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發布

2020-11-17 中國教育在線

  11月14日,《2020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在北京發布。從區域創新綜合效用值來看,排在前5位的依次為,廣東、北京、江蘇、上海和浙江。進入前10位的地區還有山東、湖北、安徽、陝西、重慶。從基礎指標來看,北京、廣東、上海、江蘇的基礎研究經費佔全國基礎研究投入的比例超過50%。

  「從創新綜合排名來看,廣東一枝獨秀,但省內各地不平衡問題突出。天津下降6位,連續2年下滑,跌至15位。一系列數據表明,天津在知識創造、企業創新和創新環境等方面的發展遇到瓶頸。」報告課題組組長、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創新創業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柳卸林說。

  「另外,從歷史數據比較東、中、西,過去20年,東中西部的創新能力的差距幾乎處於固化的狀態。南北差距呈現階段性擴大的特點:擴大——穩定——擴大——穩定的演化規律,總體呈現擴大態勢。」

  柳卸林介紹說,從歷史數據比較典型區域,區域協同問題依然突出。京津冀從20年的長視角看,尤其是近5年來看,基本沒有變化;長三角正穩步發展,差距在穩步縮小,一體化程度逐步提升;東三省成為同構性最相近的一個區域。

  另外,其他影響區域創新格局的一些因素是,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大都市圈將形成多個區域創新增長極,要素集聚成為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引擎。

  其中,北京、上海、粵港澳三大科技創新中心形成了創新型國家的三大核心支柱和動力源,匯聚了全國30%的R&D經費投入、35%的地方財政科技投入、38%的有效發明專利以及43%的高新技術企業。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遊和成渝五大城市群,以10.4%的國土面積集聚了39.2%的全國人口,創造了54.7%的生產總值。

  以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正在打破區域創新的地理局限性,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創新模式、創新活動的特點、創新投入與產出都發在發生變化,反過來,也將影響政策制定。

  大國競爭、貿易摩擦與技術封鎖,從「加徵關稅」到「實體名單」,逐漸延伸到科技領域,對華FDI呈現大幅下降,東部地區對貿易額下降,部分地區面臨著脫離全球產業分工體系的風險,對自主創新戰略提出新的要求,將對區域創新格局產生一定的影響。

  柳卸林總結說,此次的評價報告得出這樣的結論,一方面,區域創新範式在發生變化,單純的科技驅動、市場驅動已失去主導地位,對制度創新、生態型創新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而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大都市圈將形成多個區域創新增長極,創新要素集聚成為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引擎。

  另外,過去20年來領先地區與落後地區創新能力差距沒有明顯縮小,領先地區的創新投入與產出呈現「極化」現象,區域間的差距又近乎固化, 「兩極化」趨勢對解決區域協調發展提出挑戰。

  同時, 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技術驅動全社會數位化轉型,對企業創新、創新環境的要求帶來新變化,不斷湧現的創新模式對創新的測評體系提出新要求,其對科技政策制定的引導作用有待加強。

  「要重視國際競爭、大國博弈,對自主創新戰略以及區域創新格局的影響。」柳卸林最後強調。

  據悉,在科技部支持下,由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小組聯合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創新創業管理研究中心編寫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下稱《報告》),已連續發布22年,是國內權威的區域發展評價報告。

  如何科學、權威評價一個地區的區域創新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研究員高太山介紹說,《報告》建立了四級指標體系作為主要評價方法,其中一級指標5個(「企業創新」「創新績效」「知識創造」「知識獲取」「創新環境」)、二級指標20個、三級指標40個、四級指標138個,反映著企業創新、基礎研究與原始創新、成果轉化、創新格局等方方面面。

