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夢島主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民國是一個文化昌盛的時代,連結婚誓詞都寫得優美如詩,底蘊深厚,簡直比情書還要動人。
比如,那句著名的「願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便是胡蘭成寫給張愛玲的結婚誓詞。
除了這種由名人自己所撰的愛情宣言,另有諸多官方通用的結婚證書誓詞,每一個版本都是辭藻華美,典故頻出。
(民國結婚證書)比如最經典的這版寫道:
「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此證!」
這段簡短的民國結婚誓詞,涉及諸多寓意美好的愛情典故。
典故一:桃花灼灼,宜室宜家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出自《詩經·周南·桃夭》,原文為:「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這是一首祝賀年輕姑娘出嫁的詩。其中的「華」同花;「夭夭」和「灼灼」都是形容花朵怒放,鮮豔如火、生機勃勃的樣子;「之子」代指這位姑娘,「於歸」即出嫁;「室家」指夫家。
全句的意思是:在桃花盛開的時節,美麗的姑娘出嫁了,家庭定會幸福,婚姻定會美滿。
典故二:瓜瓞綿綿
(瓜瓞綿綿)
出自《詩經·大雅·綿》,原文為:「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瓜」是大瓜,「瓞」是小瓜,「綿綿」則是不斷絕的樣子。「瓜瓞綿綿」的意思就是宛如一根連綿不斷的藤上結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瓜一樣,常引用為祝頌子孫昌盛。用這句話來祝福新婚夫婦,確實再適合不過。
典故三:紅葉之盟
(紅葉題詩)
出自唐宋傳奇小說《流紅記》,該篇故事寫的是唐僖宗時,有一個叫於祐的書生,在御溝中拾得一片紅葉,上面有詩云:「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書生心知,這一定是某位宮娥所作,不禁暗想究竟是何等佳人,方能有如此才華?於是心中愛慕,相思成疾。
書生另尋了一片紅葉,也學著題了兩句詩:「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然後置於御溝上流,使其流入宮中,希望被佳人拾得,傳達心意。
多年以後,書生娶因獲罪而被遣的宮女韓氏為妻,成婚之日,二人交換心事,各自拿出珍藏的題詩紅葉,方知彼此便是那個紅葉傳情的心上人,於是相對感泣,感謝天意撮合,韓氏另寫詩詠其事曰:「一聯佳句題流水,十載幽思滿素懷。今日卻成鸞鳳友,方知紅葉是良媒。」這便是「紅葉傳情」的典故,亦稱「紅葉為媒」或「紅葉之盟」,寫在結婚誓詞裡,頗有佳偶天成、有情人終成眷屬之意。
(民國結婚誓詞)筆者云:民國結婚證上的誓詞,既寓意吉祥,又古樸優雅,既表達了美好祝福,又彰顯了傳統文化,完美詮釋了結婚證作為「法律文書」和「情感歸屬」的雙重屬性。怎麼樣?看過民國版的結婚誓詞,是不是覺得我們如今結婚證上的「結婚申請,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予以登記,發給此證」云云簡直弱爆了?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