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逆襲前,誰還沒當過幾次「鳥人」

2021-01-09 意外藝術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

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by 羅曼·羅蘭

事情是這樣的

有一天晚上,一位設計師朋友忽然發來了一張圖。

說他在被甲方的設計需求虐得快暴斃而亡的時候,無意中翻起了畫冊,然後看到了它。

接下來的時間裡他像打了雞血一樣,拉著我說了這幅畫的故事。

這位設計師居然數次熱淚盈眶,對著這個黑色小人兒講了半小時。

曾經很多人甚至不承認它算藝術,但是不誇張地說,在聽完之後,我居然震撼到了。

這個作品出自20世紀與畢卡索比肩的藝術大師、畫壇大幫「野獸派」大當家——馬蒂斯之手。

嚴格來講,這不算一幅「畫」,它是一幅剪紙作品,剪完後要上色,還要重新拼接在一起。

馬蒂斯在創作它時,已經是一個75歲的老爺爺,成天癱坐在輪椅上,沒辦法拿起畫筆站起來。

一個畫家,怎麼會玩剪紙?

要知道,作為野獸派的創始人,他的「野獸畫法」曾叱吒畫壇數十年。

他曾經是如此「野性」,把老婆鼻子塗綠、把臉蛋畫成醬瓜色,完全按照自己意願用色:

把文藝復興以來創立的透視法故意消除掉,把畫面從3D變成2D:

你可能知道,他的代表作是這幅《舞蹈》:

這幅畫的重點,不是描摹舞者美麗的姿態,而是人們沉醉在舞蹈的原始快感中,完全地沉醉。

他要畫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給他的「感覺」。

但是,誰知道,在diss完眾人之後,馬蒂斯生病了。腸閉合大手術傷了元氣,時間稍長便無法站立,他只能坐上了輪椅,並且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拿起調色盤和畫筆,完整畫上一幅。

誰知道這個老小孩玩心還是很大,不能畫畫了,就來剪紙吧。

生病期間馬蒂斯創作了好多好多剪紙作品:

這些剪紙給馬蒂斯帶來的名氣,甚至超越了他的油畫曾帶給他的。

我猜,他自己都沒想到吧。因為看起來真的很隨意啊!

這幅,叫《記憶中的大洋洲》。

還有這幅,叫《蝸牛》。

你倒是說說,哪裡有蝸牛。

這麼「隨性」的取標題方法,除了馬蒂斯用,還有後來那群抽象主義畫家會用,還有一群人也會這樣用——孩子。

如果你走近一個正在寫寫畫畫的孩子,問他,他在畫什麼,他會告訴你,「我在畫樹上的水果」,然後他真實的畫可能是這樣的:

孩子畫的也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給他們的感覺,這樣的感覺是第一印象,是直覺,是世界帶給他們的是最為震撼和最純粹的那一點。

把馬蒂斯的畫和孩子的畫放在一起,可能完全分不清誰是誰:

像孩子一樣去畫畫的心情,讓馬蒂斯作出了這幅感人至深的作品:

這幅剪紙叫《墜落的伊卡洛斯》。

伊卡洛斯是希臘神話一個著名故事的主人公。他的爸比,是希臘最厲害的建築師兼發明家代達羅斯。

有一天,克裡特島的米諾斯國王,請伊卡洛斯的父親代達羅斯為其打造一座巧妙無比的迷宮。

於是達代羅斯就帶著兒子伊卡洛斯一起建造了迷宮。

結果,迷宮建造好後,父子倆要回家鄉,米諾斯怕他們走漏秘密,把陸路、水路都封了起來。

達代羅斯無奈,只好收集了很多鳥的羽毛,造了兩雙翅膀,他和兒子要飛回去!

