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史丨亨利八世:以一場婚姻挑起宗教改革運動

2021-01-18 蘭陵文史

導語

提起亨利八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的私生活——這位皇帝曾經先後娶了六個妻子,但是對於亨利八世的政治成就則很少有人提及。作為英國當時的皇帝,亨利八世可以說是憑藉一己之力挑起了宗教改革的大梁。在亨利八世的推動下,英國的各方勢力都靠攏到以亨利八世為中心的世俗權力這一番來,而逐漸脫離了羅馬天主教教皇的神權統治。

英國也通過這場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壯大了英國國教,從此,英國國王不再只是世俗世界的老大,英國國王也成為宗教神權的最高權威,在英國的國教新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亨利八世與天主教

然而,當我們深入了解亨利八世的信仰,則會發現他是一位十分虔誠的天主教徒,甚至當宗教改革的運動在其他國家發展繁榮如火如荼時,他採取嚴格措施,禁止宣傳新教的書籍和思想流入英國,對於那些在英國流傳的新教書籍,亨利八世則將他們燒毀,而國內的新教組織也在英王的嚴格控制之下被解散。

對於宗教改革的領軍人物馬丁路德的思想,亨利八世表現出了很強的反抗性。對於馬丁路德的著作,亨利八世兩次在倫敦市中心通過焚燒的方式毀盡,在1521年,亨利八世還親自撰寫了《捍衛七聖事》的小書,在書中,他對天主教教義大加宣傳,明確反對以馬丁路德為首的宗教改革派對天主教的改造,在這本小說中,亨利八世甚至將馬丁路德比喻為毒蛇,毒蛇形象恐怖而且有毒,可見那時的亨利八世對宗教改革的反抗。既然亨利八世對天主教的信仰如此虔誠,他為什麼還要推動英國脫離羅馬天主教皇的控制呢?難道他表現出來的都是表象嗎?

亨利八世的婚姻

亨利八世一直想要一位男性繼承人。亨利八世的第一段婚姻,剛開始的時候是幸福的,雖然這位公主曾是他的寡嫂。據史書記載,凱薩琳溫柔賢惠,性格仁慈,在上流社會中享有很高的聲譽,並且她還為亨利八世誕下了三名男嬰,但是遺憾的是,這三名男嬰未出生多久就都夭折了,最後只有女兒瑪麗活到了成年。亨利八世眼見凱薩琳年級越來越大,但是卻沒能為自己生下男性繼承人,因此出軌了宮中的女官安妮·博林。因為天主教會提倡一夫一妻制,只承認一夫一妻婚姻的合法性,亨利八世為了名正言順的與安妮·博林在一起,要求羅馬教皇判決自己離婚。

但是這件事情遭到了凱薩琳的反對,而且天主教並不主張離婚。凱薩琳雖然沒能生下兒子,但是她身為皇后,已經承擔了足夠多的事務,在英國國內也深受百姓的愛戴。而且當時最強大的君主、德意志帝國的查理五世是凱薩琳的外甥,這位皇帝曾經通過「羅馬之劫」,將教皇克雷芒七世變為階下囚,教皇自然要給這位皇帝的姨媽凱薩琳幾分面子,因此教皇選擇站在凱薩琳那一邊。教皇不同意離婚,亨利八世一時也無可奈何,但他也沒有就此放棄。很快,安妮·博林被查出已經懷有身孕,亨利八世在高興之餘也不得不為這個孩子做打算,因為如果在孩子出生之前他與安妮·博林的關係不合法,即使生了兒子,也會被認為是私生子而失去繼承王位的機會。

為了保證安妮肚子裡孩子的合法地位,1533年亨利八世越過羅馬教皇與安妮·博林結婚,這種僭越的行為引起了羅馬教皇的不滿,亨利八世因此被驅逐出天主教。英國也乘機脫離了天主教教廷的控制,並把新教確立為英國的國教。這聽上去像是一個君主衝冠一怒為紅顏的荒唐故事,那麼,亨利一世脫離天主教廷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亨利八世進行宗教改革的原因以及其獲得的利益

