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 十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中招了嗎?

2021-02-07 央廣網

謠言不止,闢謠不歇。本編已為大家整理出十月朋友圈十大謠言。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月的謠言有哪些:

謠言類別: 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年收入十二萬以上的所謂『高收入者』將要成為下一步個稅改革中被重點調節的對象,簡單的說就是加稅,這個消息在前段時間一度遍布網絡。

真相

此觀點為誤讀,純屬謠言,12萬元不是劃分高低收入人群的界限。財稅專家也回應稱:2005年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個人所得稅的意見,我國建立了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自行納稅申報制度,12萬元只是2006年起自行申報的收入界限,在當時也不是劃分高低收入的標準,今後也難以成為高低收入人群劃分的標準。關於「年所得12萬元是高收入者」或「對年薪12萬元的納稅人要加稅」的說法是一種推演和誤傳。另外,在中低收入和高收入的劃分上,國際上及我國均沒有法律確定的標準,稅法上也從沒有確定過高收入的標準。我國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區收入存在差距,高收入群體和低收入群體只是相對概念,不是絕對概念。

點評

正在吃土的我只想說:先給我來12萬吧,我也想多交點稅。

謠言類別: 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深圳水貝村拆遷,全村人今天全部在工地上擺宴慶賀。拆遷款之後,這裡的原住民,每一家賠償額最低的都接近2億多現金。

真相


經過記者向水貝村舊城改造的項目方京基集團求證得知:上述2億現金賠償的說法是謠言,拆賠比確為1:1,但更詳細的補償方案尚未公布。至於盛宴,實際上是水貝村傳統的大盆菜宴,在每年的重陽節後第二個周末舉辦,今年有港澳同胞來參加,所以規模比以往更大。另外,警方已對散布該謠言的三名嫌疑人依法處以行政拘留5日。


點評

水貝村的真相一出來,估計很多單身漢子和妹子也瞬間死心了。不過大家可以再仔細找找,還有哪些待拆的城中村。

謠言類別: 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原紀錄周期5年提升為7年,超過一天為逾期!連續逾期三次者拉入黑名單!有了黑名單飛機票、高鐵票、賓館,手機都無法享受!子女無法上重點學校!身份證就有問題了,相當於蓋個章!失信者必定寸步難行!且用且珍惜。

真相


經過媒體記者證實:各銀行沒有收到任何中國人民銀行下發有關『徵信新政』的文件,網上流傳的信息是假消息,並不屬實。第一,個人信用記錄仍然為保留5年,並沒有提升為7年。第二,個人徵信數據「T+1」,是個人徵信系統的一種信貸信息採集方式,於2011年就已經上線了。第三  ,逾期一兩天還款並不會被列入「黑名單」,消息中所謂的「購票、住宿、子女上學」等說法也與實際不符。列入黑名單的一般為以下幾種情況:一是惡意透支的,二是逾期不還款催討無效的,三是長期逾期還款的。


點評

雖然個人信用記錄仍是保留5年,但貸款或信用卡逾期次數過多,畢竟不是什麼好事啊。

謠言類別: 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緊急:跪下求你們了,酬金30萬,求幫忙,謝謝你們。尋人啟示:李東東,男,6歲,身高約1米15。國慶假期期間和父母外出旅遊時走失,身上隨身攜帶得有學生卡,希望有看見的人能與我聯繫,  18875054322、15023382536、13452490625  希望好心人能幫幫忙,多轉播幾次,知情的打電話聯繫,謝謝!家裡人都快急瘋了,求求各位好心人幫幫我們吧!

真相


經過媒體記者查證,該信息是一條翻新的謠言,目前,江蘇、陝西等多地警方已闢謠:目前並沒有接到任何關於6歲孩子李東東走失的群眾報案,也並未接到與其相關的案情通報。此消息其實在今年5月就已被傳播,同樣的文字還配有不同孩子的照片,但其留下的三個聯繫電話都與這一樣。經確認,一個是空號,其餘兩個則已經關機。由此也可斷定:「尋找李東東」是假的。最近,該尋人啟事又出升級版本「李東東的姐姐李冬梅稱找到人可以身相許」。經查詢,類似信息早在2013年就在網上出現過,裡面的「姐姐」照片早在2011年就曾出現在網絡論壇上。同這張男孩的照片一樣,「姐姐」的照片在近年來也被冠以相親、求助等多種噱頭在多地傳播。


點評

碰到兒童走失類消息,小編有個鑑別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下:轉發前可以先做個簡單地核查,有手機號的上網搜一下,就知道是不是欺詐號碼,不要讓那些真實的兒童失蹤消息也因為這些謠言的存在而變成了「假消息」。

