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體驗】小小網格員 社區居民「大管家」

2020-12-22 新天水

【記者體驗】小小網格員 社區居民「大管家」

□新天水記者 黃虹 安蓉 見習記者 趙超

在天水的各個社區,總會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不停的「掃街」、「刷樓」,他們的工作就是在社區裡不停地「找茬」,小到井蓋、路燈、垃圾箱,大到工地、商鋪,只要是市容環衛、安全生產、治安秩序等市民身邊的煩心事,都是他們關注的內容;鄰裡矛盾、物業糾紛甚至獨居老人等他們都要管。尤其是在老舊「三無」小區,他們儼然就像是這裡的「大管家」。

12月15日,記者跟隨秦州區西關街道環西社區的網格員們,體驗了網格員的一天。

「掃街」、「刷樓」

可他們真不是為「找茬」

今年50多歲的柳秀芳是環西社區的一名網格員,這天由於是街道對小煤爐的聯合排查整治行動,早上8點半,柳秀芳就和其他幾名網格員來到了社區,作了簡單的部署後,記者便跟隨她和西關街道相關負責人對轄區永慶路商鋪的小煤爐進行了逐一排查。

「現在正是『冬防』關鍵時期,我們每天都會巡邏,逐戶排查小煤爐的使用及用電安全。」柳秀芳笑著跟記者說,每天「掃街」、「刷樓」巡邏,有時候感覺自己就像「特務」一樣。

在入戶排查過程中,有些商鋪的小煤爐已經拆除,有的雖然沒有拆除,但已經停止使用,有的還在繼續使用煤爐取暖……。

「上周,我們就已經對轄區內的商鋪,小平房挨門逐戶的進行了巡查,對轄區使用小煤爐及燃煤戶進行全面排查並登記,並向居民講解宣傳大氣汙染防治知識及燃煤安全知識,積極勸導居民拆除小煤爐。」柳秀芳跟記者說。

在永慶路某商行,店主一看到我們一行人進門,臉上即刻露出了一絲不悅。在向對方說明來意後,店主抱怨著說:「我們是租的鋪面,暖氣管道都是壞的,維修的話需要好幾萬,房東不管,還得我們自己掏錢,電暖氣費電不說,這麼大的房子也熱不起來麼。」

「我們也理解你們的不易,但是我們這裡畢竟是禁燃社區,煤爐子又是火又是煙的,你們用著也不安全,也是為你著想嘛!」

面對店主的抱怨和不滿,隨行的西關街道工作人員和柳秀芳她們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解釋、勸說。直到店主同意限期內將煤爐拆除,並在告知書上簽字。

「這排鋪面我們已經來了4次了,有時候挨罵都是常事。」柳秀芳苦笑到。

「環西社區是禁燃社區,在網格員的配合下,這幾天我們已經拆除了30多臺燃煤爐。」西關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惠林告訴記者。

隆冬的早晨格外寒冷,巡查過程中,遇到部分店主的抱怨、不解、牴觸甚至爭吵,還要耐著性子、硬著頭皮解釋,填寫並發放告知書。一圈下來,記者的手都被凍的不聽使喚了。

「看這個名單,就剩10戶商鋪的煤爐沒有拆除,今天要全部走訪到,還要好好的勸說。」看著手裡環保局的調查反饋單,同行的西關街道綜合執法隊隊長楊萍說。

「現在正是最冷的時候,電暖氣功率大,費電,取暖效果也沒有煤爐好,大家肯定不願意拆煤爐,非要人家拆掉爐子,有時候真的是『門難進、臉難看』」柳秀芳說,「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只能硬著頭皮一趟又一趟的勸。」

上午10點,10多家商鋪總算都排查完了,還沒有拆除煤爐的也都發放了告知書,同意限期內就將小煤爐拆掉。

民情也分「陰晴雨雪」

他們就是「氣象員」

結束了小煤爐的排查工作,剛回到社區,社區的民情氣象站就顯示出一條信息:食品廠小區居民反映小區存在亂收水費和垃圾處置費的問題。

還沒來得及喝口水,記者就跟隨負責食品廠家屬樓區域的兩名網格員到現場跟居民溝通了解情況,並將問題反饋給自來水公司和環衛處。當天就對這個問題對居民進行了答覆:

