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是2017最大的謠言!2018別再中招了

2021-02-15 人民網

2017年過去了,那些令人驚心動魄、啼笑皆非的謠言你還記得嗎?人民網「求真」欄目與百度闢謠平臺聯合推出年度盤點,跟小夥伴們一起回顧謠言的套路。希望在新的一年,如果再遇到這些謠言改頭換面,大家都能慧眼如炬,秒辨真相。

1、雄安新區系列謠言 搜索次數 1300萬 事件新聞熱度 ★★★

【傳聞】① 男子因誤賣雄安房子跳樓;② 5月,雄安新區補償標準公布;③ 雄縣倆大媽跳廣場舞中暑身亡;④清華大學將遷入雄安新區……

【真相】① 4月3日,有男子墜樓去世,經白溝新城警方調查確認,死者在保定沒有房屋買賣和交易行為。② 5月20日,雄縣公安局通報造謠「補償標準」的網民被拘留10天,另外,2017年9月鑑於新區徵地拆遷政策體系尚未出臺,雄安新區先行補償標準公布。③ 8月4日雄縣舉行廣場舞比賽後,一網民因開玩笑稱有多人中暑身亡,另一網民未核實就轉發,兩人被各處以5日治安拘留的行政處罰。④一篇稿子中的「我猜清華大學可能會成為第一個遷入雄安新區的樣板單位」,經過多次傳播,就變成《媒體:河北雄安新區設立 清華大學要去河北了》。4月14日,人民網刊文《清華大學將遷入雄安新區?校方:我們沒有相關的消息》,再次明確「清華大學遷入雄安新區」是謠言。【詳細】

【套路】雄安新區的設立是千年大計,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有關它的話題「自帶光環」,備受矚目。不僅在2017年會有謠言,今後也難免會有。如果您在非權威渠道看到奇怪的傳聞,還請先打個「問號」。

2、 國家氣候中心推出中國「新四大火爐城市」榜單 搜索次數 409萬 事件新聞熱度★★★

【傳聞】2017年7月,一篇「武漢不再是全國三大『火爐』」的報導刷屏網絡。文中稱,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首次向公眾權威公布中國夏季炎熱城市情況,夏季炎熱程度靠前的10個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分別為:重慶、福州、杭州、南昌、長沙、武漢、西安、南京、合肥、南寧。其中,重慶、福州、杭州、南昌四個城市成為「新四大火爐」,武漢退出前四,位居第六。多地網民信以為真。

【真相】這份號稱首次發布的中國「新四大火爐城市」榜單與2012年國家氣候中心公布的前十火爐城市名單完全一致,根本不是「新名單」。【詳細】

【套路】媒體刊發內容出錯,網民防不勝防。媒體需加強對於內容的把關與審核,以免誤導。

3、2020年將取消中考 搜索次數 347萬 事件新聞熱度 ★★★

【傳聞】2017年11月,一篇《2020年中考要取消,即將普及高中…》的文章,引發家長關注。

【真相】12月5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負責人回應,教育部於2016年頒布了《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推行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並不是取消中考,而是將初中畢業考試和高中招生考試合二為一,實現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試,減輕學生重複備考的負擔和壓力。

【套路】從十九大報告中「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推出「高中義務教育」,再罔顧普通高中、職業高中等的區別,臆斷「取消中考」,謠言就是這樣脫離現實,斷章取義,偷換概念,誤導他人的。

4、吳京一家人都不是中國人 搜索次數 1.9億 事件新聞熱度 ★★★★★

【傳聞】電影《戰狼Ⅱ》火了後,有網傳消息稱,「吳京是中國香港籍,妻子謝楠持有美國綠卡,其子是英國國籍,一位拋棄中國大陸國籍的人在教育你愛國,你還信了?」

【真相】謝楠母親闢謠,並曬出謝楠、吳京兩人的中國護照,以及兩人孩子的出生證明,用事實證明吳京一家人都是中國國籍。發出造謠微博的用戶迫於輿論壓力也刪除微博,並為自己不經核實聽信謠言給吳京所帶來的影響公開道歉。

【套路】關於名人國籍的謠言,時有出現。楊瀾、張海迪、許晴都曾闢謠。《戰狼Ⅱ》的熱映,激發了國人的愛國熱血情懷,此類「釜底抽薪」的謠言,利用主創人員的身份和電影主題的反差作文章,進而引申為「愛國元素不成立」,不僅蹭了熱度,還潑了冷水。值得警惕。