與凱薩琳的離婚案,只能算是英國宗教改革的導火索。而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因為隨著英國資本主義發展,新生的資產階級要求擺脫封建神學的束縛,王權也想脫離神權的控制。換句話說,亨利八世熱愛天主教,但是他不能忍受天主教皇時時刻刻都要插手國內事務,甚至他的妻子是誰都要讓天主教皇決定。為了加強皇權,提升自己的地位,亨利八世才主持推動了這場宗教改革。英國的宗教改革,實際上則是一場加強世俗王權的資本主義改良運動。

由於亨利八世反對對天主教進行激烈的變革,導致在英國的這場宗教改革保守性很強,以至於在英國國教教義中保留了大量的天主教中的內容。即使宗教改革已經開始,對於那些對宗教改革持激烈觀點的人,他還是會加以處罰。從1533年到1538年,共有三名宣揚新教聖餐觀點的新教徒被亨利八世處死,而且是通過火刑這種殘忍的方式。而那些同樣與馬丁路德一樣宣揚「因信稱義」的英國人,也被亨利八世處死。因此有人稱英國的國教不過是一個沒有教皇的天主教會。亨利八世並不是受到宗教改革者的感召,要徹底脫離羅馬的教廷,他只是想藉助宗教改革鞏固自身勢力。

通過宗教改革,亨利八世獲益良多,首先表現在他的財富上。宗教改革開始時,亨利八世就禁止英國向教皇交納金錢,而這筆錢自然就流入了身為皇帝的亨利八世手中。1536年,英國宣布解散年收入200磅以下的小修道院,而小修道院被解散後,原屬於修道院的土地和其他資產統統被亨利八世收入囊中,據統計,亨利八世個人的財富因為解散修道院而增加了兩倍。為了拉攏貴族,使貴族也加入到自己的陣營中來,亨利八世又將其中的部分土地分給了貴族,這些貴族又有一部分是新興的資產階級貴族,無形之中也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對於大主教而言,這場改革並沒有給他們帶來什麼損失,作為社會的上層人士,他們也是亨利八世的拉攏對象,亨利八世甚至還建立了六個主教區。

除了在經濟上給亨利八世帶來利益外,在政治上,亨利八世也受益頗多,宗教改革之後,英國擺脫了封建神權帶來的壓迫,擺脫了天主教皇管制的英國發展勢頭一路向前。這個英國國王他的婚姻可終於以全由他自己做主,不必再由別人決定了。

結語

在婚姻上,亨利八世因為了得到男性繼承人,先後娶了六位妻子,且幾乎與每一任妻子的婚姻都鬧得沸沸揚揚而使英國皇室蒙羞。然而在政治上,亨利八世無疑是一位強勢的君主,他不僅積極參與對外戰爭、對外擴張,而且還以教皇拒絕他與凱薩琳離婚為由挑起英國的宗教改革,順應了時代的潮流,順利地通過宗教改革加強了世俗王權,也將英國從天主教教廷的控制中解放出來。亨利八世的政治功績與他的私生活一樣,都將成為史書上惹人爭議的一頁。