由於該小區屬30多年的老舊、「三無」小區,管網老化漏水,使得居民平攤的水費不斷增加。為了徹底解決該小區基礎設施和管網老化問題,2019年底,社區已將該小區上報秦州區住建局,並列入了政府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等政府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施工完成後,小區內的各項基礎設施老化、管網老化漏水等問題將會徹底得到解決。

環西社區工作人員董佩向記者介紹到,「其實民情氣象站就是收集和受理民情、解決和辦理民事、公示和反饋結果的一個升級版的『民情流水線』。」董佩說,「居民可以在民情氣象站手機APP上反映問題,社區收集群眾反映的問題後,針對收集到的各類民情信息,用『晴、陰、雨、雪』四種氣象符號進行動態反映,建立『白、藍、黃、紅』四色響應機制,將居民的冷暖、困難、需求、期盼分為四個層次,針對不同層次對應開展服務。」

陪伴照料孤寡老人

是他們「最自然不過的事」

下午,記者跟隨環西社區負責人何俐麗和南明路桃園小區網格員閆秀雲,去到孤寡老人高鳳英家中,在路上,何俐麗告訴記者,老人今年80歲了,兒子因突發腦溢血年紀輕輕就去世了,前幾年老伴也走了,現在就剩老太太一人孤苦伶仃的生活。

「冬天天氣冷,老太太也很少出門了,隔幾天我們就上門去看看,有能幹的活就給搭把手。」閆秀芳說。

老人家住3樓,屋裡光線暗淡,冷冷清清,只有暖風機發出「呼呼」的響聲。

「姨姨,你這幾天身體有沒有不舒服?冬天冷,你下樓一定小心,有啥事情就給我打電話。」在老人家裡,何俐麗和閆秀雲跟老人拉起了家常。

「還有用電,暖風機、插頭用完一定記著關了。」

「要是下雪了路滑,你買菜不方便就跟我們說,我們就幫你買上了。」

「謝謝謝謝!你們那麼忙還經常來看我這個老太太,你們真的都太好了!」

……

隔三差五來陪同老人聊聊天、說說笑、幹點家務,是閆秀雲眼中最自然不過的事情。

臨走時,看到老人臥室地上有一大灘花盆裡流出的積水,閆秀雲默默地用拖把脫乾淨,又把地上的花盆擺放整齊。

回社區的途中,桃園小區另一位網格員王小麗跟記者說起了一件她的經歷:前年,80多歲的趙宏培老人好多天都沒有下樓來,因為老人的一雙兒女和老伴都在外地,老人常年獨居生活,擔心老人的身體,她和另外幾位工作人員便去老人的家裡,敲門時發現門是虛掩的,他們進去一看,老人躺在椅子上,身體已經僵硬了。他們便趕緊聯繫老人的子女,並向社區反映情況,因為老人的兒女離的太遠,短時間內趕不回來,他們又聯繫殯儀館幫著子女料理老人後事。

「網格員都是由居民中威信好、樂於奉獻的熱心居民和黨員擔任。」何俐麗告訴記者,環西社區的轄區內大部分是老舊小區,沒有物業管理,環境不好,網格員在社區的日常治理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記者了解到,環西社區現有居民3021戶7261人,居民樓56棟,目前配備了9名網格員,每天通過網格終端了解社區內的大小事務,若發現問題,可立即通知包片的網格員到現場了解具體情況,即時處置。

跟隨體驗的這一天,記者切身的體會到網格員工作的繁雜、瑣碎和不易:幫助社區幹部入戶進行外來人員排摸和監測;深入小區、樓院宣傳各類政策和相關知識;幫助社區開展環境衛生清潔和消殺;照料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在他們眼中,居民點滴無小事。

