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識能互動 央視暑期文化類節目"上新"了

2020-08-27 傳媒評論

全文共2036

閱讀大約需10分鐘

暑期已至,近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適時推出一批高質量文化類節目,既有《經典詠流傳》第三季、《開講啦》等節目,也有利用直播技術傳遞動物冷知識的《不如去逛動物園》,還有「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康輝《咬文嚼字》系列以及劉欣《跟欣姐說英語》系列等各種「知識硬通貨」節目,讓人們在炎炎夏日收穫各種知識。

文化類節目

成暑期獲取知識新增長點

流傳了幾千年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的精神根脈。為了傳遞廣博與厚重的中華文化,央視綜合頻道《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延續「和詩以歌」的模式,用流行音樂演繹經典詩詞、經典文學作品,傳遞向上向善的主流價值觀。《經典詠流傳》製片人、總導演田梅表示:「節目緊緊圍繞著古典詩詞的旋律新編、歌曲演繹、大眾傳播來強化時代性和時尚感,這不只是節目模式的創新,在立意層面也是一種新的突破,旨在引發新的文化現象,號召、動員和參與一種全民互動傳唱經典的文化行為。」

百家講壇》暑期推出的《消失的宮殿(第二部)》和《國寶迷蹤(第三部)》,邀請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和廈門大學的名師解開消失在歲月長河中的阿房宮、未央宮、大明宮等歷史謎團、講述國寶重器。紀錄頻道推出《跟著唐詩去旅行》,用一場穿越時光之旅,探訪唐詩創作現場,尋味山河迷人意境。中文國際頻道在《國家記憶》欄目推出《百年商務印書館》——抱著對書籍的熱愛,對文化的信仰,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弘揚中國學人的學術智慧,見證中國出版業風雲歷程。在科教頻道播出的《中國影像方志》暑期帶觀眾一覽各地的歷史變革、文化傳承、地理風物和風俗民情,從地方志的角度彰顯中華文明。

此外,還有中國首檔青年電視公開課《開講啦》以及《中國經濟大講堂》等節目,向青年人講述當下熱點,傳播經濟、科技領域的硬知識。

這個暑期,這些搭載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內核與現代文明的文化類節目,在滿足觀眾娛樂需求的同時,也讓觀眾獲取知識、浸潤心靈。

線上直播內容新穎受歡迎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直播行業呈現井噴發展態勢。受疫情的影響,教育、影視等多個行業紛紛轉戰直播領域。今年夏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也利用直播技術,創作了一批新穎且實用性較強的內容產品。

在娛樂節目方面,總臺iPanda熊貓頻道將在《不如去逛動物園》的移動直播中連線全國多地的野生動物園,帶領觀眾觀看各地可愛的大熊貓,並穿插著講述其他野生動物的冷知識以及人和動物的奇妙故事。在央視網熊貓頻道成都團隊負責人郭亞南看來:「熊貓頻道的內容互動性很強,在直播過程中主持人能夠通過彈幕、留言與網友達成有效互動,從鏡頭語言、科普問題解答、粉絲互動等方面與網友加強互動,激發網友的觀看及參與度。」

此外,文藝節目中心還將聯合「央視頻」推出原創系列新媒體產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雲端」藝術季》。該節目將通過「雲連線」「雲推薦」「雲遊院團」「雲展演」等新媒體手段把各地重點文藝院團匯聚線上。

與此同時,學生們的身體健康、關切貧困地區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是一個內容生產的發力點。在「央視頻」的「央視三農」帳號上,全國30多位體育老師在體育教師專項扶貧活動給雲南省普洱市瀾滄縣的同學們開設的「體育雲課堂」裡輪番上陣,教籃球、武術、搏擊操、八段錦、跳高等各項體育運動。為了讓更多貧困山區孩子讀到更多好書,共青團中央聯合「央視頻」共同發起大型融媒體活動《一起上書房》,以直播及短視頻的形式,邀請總臺主持人、藝人、作家、文化學者等,開展線上線下系列活動,號召廣大網友一起為還未脫貧的52個貧困縣捐書助學,共建鄉村學校圖書室,並以Vlog的形式記錄整個援助過程。