伊卡洛斯第一次戴上「翅膀」,第一次飛翔,興奮極了。他划過水面,不斷向上,太陽太美了,接近太陽的感覺實在是太好了。

可是,他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

這雙翅膀是父親用蠟和羽毛粘合成的,當他越接近太陽,溫度就越高,太陽的熱量慢慢融化了蠟。

他的翅膀散開了,伊卡洛斯最後從高高的天空中墜落,他沒有回到家鄉,也沒有觸碰到太陽。

馬蒂斯的這幅畫裡,這個小黑人兒,就是伊卡洛斯。

旁邊那些黃色的星星點點,可能是灼傷他的太陽光,也可能是他散開的羽毛翅膀。伊卡洛斯張開雙臂,很難說他是還在奮力向上飛,還是已經開始墜落。

他的姿勢定格在那一瞬間。

事實上,有很多畫家都畫過「伊卡洛斯」。

馬蒂斯和他們,就好比是處理同一個題材的不同導演。同樣一個故事,有些導演在意的是畫面美好、人物表情、飛翔姿勢,有些導演在意的是故事的內核。

可是,你看馬蒂斯的畫面,極其簡單。

所有的元素,都是這個故事裡最激動人心的那些東西:星星點點的羽毛、黑暗的即將墜落的人,還有大片黑色中一顆紅色的心臟。

伊卡洛斯被稱為人類中的第一個「鳥人」。

還記得幾年前有部電影也叫《鳥人》嗎?講一個中年失意的演員,還想奮力一搏拯救自己演藝事業。

影片最開始在黑色屏幕上出現了一段字:

你看這段話,每當遇到「i」這個字母時,它一定是小寫,比如「DiD」,i=ignorance(無知)=icarus(伊卡洛斯)

電影裡的「鳥人」就像當初的伊卡洛斯,對太陽的美麗和危險一無所知,但是卻義無反顧。

而當初的伊卡洛斯,就像我們每一個人。

我們都有心中要追隨的太陽,可能是一個愛人、可能是一份事業,可能是某種激動人心的理想。

不管那是什麼,只要它真的是你心裡的太陽,你必定將要耗盡餘生能量,去追隨它,靠近它。

代達羅斯曾告誡兒子:

「你如果飛得太低,羽翼會碰到海水,沾溼了會變得沉重,你就會被拽在大海裡;要是飛得太高,翅膀上的羽毛會因靠近太陽而著火。」

這個「靠近」,同時有可能是危險,你拼盡全力去得到,但到最後也可能一切徒然。

可是當初的伊卡洛斯沒有聽,懷著一顆火熱的心他就朝著太陽去了。當初的伊卡洛斯,就像是現在的你。

想問一問你,

「 儘管如此,你有沒有得到一生中最想要的」?

最後,把這幅畫和導語裡的那一句話,送給每一個正義無反顧的你: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END>