「孩子們都大了,嫁人的,外出打工的,我平時也沒什麼事情,被選為網格員,閒暇時間能為街坊領居們辦點事,幫點忙,自己的生活也充實了許多」。柳秀芳說。


相關焦點

  • 記者跟隨社區網格員代買藥,3份藥花了1個半小時
    2月27日上午,記者跟隨武昌區徐東路社區網格員龔鈺一起,幫重症病人買藥,3份藥耗時1個半小時。頭一天買藥無功而返早上8時10分,武昌區星海路科海園大藥房,龔鈺第一個來到藥店。這是上海醫藥湖北公司下屬藥店,此時還沒有開門。藥店開門時間為9時,為何要早到50分鐘?「來晚了排隊還要花時間。」龔鈺說。
  • 【戰「疫」一線黨旗紅】「三八節」特稿:我驕傲,我是社區網格員!
    ,是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前沿陣地,以女性居多的社區網格員就是這個陣地上的排頭兵。困難面前,長白山池北區黨委充分利用池北區社區劃分的15個大網格,發揮105名網格員和一批網格志願者的「群防群控」的主力軍作用,對全區28150戶反覆進行了4次摸底排查,對外來入區人員實施了嚴密有效的掌控。疫情爆發後,好多南方人來到長白山池北區的家「躲災」。對於這樣一個人口流動性大外來人口複雜的旅遊小鎮進行挨家挨戶排查登記也並非易事。
  • 網格員把居民生日記心頭,提前1月安排好「生日par」
    網格員把居民生日記心頭,提前1月安排好「生日par」大眾日報記者 王浩奇2020-12-02 17:39:38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王奶奶,下個月是您75歲生日,孩子們從外地回來嗎?」「給我打過電話了,說是不回來了,最近孫子高三學習緊張,等放假一塊回來。」
  • 靈臺縣城市社區公開選聘社區網格員啦!
    靈臺縣城市社區公開選聘社區網格員啦!關於公開選聘社區網格員的公告為全面貫徹落實省、市、縣委關於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要求,進一步優化和規範網格化服務管理,建設一支業務能力強、專業水平高、履職到位的專職網格員隊伍,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根據工作需要及崗位空缺情況,決定面向社會公開選聘社區網格員,現將選聘事項公告如下:一、選聘計劃
  • 「「平安之星」候選人」倪紅娟:打通「千人網格」的「小倪管家」
    在濱江新區康陽社區第一網格內,談及社區網格員倪紅娟,居民們總是這樣評價她。「江蘇最美網格員」--倪紅娟,靖江市濱江新區康陽社區第一網格網格員,管理著292戶人家,1000餘名常住人口。在這裡,網格是倪紅娟的主陣地,居民是她的服務對象,倪紅娟的職責就是在這「千人網格」內做好「小管家」。
  • @章丘人,您的專屬「網格管家服務群」來報到了
    讓110萬章丘居民都擁有自己的「專屬」管家服務群,享受五星級「管家式服務」,居民呼叫、群主報到;網格發起、聯動治理。、巡查、服務,編輯、拍照、上傳一條條社會治理服務線索、事項,一鍵鎖定推送給網格內的警務助理、綜治服務、法律服務、心理諮詢等服務管家,期待著這些事項能在自己的「網格管家群」內快速得到解決。
  • 15強網格員帶著「格子故事」來PK
    深圳晚報記者 崔曉丹 社區裡他們被居民暱稱為「格格」,每日奔波在樓宇大廈裡,讓危險與隱患「格格難入」;工作中,他們被叫做「最強大腦」,對轄區裡大情小事了如指掌,突發狀況第一時間就能趕到現場;生活中,他們被評價為「最可愛的人」,紮根基層、採集信息、排查隱患、調解糾紛、服務居民等樣樣在行。 一個格子一份責任,一個網格員一個動人故事。
  • 陳塘莊街微山裡社區網格員李妍:「變身」普查員 助力「點名」路
    陳塘莊街微山裡社區網格員李妍:「變身」普查員 助力「點名」路 2020-12-07 1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郴州鄧華明:不平凡的網格員
    小社區、大社會,小網格、大擔當。這張「網」不打魚,裝的都是老百姓柴米油鹽的瑣碎事;眾多「格」,不寫字,記錄的卻是社區每個角落的所需、所盼。鄧華明是桂陽縣南塔社區五網格的網格員,也是桂陽縣南塔社區的一名支部書記。
  • 廣州市社區「疫」線最美網格員|金角、銀角,都不如社區防疫鐵三角
    只有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幹成大事業。廣州市海珠區濱江街中海社區網格員把團結一致的精神融會貫通,充分發揮齊心協力、盡職履責的精神,共同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其中,負責開展信息核查的鐵三角更是防疫工作中最亮的星。火眼金睛,只為不漏調任何一個數據「早呀。」
