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量子計算現在跟1940年代電腦差不多

2021-01-11 快科技

上周,IBM宣布通用量子計算機開始商用,許多人認為此舉標誌著項目已經從「IBM Research」移交給「IBM Systems」,之前只是研究項目,現在開始向商用項目轉變。不過斯科特·克勞德(Scott Crowder)認為並非完全如此,他是IBM量子計算CTO兼副總裁。

「不完全是『移交』,實際上是合作。」 克勞德解釋說,「這是一個過渡點,從純粹的科學、純粹的研究轉向工程、研發和商業化。」

克勞德用傳統計算機發展歷史類比,他說:「現在量子計算機所處的階段相當於40年代,而不是60年代、70年代,只相當於1940年代。我們還處在早期,目前關注的主要還是基本技術,與此同時,我們會竭盡全力讓更多人接入系統。」

許多人很好奇,他們想知道量子計算會對日常生活造成怎樣的影響,將通用量子計算機商用也許可以幫助IBM找到答案。

 

將量子計算帶到真實世界

在新聞稿中,IBM談到了量子硬體的未來規劃,當中還說到了技術的應用潛力,引述了公司員工和行業專家的言論,他們看起來很樂觀。相比之下,IBM對於量子計算機何時推出一筆帶過。公司在聲明中承諾,在未來短短幾年內,將向合作夥伴提供通用量子計算機。IBM還表示,它的目標是在未來短短幾年內造出50量子位系統。

時間相當模糊,許多人認為IBM Q只是提前卡位,缺少實質性計劃。不過克勞德堅持認為,背後公司有著更明確的計劃。

「是的,在公司內部我們對『未來短短幾年』有著明確的定義。」克勞德笑稱,「我們曾經說過,IBM的目標就是在今年之內向一些精挑細選的行業合作夥伴提供系統。我們還曾說過,在未來短短幾年內將系統升級到大約50量子位的水平。」

克勞德強調說,IBM的目標是讓量子系統變成「真正」的產品,而不是PowerPoint展示文檔、文件。

雖然不願意透露詳細時間表,不過IBM期待很高,它希望IBM Q能夠在量子計算下一輪變革中起到關鍵作用。雖然目前IBM還沒有做好向公眾披露時間表的準備,但是IBM很樂意介紹量子硬體與市場上其它系統的區別。

爭論

如果沒有密切關注量子計算的動態,你可能會感到困惑。上周,IBM宣稱通用量子計算機首次商用,然而早在很多年前D-Wave已經向企業用戶提供量子硬體了。

D-Wave的宣傳招來許多批評。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D-Wave用量子位數量宣傳產品,最新的系統可以訪問2000個量子位,遠超IBM,在未來短短幾年內,IBM的目標是推出50量子位系統。事實上,兩家公司的硬體不能相提並論,D-Wave開發的是「量子退火設備」(Quantum Annealers),它只能處理特定問題。IBM開發的是通用量子計算機,和傳統計算機相似,可以處理各種問題。

「我想,對於了解量子計算的人來說二者的區別不言而喻。」克勞德說,「如果只是普通技術員,可能會感到困惑。」

「我們提供的產品不是功能固定的系統,而是通用系統。」克勞德補充道,「量子計算的性能讓人興奮,主要是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探索超大空間,這才是最重要的。」

克勞德所說的就是完全的量子糾纏,它能夠擁有多種狀態,傳統計算機採用的是二進位,只有開/關兩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用40-50個量子位創造一臺量子計算機,傳統計算機就無法模擬了。當前行業內還有一些爭論,比如D-Wave硬體在傳統系統面前是否具有優勢。

就水平而言,IBM量子硬體已經比之前出現的商用產品都要強大。IBM的量子計劃很崇高,為了達到目標,IBM不只在尋找客戶,還在尋找合作夥伴。

和搶先體驗相似,只是用的是量子計算機

2017年年底之前,IBM會挑選一些行業合作夥伴,讓它們「搶先體驗」量子系統。以前企業向製造商採購硬體,這次不同。克勞德說,最開始時,IBM想找一些合作夥伴,大家密切合作,IBM希望合作夥伴可以推動生態系統發展。

合作可以讓IBM夥伴受益,因為IBM會對硬體進行維護、定期升級。在空間、溫度、實戰方面,量子計算機要求苛刻。由IBM看管系統,合作夥伴可以集中精力挖掘量子系統的應用潛力。

