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謠言榜單!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嗎?

2021-02-15 新華網

草長鶯飛的三月,謠言也氣勢洶洶!3月30日,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快來一起看看,你中招了嗎?

1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謠言內容:快轉重要消息,微信免費即將結束,明天下午6點以後打開微信要先付25元錢,把這個消息轉給10個人,證明你是經常使用微信的用戶,系統幫你升級更新,否則你將被刪除。如果轉發超過18個人,你的圖標會變成藍色,代表你可以繼續免費使用微信。否則明晚6點以後,要先付25元才能打開微信,每月25元。看到後快轉,轉給我也可以。

真相:網上關於微信將要收費的各類信息均屬謠言。微信針對個人用戶是不收費的。這個謠言屬於老謠新傳 ,有兩處明顯疑點:

第一,信息中指出「明天下午6點以後開微信要先付25元錢」,這個「明天」具體是指哪一天,並沒有說明。一般在正規的通知中,對相關業務的起止日期必定會定出一個準確時間點。


第二,信息中提及的「圖標會變成藍色」其實是微信時刻視頻的明顯標識。用戶發布時刻視頻後,他發朋友圈的時候,頭像的右上角也會有這個藍色小圈圈,並不是什麼身份標識。

個人用戶除了手機上網費用外,使用微信的基礎業務(主要指通過微信發送語音、圖片、視頻和文字等)不收取費用,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謠言內容:麵包車裡面一位女士在駕駛室內噴香水,旁邊一位男士接著點火抽菸,當場引起爆炸燃燒將兩人活活燒死,奉勸女士們千萬不要在車內噴香水,男士們千萬不要在車內抽菸哦!

真相:經核實,該事件發生於2019年3月19日早7時許,陝西禮泉縣城關鎮柴市村,一輛麵包車發生起火爆炸。據了解,起火爆炸的麵包車是送煤氣罐的車輛,爆炸聲共有兩聲,現場火勢高達5米,爆炸導致不少民房玻璃被震碎,司機死亡,事故是煤氣罐爆炸造成的。

儘管不是香水引起的爆炸,但由於車內放置物品的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也必須引起車主的重視,很多車主喜歡在車內亂放物品,尤其是打火機、摩絲等物品,因為這些屬於可燃品,在烈日的烘烤下,有可能發生洩露引起爆炸或自燃,這不得不引起大家注意,儘量避免在車內放置含可燃氣體液體的物品,特別是在夏天的高溫期間。

雖然汽車香水本身不可燃,但某些劣質產品用工業原料勾兌而成,加上包裝瓶的質量問題,一旦在高溫天氣揮發過快時,會引起其「爆瓶」,危害人身安全。

3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謠言內容:臺灣一名女孩突然七孔流血暴斃,經初步驗屍,斷定為因砒霜中毒而死亡。死者生前每天會服食「維他命C」,晚餐又吃了大量的蝦。問題就出在這裡!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員通過實驗發現,蝦等軟殼類食物含有大量濃度較高的五鉀砷化合物。這種物質吃進體內,本身對身體並無毒害作用,但在服用維生素C之後,由於化學作用,使原來無毒的五價砷,轉變為有毒的三價砷,又稱為三氧化二砷,這就是我們俗稱的砒霜!故中其毒而死者,常是七竅出血。所以,為慎重起見,在服用維生素C期間,應忌食蝦類。

現在很多飲料裡都有維他命C,蝦+維C=中毒,感冒藥+可樂=中毒,榴槤+可樂=中毒。

真相:「蝦+維C=中毒」?專家表示,這則傳言純屬謠言。

實際生活中,大家普遍存在蝦果同吃的現象,從未有類似的報導。同時,藥監管理部門也未發布過相關食物相剋的提醒,這種說法並無依據。

蝦的確含砷元素,但是要想蝦跟維生素C同吃引起中毒,它至少需要滿足3個條件:1、吃海鮮的量要很大;2、要大劑量的服用維C;3、這兩種物質進入體內後,需要一個特定的環境來完成化學反應,如溫度、酶的條件等等。這三點同時滿足的可能性是極低的,不符合實際情況。

此外,「感冒藥+可樂=中毒」的說法也不靠譜。感冒藥主要成分中大多數含有咖啡因等鹼性物質,與可樂等碳酸飲料中的酸性物質確實能發生化學反應。但鹼性和酸性在一起中和的結果是,藥力沒有了,而不是傳說中的會中毒。 