參考文獻

《英國史》

《全球通史》

相關焦點

  • 亨利八世的離婚與英國的資本主義
    亨利八世是英國都鐸王朝的第二代君主。他娶的第一位王后是大自己六歲的嫂子。因為他爸爸亨利七世有兩個兒子,大哥亞瑟是太子,爸爸為他好不容易謀劃到了西班牙公主,可是亞瑟早夭,16歲便因肺癆去世。為了不必歸還嫂子從西班牙帶來的陪嫁,亨利娶了嫂子。亨利八世高大英俊,多才多藝,嫂子也願意嫁給丈夫的這位弟弟。為了嫁給亨利,她信誓旦旦地告訴教皇自己尚是處女之身,這才獲得教皇的許可。
  • 一場看似平常的離婚,竟是亨利八世推動宗教改革的藉口,不敢相信
    提到英國大家一股腦子就上來了,什麼「腐國」,「小店主」「,海盜」反正這是個奇葩的國家,一直就沒啥好名氣,前有海盜合法化後有為幾箱子鴉片大戰的故事。其實英國歷史上奇葩的國王也不少,當中最奇葩的就是亨利八世了。
  • 即使穿越時空也不能遇到的老公──英王亨利八世
    但說到可以把自家的閨房之事弄到舉國皆知,更牽動了歐洲列強的外交角力,將婚姻問題搬上國際新聞頭版的男人,就屬亨利八世啦!他的婚姻危機可是點燃了英格蘭宗教改革的大火。 亨利八世和他的六個老婆,儼然是英格蘭宗教改革的開展與演進史。
  • 「渣男暴君」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任妻子
    原創文章、新書資訊、必讀書單等,伴你成長亨利八世是英國都鐸王朝最富盛名的君主。他的「盛名」主要來自他的六段婚姻。英國民謠中有一句形容了亨利八世和他六位妻子的最終結局:「divorced, beheaded, died, divorced, beheaded, survived.」
  • 從亨利八世的6任王后和賭王何鴻燊的4房太太,看透婚姻的本質
    以下,我通過分析這六位王后,剖析婚姻的本質。完美王后西班牙公主凱薩琳:1485年,亨利七世結束了金雀花王朝對英國300多年的統治,開創了都鐸王朝。亨利八世是亨利七世的第二個兒子,由於他哥哥在擔任王儲時就去世了,於是,亨利八世就接過了父親的王冠和他的嫂子——西班牙公主凱薩琳。
  • 都鐸王朝:宗教、內政改革,促進了英國民族國家的形成
    因此,都鐸王朝的君主們為了加強君權而進行的宗教改革和保障民族經濟發展等無意舉措對英國民族國家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宗教改革:奠定民族文化基礎 1、民族教會取代羅馬教廷的控制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是為了實現王權凌駕於教權至上的目的。
  • 亨利八世的兩個硬核「私生女」 : 血腥瑪麗和童貞女王
    亨利在凱薩琳的天主教和安妮的新教信仰之間搖擺,整個國家的信仰也被這位專制君主的欲望所左右。為了迎娶安妮·博林,他進行了宗教改革,改變了英國歷史。亨利八世以聖經說弟娶兄嫂者會無後代為由要求離婚,但凱薩琳堅持認為自己是王后,拒絕離婚。 「人若娶兄弟之妻,這本是汙穢之事……他們二人必無子女。」
  • 《都鐸王朝 第四季》亨利八世——中國的漢武帝!
    斷斷續續地、終於把《都鐸王朝》看完了,作為歷史迷,毫不客氣地打了五星,雖然有人質疑劇集的焦點在於亨利八世的宮廷秘史,但對於想要了解英國歷史的童鞋來說,不失為一部好劇。他推行宗教改革,推動英國發展,但又反覆無常、殘殺大臣,同時不斷對外用兵,勞民傷財。而他的一系列所作所為與中國的一個皇帝很類似——漢武帝。
  • 六妻狂魔亨利八世和他的奇葩生子史
    沃爾西是屠夫的兒子,後來成為了亨利八世的紅衣主教,他在英國與法國的戰爭中幫亨利八世搞到了不少錢財支撐戰爭。然而,就因為沃爾西沒能讓教皇同意亨利八世和凱薩琳的婚姻無效,被亨利八世砍了腦袋。就因為這件事被亨利八世砍掉腦袋的不止一個,在沃爾西被砍了腦袋後,託馬斯成為了總理。他在亨利八世和馬丁路德的互噴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就因為拒絕宣誓接受亨利八世的這次婚姻無效而被處決。
  • 傳奇愛侶③亨利八世與安妮·博林
    素有賢王之稱的亨利七世,獎勵工商業發展,充實了英國國庫,限制貴族擁的權利,為英國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條件條件。 亨利八世(1491-1547年):亨利七世次子,身兼英格蘭國王和愛爾蘭國王,都鐸王朝第二代第二位國王。
  • 亨利八世一生娶了6個老婆,只有一位王后有善終,原因很特別
    亨利八世在位期間,推行宗教改革,使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廷,自己成為英格蘭最高宗教領袖,對國家政府機構作了全面改革,在歐洲以軍事外交政策保障本國的政治經濟利益。