之前IBM推出過IBM Experience,它通過雲計算提供量子計算,效果不錯。克勞德比較說,研究人員在實驗室開發5量子位計算機,運行了幾次,蠻成功,研究人員從中獲得結果,幾個月後再次啟動,讓它再次運行;IBM不同,自2016年5月以來,IBM的量子計算機一直在運行。

為什麼企業要使用量子硬體?如何使用?與早期使用者合作也可以幫助IBM尋找答案。

IBM Q是一個長遠項目。合作夥伴參與進來,與IBM一起探索未知領域,當量子計算為企業帶來的益處漸漸明朗時,企業就可以搶佔先機。IBM的眼光雖然長遠,不過企業暫時不會放棄傳統計算機。

真正的量子飛躍

未來量子計算會不會與傳統計算機共存?克勞德回答說:「肯定,比我的一生還要長。」

「傳統計算機存儲、處理大量數據時有優勢,與今天的量子計算相比效率高很多,在我可以看見的未來量子計算無法超越。」克勞德解釋稱,「從理論上講,傳統計算機可以做的事通用量子計算機都能做,但依我之見,如果需要處理大量數據,量子計算機不是很擅長。探索巨大的問題空間,這才是量子計算擅長的。」

IBM並沒有將量子計算機視為傳統計算機的下一代,它是全新的硬體,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的缺點。

量子計算技術還不成熟。近幾年來,全世界的研究人員朝著大型通用量子計算機前進,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在開發潛在應用方面進步甚微。結果行業陷入了惡性循環。

克勞德說:「如果系統只有20-25個量子位,你可以在筆記本上模擬量子系統。如果達到40多個,50多個,即使是世界最大的超級計算機也沒辦法探索整個可能空間。」 克勞德認為,只有進入量子系統才能真正理解如何為量子系統編寫算法,此時已經無法用傳統系統模擬了。

產業基準

就目前而言,通用量子計算機還處在發展初期,甚至連一套比較不同系統的標準都沒有。IBM希望能用「量子體積」(quantum volume)這個指標來解決此問題,量子體積與量子位數量、量子運行質量、量子連接、相干時間、並行等因素有關。

克勞德說:「將所有因素綜合在一起,就可以告訴你量子計算機有多強大,相當於它所探索的空間尺寸。歡迎其它人參與進來,完善標準,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需要類似的標準,如此一來大家就可以區分不同量子計算機的價值,分清這一代與下一代產品的價值差異。」

「我說過,現在相當於40年代。」克勞德稱,「我們還沒有確立產業基準,無法界定量子系統的性能,不過未來幾年情況會迅速改觀,IBM及其它企業會繼續抬高系統門檻。」

目前IBM只是在打基礎,這些基礎事關未來幾年的發展。量子計算已經成為IBM業務的關鍵部分。

克勞德說:「我們已經走到了臨界點,我們看到一條康莊大道通向龐大的系統,不久的將來它就會出現。的確,目前公布的消息沒有提到具體時間,但我們的確看到一條通向龐大系統的道路。事情變得有趣起來。」

IBM已經向量子計算投入許多時間和資源,IBM Q只是朝前邁進一步。IBM野心很大,它要將量子計算變成商用產品。眼下正是量子計算發展的關鍵階段,如果可以找到正確的合作夥伴,IBM Q就能扮演關鍵角色,讓技術走出實驗室,應用於真實世界。

 