相關焦點

  • 中國區域創新能力排名:廣東居首位,長三角前十佔4席
    全國各地由於資源稟賦、功能定位等因素的不同,在創新能力上也逐漸產生差異,並在區域發展過程中形成多極引擎。近日出版的《2020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從區域創新綜合指標來看,我國排名前十位的省份依次為廣東、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山東、湖北、安徽、陝西和重慶。
  • 2020年陝西省創新能力排名全國前十
    三秦都市報訊(記者 王嘉)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小組、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創新創業管理研究中心日前發布《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2020年陝西省創新能力排名進入全國前十,居第9位,較上年上升了3位。
  • 哪裡創新創業環境好?《2020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評價研究報告...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 何心悅)鄭州創新創業環境在黃河流域各城市中排名第一,其中人才要素和金融要素在全國名列前茅,排名第十、十一位,這是大河網記者從12月15日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的第十二屆啟迪創新論壇(鄭州)上獲得的消息。論壇上,由啟迪創新研究院完成的《2020中國城市創新創業環境評價報告》正式發布。
  • 《2020-2021中國人工智慧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發布
    近日, IDC與浪潮聯合發布了《2020-2021中國人工智慧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報告從AI算力產業發展趨勢、市場規模、區域算力分布和行業AI算力保有程度等多個角度進行全面綜合評估,旨在評估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的現狀,為推動產業AI化發展提供極具價值的參考依據和行動建議。這是該報告自2018年發布以來,連續第三年發布。
  • 2020中國大學排名評價指標體系正式發布
    2020年新年臨近,備受矚目的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排名即將正式發布,這是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連續第18年發布中國大學排名。》》點擊查看2020中國大學排名1200強最新完整榜單匯總 2019年12月24日,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率先公布校友會2020中國大學排名評價指標體系,旨在讓社會公眾了解2020中國大學排名的評價方法、評價標準和指標變化情況。
  • 數字經濟發布|聯合國大數據全球平臺中國區域中心落戶杭州;2020年...
    數字經濟頭條1、聯合國大數據全球平臺中國區域中心落戶杭州12月7日,聯合國大數據全球平臺中國區域中心在杭州成立。7、2021中國數字營銷趨勢報告:78%廣告主將增加數字營銷預算12月8日,秒針營銷科學院聯合全球數字營銷峰會及媒介360共同發布《2021中國數字營銷趨勢報告》。
  • 創新核心區正東移 中國創新能力排名保持第14位
    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攝  近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顯示,在全球131個經濟體中,中國今年保持在全球創新指數榜單第14名,與去年持平。近幾年來,中國的這一排名迅速攀升。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有17個科技集群進入全球科技集群百強,數量僅次於美國,排在世界第2位。
  • 華東師大發布110座城市排名!詳解協同發展能力
    為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助力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華東師範大學於12月12日發布了「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20)」。該指數自2015年起每年對外發布,今年是第6次對外發布。
  • 《2020年中國農作物種業發展報告》發布
    近日,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發布《2020年中國農作物種業發展報告》,從種業科技創新、種子生產與推廣、種子企業發展、種業管理與服務等方面詳細介紹我國種業發展現狀,全面梳理過去一年種業創新工作取得的進步與成果。
  • 亞金協發布2020年度《全球產業金融觀察報告》
    中新網北京11月3日電(王恩博 劉亮)在2020年全球暴發新冠疫情的背景之下,全球經濟亟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智慧財產權作為一項重要的知識資本,是推動創新的有力抓手,也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依託。  亞金協3日發布《全球產業金融觀察報告(2020)》,報告主題聚焦如何建立金融支持智慧財產權的機制,旨在探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動能。
  • 《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今發布 上海比上年又進一步【圖】
    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體系應該如何實現科學和客觀的評價?中國城市距離頂尖國際文化大都市有多遠?1月7日,中美學術團隊在上海交大聯合發布《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上海排名上升一位,位居全球第八。該報告是由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長、嘉華教授徐劍帶領科研團隊與美國南加州大學安娜伯格傳播學院教授G.ThomasGoodnight學術團隊聯合開展國際合作研究,通過分析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各種統計標準,在不斷完善、更新的基礎上,進而給出一套客觀、科學的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指標體系,並通過收集統一口徑的全球數據,針對50個國際文化大都市進行了第二輪全球評價探索。
  • 《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發布
    2020年12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組織國內外相關學者共同編撰而成。
  • 「天賦河套」榮獲2020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指數排行區域農業...
    「天賦河套」榮獲2020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指數排行區域農業形象品牌榜位第一等5項榮譽 市委書記常志剛出席活動並作主旨發言 12月20日,2020中國品牌年會暨中國品牌創刊15年系列活動在京舉辦
  • 北京和昶律師事務所發布《2020中國企業家法律風險報告》
    企業家十大法律風險的剖析和解讀,幫助中國企業管理者樹立合規意識,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北京和昶律師事務所與《財富》(中文版)合作的「2020中國企業家法律風險報告」在《財富》(中文版)網站順利上線發布(以下簡稱「《報告》」)。
  • 專利導航區域創新質量評價
    區域創新質量是一系列創新活動特徵滿足區域發展要求的程度,表現為創新要素在各環節過程中的投入產出績效總和,體現在區域創新發展競爭力與匹配度評價結果的耦合。其中,對創新投入產出績效的評價,反映的是區域創新發展的競爭力;對創新投入產出轉化過程的評價,反映的是區域創新發展的匹配度。
  • 《2020年愛德曼全球信任度調查報告》發布
    日前,全球知名公關諮詢公司愛德曼國際公關公司和歐洲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合作舉辦「布魯塞爾信任峰會2020」。200多名與會者共同討論公共機構如何獲得民眾信任、增進互信,並對中國政府贏得中國人民高度信任表示讚賞。
  • 《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華中師範大學發布
    12月15日,《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成果發布會在華中師範大學舉辦。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自2012年以來,每年定期編制、出版年度研究報告,今年已是第9本報告。2020 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使中國和世界旅遊經濟遭受重創,中國旅遊業甚至一度全面停滯。中國政府採取了積極有效的防控措施,極大地阻止了疫情的傳播和擴散,用較短的時間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勝利,為中國旅遊業全面復甦奠定了良好基礎。
  • 博鰲論壇報告:東亞正成為全球最具創新活力區域之一
    原標題:博鰲論壇報告:東亞正成為全球最具創新活力區域之一
  • 張毅君發布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報告
    今日(12月17日)上午,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正式在廣州匯華希爾頓逸林酒店舉辦。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主任委員張毅君先生在主會場上發布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報告。
  • 2020年度廣東創新百強榜發布 珠三角地區創新集聚效應明顯
    1月12日,廣州日報數據和數位化研究院(GDI智庫)發布「廣東創新TOP100榜(2020)」和「粵東西北創新TOP50榜」(「1+1」榜)。榜單運用大數據挖掘技術,對廣東省內2015年—2019年發明總量不少於50件的企業,從發明總量、專利授權率、全球化、影響力和成長性五個維度進行評價,為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發揮區域優勢以及優化產業結構等提供科學、專業的評價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