  • 穿過愛情八卦與宮廷鬥爭的迷霧,讀懂都鐸王朝亨利八世的多面人生
    亨利八世,作為都鐸王朝的第二位君主,他最廣為人知的,自然是他與6位王后之間的婚姻糾葛。在英國民間,至今還流傳著這樣的歌謠:哈爾國王,耿直豪爽;勁頭滿滿,六後在旁。三個凱特名列教堂結婚預告之上,叫珍的有一個,叫安妮的有一雙。
  • 小陳淺談: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
    其中就有今天的主角,這部讓我印象深刻的電影《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波琳的一生。電影《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劇照,左邊是安妮·波琳。中間是亨利八世,右邊是安妮的妹妹瑪麗1.初遇亨利電影由亨利八世決定到訪波琳家而開始。此時,亨利的第一任妻子凱薩琳王后剛小產下一名男嬰,而這時候的凱薩琳已經瀕臨絕經。
  • 4.1.6宗教改革
    不久,在瑞士的蘇黎世和日內瓦,先後有茨溫利和加爾文倡導宗教改革。宗教改革運動如燎原之火,在整個西歐迅猛發展!加爾文宗最終發展成為勢力很大的一個新教教派。1546年,路德在對家鄉艾森斯萊市的一次訪問中去世。路德就像是一個起點,一道曙光!從他開始,基督教的信仰的根基開始回到《聖經》當中,不在是教會的公會議。
  • 英國王室的最大醜聞:亨利八世為生兒子結六次婚,兩妻子慘死手下
    但是,中世紀的英國偏偏就出了這麼一位能折騰的國王,他一生進行了六次婚禮,還因為「鬧離婚」而推行了宗教改革,此人就是亨利八世。 一、初婚的陰影 1419年,亨利八世出生於英國格林尼治,是國王亨利最寵愛的小兒子。他的弟兄姐妹多人夭折,小亨利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寵愛。國王為他安排了一流的老師,教他拉丁語、法語和西班牙語。
  • 觀紀錄片《亨利八世的六位王后》
    亨利八世的第一人妻子是西班牙的公主凱薩琳,凱薩琳比他大六歲,嫁給了他的哥哥,然而不到半年他的哥哥就去世了,亨利八世成為繼承人,之後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都鐸王朝的第二任國王,他迎娶了自己曾今的嫂子作為自己的王后,他們相當恩愛,但是在一起十多年數次懷孕和生育,最後只留下一個女孩,這令亨利八世十分失望,並試圖通過宗教手段離婚,但是最終還是沒有成功,但是他用邪惡的手段對待凱薩琳知道她死去
  • 鐵打的丈夫流水的妻,亨利八世娶6任王后,包藏怎樣的帝王野心?
    年輕的英國國王如願以償地以騎士的姿態贏得了戰爭的勝利,可是這場勝利單單是在炮兵和露營的設備上,就花掉了足以填滿一口井的金幣,1513年當年的開銷也高達70萬英鎊,亨利八世不得不在幾年後開始動用父親亨利七世的儲備資金。即位之初的這場戰爭,純粹是老謀深算的政治家把亨利八世當槍使的政治遊戲。英國贏得了勝利者的虛名,卻透支了英國的未來。
  • 英國王室歷史上不光彩一面,誕生「血腥女王」,揭示百年宗教衝突
    英國首位女王為何稱「血腥瑪麗」?從百年宗教衝突便可找到密碼英國王室歷史並不是充滿鮮花與愛情,有許多黑暗歷史,甚至有許多不光彩的事件。現在英國女王伊莉莎白是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女王。但在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王,卻給英國歷史上留下不光彩的一面,至今「後遺症」還存在。
  • 英國人怎麼打敗的西班牙無敵艦隊?說不上打敗,只是一場宗教戰爭
    這不是一場爭霸戰爭,而是一場宗教戰爭。同時,這也不是一場以弱勝強之戰,而是一場以逸待勞之戰。故事要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父親亨利八世講起。在天主教治下的歐洲,無論平民還是國王,大家統統一夫一妻,而且統統不允許離婚。
  • 六娶六離的亨利八世,走上王位必須配合老爹「演戲」
    英國都鐸王朝的第二任國王亨利八世,是一個知名度很高的君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六次婚姻。  亨利八世的第一位王后是阿拉貢的凱薩琳,凱薩琳是他哥哥威爾斯親王、切斯特伯爵和康沃爾公爵亞瑟·都鐸的遺孀,也就是亨利八世的嫂嫂,因父親亨利七世想要同西班牙的聯姻,才再次撮合二人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