相關焦點

  • IBM副總裁:量子計算機的今天,就像傳統計算機的1940年代
    關於宣傳的爭論除非你一直密切關注量子計算的發展,否則當上周IBM宣布將推出第一臺商用化的通用量子計算機時,你可能會感到困惑,因為D-Wave公司在幾年前就開始為企業用戶提供量子計算的硬體了。然而,D-Wave的宣傳手段招致了很多批評。
  • 什麼是量子計算機?「九章」確立的「量子計算優越性」有多厲害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副研究員袁嵐峰一直致力於科普寫作,他告訴記者,兩者的計算形式不一樣,「電腦通過電路的開和關進行計算,而量子計算機則是以量子的狀態作為計算形式。」我們日常使用的電腦,不管是屏幕上的圖像還是輸入的漢字,這些信息在硬體電路裡都會轉換成1和0,每個比特要麼代表0,要麼代表1,這些比特就是信息,然後再進行傳輸、運算與存儲。
  • 二手ibm筆記本報價推薦
    二手ibm筆記本在網絡平臺內是比較熱銷的,因為性能卓越,整體價格比較低廉,吸引了不少大學生、打工族的購買。然而該品牌的二手筆記本系列有很多,到底哪個型號的產品更好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幾款比較熱銷的二手ibm筆記本產品,讓各位朋友對該品牌的二手產品有個大致的了解
  • 百度成立量子計算研究所 巨頭爭搶賽道
    3月8日,百度宣布成立量子計算研究所,開展量子計算軟體和信息技術應用業務研究。雪梨科技大學量子軟體和信息中心創辦主任段潤堯教授出任百度量子計算研究所所長,直接向百度總裁張亞勤匯報。     微軟則在去年下半年傳出消息,與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建立新的量子計算研發實驗室,此前其在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也建立了專門研究量子計算的實驗室 Station Q。去年12月,微軟低調推出程序語言「Q#」,協助開發者開發量子電腦的軟體。
  • 量子計算大門被推開 百度段潤堯直播講解量子計算新時代
    9月26日,百度研究院量子計算研究所所長段潤堯教授、中科院計算所研究生王子和B站知名科普類UP主汪振興在百度APP上三方互動直播,精彩的「百度量子計算科普課堂」內容,使得直播現場有超過15.3萬人觀看,並有豐富的彈幕互動,在向大眾科普量子計算領域各類知識的同時,全方位展現了百度在量子研究領域不斷探索的堅定決心,也希望能為更多社會年輕科技愛好者帶來啟發。
  • 從基礎量子位到當下火熱的量子計算機,一文助你入門量子計算
    為了攻擊希爾伯特的這一問題,圖靈精確的定義了算法的含義,並描述了我們現在所稱的圖靈機器(Turing machine):可以執行任何算法的單一通用可編程計算設備。從那時起,計算機逐漸發展成為了一個產業,數十億臺基於圖靈模型的計算機已經售出。1985 年,英國物理學家大衛 · 德伊奇(David Deutsch)提出了一個更深入的方法來定義算法。
  • IonQ計劃將量子計算商業化
    「這篇論文基本上是構建量子計算機所需的所有構件的藍圖,因此他們說,『好吧,讓我們開始吧。』 這就是開始的方式。」   如今,IonQ將AWS,三星,洛克希德·馬丁,HPE等公司視為投資者。   以下是我與查普曼的對話中有關量子計算的未來的一些亮點。   由於雲計算的出現,量子計算的採用將比預期的更快。查普曼說,將量子系統放在雲實例上的能力將刺激開發人員。
  • 量子計算總是混合的,這需要不斷協調
    現在,我們不再簡單地將指令發送到CPU,可以跨一系列設備進行計算,每種都可以解決一組特定的問題。計算選項的增加同時也複雜化了計算環境。這種複雜性帶來了兩個挑戰,一是設計上需要創建穩定和可擴展的架構,以便於執行多設備計算的作業。二是確保以高效、優化和可重複的方式實際運行這些工作。換句話說,我們不僅要設計多設備架構,還需要在它們之間協調計算。
  • 阿里達摩院施堯耘:量子計算的潛力和挑戰
    我研究量子信息科學已經有 20 多年,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很基本的問題。既然這是一個課堂,那大家還是要學點東西;所以我會花點時間講原理。另外我會講一下現狀和未來的挑戰。我是名科學家,當講量子計算的時候,我必須強調我講的是潛能。因為目前畢竟量子計算還沒有算出一個經典計算機算不出來的問題。未來還有很多的不確定性,所以只是講潛能。量子計算的潛能什麼是量子計算?
  • 前沿|潘建偉:量子通信不會取代現有通信方式 量子計算正從「玩具...
    30多年前,在科學家們對量子疊加、量子糾纏等量子力學基本問題的研究過程中,精細的量子調控技術逐漸發展起來,使得人類從對量子規律的被動觀測跨越到對量子狀態的主動精確操縱,由此我們現在所說的「量子科技」便誕生了。量子科技是融合量子調控和信息技術而產生的新興學科。在這一領域,我國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並在部分方向實現國際領先。
  • 量子計算絕對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超級觀點_詳細解讀_最新...