「榴槤+可樂=中毒」也純屬謠言。榴槤和可樂混在一起吃會中毒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只是肝臟需時間代謝脂肪和糖,吃榴槤的同時飲可樂,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及腹脹。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謠言內容:請大家不要輕易去點擊任何形式的圖片、連結、二維碼、小程序等,因為這些連結會盜取手機裡使用的銀行卡帳號、密碼,這些盜號軟體會輕易破解密碼,通過遠程操作控制你的手機,然後盜取銀行卡裡的資金。

這些連結很多都是養生知識、小遊戲、小視頻、二維碼、小程序等,看似挺安全,其實它背後存在著盜取銀行卡資金的風險。因為這些連結的伺服器都在國外,既使破了案也抓不住罪犯,追討資金更是難上加難。所以警察破不了案,破了案也追不回來錢。

真相:關於「不要輕易去點擊任何形式的圖片、連結、二維碼、小程序」確實有安全提醒意義,但對於會導致「盜取手機裡使用的銀行卡帳號、密碼、資金」的說法過於危言聳聽和武斷。

1、首先,微信團隊會努力提供各類安全防護技術來保護用戶的社交安全,帳號異常時微信會有安全提醒及系統異常攔截。想要在圖片、視頻、小程序裡嵌入釣魚程序,在技術上不容易實現。

2、當發送表情、圖片和視頻時,這些文件的後綴大多為.gif、.jpg、.avi等專門的格式文件,聊天場景中會直接顯示文件。安全專家指出,用戶通過微信掃描二維碼訪問網頁時,微信將判斷該網站是否屬於資料庫白名單,如果網址在白名單上,用戶可直接訪問;如不是,則會被判斷為非安全網址,用戶需通過複製操作才能繼續訪問。

據了解,白名單中的所有網址均經由人工審核確認,確保安全。微信本身的安全性是很高的,也有很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黑客很難攻破,微信用戶不必過分擔心。

手機安全不能大意,但也不需要過度恐慌。平時使用微信時,要注意微信密碼不要設置得過於簡單,也儘量不要在其他地方使用同一套帳戶名稱。保管好自己微信帳號密碼,不要輕易洩露給他人。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謠言內容:空心菜千萬別吃,因為空心菜在所有綠葉蔬菜裡,是吸收農藥和重金屬最厲害的一種,尤其是空心管裡面更是藏著看不見的重金屬,國外種植空心菜主要是為了淨化土壤……

真相:「空心菜是最毒綠葉蔬菜」的說法不科學。在吸收重金屬能力方面,空心菜確實強於一般蔬菜,但空心菜重金屬含量本身並不高,國內外都會吃空心菜,空心菜並不是有毒蔬菜。

專家也表示,農產品的生產取決於三大要素:空氣、土壤和水質。無論是空心菜還是其它蔬菜,對這三大要素都有嚴格的指標要求。據了解,被一些網文廣泛引用的2010年7月湖北宜昌發生的一起空心菜中毒事件中,關鍵性因素是土壤被汙染了,而不是空心菜本身有毒。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謠言內容:吃完雞蛋後吃柿子輕則會食物中毒,重則會導致急性腸胃炎還有肺結石。一般而言,這兩種食物同時吃會導致以上吐、下瀉、腹痛為主的急性胃腸炎症狀。

真相:這種說法完全是危言聳聽。實際上,我們現在吃的柿子都是經過脫澀處理的甜柿子,它所含的鞣酸含量其實非常低,甜型柿子在自然成熟後鞣酸的含量就很少了(0.5%以下),幾乎沒有澀味。正常飲食,根本不會導致形成結石,完全可以放心地吃。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謠言內容:緊急通知!派出所朋友提醒:騙子又出新招了!現有大批假冒執法人員的團夥,拿著人口或計生普查表,到各家普查,讓你填寫表格或問答。表格紙上塗有藥, 只要接觸一會兒,你就會暈過去了,他們就會把值錢的東西都拿走了,而且還會把小孩帶走,大家一定要轉發到群裡,並且告訴我們的親人和身邊的人! 一定先告訴你家裡的老人和孩子! 

真相:網絡和微博搜索發現,這則消息已經流傳到全國多地。多地警方已經闢謠,稱並未接到類似報警,而且警方表示並不存在一接觸就暈的神藥。

「目前,最強烈的迷藥需放在鼻口處才能達到這種效果。」警方提醒市民,遇到陌生人敲門還是要警惕,應核實相關工作人員的身份再開門,遇到可疑情況馬上報警。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謠言內容:想害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看到這個震驚了,一個孩子玩手機遊戲,白天夜裡偷著玩,重度用眼,導致視網膜黃斑病變從而失明!一些手遊成了孩子的視力「毒藥」,近視事小,失明事大。望各位家長引以為戒,監督引導孩子健康用眼,除了生命,沒有比失去光明更可怕的事情了!