5、 「九寨溝地震」捐款返雙倍 搜索次數 6600萬 事件新聞熱度 ★★★★★

【傳聞】九寨溝地震後,有部分網民表示收到地震局救援中心發來的呼籲捐款簡訊,簡訊中提到,請市民將錢打入某帳號,該款項將全部用於四川地震救災,同時,承諾災後將雙倍返還捐款金額。

【真相】8月9日,多地網警對此信息進行闢謠,稱系騙子欲借地震災情騙取錢財,廣大網民請不要輕信來源不明的信息,尤其是涉及財物方面的信息,一定要仔細甄別,防止上當受騙。

【套路】災情謠言作為災害信息衍生品,常藉助災後的輿情「聚光燈效應」混淆視聽。官方機構第一時間闢謠,使謠言止於真相,才是要義。【詳細】

 6、山東14歲男生籤約麻省理工 搜索次數 751萬 事件新聞熱度 ★★★


【傳聞】山東萊陽教育體育局官方網站發布了該市第二實驗中學的14歲初中生李某某「被麻省理工學院提前籤約」的消息,引發了媒體的追蹤報導。

【真相】萊陽市教育體育局通過微信公眾號致歉,並稱此前報導為失實消息。【詳細】

【套路】當地教體局疏於審查,因「宣傳需要」炮製天才少年。報導中,因多處情節有悖常理引發公眾質疑。當謊言被揭穿,無論是當地有關部門,還是當事少年,都名譽掃地。相關部門應該研判,能夠演繹出負面的宣傳,不要也罷。

7、北京紅黃藍幼兒園有軍人猥褻兒童 搜索次數 5186萬 事件新聞熱度 ★★★★

【傳聞】11月22日起,網絡傳聞北京市朝陽區管莊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有「爺爺醫生、叔叔醫生」猥褻兒童,並有涉軍相關內容。

【真相】11月24日,「老虎團」政委馮俊峰公布了初步調查結果:涉事幼兒園與部隊沒有牽連,沒有發現官兵涉及傳言中的所謂猥褻等行為。

下一步,還將繼續進行調查,如發現有軍人參與違法違紀活動,將堅決查處,絕不姑息!11月30日,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就此回應:第一,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的未來,我們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傷害任何一個孩子。第二,軍隊是國家的柱石,是人民的衛士,我們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詆毀我們的子弟兵。第三,網絡是較量無聲的平臺,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我們都要擦亮雙眼、提高警惕。【詳細】

11月28日,朝陽警方通報,網傳涉事幼兒園「群體猥褻幼童」等內容,經查,系劉某、李某某二人編造傳播。劉某被行政拘留,李某某被批評教育並在微博公開致歉。經核實,女童家長趙某某承認發表的「『爺爺醫生、叔叔醫生』脫光衣物檢查女兒身體」的言論系其編造,並願意向社會澄清事實、公開道歉。

12月29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通報,經依法審查,對北京市朝陽區紅黃藍新天地幼兒園教師劉某某以涉嫌虐待被看護人罪批准逮捕。

【套路】一旦普通虐童事件無法引起相應的重視,輿論就會自動「加戲」。從家長發現「孩子身上有針眼」推測「幼兒園教師虐童」、到網傳「園長帶領陌生男人入園猥褻」,再涉及「軍方人員組團猥褻」。離奇的謠言挑戰公眾道德底線,迅速賺足眼球。哪怕警方、軍方再怎麼緊急調查,真相也跑不過已傳遍天下的謠言。在喧囂落幕後,每個曾經信過、傳過謠言的人,都應當自省。

 8、有人借共享單車傳播愛滋病 搜索次數 323萬 事件新聞熱度 ★★★

【傳聞】一條內容為「海口有人借共享單車傳播愛滋病」的消息在朋友圈中流傳。該消息配了張一個人手拿一根針的照片,並附有文字稱:最近,在很多共享單車的座椅上發現細小的針,這些針很可能帶有愛滋病人的血液,已經有很多人不幸感染了!此後,杭州、長沙、合肥等多地也出現了相似的傳言,有些甚至聲稱是由疾控部門發布。

【真相】海南警方、浙江省網信辦、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迅速反應,並發布聲明對此消息進行了闢謠。