    當然,我們不要認為量子計算機就只是硬體。我們現在的計算機要能夠運行得起來,依然需要各種層面上的軟體,最直觀的就是作業系統、應用軟體,以及底層的軟體,所以量子計算機應該是指能夠實現量子計算的軟硬體的統稱。 羅樂:我想強調一下,為什麼現在我們會對量子計算這麼重視。
  • 歷經3次變身的百年藍色巨人IBM,還能和亞馬遜、微軟一較高下嗎?
    考勤機1940年代IBM正式推出具有計算能力的「計算機」,包含:603型電子乘法器處理技術從機電開關演進到了真空管電路。選擇性序列電子計算器則大大提升了處理速度、存儲空間、計算能力和可編程性。第一臺個人電腦1990年代,IBM和Microsoft合力吃下個人電腦市場,但個人電腦這局走到最終,卻讓IBM錯估局勢,主要是雖然Microsoft與IBM合作作業系統的部分,但是其個人電腦作業系統並非僅限IBM可以使用
  • 深度學習量子退火量子計算N種算法
    】旗下獨立報導量子計算|人工智慧|VRAR|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科技領域的專業研究性訂閱號隨者報導內容的不段豐富,粉絲數量大幅提升,經觀眾反饋及高手點撥,即日起進行專業分離,是為了粉絲有更佳的訂閱體驗感謝字幕組、技術組團隊的辛勤工作提到量子計算,首先得弄清什麼是量子退火(quantum
  • 碾壓谷歌 「量子霸權」:詳解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
    這一成果,使得我國成功達到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Quantum Supremacy,國外也稱之為 「量子霸權」)。  值得一提的是,相關的論文已經於 12 月 3 日在線發表在國際知名的學術期刊《Science》上。  那麼,量子計算原型機 "九章" 有多牛呢?
  • AI與量子·真·令人禿頭·計算
    量子力學指出,世界的運行並不確定,我們最多只能預測各種結果出現的概率,一個物體可以同時處於兩個相互矛盾的狀態中。量子計算就是一種遵循量子力學的規律調控數據的過程。*量子實體可以同時處於兩種狀態,就像薛丁格著名的「既死又活的」貓一樣。
  • 百度用直播科普量子計算:擁抱「人人皆可量子」的正確方式
    △圖註:「不可估量」——百度量子計算科普課堂直播現場就在昨天,我們注意到這樣一場以「不可估量」為名、以量子計算為話題的直播活動,通過百度直播,百度研究院量子計算研究所所長段潤堯教授圍繞量子計算領域,深入淺出地為我們帶來了一節科普課。在互動中我們看到年輕群體旺盛的求知慾和對這場直播的好評。
  • 中國團隊本源量子入圍空客公司量子計算全球挑戰賽決賽
    2019年1月,空客公司發起了全球量子計算挑戰賽,邀請了全球36個量子計算團隊超過800位研究人員,與該公司聯手打造航空航天領域的量子時代。圖片來源:空客公司官網此次空客量子計算挑戰賽(AQCC)提出了從簡單的數學到飛行物理學,五個不同類型的問題。包括飛機爬升優化、計算流體動力學、用於求解偏微分方程的量子神經網絡、機翼設計優化、飛機裝載優化。
  • ...問世,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它的「魔力」在哪裡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鄭琳北京時間12月4日凌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團隊在《科學》雜誌在線發表論文《用光子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宣告了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中國科學加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
  • 專注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技術,「國儀量子」獲高瓴領投數億元B...
    作者:李子月編輯:石亞瓊**36氪獲悉,量子精密測量儀器公司國儀量子完成B輪融資數億元,高瓴創投領投,同創偉業、基石資本、招商證券跟投。本輪融資用於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研發和自主高端科學儀器的行業應用。國儀量子成立於2016年,致力於以量子精密測量和量子計算為核心技術,打造先進儀器產業集群。
  • 重大突破,量子計算的研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項新發現的團隊來自丹麥哥本哈根的尼爾斯波爾研究所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將他們的量子技術提高到了經典計算技術無法再跟上的程度。他們開發了一種晶片,用於建造未來的量子模擬器。現在,哥本哈根大學尼爾斯·波爾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加入了谷歌的行列,參與建造世界上第一臺量子計算機,他們稱之為「重大突破」。「我們現在擁有的工具可以讓我們建造一個量子模擬器,它可以超越經典計算機。這是一項重大突破,是量子物理學領域的第一步。」量子網絡中心主任彼得·洛達爾教授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