真相:國家級青少年圖文綜合科普月刊《知識就是力量》發文予以澄清:導致黃斑病變的原因很多,包括遺傳因素、年齡、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腎病、營養不良等都有可能造成黃斑病變。但目前來說,還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玩手機會導致黃斑病變。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謠言內容:我國頒布了新的電動車國標,將於2019年4月15日開始正式實施,2019年4月15日以後所有的違規電動車都不得上路,而且電動車主必須去駕校考駕照,上牌照,還要去保險公司辦理第三者責任強制險。如果沒有做到以上的幾點,騎著電動車上路被抓到一次就要罰2000元。

真相:4月不能上路?假的!經查詢國家工信部官網發現,2018年5月17日,《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強制性國家標準正式發布,新標準規定,電動自行車應當符合下列要求:具有腳踏騎行能力;具有電驅動或電助動功能;電驅動行駛時,最高設計車速不超過25km/h;電助動行駛時,車速超過25km/h,電動機不得提供動力輸出;裝配完整的電動自行車的整車質量小於或等於55kg;蓄電池標稱電壓小於或等於48V;電動機額定連續輸出功率小於或等於400W。

按照目前規定,超標的電動車有3年過渡期,並非消息中所說的4月禁止上路。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謠言內容:市園林辦通知:本月15號至25號室外不要曬被子、衣服,不要吃外面的食物(燒烤等露天食物),儘量減少郊外、戶外活動。飛機撒藥治白蛾,大家把愛心傳遞下去。

真相:市園林綠化部門回應稱:此消息實屬謠言。飛機撒藥的目的是防治林業病蟲害,這項工作將於4月初開始。使用的藥劑對人畜無毒無害,同時撒藥範圍主要集中在非人口密集區的生態公益林、防護林等林地,遠離居民生活區,因此不會對市民生活造成影響。

近年來,這條謠言不斷地出現在山東、湖北、河南、北京、河北、東北、浙江等地,謠言內容也基本相同,各地媒體和園林部門也都對此進行過闢謠,但每到三四月份,這條謠言總是死灰復燃。

謠言止於智者

我們應該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來源:微信安全中心(ID:weixinsrc)

監製:劉洪 張立紅

編輯:張玲琳

校對:蔡夢曉

謠言止於智者!

