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首個立體剪紙作品:一剪八個月,剪出九龍鼎

2020-12-24 巴中在線

不經點破,你能想像到眼前這個金碧輝煌、渾厚感十足的「九龍寶鼎」竟然是由紙板刻剪而成的嗎?潮州民間剪紙藝人張湘明將傳統剪紙藝術推陳出新,創作出國內第一個立體紙刻藝術品,今年國慶節日期間,剪紙寶鼎吸引了眾多市民慕名前來觀賞。

記者一踏進張湘明的創作間,立即被桌子上一座「寶鼎」吸引住了。「寶鼎」重3公斤,高70釐米,寬65釐米,厚32釐米。鼎蓋及鼎身均雕成通花,共有15000個通花孔;上刻九條張牙舞爪的金龍,其中兩條栩栩如生的巨龍弓身化作鼎耳;鼎身正面刻「佛光普照」、兩側分刻「萬事如意」和「合家平安」

並鑲嵌了100多顆琉璃珠、瑪瑙及玉石等。整座「九龍寶鼎」顯得雄渾大氣,極富質感,乍看仿似潮州金漆木雕藝術品,可事實上,該鼎竟是全部由紙板雕刻、剪裁而成。

張湘明稱,這是他運用獨特的刻剪技藝創作而成的首個立體剪紙作品。傳統的剪紙多為平面圖案,張湘明別出心裁,嘗試將剪紙從兩維平面向三維立體創新。整座寶鼎由無數塊平面的零配件構成,據張湘明介紹,僅寶鼎上的一條龍,便由上百塊配件組成。除了刀刻、剪修等剪紙技藝之外,張湘明還融合了潮州通花雕、浮雕等傳統技藝於其中。

整整花了8個多月時間,張湘明才完成了這件目前國內獨一無二的立體剪紙鼎作品,共耗掉了50多張大紙板、3斤膠水,畫了60多張設計圖。

58歲的張湘明是目前潮州剪紙碩果僅存的幾位民間藝人之一,他說,創作這個剪紙寶鼎,是為了給後代子孫留一點可以記憶的東西。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之下,許多潮州傳統工藝已逐漸瀕臨滅絕,後繼乏人。如潮州花燈、麥稈畫工藝停產至今已十餘年,潮州剪紙也於今年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焦點