謠言類別: 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最近流傳的《崔玉濤不敢說的真相,伊可新等維生素AD傷害嬰兒大腦》文章,其實去年就流行了一次。作者是自稱「理工女博士」的某微信公眾號「奶寶x國」。在文章中她根據WHO的一篇文獻資料《世界衛生組織  | 1~5月齡嬰兒補充維生素A》,然後得出「維生素A傷害寶寶大腦」的結論。謠言1:《世界衛生組織 | 1~5月齡嬰兒補充維生素A》的政策聲明,「強烈建議不要將給1-5個月嬰兒補充維生素A作為公共衛生幹預措施」,謠言2:《世界衛生組織  |  1~5月齡嬰兒補充維生素A》說給小月齡寶寶補充維生素A會導致囟門突出的風險顯著增高(並明確說明只要補充過一次維生素A風險就會升高)。這會傷害寶寶大腦。謠言3:維生素A是脂溶性的,會在體內累積,長久了會致癌。

真相


針對第一個,《世界衛生組織 | 1~5月齡嬰兒補充維生素A》的原文是「不建議為減少發病和死亡,而將給1-5個月嬰兒補充維生素A作為公共衛生幹預措施」。另外,世衛組織非常明確的認為,給1-5個月的小寶寶補充推薦劑量的維生素A(5萬單位),是安全的。針對第二個,《世界衛生組織  |  1~5月齡嬰兒補充維生素A》的原文是:「就6月齡以下的嬰兒而言,有充足的證據表明,劑量至50,000國際單位(IU)的維生素A是安全的。急性副作用可包括囟門突出(最常報告的副作用)、嘔吐、腹瀉、食慾下降和激惹,但通常是一過性的」。在謠言裡卻被理解成:只要補充過一次,就能產生問題。針對第三個,維生素A是脂溶性的,但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致癌」,這毫無任何依據。


點評

當媽的不要輕信這些危言聳聽的小道消息,想知道更多科學的育兒知識,最好去正規醫院問一下兒科醫生。

謠言類別: 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近期,西雙版納微信朋友圈內屢屢在傳各類偷小孩、搶小孩的視頻、圖片。附帶的內容為:家長們注意了,注意了,注意了。景洪南站附近,有人搶小娃,出門一定要看好孩子,騎摩託車也不要把小孩放在後面帶。為了小孩,動動小手通知下身邊的親人朋友。

真相


經核實,西雙版納州內無此類的案件報警,同時警方也進一步查證核實:該視頻內容為2016年10月20日下午4時發生在廣東省中山市東升鎮的一起精神病人挾持母女兩人的案件,該案已被廣東警方處置,事件無人受傷。


點評

「偷小孩、搶小孩」的傳聞時有出現,然而很多都已被證實為謠言。作為家長,不管什麼時候,好好照看自己的小孩是很有必要的,但別傳謠。

謠言類別: 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近日,一條「老司機避抓拍免被罰絕招」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流傳。絕招一:紅燈亮3秒後電子眼才會開始工作,所以紅燈剛亮起時如果壓線了,直接開過去,不會被拍到;絕招二:摳掉車輛牌照第一個字母後面的小圓點,電子眼就無法對焦,也就無法拍照;絕招三:只要行駛速度低於5公裡/小時或高於180公裡/小時,攝像頭就無法啟動或無法拍清楚牌照。

真相


經過媒體記者諮詢交警得知:微信所傳的「絕招」不可信而且也是違法的,不想被電子眼拍到,只有一個方法,就是不違章。首先,電子眼在紅燈亮起時就會立即啟動闖紅燈抓拍系統,不存在3秒延遲。其次,對於闖紅燈的電子監控設備抓拍,目前採取兩種方式,一是數位相機,二是數碼攝像機。無論是採用哪種方式抓拍,都是對停車線前後的一定區域範圍進行對焦抓拍的,由於是固定的焦距,所以,與傳說中的摳掉車牌中間的小圓點無關。最後,由於電子眼與信號燈是同步啟動的,不論車輛的速度快與慢,電子眼都會記錄下整個過程。


點評

開車在外,還是要老老實實遵守交通規則,謹記安全第一,投機取巧是難以瞞天過海的。

謠言類別: 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近日,一條消息在朋友圈迅速傳播,消息稱「交通新規2016年11月1日全國實行。」裡面羅列了9條內容:1、闖紅燈,記6分、罰200元。2、酒駕,記12分且5年內不得再考取駕照。3、不系安全帶,記3分,罰200元。4、副駕不系安全帶,記1分,罰50元。5、行駛中撥打手機,記3分,罰200元。6、行駛中抽菸,記1分,罰200元。7、有意遮擋號牌,記12分,頂額處罰。8、超速駕駛,記6分。9、副駕駛有不滿14周歲乘坐的,記6分,罰300元。