相關焦點

  • 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發布,第二個流傳太廣,別中招
    草長鶯飛的三月,謠言也氣勢洶洶!30日,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快來一起看看,你中招了嗎?1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謠言內容:快轉重要消息,微信免費即將結束,明天下午6點以後打開微信要先付25元錢,把這個消息轉給10個人,證明你是經常使用微信的用戶,系統幫你升級更新,否則你將被刪除。
  • 闢謠 九月朋友圈十大謠言 看看你"中招"了嗎?
    最近,一些新老謠言又開始傳播起來,今天,小編整理出九月的朋友圈十大謠言,並為大家逐一擊破。
  • 8月微信朋友圈十大謠言 | 你中招沒
    8月剛剛過去,這個月裡有十個謠言格外「活躍」,來看看都有哪些。
  • 九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中招了嗎?
    來源:微信安全中心(ID:weixinsrc)最近,一些新老謠言又開始傳播起來,微信安全團隊整理出九月的朋友圈十大謠言,並為大家逐一擊破。我們一起來看看: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    危害指數: ★★★★        謠言內容「在咱們群裡,有一個人是我最仰慕的。人品高,大家喜歡。顏值超高,是我的楷模,我的榜樣。這位是誰?請看資料!weixin://dl/profile。就是這個,有報,是病毒!
  • 2017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中招了嗎?
    這期間,「謠言」還是時常出現。而且還多了一種新的常見傳播形式,就是用視頻來傳謠。今天,小編就整理出了這半年中的十大朋友圈謠言,一起來看看吧。其實謠言也一樣,希望製作這些視頻的人,在發布之前先仔細做好求證,別因為自己的認知偏差就急慌慌的昭告天下,結果搞得人心惶惶。
  • 闢謠 十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中招了嗎?
    謠言不止,闢謠不歇。本編已為大家整理出十月朋友圈十大謠言。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月的謠言有哪些:
  •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轉眼2020進入倒數,可還沒等來新年,卻率先迎來了一波新的謠言:「高中納入義務教育」、「貧困人口人均月入9057元」、「新疆和田急需舊衣捐贈」……十一月朋友圈的這十大謠言,你看到過幾個,又看到過幾次呢?
  •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 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出爐!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 轉眼2020進入倒數,可還沒等來新年,卻率先迎來了一波新的謠言:「高中納入義務教育」、「貧困人口人均月入9057元」、「新疆和田急需舊衣捐贈」……十一月朋友圈的這十大謠言,你看到過幾個,又看到過幾次呢?
  • 闢謠 九月朋友圈的十大謠言,你中招了幾個?
    最近,一些新老謠言又開始傳播起來微信安全團隊整理出九月的朋友圈十大謠言,並為大家逐一擊破跟日報哥一起來看看吧——
  • 來看9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中招了嗎?
    9月,又有哪些謠言在朋友圈「興風作浪」,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困擾,你在朋友圈都見過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 2020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中招過嗎?
    2020年朋友圈流傳最廣的十大謠言 今天就來回顧一下吧 2020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 1 糧食短缺,趕緊屯米搶油 典型謠言樣本
  • 3月這些謠言在朋友圈瘋傳,你中招了嗎?
    又是一個月要過去了,3月又有哪些謠言在朋友圈「興風作浪」?小編為你盤點如下,一起看看吧。
  • 2019年4月1日(周一)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新鮮出爐!你信過哪個?【語音版】
    只有從過去中轉身,幸福才會在明天迎接你。愚人節  星期一  第14周2019年4月1日 農曆  二月  二十六己亥年  丁卯月 戊辰日宜    祭祀、掃舍、塞穴忌    栽種、作灶、安葬、嫁娶草長鶯飛的三月,
  • 【提醒】2017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沒?趕快自查!
    這期間,「謠言」還是時常出現。而且還多了一種新的常見傳播形式,就是用視頻來傳謠。今天,小編就整理出了這半年中的十大朋友圈謠言,一起來看看吧!其實謠言也一樣,希望製作這些視頻的人,在發布之前先仔細做好求證,別因為自己的認知偏差就急慌慌的昭告天下,結果搞得人心惶惶。
  • 微信朋友圈2月謠言TOP10:用顏文字要給日本付錢
    今日微信公布了2月份朋友圈十大謠言,這其中包括點「開順豐上市的紅包會中病毒」、「紫菜是廢舊塑膠袋做的」、「表情包是日本人發明,使用要付款」、「大米是塑料做的」等等。看看你見過哪些?大家可以看看,一個短短137秒謠言視頻,造成了多麼大的危害......3、表情包是日本人發明,使用要付款謠言類別:失實報導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親愛的兄弟姐妹們以下文字請好好看看所有中華兒女們,你們還不知道吧?就是這個表情包/::/:/:/:等……。
  • 這些是2017最大的謠言!2018別再中招了
    2017年過去了,那些令人驚心動魄、啼笑皆非的謠言你還記得嗎?
  • 微信公布朋友圈9月十大謠言 包括新型手機病毒出現等
    不過,便捷的網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日前,微信官方對外公布了九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新型手機病毒出現、颳風下雨會加速新冠病毒的傳播以及吹風機熱風可以治鼻炎等。
  • 抵制日本電影《貞子》、小偷用香皂迷暈人入室盜竊、微信周年慶轉發有獎勵,這些謠言你還在傳嗎?
    微信安全中心近日發布《朋友圈謠言TOP10》,本期謠言的舉報處理總量為1397909,主要以失實性報導為主。  記者查看後發現,一些老舊謠言仍在傳,如世紀家園3歲女童被拐一事早在去年6月份就有媒體闢謠,然而時隔一年多仍在傳播,其間各地媒體也先後闢謠。據悉,「世紀家園3歲女童被拐」已被舉報處理94780次。
  • 微信朋友圈表情一覽!看看你是哪個"黨"
    微信族必看的微信群和朋友圈從業者表情一覽表(請對號入座
  • 霸屏青島朋友圈的十大謠言!進來看看你信了幾個?!
    上午,有個別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對這張照片中父親陳新剛的身份和其丟失兒子的事實發出了質疑。下午,本報「半島都市報新聞幫」公眾號證明尋子事實為真。6月10日上午,該信息在島城微信朋友圈內熱傳。隨後記者走訪調查發現此事件並不是發生在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