【套路】多年來,愛滋病毒被謠言賦以「共用餐具」、「擁抱接吻」、甚至「吃大盤雞」等傳播途徑,而伴隨共享經濟興起,老謠言披上了共享單車的「新外衣」。愛滋病主要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3種途徑,「針謠言」指向的是血液傳播,騎行的人因為皮膚被刺破感染。但是,愛滋病毒在體外的存活能力並不強,一根細針攜帶的病毒極其有限。

9、曬「軍裝照」的H5小遊戲,是冒充人民日報客戶端的釣魚連結 搜索次數 2355萬 事件新聞熱度 ★★★★

【傳聞】建軍節將至,很多人朋友圈被小夥伴的「軍裝照」刷屏。可是,有傳言稱,這是一個冒充人民日報客戶端的網絡詐騙新手段,伺服器位於加拿大,目的是為了獲取公民個人信息實施詐騙。

【真相】7月31日,人民日報客戶端發布聲明,該H5網頁前後端均由人民日報客戶端委託長期合作的第三方供應商以及合作公司進行技術開發,伺服器地理位置均在國內。該程序只會在經用戶同意後,獲取用戶頭像和暱稱以及自主上傳的照片,不會也無法獲得用戶的真實姓名、年齡、手機號等個人隱私。【詳細】

【套路】這條謠言以「反詐中心」名義發出,堆累術語、誤導網民。另外,網絡上假借「拼團」、「送紅包」、「領禮品」等名義竊取個人隱私的行為確實存在,有的不法連結點開後與正規網站如出一轍,令人難以分辨。不少網民曾中招,對此深惡痛絕。這也正是這條謠言傳播的土壤。

 10、微博查訪客 搜索次數 1925萬 事件新聞熱度 ★★★

【傳聞】一些「代查微博訪客記錄」的服務帳號稱,只要花費3元到20元不等就能查到最近訪問過自己的人。

【真相】微博工作人員告知,一直沒有這項服務。另網警提醒,騙子一般會通過登錄查詢者的帳號,然後截取用戶的朋友列表或者黑名單中的一些人的頭像,有時候還會用一些陌生網友的頭像,偽造訪客記錄……而一旦告知騙子自己的帳號、密碼,就很有可能被盜取個人資料,或給好友發一些奇怪連結或借錢請求等,侵害用戶的利益。

【套路】「我有查訪客的習慣,因為我在等一個人」……不管是好奇「前任的現任」,還是糾結「現任的前任」,建議小夥伴們珍惜眼前人,該放手時就灑脫放手,不要給騙子可乘之機。

11、霍金警告人類不要嘗試登月 搜索次數 959萬 事件新聞熱度 ★★★

【傳聞】6月19日,話題「霍金警告人類不要嘗試登月」一直高居微博熱搜榜榜首。這條由「BBC全球探秘資訊」發的微博稱,「BBC:6月15日消息,霍金再發警告不要登月,科學家證實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真相】霍金並沒有說過「人類不要登月」,更沒提過「月球背面有外星人」之類的言論。就在11月24日,霍金在微博上回復TFBOYS(加油男孩)組合隊長王俊凱探索宇宙的問題時,提到「未來人類對地球的破壞正在威脅著我們,我們應該考慮探索其他有潛力的星球以延續人類的發展」。

【套路】網傳內容最初來源於某個「科技」網站的「獵奇-UFO探索」欄目。該欄目除了多篇《霍金警告人類不要登月 月球背後的神秘生物真實存在!》類似文章外,還有自相矛盾的《霍金預言人類將於2032年滅亡 呼籲人類投奔月球或火星》等內容。簡言之,這是一條被當成新聞傳播的「科幻作品」。同樣,2017年引發網民扼腕的《老人獨自養孫子14年考上復旦 發現去世兒子「復活」》也被查明是假新聞,作者自稱寫的是「文學作品」。

 12、微信不上傳個人真實頭像會被鎖群 搜索次數 701萬 事件新聞熱度 ★★★

【傳聞】廣西桂林,吉林白城、寧夏石嘴山等地有網民表示收到了「中國網絡監控在清理整頓,要求微信群友將頭像更換為個人真實頭像,否則會被鎖群,群成員的手機號也會被控制」的消息。

