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27日電(記者 姜寧 王龍龍 李川)大鼓「咚咚」開場,一曲《夜深沉》神秘中透著優雅,高妙裡顯出剛強,在胡琴與鑼鼓的競逐中,帶人閱盡千年追夢往事。「文武」合奏《迎春》曲,鼓樂齊鳴致敬七十載科學人奮進壯舉,快弓急急喜迎新春再踏徵程。1月26日,中國工程院學術報告廳內餘音繚繞,「獻給共和國的科學家們——2019新春京劇名家名段欣賞」活動精彩上演。京津滬京劇名家匯聚一堂,以行雲流水般的唱作表演向共和國科學家致敬。當日,近800位科技工作者現場聆聽,撫掌擊節,含商咀徵,深深沉浸在國粹藝術之中。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指出,要向每一位科學家、每一位工程師、每一位「大國工匠」、每一位建設者和參與者致敬;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2019年,有機遇也有挑戰,大家還要一起拼搏、一起奮鬥。此次活動正是一次科學技術與文化藝術的美麗邂逅,正是一次向共和國的科學家們致敬的盛大演出,正是一次「追夢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集中展現。
京劇梅派第四代傳人、小男旦巴特爾表演《太真外傳》《麻姑獻壽》選段。中國青年網記者李川 攝
奮進七十載,致敬科技文化齊騰飛
圓夢新時代,禮讚智慧中國正青春
演出現場,京劇梅派第四代傳人、小男旦巴特爾一襲藍西服亮相,京胡聲起瞬間起範兒,以一曲《太真外傳》楊玉環唱段展現出京劇的曼妙之美,又一曲《麻姑獻壽》唱出「願年年如此日不老長生」,表達了對老科學家們健康長壽的美好祝願。「錦心繡腹,懷壯志,性溫良,吟妙句,成佳章……」,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君秋藝術基金會理事、張派名家薛亞萍也借《詩文會》「選才郎」的幾句唱,讚頌了科技工作者矢志報國的光輝人格。一老一少,先後登臺獻藝,也見證了國粹京劇為代表的中國傳統藝術精品的薪火相傳與生生不息。
「作為今年春節的獻禮,我從心底裡崇敬這些老科學家。很高興今天能有這樣的機會,把我的心裡話說給他們,把我的歌聲獻給他們。」談起參加本次演出的感受,薛亞萍說,「他們站在科學的巔峰,為人類、為國家、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感謝他們。」巴特爾表示:「爺爺奶奶、叔叔阿姨這些共和國的科學家們為中國的建設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向他們致敬!」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君秋藝術基金會理事、張派名家薛亞萍表演《詩文會》《女起解》經典唱段。中國青年網記者李川 攝
2019年是建國70周年,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回望歷史,滄桑巨變中,離不開革命先輩的英勇犧牲,離不開科技工作者的無私奉獻,也離不開各行各業勞動人民的奮鬥堅守。本次演出,既是向共和國的科學家們致敬,也是為千千萬萬矢志報國的無名英雄獻禮。就像《穆桂英掛帥》中唱到的,「我不掛帥誰掛帥,我不領兵誰領兵」,正是在關鍵時刻有這種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才有了共和國的美好今天。同樣,新時代新作為新擔當,自然也要有「一劍能擋百萬兵」的氣魄「掛帥再出徵」,助力青春中國圓夢新時代。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杜近芳入室弟子、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京劇名角丁曉君表演《穆桂英掛帥》選段。中國青年網記者李川 攝
「剛剛過去的一年,是對中華民族未來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意義的一年。在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團結奮鬥,在改革開放40年之際,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偉大成就。」活動主辦方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黨委書記、常務副理事長梁小虹在致辭中表示,「展望新一年,我們為構築更高發展平臺,實現『兩個一百年』發展目標,感到責任重大。歷史的車輪又一次把我們推到了譜寫新輝煌的新起點上。我們應當志存高遠、奮發有為,以新的奮鬥、新的創造、新的成就,寫滿新徵程的每一天。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2019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2019年,我們仍需揮灑汗水拼出更好的未來。」
天津京劇院著名李派老旦李宏表演《打龍袍》《紅燈記》選段。中國青年網記者李川 攝
著名奚派老生、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張建峰表演《範進中舉》《烏盆記》《智取威虎山》選段。中國青年網記者李川 攝
高歌再出發,甘當民族復興追夢人
紅心永向前,爭做美好中國奮鬥者
此次演出,既是一次藝術家向科學家的致敬,更是一次藝術與科學的共鳴。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們從無到有,親手締造了共和國今日的科技成就。他們都是中國自主科技領先世界的追夢人。同樣,京劇的傳承、戲曲的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也需要追夢人和奮鬥者,特別是年輕血液的注入。「說到戲曲追夢人,首先就是把京劇藝術傳承下去。我從小就有一個想法,以後把一些老戲恢復,因為很多老戲已經快失傳了,祖師爺那一代有幾百出戲,到我們這一代就沒有幾齣了。恢復老戲,演出新戲,這樣大家都能近距離聆聽觀摩京劇藝術,這就是我的想法。」巴特爾坦言。
滬上京劇名家、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院長李佩紅表演《鎖麟囊》選段、京歌《唱支山歌給黨聽》。中國青年網記者李川 攝
滬上京劇名家、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院長李佩紅現場演繹了一曲原創京歌《唱支山歌給黨聽》,別樣的唱腔卻唱著一樣的心意。她表示:「一開始接到這個任務特別的激動,我覺得對我們京劇人來說是一種榮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特別需要科學的支撐,更需要科學家的智慧和奉獻的精神。近幾年,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尤為重視,振興中華文化,國粹京劇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作為京劇人,我們有這份責任和擔當去做好戲曲傳承的追夢人,在繼承的基礎上去發展。」
京劇表演藝術家、馬派名家、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團長朱寶光表演《空城計》《淮河營》選段。中國青年網記者李川 攝
全國政協委員、京劇名家、國家京劇院副院長袁慧琴表演《釣金龜》《楊門女將》選段。中國青年網記者李川 攝
京劇表演藝術家、馬派名家、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團長朱寶光說,「京劇是國粹,是國寶,我們京劇人更應該旗幟鮮明地走在前面,把我們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發揚光大。」全國政協委員、京劇名家、國家京劇院副院長袁慧琴在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國粹藝術的傳承人,我們肩負著傳承和推廣的重任,在任何一個場合的演出都是對京劇的一個宣傳。作為一名戲曲工作者,要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的教誨。同時,有兩件事情要做好,對內要做好傳承人;對外要傳播好京劇藝術,傳播好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這就是文化自信的表現。」
紫曦少兒京劇苑的小演員們表演《楊門女將》選段。中國青年網記者李川 攝
本場演出的大軸,是紫曦少兒京劇苑小演員們表演的《楊門女將·探谷》一折。少兒京劇演繹報國故事,是一種對家國情懷的傳承與弘揚。最後,演出在現場近800名院士及嘉賓的掌聲中落下帷幕。據悉,「獻給共和國的科學家們——2019新春京劇名家名段欣賞」活動,由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中國青年網主辦,由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國際交流合作中心承辦,旨在致敬科技工作者,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本次演出還得到了均瑤集團大健康公司的大力支持。
紫曦少兒京劇苑的小演員們向全國人民和共和國的科學家們送上新春祝福。中國青年網記者李川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