  • 農婦剪紙40年,剪出「照片」效果,讓畫家汗顏
    但在長春有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婦,她卻仍然依靠自己逼真如照片效果的作品,引得了網友的關注和稱讚,而她的作品,竟然能讓畫家都感到汗顏,因為她的作品是——剪紙!李寶鳳剪紙剪紙幾乎每個中國人都很熟悉,不就是一些諸如喜字之類的窗花圖案嗎?剪紙雖然也是一種平面視覺產物,但剪紙怎麼可能剪出「照片」的效果呢?
  • 柯城剪紙:剪出喜氣 剪出祝福
    在鄭志輝的作品中,呈現有衢州婚俗、吉祥賜福、春耕、秋收、祭孔大典等等場景,構圖精美,粗細結合,體現了「厚中見秀、玲瓏剔透、質樸典雅、迎北留浙」的特色。幾分鐘時間,鄭志輝就剪出了一幅十分討喜的《年年有魚》。一個深厚的「非遺」文化,它背後包含著一個家族、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柯城剪紙以群體及家庭口授相傳為主。
  • 幼兒園簡單剪紙,用一張紙剪出一個桃子的方法
    剪紙是幼兒園孩子們喜歡的小手工,簡單的剪紙用的材料簡單,操作的方法也非常容易。剪出好看的圖形後,孩子們會很有成就感。所以簡單的剪紙非常適合孩子們當作手工課的內容。一張普通的紙,能剪出各種漂亮的圖案,適合孩子們的剪紙圖案都是輪廓清晰,形狀簡單,少用摳剪的圖案。前面我們剪過很多種適合孩子們剪的圖形,有各種花紋、很多種愛心形狀、很多種小動物、還有一些簡單的物品。下面我們再剪一個特別簡單易學的桃子。
  • 女子剪紙剪出3.7米古代嫁衣走紅網絡:手巧到難以置信
    高手在民間這句話你一定聽說過,那麼一位心靈手巧的美女,剪紙剪出3.7米古代嫁衣,這畫面是不是很讓人驚嘆呢?近日,廣東汕頭潮陽一女子花20多天時間剪出3.7米古代嫁衣,衣服上剪滿12種吉祥元素:紅桃粿,石榴花,鯉魚等,衣服吉祥、氣派,寓意十足。
  • 「原創」剪出人生百態 剪出世間萬物
    在素有「中國剪紙之鄉」稱號的的膠州,就有這麼一位剪紙傳承人,他在沒有電腦、沒有流水線的條件下,僅用一雙巧手、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就能剪出各式各樣的圖案。在過去60多年時間裡,他已經把中國的傳統文化、鄉土民俗融於一體並且先後創作出不少優秀的剪紙作品。如今,現年67歲的高豐緒不僅要在剪紙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為了傳承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他還要教更多人學習剪紙這項傳統技藝。
  • 「90後」剪紙達人司小麗 一雙巧手剪出「非遺」夢
    入駐湖南江湖名城眾創空間的司小麗是「90後」剪紙達人,她剪出的《嶽陽樓》《后羿射巴蛇》、等一批大尺幅剪紙作品惟妙惟肖,受到了市民和遊客們的喜愛。創業之初,司小麗發現市場上對傳統剪紙的需求量並不是很大,便萌生剪人物肖像的念頭。
  • 潮州古城品味光影魅力!最「潮」年終派對你參加沒
    12月28日,「打卡千年城 發現新潮州」2019年度頒獎暨非遺「私享薈」在潮州市玩美時代藝術生活館舉辦。現場展出「打卡千年城·發現新潮州」隨手拍活動全年各期優秀作品,評選出「金牌拍客」,還邀請非遺藝人帶領來賓體驗新潮的剪紙、花燈、麥稈畫和陶藝。
  • 兒童剪紙圖樣大全,讓孩子剪出濃濃的年味
    你總是期待著媽媽像神仙一樣變出花衣服、新鞋子;總是圍繞在爺爺旁看他手執毛筆書寫新年福字、春聯,給他添亂把墨汁灑的到處都是;總是邊看奶奶熟練地剪出精美窗花,一邊也忍不住動兩下剪子;總是在假期作業寫到一半時就被鞭炮聲撩撥,然後扔下手中的筆跑出去和小夥伴們一起看熱鬧、放鞭炮……而這些,只能留在回憶裡了。
  • 誰不說俺東營好|「東利剪紙」李秀君:一把剪刀,剪出「老東營人」的...
    50年間,東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一座現代化石油城拔地而起,處處高樓林立、馬路縱橫,「別看我是個老太太,我也會去喝個星巴克、吃個海底撈」說這話的李秀君笑地像個孩子。作為「油一代」和「老東營人」,親眼目睹東營這些年的發展變化,她感到無比自豪。
  • 剪紙手工製作新年春字掛飾的做法教程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春節歷史悠久,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分享一個有趣的手工教程,用紅紙剪出春字掛飾,你可以把它掛到家中的門窗上作為裝飾。小夥伴們是不是對這個春節裝飾有點小心動? 準備好紅紙、剪刀、筆、雙面膠、繩子等材料,跟著下面的圖解一步一步試試看吧!
  • 潮州鳳新大廈智能立體停車樓預計下個月底完工
    今天,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位於潮州大道的鳳新大廈智能立體停車樓建設進展順利,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60%,預計下個月底完工。今天上午,記者在潮州大道鳳新大廈後面看到,智能立體停車樓的鋼結構主體已完成,施工人員正抓緊安裝內部的載車板及電氣設備。
