍領航人
    開國大典結束後,舉行晚宴,朱老總特地找到邢海帆,舉著酒杯對他說:「老鄉呦,你領航領得好啊,你這一飛,我就成為了真正的陸海空三軍總司令了,你給我們提氣嘍!」
  • 麥克阿瑟在朝鮮一戰中為何被撤總司令職務?他對中國的提議太瘋狂
    麥克阿瑟在朝鮮一戰中為何被撤去總司令職位?他對中國的提議太瘋狂文/無計讀史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美國軍人中最飽受爭議的一位將領。他出生在一個傳統的軍人家庭裡,麥克阿瑟的父親阿瑟.麥克阿瑟曾獲得過代表軍人最高榮譽的勳章,而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在菲律賓戰役因為表現優異,也獲得過榮譽勳章,這也是美軍歷史上第一對獲得榮譽勳章的父子。儘管麥克阿瑟的戰績十分優秀,但他在美國軍中所受的爭議也是最多的。1917年,美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麥克阿瑟在這次戰役中擔任第42步兵師參謀長,他也因此得到了晉升,晉升為上校軍銜。
  • 天才女作家張愛玲孤寂的晚年
    ,才知道《色戒》原著是上世紀40年代風霏上海灘的天才女作家張愛玲所著。1947年6月,張愛玲對自己和胡蘭成的感情心灰意冷,終於寫了一封絕交信與他,信中寫道:「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了的。這次的決心,我是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其時胡蘭成在一所中學教書,有了較安穩的工作。張愛玲選擇他一切都安定的時候,寫來了訣別信,隨信還附上了自己的30萬元稿費。自此以後,這二人一場傳奇之戀,就這樣辛酸地謝幕了。
  • 朱老總系圍裙扮「夥夫」兩次成功脫險,此後他偏愛蘭花一生
    十大元帥之首的朱德,是軍中有名的,威望甚高的總司令,在多年的軍事生涯中,朱德留給身邊人的印象各不一般,但是總的來說,許多人都稱讚朱老總平易近人,仿佛鄰家老爺爺一般和藹可親,很多人不甚了解的是,朱德在軍中有一個外號,名叫「夥夫頭」1927年南昌起義後
  • 朱德總司令軍事生涯的最後一頁
    他說,這些年海軍有了一些發展。「水面艦艇有了×××型飛彈驅逐艦,水下有了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性能都不錯。當然,問題也不少,發展不快。」接下來,蕭勁光還向朱德介紹,中央軍委已頒發命令,將第一艘核潛艇命名為「長徵一號」,編入戰鬥序列。  這些情況是朱德所關心的。他聽得很專注,還問了一些具體問題。最後,蕭勁光提出,總司令有時間請到海軍看看!朱德愉快地答應了。
  • 趙忠祥5億財產分配曝光:兒子分文未得,全部留給他的心肝寶貝
    趙忠祥5億財產分配曝光:兒子分文未得,全部留給他的心肝寶貝趙忠祥應該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在1959年的時候就進入了北京電視臺成為了第1位男播音員,後來趙忠祥還去白宮採訪了美國總統,並且還參加了12次春節聯歡晚會,和倪萍成為了非常默契的螢屏搭檔
  • 臺灣「海軍總司令部」
    「海軍總司令部」成立於1945年,當時的海軍是美國一手扶植起來的。美國不僅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淘汰下來或行將退役的軍艦「贈送」給國民黨南京當局,而且還為蔣軍訓練海軍官兵。國民黨政權赴臺後,「海軍總司令部」部隨之遷往臺灣。其主要任務是負責組建和訓練海軍。並通過其下轄各司令部和各軍區來統御指揮海軍。
  • 老照片:聚焦抗戰初期的朱老總,圖二誓師抗日,圖三率軍東渡黃河
    下面是一組狼君收集的抗日戰爭初期朱德總司令的照片,一同回憶這個重要的歷史時刻。1937年8月,國防會議在南京召開,朱老總率領代表團參加會議,同國民黨協商抗日問題,與社會各界人士共商抗日大計。上附照片為朱老總、周總理、葉劍英等在南京的合影。
  • 《傲慢與偏見》:標榜獨立的女作家,夢想仍是嫁富豪,她在騙人?
    有人說,作者年輕時遇到一位有錢公子,但沒能如願嫁給他。寫這本書是為了彌補遺憾。《成為簡·奧斯汀》這部電影,也講了她這段經歷:奧斯汀的情人,是個「舅寶男」。為了繼承舅舅的家產,而放棄與奧斯汀結婚。她最後就自立謀生,沒有嫁給別人。而她的書中,女主角伊莉莎白就是作者的原型。麗茲美麗、智慧、喜歡看書,但出身鄉野。
  • 陳小濤演唱歌曲《德高行遠》致敬朱總司令...
    蘭花谷的清風不斷,德高行遠天下傳……」1月25日13時24分,中國教育電視臺一套,一首以朱德偉大一生為題材創作的歌曲《德高行遠》播出。歌曲旋律宛轉悠揚,MTV裡琳琅山、錘鐮石等場景紛紛呈現。整首歌時長4分23秒,不僅展現了朱德總司令偉大的一生,還將朱德故裡景區、歷史畫面貫穿其中,立意深遠。「才聽了一遍,歌曲的旋律就深深印在了腦海中,估計再聽幾遍我也能唱了。」
  • 1953年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及中國志願軍司令與聯合國軍總司令籤訂...
    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及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一方與聯合國軍總司令另一方在朝鮮板門店籤訂《朝鮮停戰協定》。這是青年大學習第十季特輯課後作業第三題,那麼《朝鮮停戰協定》是在什麼時候籤訂的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女作家張翎談女作家:有一種文學探幽叫「三種愛」
    所以她們在為人和為文上,表達「愛」的方式的確也是很不相同的。張翎:這三位女作家的生活、視野和作品,都顯示了超越她們所處時代的前瞻性和現代性,對今天來說依舊有著貼切的意義。當然,在她們的年代裡,她們基本上被歸為「有傷風化」那一族(尤其是喬治·桑和白朗寧夫人)。即使在社會環境較為寬鬆的今天,她們依舊會被視為「驚世駭俗」。她們所信奉和實行的許多事情,對現代女性依舊起著「楷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