真相


現行的交規,是此前發布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公安部令第139號,並沒有所謂2016年11月1日全國實行新交規的事情。謠言中的處罰規定也與事實不符,請大家不要盲目聽信網絡傳言,以訛傳訛。


點評

舊謠一則,時間總在變,而內容基本沒變。像這樣的大姨媽式謠言,小編真想給它頒個謠言界的最佳勞模獎。

謠言類別: 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三明治中的火腿、培根和酸奶一起食用,容易致癌!因為在加工肉製品中硝酸鹽或亞硝酸鹽,碰上酸奶時,會轉變為一種致癌物質亞硝胺。所以在吃了加工肉製品前後1小時不宜飲用酸奶。

真相


亞硝胺是已知的強致癌物。但火腿酸奶同吃致癌一說,從營養學角度來講並不成立。因為,酸奶中的蛋白質含量連3%都不到,胺含量更低,而瘦肉中蛋白質含量高達將近20%,胺類物質比酸奶中的要多多了。因此,醃製肉製品中已經具備了合成致癌物的兩大原料,在醃製和儲藏過程中就能合成微量亞硝胺致癌物。所以它不需要「酸奶中的胺」來幫忙。流行病學研究證實,醃製肉製品的攝入量越高,癌症的風險越高,這和是否喝酸奶沒關係。


點評

不以劑量談傷害的都是耍流氓。在合格的肉製品中,可能致癌物的含量微乎其微,日常食用的話不用太擔心。

謠言類別: 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我們平時所用的塑膠袋,很有可能也變成家庭中的健康殺手。直接用提菜回來的塑膠袋包裹著蔬菜放進冰箱,將會導致『慢性自殺』。因為五顏六色的彩色塑膠袋屬於再生塑膠袋,使塑膠袋變得鮮豔的著色劑暗含著一種名叫苯並芘的物質,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早已將苯並芘歸在致癌物的第一組。在這塑膠袋「豔麗」的外表下,藏著一顆毀滅你生命的「心」。增塑劑能夠從塑膠袋的表面析出,而我們將通過接觸袋中的食材將其攝入到體內,對我們人體健康造成多種危害。

真相


只要符合相關的國家標準要求,在常溫下或冷藏溫度下使用食品包裝材料,其安全性還是有保障的。而且從綠色、環保的角度考慮,我們提倡減少對塑料製品的使用是合理的,但從食品工業的發展及需求來說,塑料製品在提高食品的包裝質量,延長食品的保質期方面的優勢是其他包裝材料所無法替代的。