相關焦點

  • 鳥人的逆襲 :從夢想到現實
    今天的主角雖不是他,但同樣是鳥人,同樣是英雄。10月16日-18日,2015第四屆紅牛翼裝飛行世界錦標賽在湖南張家界舉辦,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16位全球最頂尖的翼裝飛行運動員齊聚天門山,獻上一場刺激而精彩的「鳥人」們絕地飛行和空中競速。
  • 深度|愛聚光燈就像愛人生 ,《鳥人》緣何獲得奧斯卡(兩分鐘看完《鳥人》)
    而《鳥人》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殊榮則告訴我們,奧斯卡的評委們共鳴了。// 愛聚光燈就像愛人生 //我十七歲的時候正當叛逆,在家中跟媽媽低頭不見抬頭見,抬頭見了就吵架。《鳥人》的定位是部喜劇片,所有的笑料基本都來自純正美式下半身笑話,但總是有那麼些如同賈秀琰一般自視清高出生時幽默感留在了胎盤裡的翻譯,接過優秀外語片就開始鬼扯。
  • 《鳥人》如何在全球引爆?
    ☆具象&抽象版海報(引入階段)☆ 這是一個曾經輝煌過的人想要重新輝煌的故事。年過半百的主人公雷根曾經風光無限,然而昔日塑造的超級英雄鳥人的榮耀早成昨日黃花。不甘寂寞的雷根轉戰百老匯,力圖東山再起。
  • 鳥人
    「那些土裡長出來的羊,有兩個膝關節的長腿族,把地球當洋蔥觀察的神秘主宰,你自己都不相信吧?」「除非你相信平行宇宙,相信異次元空間。」這一回,孔競簡直要笑出聲來。「如果我告訴你,我遇見過呢?」 破產! 「餘小姐,您講的這個白閒,就是你發帖說的那個他嗎?」孔競忍不住插話。這故事並不奇特,鳳凰男成了技術宅,靠著富有的未婚妻過日子。至於不肯裸背嘛,這年頭,誰沒個怪癖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 《鳥人》:消失的伊卡洛斯
    一個狀況不斷的劇組,在推出新作的過程中,藝術創作與個人生活的麻煩攪在一起,局面愈發失去控制;看上去極儘自嘲之能事,又在暗中回護伶人的尊嚴。這樣一個故事,讓人想起諸如《艾活傳》(1994年)、《子彈橫飛百老匯》(1994年)之類的前作。
  • 鳥人 美國 喜劇
    鳥人@譯      名   鳥人@片      名   Birdman@年      代   2014@國
  • 「杜小月」袁立結過幾次婚?現任老公是誰?
    最近,袁立手撕《演員的誕生》鬧得沸沸揚揚,作為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我們就不評論誰對誰錯了。
  • 誰還沒站錯過幾次CP了?
    人生第一次站錯CP、十來年的意難平有必要分享一下,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愛了《武林外傳》中老白與小郭的CP「白郭」好多年。佟湘玉也是二十四五歲千金小姐沒錯,但她還是「掌柜的」,還是「嫂子」,多少都帶點含辛茹苦的辛酸感,這辛酸感讓她離談情說愛有點距離。
  • 董花花:《我的前半生》之現實版羅子君,能否迎來人生逆襲?
    董花花的前半生,跟電視劇中的羅子君有著相似的人生道路和軌跡:年輕貌美的她們,都早早就遇到了有能力、能掙錢的老公,過上了有錢有閒的富太太生活婚姻是她們人生的支柱和根基,一旦婚姻不存在了,曾經的美好人生也就瓦解了,煙消雲散了。電視劇裡的羅子君離婚了,而現實中的董花花,婚姻一樣岌岌可危,處於崩塌的邊緣。我們知道,電視劇裡的羅子君,離婚後重新步入職場,一點點打拼,從最基礎的商場售貨員做起,慢慢實現了自己人生的翻盤和逆襲,讓自己的前夫刮目相看。
  • 話劇《鳥人》
    演出時間:10月21日星期三20:00 演出地點:惠州文化藝術中心歌劇院 演出票價:320/220/120元 話劇《鳥人》,1993年在北京人藝首演連演130場,場場爆滿,一票難求,在京城掀起一股「鳥人熱」。
  • 《我的前半生》大結局:人生哪有那麼多逆襲,挺住意味著一切
    只是,電視劇畢竟只是電視劇。螢屏上的羅子君,其實活得比絕大多數離異婦女要幸運。離婚時,她能爭得兒子的撫養權、能爭取到那麼多財產,特別是賀涵和唐晶這兩個高端人士的幫忙,對她而言簡直天降金條。 即使有,薇薇安一誘惑,他十有八九會半推半就上了薇薇安的床。真實生活中的離異婦女,離婚時,她們可能淨身出戶,離婚後各種狼狽、寸步難行。要吃很多苦、蛻很多層皮才能迎來稍微好一點的生活。 我估摸著,現實中那些人性的陰暗面、單親媽媽們遭受的就業歧視、法律在執行環節(非法條)對離異女性權益的漠視,根本沒法被搬到螢屏上,即便拍了,估計也播不出來。