在媒體融合中

開發各種「知識硬通貨」產品

當下,媒體融合已是大勢所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憑藉自身新媒體矩陣,通過大小屏互動,推動總臺優質內容的全媒化、生態化傳播,開發出各種「知識硬通貨」產品。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教育部、國家語委合作,集結總臺一百多位優秀播音員、主持人和頂尖錄音師進行錄製的「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第三期已經上線發布,延續前兩期「有聲語文教材」的高標準、高品質,為全國少年兒童送去一份傳誦經典、浸潤心田的暑假禮物。總臺音頻客戶端「雲聽」上的「雲聽新語講堂」集結了《民國先生20講》《潮流裡的古典樂》《世界美術簡史》《雙語名師解讀論語課》和《講給少年的西遊課》等精品內容,開啟耳邊文化盛宴。

「央視頻」還上線了康輝《咬文嚼字》系列、劉欣《跟欣姐說英語》系列等節目。央視頻製片人王楊介紹,《跟欣姐說英語》通過輕鬆化的口語表達,巧妙的內容設計,貼近生活的主題增強了學習英語的趣味性,主持人劉欣在英語方面專業、權威、自信的個人魅力也能感染用戶,提升傳播的廣泛性。

另外,「央視頻」還推出《家長別焦慮》欄目,邀請中央音樂學院教授、音樂心理學、音樂美學、教育學家周海宏為家長解答兒童教育,尤其是藝術教育方面的困惑和煩惱。

這個暑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各種高質量文化類、知識類節目,有效豐富了人們的暑期生活,讓人們在享受健康娛樂的同時,暢享詩與遠方,從一個側面體現出主流媒體的發展態勢和責任擔當。

