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祿之災
傳說,遠古時代,古帝顓頊〔zhuān-xū〕高陽氏的後代重黎,在帝嚳〔kù〕高辛氏即位以後,當過「火正」 (管火的 宮)。因為他能以火光照耀天下,有很大功勞,所以帝嚳給他命名為「祝融」。(《史記•楚世家》:「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祝融死 後,他的弟弟吳回繼任為「火正」。祝融的兒子陸終也當了火官。他們倆都象祝融一樣熱烈光明,忠於職守。人們就把 這兄弟、父子三個,奉為火神。(《禮記•月令》孫希旦集 解:「祝融,在地火行之神。」《左傳•昭公十八年》社預註: 「回祿,火神。」)
「回祿」,是吳回、陸終的合稱。不知為什麼不稱「回陸」或「吳陸」而稱「回祿」。而且,也不知為什麼,後來人們竟把這兩位火神的名字當作了火災的代稱——叫做「回祿之災」,或者說是「慘遭回陸」。
唐柳宗元《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中,有幾句話大意說:「你的家雖然不幸被火燒光了,但是某些人對你的猜疑,倒也從此消除。因為這一下足以證明你原來並沒有什麼積蓄,你是淸白不汙的。『是祝融、回祿之相吾子也(這是祝融、回祿幫了你忙啊)! 』 」
宋朱蒽《答包定之書》中用了「回祿之災」一語: 「近 聞永嘉有回祿之災,高府(您家)不至驚恐否?」
淸蒲松齡《聊齋志異•馬介甫》也曾以「回祿」指火災:「又四五年,遭回祿,居室財物,盡為煨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