  • 小管家,也能解決大問題
    在永安路街道西小區社區,不少居民但凡家中有事,往往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自己的樓棟紅管家。別看這小小的管家,還真能解決大問題。在小區治理中樓棟紅管家發揮了大作用一起來看有啥秘訣04參與小區治理協助網格員妥善處理好居民的多元化訴求,同時幫助困難居民解決實際問題,並對「老小弱殘」開展相應的關愛服務。積極參與矛盾調解,特別是對網絡問政問題,協助小區網格長及時處理。
  • 婁底應急:社區網格員構築疫情防控堅固屏障 守護群眾安全
    (「社區網格員」——婁底市安全生產執法支隊黨支部書記顏益泉在社區喊喇叭) (婁底市應急管理局「社區網格員」在社區排查)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偉鋒)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有這樣一群人積極投身一線抗擊疫情
  • 許多居民有事都愛找這位年輕的網格員陳秀麗
    老人口中的小姑娘就是陳秀麗,她是機關村社區的出租屋管理員,也是第五網格員,她以熱心為居民辦實事的工作態度,贏得大家的認可。陳秀麗負責的網格面積較大,樓層也多,但她從不抱怨,還常常幫其他網格員處理由於休假不能及時完成的事務;她經常在上門核對出租屋入住人員信息時,指導出租人員安全用火,做好消防防護,並熱心幫助他們辦理居住證,收集每個網格居民反應的問題,反饋給其他網格員,為大家及時解決問題。
  • 網格員大力推廣綠色健康碼
    為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要求,落實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根據推廣山東省電子健康碼申領工作要求,常家社區網格員高維峰和邱璐璐積極行動起來,在轄區範圍內全力推廣電子健康碼註冊申領工作
  • 桃源大學城社區網格員:用堅守和逆行撐起疫情防控一片晴天
    但有這麼一群人,從大年三十開始,他們就冒著被病毒感染的風險,逐棟逐戶開展人員摸排、穿梭街巷掛宣傳海報、駐守卡點貼近人群測溫、幫助隔離住戶採購物資……這群迎著危險逆流而上的人,就是我們身邊可愛可敬的社區網格員。「疫情有加速蔓延的趨勢,全員取消休假,全力參與抗疫!」疫情就是命令,網格就是戰場。
  • 龍崗區財政局肖建軍局長到馬安堂社區09網格開展「我當網格員」活動
    近日,龍崗區財政局肖建軍局長、坂田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朱玉華書記到馬安堂社區9網格禾塘光新村片區開展"我當網格員"主題黨日活動。他們深入城中村網格管理工作一線,以普通網格員的身份對城中村出租屋展開工作,實地體驗網格員的日常工作。
  • 社區網格員關愛相隨 幫助新冠康復者打開心結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陳泉 通訊員廖歡、黃桂英)已回歸社區的新冠肺炎治癒患者現在生活得怎麼樣?12月29日,武漢經開區軍山街川江池社區啟動「安全過節,溫暖跨年」慰問活動,社區兩委在網格員陪同下,對12戶康復患者家庭進行了上門慰問,讓他們感受到溫暖,用積極陽光的心態迎接新的一年。
  • 民生|網格「幹將」越來越多,服務觸角越來越細,組團式服務提升社區...
    從單一的網格員,到各方力量加入,社區網格服務之網越織越強大,服務觸角越來越細緻,實現基層服務提質、城市文明提質。8月2日,記者走訪了江漢、礄口、青山、江夏、黃陂的部分社區。「3+3+3+N」工作模式,盤活社區工作力量青山區鋼花村街119社區志願者救人的故事,近日在居民中廣為流傳。
  • 解決居民「急難愁」小網格發揮大能量
    社區晨報記者 嶽敏平日裡遇到困難,可能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找樓組長、找居委會幹部,而在長寧區周家橋街道,大家可以直接去找「網格長」。如今這條人行道能夠滿足兩人並排通行,居民道路安全有了保障。「現在這條路好走多了,再也不用小心翼翼了。」一位居民滿意地說。這看似是一條小小人行道的改變,背後卻離不開街道黨建網格化管理的力量。
  • 崆峒區:網格員變身「跑腿代購」詮釋「最強逆行」
    中國甘肅網2月15日訊(通訊員 魏麗)早晨七點,平涼市崆峒區西郊街道三天門社區網格員閆嬌放在床頭的手機又響了,拿起一看,是家住新裕花園的李某發來代購生活用品的信息,「蔥1斤,蘑菇1斤半、菜花2斤、一瓶醬油、兩瓶雪碧……」閆嬌快速起床,收拾一番,戴上口罩,準備開啟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