來源:光明日報

投稿郵箱:cmpl@8531.cn

或電話 85311731 85311662

相關焦點

  • 長知識能互動 央視暑期文化類節目"上新"了
    原標題:央視暑期文化類節目「上新」了 暑期已至,近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適時推出一批高質量文化類節目,既有《經典詠流傳》第三季、《開講啦》等節目,也有利用直播技術傳遞動物冷知識的《不如去逛動物園》,還有「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康輝《咬文嚼字》系列以及劉欣《跟欣姐說英語》系列等各種「知識硬通貨」
  • 央視暑期文化類節目「上新」了
    暑期已至,近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適時推出一批高質量文化類節目,既有《經典詠流傳》第三季、《開講啦》等節目,也有利用直播技術傳遞動物冷知識的《不如去逛動物園》,還有「文化類節目成暑期獲取知識新增長點流傳了幾千年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的精神根脈。為了傳遞廣博與厚重的中華文化,央視綜合頻道《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延續「和詩以歌」的模式,用流行音樂演繹經典詩詞、經典文學作品,傳遞向上向善的主流價值觀。
  • 央視暑期文化類節目「上新」了
    暑期已至,近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適時推出一批高質量文化類節目,既有《經典詠流傳》第三季、《開講啦》等節目,也有利用直播技術傳遞動物冷知識的《不如去逛動物園》,還有「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康輝《咬文嚼字》系列以及劉欣《跟欣姐說英語》系列等各種「知識硬通貨」節目,讓人們收穫各種知識。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暑期文化類節目「上新」了
    暑期已至,近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適時推出一批高質量文化類節目,既有《經典詠流傳》第三季、《開講啦》等節目,也有利用直播技術傳遞動物冷知識的《不如去逛動物園》,還有「中小學語文示範誦讀庫」、文化類節目成暑期獲取知識新增長點流傳了幾千年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的精神根脈。為了傳遞廣博與厚重的中華文化,央視綜合頻道《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延續「和詩以歌」的模式,用流行音樂演繹經典詩詞、經典文學作品,傳遞向上向善的主流價值觀。
  • 王永利:推陳出新,總臺暑期文藝、文化類節目傳遞力量滿足精神陪伴
    2020年的暑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注重用創新性的文藝和文化類節目滿足受眾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陪伴,豐富暑期文化生活,點亮螢屏,傳遞力量,送上一股股奮進暖流,讓螢屏成為億萬人的精神家園。一、唱響主旋律,給人以信仰的力量,致敬追夢人。
  • 央視暑期綜藝看點多
    這個暑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各種高質量文化類、知識類節目,以及利用新媒體手段推出的線上節目,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受到歡迎。文化類節目內容豐富文化類節目承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內核與現代文明,在滿足觀眾娛樂需求的同時,也讓觀眾獲取知識、浸潤心靈。央視綜合頻道《經典詠流傳》第三季延續「和詩以歌」的模式,用流行音樂演繹經典詩詞、經典文學作品,傳遞向上向善的主流價值觀。
  • 央視新節目亮相暑期 傳遞正能量也能好看又好玩
    近日中央電視臺在京隆重舉行了2017「點亮螢屏」暑期新節目發布會,引發業內人士、媒體和觀眾的熱議。其中多檔節目聚力科技,甚至把小說、電影中的神奇概念帶到了現實,堪比科幻大片,讓網友大呼「原來正能量的節目也能這麼好看。」
  • 文化類節目成新晉「解暑湯」《圓桌派》第四季依舊「新鮮」
    就是街舞》等熱門綜藝、《跟著爸爸去留學》等重點劇集熱播期,依舊躋身優酷搜索榜第九名,文化品類熱播榜第一,可見文化類節目在這個暑期開始展露「出圈」勢頭。周迅陳坤聊「神仙友誼」 《圓桌派》第四季探討熱門話題引共鳴「小迅是我認識的人當中最真實的,也沒有一個大明星的包袱。」《圓桌派4》首期節目邀請到周迅、陳坤兩大實力派演員,兩人與竇文濤、馬未都討論友情那些事。
  • 上海電視節|綜藝節目:文化類依舊領跑
    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共有15檔綜藝節目入圍,縱觀此次入圍名單,文化類綜藝持續領跑,《故事裡的中國》《見字如面 第四季》《了不起的長城》《上新了·故宮第二季》等節目紛紛入圍,其中,《上新了·故宮》第一季,曾奪下去年白玉蘭獎的「最佳電視綜藝節目獎」,此番憑第二季節目再度角逐「白玉蘭」。
  • 淺談原創文化類節目的現狀及發展方向
    2017年7月,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關於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臺的通知》,積極鼓勵電視上星綜合頻道在黃金時段給予文化類節目更多的播出數量和頻次的機會。這些都對廣播電視文化欄目和節目的製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指明了創作方向,營造了良好的環境。因此,保護好、詮釋好、傳播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是媒體的責任,也是創新發展的方向。