【真相】記者打開了自己的手機進行檢驗,在多名群成員並未上傳真實頭像的情況下,微信群均未出現網傳的「鎖群」現象。【詳細】

【套路】簡單的操作就可以驗證是否「鎖群」,然而謠言還是在多地傳播。除了傳播者有責任外,這條謠言其實是對2017年9月7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的《網際網路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的引申誤讀。此外,還有人將「誰建群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理解為「一旦群成員違法違規,就要追究群主的法律責任」,這也是對《規定》的錯誤理解。

13、塑料紫菜、塑料粉絲、塑料大米 搜索次數 4423萬 事件新聞熱度 ★★★★

【傳聞】網傳小視頻中,①一女子從某品牌包裝袋裡取出來的紫菜,聲稱撕不爛,嚼不碎,是塑料做的;②有人點燃某品牌粉絲,粉絲迅速冒出火花並且越燒越旺,拍攝者稱「比柴火還好燒」的粉絲「是塑料做的」;③一男子不斷將一個個塑膠袋放入一臺機器,經過熔解、拉絲、切割等工序,最終生產出一粒粒狀似米粒的白色固體。視頻配有文字稱,這就是假大米的製作過程。

【真相】①2017年,福建、天津、四川、甘肅、青海多地公安機關抓獲拍攝謠言視頻實施敲詐勒索人員5名,編造「塑料紫菜」謠言人員5名,傳播謠言信息人員8名。②粉絲本身就能燃燒。③白色固體只是圓形塑料顆粒,跟大米沒有關係。塑料顆粒成本比大米成本高。

【套路】為何塑料不斷成為食品界「話題王」呢?就口感而言,塑料和食品完全不同,很難混淆。但此類謠言標題經常以「無良商家真是狗血」等語句造成心理暗示,視頻中主角也是用肢體和語言表演來誤導網民,披著「打假」外衣的謠言利用人們的正義感傳播,更具迷惑性。

 14、棉花肉鬆 搜索次數 3536萬 事件新聞熱度 ★★★★

【傳聞】類似「肉鬆餅裡裝棉花」的視頻有多個版本。拍攝的所謂「檢測方法」也基本相同,都是將肉鬆泡水後形成白色絮狀物,然後用撕扯或試圖點燃等方法來證明這是「棉花」。視頻當事人還言之鑿鑿:這麼多年人們吃的都是「棉花肉鬆餅」。

【真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微信公眾號上對「棉花肉鬆餅」視頻進行了闢謠,稱肉鬆和棉花的成分不同,口感也有很大的差異,用棉花冒充肉鬆幾乎沒有可能。肉鬆的本質是肌肉纖維,主要成分為蛋白質,放入嘴裡輕輕一咬就會融化,口感鬆軟;而棉花的本質是植物纖維,主要成分為纖維素,是一種不可溶的纖維,雖然看上去也很鬆軟,但放入口中是嚼不爛的。如果真有商家將棉花冒充肉鬆,很容易就會被識破。食物中本來就含有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可燃物,肉鬆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肯定是可以被點燃的,並且會產生一種焦糊味。而棉花雖然也可以點燃,但因為其主要成分為纖維素,所以不會有焦糊味。因此,如果真的想確定是不是真肉鬆,可以將其點燃,聞一下有沒有焦糊味。

【套路】無論是粉絲、肉鬆,還是烤冷麵的麵皮,關於它們的謠言,總是用「火燒」驗證。粉絲燒著了,謠言就說它是塑料;肉鬆燒著了,謠言說它是棉花;烤冷麵的麵皮難燒著,謠言就說它是化學物質。謠言本身就是雙重標準的,還請大家保持理智。

15、SB250、SK5、CTC5、bp5等臆造病毒 搜索次數 890萬 事件新聞熱度 ★★★

【傳聞】A地B醫院,C日D時,E名患者感染某某病毒死亡,最大的F歲,最小的G歲,參與搶救的醫生已經被隔離!H媒體已經播出!近日不要吃I食品、J水果,目前K地已經L人感染!請轉發給你關心的人!請群發!珍愛生命,遠離病毒!