  • 【電影】阻擊手逆襲,鳥人與飯店齊飛:聚焦第87屆奧斯卡提名名單
    曾以《玫瑰人生》贏得奧斯卡影后的歌迪亞,在頒獎季之初曾橫掃獎項,但金球獎和演員工會獎的雙連敗,讓她的奧斯卡呼聲降至谷底,此次入圍堪稱令人信服的絕地反擊。在最佳外語片單元中,之前熱度很高的瑞典影片《遊客》沒能入圍,有些遺憾。但波蘭電影《修女艾達》的出現倒是讓人看到希望。
  • 強拆鳥窩的是什麼鳥人,不能打馬虎眼
    就在幾天前,4個月沒回湖北仙桃老家的梁先生回家發現,竟然有燕子在自家浴室花灑上築了個巢。梁先生表示,為了燕子回來「有家可歸」,他暫時不用浴室,也不動鳥巢。曾經看到過一張圖片,一輛奧迪車在澳大利亞一機場停了六天,車主出差後回來取車時發現一隻鳥在車的雨刷上築了巢,並下了蛋。車主將車留在機場,自己騎車回家。
  • 麥可·基頓星河沉浮30年 從蝙蝠俠到鳥人
    相比前作,這個續集票房不佳,但也取得了2.6億美元的成績。「鳥人」只是他的一部分,絕非全部 20年前的裡根出演超級英雄「鳥人」而成名,在人氣最旺盛之際拒絕拍攝「鳥人」第四部轉走文藝路線。20年後,裡根早已過氣,但大眾對他的標籤卻依然是「鳥人」。虛榮和自負使得裡根走不出昔日的輝煌面對慘澹的現實,自編自導自演的百老匯舞臺劇成為他證明自己是藝術家的最後機會……這的確和麥可·基頓的人生軌跡相重合,但事實上基頓並沒有遠離表演。
  • 87奧斯卡終極預測:《鳥人》《少年時代》的最佳之爭
    與往屆相比,本屆奧斯卡的主要獎項提名,缺乏A級大製作,最佳影片提名數首次萎縮到八部,被外媒視為奧斯卡的「小年」。但就電影本身的質量而言,2014年好萊塢佳作迭出,中低體量的劇情片和獨立電影,成為影藝學院「老白男」們青睞的主要對象。縱觀戰勢,本屆奧斯卡最大的懸念應該來自於《鳥人》和《少年時代》在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兩個最為重量級獎項上的爭奪。
  • 經典話劇《鳥人》在沈演出
    本報訊 記者王臻青報導 記者從瀋陽盛京大劇院了解到,9月17日,過士行將帶著他編劇導演的新版話劇《鳥人》來到盛京大劇院。新版話劇《鳥人》一半的演員都是90後。該劇舞美十分簡潔,三輪車成為舞臺上移動的道具,承載著劇情的起承轉合。
  • 《鳥人》特效技術全解析
    卡尼柯南說道:「我們並沒有利用運動控制或反覆控制任何運動,所以我們必須找到拍攝鳥人的創造性方式,並獲得我需要的技術。我們使用techvis是為了展現攝像機開始拍攝的起點,並確保它與幾個月前在紐約拍攝的相匹配」。在紐約,盧貝茲基拍攝與預演編排相匹配的鏡頭,同時還計劃照亮綠幕,Keaton儘可能靠近綠幕。
  • 亞歷桑德羅·伊納裡圖憑《鳥人》奪最佳導演
    最佳導演單元,五位入圍提名的導演都是六零後,最終,亞歷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憑藉《鳥人》拿下該獎,笑到最後。早在頒獎禮進行前,輿論就普遍預測,本屆奧斯卡最重頭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單元,將是《鳥人》與《少年時代》的對決。果不其然,在先頒發的最佳導演獎中,亞歷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憑藉《鳥人》登頂。
  • 奧斯卡預測:《鳥人》對戰《少年時代》
    隨著奧斯卡的臨近,頒獎季也基本塵埃落定,一路獲獎結果看下來,今年的大獎還真有些撲朔迷離,本以為《少年時代》一枝獨秀,結果《鳥人》後半程發力。同時,埃迪·雷德梅恩也逐漸甩開麥可·基頓,成為男主大熱,似乎只有朱麗安·摩爾的影后比較安全。如果你想對本屆奧斯卡有更全面的了解,下面這篇奧斯卡大獎終極預測,也許會給你些許提示。
  • 「鳥人」:Broadway的扭曲勵志故事
    勵志片滴標配通常是主人公飽經磨難的成功歷程,如Marvel英雄系列等。這樣的故事通常無法勾起UR那非正常滴品味,讓我有想要與君共賞滴感(chong)覺(dong)。但最近大熱的《鳥人》(Birdman)確實讓我「大跌眼鏡」的佩服,反主流、反英雄主義的怪異風格,刺激交織幻想的劇情,起伏浸染的Antonio Sanchez爵士鼓,無處不在的諷刺,都讓我愛不釋手。讓我們先一起欣賞一下精彩片段:二十幾年前, Riggan Thomson因出演漫畫英雄系列電影Birdman三部曲而成名,在人氣鼎盛之時,他卻毅然拒絕參與Birdman第四部的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