  • 文化類電視節目的創新趨勢
    《中國詩詞大會》雖然也採用了文化類節目習慣使用的競賽方式,但沒有沿用原有的套路和程式,而是在賽事規則上做了創新。一般競賽類節目大多採用一對一的pk方式,《中國詩詞大會》則把規則演變成為一對多,這種「以一敵百」的賽制把原來單線程的競賽升級為多維度,一個簡單的改變使得節目在畫面上更有衝擊力,形式上更有衝突感,也彌補了一百多名選手同時在現場而互動不足的缺陷。
  • 《中國詩詞大會》能帶火國內知識類綜藝節目嗎?
    有人說,該節目換起了大家對小時候北古詩詞的記憶;有人說,該節目讓大家體會到了中華文化之美;有人說,該節目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具有古典氣質的評委、主持人和選手;有人說,這才是綜藝節目該有的模樣。其實,知識類綜藝一直都是電視臺的殺手鐧,隔三岔五來一次,總不會錯。
  • 電視節目大玩「輕互動」!玩小遊戲也能學到「非遺」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也能邊玩邊學。6月7日,隨著「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特別節目《非遺公開課》播出,「非遺公開課」微信小遊戲也正式上線,將結合節目用集文化、娛樂、互動於一體的「輕互動」形式,幫助更多人重新認識非遺,領略中華傳統文化所蘊含的中國精神和中國智慧,推動人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蔚然成風。
  • 懶人讀書時代 文化類綜藝節目下一個火爆的會是誰?
    音視頻幫人們隨時隨地「讀書」   如今時間有限的都市人群,更鍾愛以視頻或者音頻的方式,乘地鐵的同時,在嬉笑怒罵間就獲取資訊和新觀點的「讀書」方式。比如,高曉松《曉松奇談》開談天文地理,海外見聞;音頻類的適合睡前聽聽,《羅輯思維》每期節目都會講書、講觀點、講知識,有不少新東西;推薦書單的《十點讀書》,不到兩個月,用戶過萬,從10萬到100萬,又大概用了一年的時間。灌雞湯、甩格調,提供了一種「懶人讀書」的方式,仿佛用優美動聽的聲音勸慰疲憊之人飲下雞湯,難怪創始人一開始就是想做微信版《讀者》的。
  • 從《開講啦》到《叮咚上線》,你對知識類綜藝節目了解多少?
    但隨著各家電視臺對文化類綜藝節目在形式上進行不斷地探索,又逐漸從文化類綜藝節目裡衍生出知識類綜藝節目這一分支。 而《開講啦》與《叮咚上線!老師好》無疑是典型的知識類綜藝節目。 但這並不是說知識類綜藝節目與文化類綜藝節目僅存在細微的差別。
  • 從《開講啦》到《叮咚上線》,你對知識類綜藝節目了解多少?
    但隨著各家電視臺對文化類綜藝節目在形式上進行不斷地探索,又逐漸從文化類綜藝節目裡衍生出知識類綜藝節目這一分支。而《開講啦》與《叮咚上線!,以湖南衛視首檔互動知識分享節目《叮咚上線!其實,文化類綜藝節目與知識類綜藝節目的關係更像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一個縱向深耕,一個橫向發展,這兩種不同類型的綜藝節目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一定互補。文化類綜藝節目深耕,知識類綜藝節目科普。
  • 2020年暑期綜藝市場分析:上新率超三成 多元化趨勢明顯
    東方衛視穩紮穩打,除老牌IP《極限挑戰》《媽媽咪呀》,有4檔節目開啟「第二季」,另有《舞者》《完美的夏天》等4檔新綜藝開播。CCTV-3綜藝頻道常態類節目穩定,還推出了戶外相親綜藝《喜上加喜》和新青年文化公益旅行綜藝節目《你好生活》。
  • 十二檔韓國「知識+談話」類節目,緩解知識焦慮了嗎?
    當下,知識焦慮似乎越來越流行,也就不奇怪那些「從小白到大牛」、「每天五分鐘」這樣的付費內容的熱賣,這些內容往往用簡單通俗的方式去傳遞知識,知識經濟也就初具規模。在韓國,也有一些綜藝節目致力於緩解觀眾們的「知識焦慮」,即「知識+談話」類節目,它們不僅有趣,而且向觀眾傳達有價值的信息。在信息過載的時代,綜藝娛樂與知識吸收達成了一種平衡。
  • 燃情夏日 勝利唱響 總臺文藝節目中心暑期藝術季綻放在即
    火熱夏季,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將憑藉國家級文藝媒體矩陣,以「燃情夏日,勝利唱響」為概念主題,推出一系列「暑期藝術季」特別節目,打造文藝節目中心夏季品牌。2020年上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疫」中,湧現了一批批抗疫英雄,綜藝頻道將於8月下旬推出特別節目《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節目將集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全體主持人為主要演員陣容,邀請總臺以及各大衛視的著名主持人共同參與,向奮戰在「抗疫」及抗澇一線的平凡英雄致敬!
  • 總臺《喜劇+》拓寬喜劇類節目創新新邊界
    2014年開始,國內喜劇類節目便開始進入「井噴期」,素人選拔、喜劇競技、明星跨界等不同形態的喜劇節目模式層出不窮,導致中國的原創喜劇節目逐漸陷入到了固有套路之中。面對喜劇類「綜N代」回歸,南北方「笑點」差異等問題,想要製作出高質量、有內涵、有品位,且能跨進大眾門檻的精品喜劇類節目實屬不易。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唯有堅持創新,才是喜劇綜藝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