【真相】把以上「傳聞」中的字母全去掉,就是一個通用的病毒謠言「模板」。這些SB250、SK5、CTC5、bp5等等莫名其妙的病毒名根本不存在。因為某個病毒不能吃食品、水果更是缺乏依據。

【套路】這些「病毒謠言」像病毒分裂般在網上迅速蔓延,雖說漏洞百出,可是「寧可信其有」的網民常常不加辨別隨手轉發,引發社會恐慌。除了這些根本不存在病毒謠言外,還有假借已知病毒如H7N9等編造的謠言,隱蔽性更強。還請大家以衛生部門官方通報為準。

獨居男每次訂餐至少七八份,"朝陽群眾"循跡搗毀賣淫點

吃老壇泡菜30年,老兩口雙雙得胃癌,這些生活習慣該改改了

超市促銷「陷阱」,這些不為人知的內幕,看完能省很多錢!

(來源:人民網「求真」欄目)

主 編丨楊鴻光 編 輯丨蔡靜

相關焦點

  • 這些是近期最大的謠言,別再傳啦!
    除了暴雨謠言外,最近還有其他謠言在網上傳播。  小編在此匯總了近期的網絡謠言,希望小夥伴們擦亮雙眼,關注權威消息,不信謠不傳謠。        7月20日,朋友圈裡很多人都在轉發一張北京地鐵一號線公主墳站的積水照片,地鐵的工作人員只能赤腳站在安檢機器上工作。「北京地鐵」官方微博稱,「網傳下圖為不實圖片,請大家不要相信網傳信息。」
  • 2017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中招了嗎?
    一眨眼,2017已過去一半。這期間,「謠言」還是時常出現。而且還多了一種新的常見傳播形式,就是用視頻來傳謠。
  • 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發布,第二個流傳太廣,別中招
    草長鶯飛的三月,謠言也氣勢洶洶!30日,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快來一起看看,你中招了嗎?1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謠言內容:快轉重要消息,微信免費即將結束,明天下午6點以後打開微信要先付25元錢,把這個消息轉給10個人,證明你是經常使用微信的用戶,系統幫你升級更新,否則你將被刪除。
  • 這些是近期最大的謠言,別信!
    而一些謠言散播者也沒閒著,不少「觸目驚心」的謠言又開始在朋友圈蔓延.朋友們,別讓這些謠言毀了咱們一年到頭的好心情!下面就來給大家粉碎謠言,還真相一個清白!最近,有「營養專家」在電視節目中散布「浸出油劣質論」,認為浸出法工藝制油含有化學物質殘留,劣於壓榨法。這些殘留的化學物質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很致命的影響。
  • 【提醒】這些是近期最大的謠言,別信!
    而一些謠言散播者也沒閒著,不少「觸目驚心」的謠言又開始在朋友圈蔓延......  朋友們,別讓這些謠言毀了咱們一年到頭的好心情!下面就來給大家粉碎謠言,還真相一個清白!  這些殘留的化學物質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很致命的影響。
  • 3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別再轉了!
    層出不窮的謠言真是讓人防不勝防直播君這就帶你揭開3月份這些謠言的真面目!「廣東試行取消港澳通行證用身份證出境」【傳聞】2018年5月1日起,在廣東實驗試行取消港澳通行證,採用第二代身份證出境。養老金上調了,每人130元,工齡工資每年3元【傳聞】好消息來了:養老金增加,每人130元,工齡工資每年3元,再在2017年12月工資的基礎上增加4%。去年是3%,提高了1%。
  • 闢謠 這些是近期最大的謠言,別信!
    微信安全中心聯合謠言過濾器整理出新一期的朋友圈謠言TOP10,我們一起來看看最近流傳較廣的謠言都有哪些吧。
  • 2017年一直在傳的24條謠言,別再被騙啦!
    2、謠言:2017年中央出臺《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要給各類退役軍人頒發各種紀念章並保障各種待遇。闢謠:多地民政部門表示,關於軍人撫恤優待相關政策,目前仍以2011年8月1日起實行的《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為準,網傳圖片系PS合成。3、謠言:X月X日起實施新交規,上高速時如不攜帶滅火器、三角架將被扣12分!
  • 【提醒】2017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沒?趕快自查!