  • 東北大姐李寶鳳:一把剪刀「剪出」精彩人生
    三年下來,李寶鳳帶著孩子們創作了一批童趣剪紙作品,其中200多幅在省市、國家、國際少兒大賽中獲獎,13幅作品收入《世界當代少兒美術書法攝影作品精選》。  在李寶鳳的眼裡,藝術的根脈在生活裡,軀幹在持之以恆的磨鍊中,而枝葉就在身邊每一個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之間。三年裡,她和孩子們共同創作,共同成長,也共同熱愛著剪紙藝術。
  • 【讀本頭條】耗時7月剪出23米神路圖!麗師這個「剪刀手」要用剪紙展現最美麗江
    說起自己的剪紙歷程,嚴以智總結為三個時間段。永勝當老師那段時間,是他剪紙生涯的萌芽階段;麗江地區師範任教時,剪紙作品達到了高產期;2011年嚴以智退休後,有了更多時間去創作,剪紙生涯達到了頂峰。退休後,嚴以智以麗江的一切作為靈感,創作出了麗江古城、麗江風光、東巴文化、納西風情四個系列共160多幅作品。
  • 陝西黃龍縣賀強:一把剪刀剪出精彩人生
    都說中國剪紙看陝西,陝西剪紙看陝北,在延安市黃龍縣就有這麼一個「00後」小夥,歷經12載,用一把剪刀剪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今年剛滿20歲的賀強,是土生土長的黃龍人,就讀於西北大學軟體學院廣告設計專業,現任陝西剪紙協會副主席、三秦文化研究會剪紙藝術委員會副主席、延安市剪紙協會副主席。
  • 黃賢梅:發揮餘熱傳承剪紙藝術
    《抗擊疫情,人人有責》《請平安歸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道真自治縣郵政局退休幹部黃賢梅創作了一批剪紙作品,積極為戰「疫」一線工作人員加油鼓勁。黃賢梅上世紀六十年代生於道真自治縣三橋區的一戶仡佬族人家。
  • 潮州:看千年潮府古城的非遺特色
    陳列展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包括了傳統口頭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戲劇、曲藝、傳統美術、傳統技藝、醫藥、民俗9個類別,收錄了包括潮州音樂、潮劇、木偶戲(潮州鐵枝木偶戲)、潮州歌冊、粵繡(潮繡)、木雕(潮州木雕)、剪紙(潮州剪紙)、泥塑(潮州大吳泥塑)、燈彩(潮州花燈)、抽紗(潮州抽紗)、鑲嵌(潮州嵌瓷)、楓溪瓷燒制技藝、陶器燒制技藝(楓溪手拉朱泥壺製作技藝)、潮州彩瓷燒制技藝、茶藝(潮州工夫茶藝)
  • 幼兒園剪紙特色教學
    二、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  為了使幼兒能夠更好地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發展,必要的物質準備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基礎,在幼兒剪紙時,除了提供剪刀、手工紙外,還要為幼兒準備充足的輔助材料,如宣紙、顏料、膠水、毛筆等,通過適當的輔助材料的提供,激發幼兒的創造興趣,豐富主題情節,並引導幼兒剪出最高水平。
  • 一把剪刀 剪出「別樣人生」
    一副剪紙作品背後凝結著的是手藝人對剪紙藝術的追求與執著,她們用一把剪刀,剪出了「別樣人生」。在剛剛結束第七屆慶陽剪紙創作大獎賽上,記者看到了許多精美的剪紙作品。賀彩霞是一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今年65歲的她,從小受到母親張玉珍剪紙藝術的薰陶,傳承母親剪紙藝術。9歲學業初成,堅持創作50年,共創作2000多幅剪紙作品。
  • 鄒平剪紙藝人的堅守與傳承,讓「老手藝」代代相傳
    小小剪刀,剪出世間萬物。疊疊紙片,濃縮人間百態。原本隨處可見的剪紙,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而在我市臨池鎮中黃村,有位民間藝人——高岱平依然堅守著剪紙這方天地。       人們印象中,會剪紙的大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奶奶老爺爺。若不是親眼所見,記者也不會相信這麼精巧細膩、花樣繁多的剪紙作品出自一位大老爺們之手。今年38歲的高岱平,是臨池鎮中黃村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
  • 幼兒簡單剪紙小手工,用彩色卡紙剪出小飛鳥,可以用在紙貼畫上
    前面我們做了很多小手工,手工剪紙也做了很多。下面我們再學習一個簡單易學的剪紙小飛鳥過程:準備材料卡紙、筆和剪刀一張正方形的卡紙,見下圖對摺,如下圖所示畫出半個小飛鳥的形狀展開的樣子,見下圖畫上眼睛,如下圖所示一隻小鳥剪好了再剪一隻紫色的小飛鳥,見下圖兩隻小鳥結伴飛翔這兩個小鳥和以前學的那些小動物的剪法步驟都相同都是把紙對摺,畫出半個小動物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