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殺加怒。
(直譯)看見有人被殺,非但不予哀憐,反而更加憤怒。
(白話)故事三:明朝的劉錫元,曾夢見有個人拜求他說:「我是宋將曹翰,曾在唐朝當過小官,因聽法師講經而有感悟,就設齋供養法師,從此感召福報,生生世世都是士大夫,漸漸累積善因。到宋朝時擔任副將,因為屠城濫殺的緣故,每世轉為豬身,來償還所造的殺業。曾在往年,佃戶以我來抵充欠您的租金,蒙您憐憫,讓我存活下來,現在我又到此地償還宿債,所以特來向您求救。」
劉公說:「用什麼方法救你呢?」曹翰說:「每次我被宰割時,非常痛苦難以忍受,只有聽到念佛聲,才可解除痛苦。希望您以後凡是見到牲畜被殺時,或在烹煮時,能發大悲心,只要念阿彌陀佛[1],或持大悲咒[2]、準提咒[3],這樣不但可以解除我的痛苦,而且還有超脫的好處。」說完,很悲傷地道謝後離去。
又有位鄭鄰暴斃,到了冥府因為冥吏捉錯人,就放他回陽間,閻羅王向他說:「你回到陽間以後,要認真積德行善,看見有人殺生,你就為它們念南無[4]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聖號[5],被殺者即可仰仗佛力超生,你也可以得到福報。」
由此可知,平時念佛可為亡靈脫難超生,現世的人也能增福添壽,壽命盡時可往生西方淨土。有人問:「只有念佛名號,怎可能自利利他呢?」答說:「眾生都因久遠劫來迷昧本性,才會無法覺悟,但是只要一聽到佛號,迷時之心就立刻覺醒。況且他人以殘忍手段殺生,而我卻以慈悲拔苦之心為它們念佛,那麼舍惡從善之路,就在這裡了。所以見到殺生能念佛號的人,真是功德無量。」
明朝的憨山大師[6]說:「我在平常時候,每當聽到動物被殺的聲音,不覺就會心痛,便立刻為它們念佛和念往生咒;我這樣做,只是為這些被殺生靈盡一份心意而已。」現在看到以上二則公案,才知那些被殺受苦的眾生,因為聽聞佛號,真能獲得安樂利益。由此推論,凡見到殺生或聽到被殺,或看到在砧板上、湯鍋裡被殺被煮的生靈,我們都要隨時隨地發出慈悲心,為其念佛拔除痛苦。若是所有的人都能發這慈心三昧[7],那就全是菩薩救度眾生的大事,這個功德實在不可思議!
說明:
[1]阿彌陀佛:為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是梵語,義譯為無量,含無量壽、無量光二義。阿彌陀佛或譯為無量壽佛、無量光佛、無量清淨佛。
[2]大悲咒:為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之別名。《大悲心陀羅尼經》云:「若諸眾生誦持大悲神咒者,不生諸佛國者……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也。」
[3]準提:又稱準提觀音、準提佛母,意譯作清淨。護持佛法,並為短命眾生延壽護命的菩薩。
[4]南無:合掌稽首、歸依、歸向之義。讀拿摩。
[5]觀世音菩薩:《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詳說此菩薩於娑婆世界利益眾生之事。謂受苦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實時觀其音聲,令得解脫;若有所求,亦皆令得。
[6]憨山大師:是明朝僧人,安徽全椒人。俗姓蔡,名德清,字澄印,號憨山。十二歲從金陵報恩寺永寧誦習經教,十九歲出家受具足戒,並至棲霞山從法會受禪法;一生宣揚禪宗,同時也倡導念佛法門。
[7]三昧:是梵語的音譯,又作三摩地,意譯等持、定、正定。即將心定於一處的一種安定狀態。
(《集福消災之道》,王潮音整理,福峰圖書光碟有限公司印,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