    一眨眼,2017已過去一半。這期間,「謠言」還是時常出現。而且還多了一種新的常見傳播形式,就是用視頻來傳謠。今天,小編就整理出了這半年中的十大朋友圈謠言,一起來看看吧!其實謠言也一樣,希望製作這些視頻的人,在發布之前先仔細做好求證,別因為自己的認知偏差就急慌慌的昭告天下,結果搞得人心惶惶。
  • 「5·12」汶川地震12周年,這些謠言別再傳了!
    「5·12」汶川地震12周年,這些謠言別再傳了!銘記災難,莫傳謠言。汶川地震12周年,讓科學家幫我們終結這些謠言吧~1李四光預測了四個地震,三個都發生了流言:近幾年,「新中國初期,李四光預測中國60年內將有4次特大地震……」這款謠言流傳甚廣,而其中的四個地震地點,網上已有N個版本。
  • 這是近期最大的謠言!小編帶你揭開這些謠言真面目
    層出不窮的謠言讓人防不勝防,小編帶你揭開近期這些謠言的真面目。
  • 別信!這些統統是謠言!
    這些統統是謠言!中國好網民根據中國新聞網、上海網絡闢謠、北京日報、網信浙江等綜合。傳播指數:★★★★★危害指數:★★★最近網上有消息說「以後國內航段不能用護照坐飛機了」,引發網友廣泛關注。經證實,這一次的「太原12級地震視頻病毒謠言」廣為流傳的背後,也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為了蹭最近引起全球範圍恐慌的「比特幣勒索病毒」的熱度,讓這些妖言惑眾不實的舊謠傳,再次泛濫。
  • 別再做著「輕輕鬆鬆發大財」的夢了!這些詐騙套路又有人中招
    別再做著「輕輕鬆鬆發大財」的夢了!這些詐騙套路又有人中招 2020-07-09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提醒】這是最近最大的謠言,別信!
    如此便捷的傳播途徑,也為謠言開啟「一片天地」,謠言的傳播嚴重的幹擾公共秩序,困擾他人生活。8月流傳在朋友圈的謠言有哪些?看看你中槍了嗎?實際上,媒體是有一篇關於「某某大學錄取通知書丟了」的真實報導,只是需要說明的是:當時撿到通知書的司機因著急,將通知書上的「劉曉銀」誤認成了「鄭曉銀」,就把信息發布在網絡平臺上,而後就演變成了這些到處流竄的虛假消息。點評類似的信息,還曾有白婭倩、楊雷雷同學的準考證丟了,結果都是騙人的。大家在轉發此類消息前,應該多辨識再行動。
  • 關於獻血的謠言,你中招了麼?
    聰明的小寶貝們,這些常見的有關獻血的謠言,你,中招了麼?                在我們接受單位或者是學校的體檢前,親愛的老師或輔導員、亦或是領導、醫生都會細心體貼地告訴我們:驗血前要保持空腹而且不要大量喝水。一些高標準要求自己的同學、同事,就會牢牢地記成不喝水,並且以舉一反三的聰明才智,把驗血的經驗推廣到獻血上。
  • 別再讓這些護膚謠言「坑」了你的臉
    下面小編就來說說那些護膚謠言,可別再被「坑」了你的臉哦~1、長黑頭粉刺,是因為深層清潔不到位?網上有很多關於去除黑頭的「偏方」,小編編建議大家還是不要亂嘗試,比如說用小蘇打、鹽挫、用檸檬汁白醋洗臉、用植物油、用雞蛋清...等等等等。
  • 闢謠丨2017上半年朋友圈的這十大謠言,你中招了幾個?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綜合 謠言過濾器2017已過去一半。這期間,「謠言」還是時常出現。
  • 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謠言榜單!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嗎?
    草長鶯飛的三月,謠言也氣勢洶洶!3月30日,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快來一起看看,你中招了嗎?
  • 別再替「吳帆」找「陳盼」了,那是謠言...
    事實上,也有不少人也立刻識別破綻,他們用「以愛為名」在百度搜索後,發現這一感人至深的「我等你回來,永遠」的帖子,又是一個「全國體」謠言。 心理學家昨天介紹這類騙局為何能一而再再而三得逞時表示,這類故事最能觸動在現實中過慣了平凡生活、又面臨生活壓力的人們的心,他們對愛情的憧憬都在故事中得到虛擬的實現。那個潮汕的「陳純」女孩找到了,可是……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晚上,一條《以愛之名,那個叫陳純的潮汕女孩,10年了,我來找你了。
  • 這是今年來最大的謠言,千萬別信!
    最近刷爆朋友圈的排行前十名的謠言盤點,你了解到了嗎?快來和小編一起,看看這些謠言背後的套路,揭開謠言真面目吧。近年來,不少謠言都是假借具有權威性的官方名義大肆傳播,見到此類消息要經過核實以後再轉發,莫要成為謠言的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