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百花齊放,歷久彌新,對於喜歡戲曲的小夥伴們肯定對中國的戲曲多多少少的都有所了解,戲曲分為五大類,而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五大種類的其中一種,豫劇。
說起豫劇最為熟悉的可能就是常香玉老師,原名張妙玲。她追求創新,逐漸形成了獨具一格的風格,也為我們的戲曲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不過說起常香玉就不得不提起她「孫女」小香玉。
而現在的小香玉在戲曲界一數一的人物,字正腔圓,氣場龐大的她一度收穫了很多的粉絲,但是如此優秀的一個豫劇演員現在卻和自己的「假奶奶」反目成仇,據說常香玉對小香玉很是失望,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小香玉」這個名字也是「奶奶」常香玉賜予的藝名,可見兩人的情誼當時有多深厚。但是現在卻是物是人非。
「小香玉」原名陳百玲,爺爺正是常香玉的丈夫,不過小香玉也只能算的上是常香玉的繼孫女。
小香玉從小就生在一個很有文化氛圍的家庭中,家鄉在河南鄭州的小香玉出生在一個藝術世家,受到的教育也和其他人不一樣,接觸的大多都是一些文藝活動。
小時候的小香玉滿身的的傲氣,還有一種嬌小感,在11歲就考上鄭州市戲曲學校,畢業後就憑藉著優異的成績被分配到鄭州市豫劇團,僅僅15歲就可以主演的《木蘭從軍》,一時間火遍黃河兩岸。
當時常香玉就看出來了小香玉的才華,就收她為親傳弟子,並且賜名小香玉,親身傳授。
小香玉自身的努力再加上奶奶的悉心教導,小香玉榮獲多個大獎,不得不說常香玉對小香玉的幫助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之後的小香玉又憑藉著出色的表現來到了河大的藝術系,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在1988年小小年紀的她就上了春晚,後變成了春晚的專業戶。
除此之外,小香玉還創辦了「小香玉希望藝術學校」,專門教授農村有藝術願望的孩子,培養了大批的藝術人才。
德藝雙馨的小香玉在愛情上也是令人羨慕,和導演王為念的第一段婚姻的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還是找到了令人羨慕的愛情。
起初的小香玉和王為念經常在春晚上見面,這樣一來聯繫就變多了,在當時辦學校時候的小香玉遇到了資金困難,還是王為念出手幫忙,兩人也因此結緣,正式踏入婚姻的殿堂。
不過這段在外人都很看好的婚姻,在經歷了四年的柴米油鹽之後就變的一文不值,兩人走到了盡頭。
據說當時離婚後的王為念依舊是戀戀不捨,即使是時間過去了很久也依舊是一塊心病,而小香玉在離婚後專心投入到了自己的事業裡,但是卻在在藝術規劃上與奶奶發生了一些衝突。
因為有些事情的耽擱,小香玉足足有十年都沒有好好的上臺演出豫劇,頂著光環出現在各大電視間。
這也使得常香玉很失望,覺著小香玉背離了自己當初的期望,沒有回歸到穿傳統的豫劇中,甚至還發出過這樣一份要收回藝名的聲明。
此時的小香玉也認識到由於自己的考慮不周,聽從了奶奶的話。
之後的小香玉又遇到了自己的愛情,對方是自己的鐵桿粉絲,但是比小香玉小很多,這段姐弟戀一開始是不被人看好的,但是時間久了,慢慢證明了兩人是真的合適,丈夫還在工作中為小香玉保駕護航。
如今小香玉已經55歲了,現在的兩個人的兒子都很大了,三口之家很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