點評

如果這個說法是真的,本編表示已中毒無數次了,然而還不是好好的。另外跟大家分享一個經驗:用保鮮膜比用塑膠袋保存食物更衛生。

來源:微信安全中心

本期編輯:荊詩越

相關焦點

  •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轉眼2020進入倒數,可還沒等來新年,卻率先迎來了一波新的謠言:「高中納入義務教育」、「貧困人口人均月入9057元」、「新疆和田急需舊衣捐贈」……十一月朋友圈的這十大謠言,你看到過幾個,又看到過幾次呢?
  •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 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出爐!
    十一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 轉眼2020進入倒數,可還沒等來新年,卻率先迎來了一波新的謠言:「高中納入義務教育」、「貧困人口人均月入9057元」、「新疆和田急需舊衣捐贈」……十一月朋友圈的這十大謠言,你看到過幾個,又看到過幾次呢?
  • 闢謠 九月朋友圈的十大謠言,你中招了幾個?
    最近,一些新老謠言又開始傳播起來微信安全團隊整理出九月的朋友圈十大謠言,並為大家逐一擊破跟日報哥一起來看看吧——
  • 闢謠 九月朋友圈十大謠言 看看你"中招"了嗎?
    最近,一些新老謠言又開始傳播起來,今天,小編整理出九月的朋友圈十大謠言,並為大家逐一擊破。
  • 九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中招了嗎?
    來源:微信安全中心(ID:weixinsrc)最近,一些新老謠言又開始傳播起來,微信安全團隊整理出九月的朋友圈十大謠言,並為大家逐一擊破。不要打開,這名片裡有個連結,如果,你點開了,就會,看到自己的名字。也就是說,在你點開時,你的資料,就有可能被複製了,如果,你用手機支付過,購物過,微信支付過,等等密碼,也就隨之被複製了。」
  • 2020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中招過嗎?
    2020年朋友圈流傳最廣的十大謠言 今天就來回顧一下吧 2020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 1 糧食短缺,趕緊屯米搶油 典型謠言樣本
  • 2017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中招了嗎?
    這期間,「謠言」還是時常出現。而且還多了一種新的常見傳播形式,就是用視頻來傳謠。今天,小編就整理出了這半年中的十大朋友圈謠言,一起來看看吧。儘管在「塑料紫菜」視頻剛在網上出現的時候,相關權威部門就進行了闢謠,但視頻還是在網絡上被不斷地轉發和擴散。短時間內,謠言衝擊波從消費者、超市、經銷商、加工廠一路迅速傳至養殖戶,相關產業鏈也受到了嚴重的打擊。而後續經過警方調查,製造、傳播「塑料紫菜」人員,其真實目的是通過散布謠言實施敲詐勒索,相關涉案人員也已陸續抓獲。
  • 來看9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中招了嗎?
    9月,又有哪些謠言在朋友圈「興風作浪」,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困擾,你在朋友圈都見過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 十月朋友圈十大謠言,網友:第一條就中招了
    小編發現,網上有很多人轉發「 甘肅甘南地區的孩子們需要衣服」的消息,這是真的嗎?今天為大家梳理了十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在朋友圈看到過幾個呢?你能識別幾個呢?十月朋友圈十大謠言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我是甘肅的一位老師,叫格桑加,我們這裡很窮,學校的孩子們真的很需要衣服,因為太窮了都買不起衣服和鞋子,特別是秋冬了孩子們還是那麼單薄,很心痛
  • 【注意】十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信過哪個
    今天為大家梳理了十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在朋友圈看到過幾個呢?你能識別幾個呢?十月朋友圈十大謠言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  我是甘肅的一位老師,叫格桑加,我們這裡很窮,學校的孩子們真的很需要衣服,因為太窮了都買不起衣服和鞋子,特別是秋冬了孩子們還是那麼單薄
  • 闢謠丨2017上半年朋友圈的這十大謠言,你中招了幾個?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綜合 謠言過濾器2017已過去一半。這期間,「謠言」還是時常出現。
  • 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發布,第二個流傳太廣,別中招
    草長鶯飛的三月,謠言也氣勢洶洶!30日,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快來一起看看,你中招了嗎?1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謠言內容:快轉重要消息,微信免費即將結束,明天下午6點以後打開微信要先付25元錢,把這個消息轉給10個人,證明你是經常使用微信的用戶,系統幫你升級更新,否則你將被刪除。
  • 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謠言榜單!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嗎?
    草長鶯飛的三月,謠言也氣勢洶洶!3月30日,微信發布《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快來一起看看,你中招了嗎?
  • 本周朋友圈十大謠言,很多人都中招了
    為了博取關注度偽造事實為提升銷量濫用網絡圖片哭窮賣慘……10月將末一些老舊謠言又「改頭換面重出江湖」看看下面這些你都眼熟嗎?謠言:江西上饒縣一女孩遭生父及二伯性侵後,精神失常,現已入住精神病院。影響力:36.1闢謠:上饒警方調查後表示,當事人王某文女士患有精神分裂症,目前仍在醫院接受治療。
  • 8月微信朋友圈十大謠言 | 你中招沒
    所以,那些能確切地告訴你「×年×月×時,在×地一定會發生×級地震(餘震)」的傳聞,不用想都是謠言。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近日,一則「蜜桃打了防腐劑」的視頻在網絡上流傳。
  • 【提醒】2017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沒?趕快自查!
    這期間,「謠言」還是時常出現。而且還多了一種新的常見傳播形式,就是用視頻來傳謠。今天,小編就整理出了這半年中的十大朋友圈謠言,一起來看看吧!儘管在「塑料紫菜」視頻剛在網上出現的時候,相關權威部門就進行了闢謠,但視頻還是在網絡上被不斷地轉發和擴散。短時間內,謠言衝擊波從消費者、超市、經銷商、加工廠一路迅速傳至養殖戶,相關產業鏈也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 4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很多普寧人第一條就中招了!
    五·一小長假已開啟四月的尾巴要溜走了這份四月朋友圈的十大謠言盤點邊玩邊科普,大家一起看看吧~謠言內容現在很多群都有收到各種二維碼短片或視頻,想看完整個視頻要轉發5個群的視頻大家都不要轉發。謠言內容日前,一篇題為《無數中國女人,正被瑜伽毀掉身體……》的帖子在朋友圈熱傳。稱瑜伽的很多動作、體式可能造成脊椎、腰椎拉傷等問題,患「瑜伽病」的人正日益增多。
  • 【闢謠】朋友圈裡的十大謠言,嘉定的朋友們請不要再傳播啦!
    最近,一些新老謠言又開始傳播起來,今天,小編整理出九月的朋友圈十大謠言,並為大家逐一擊破。
  • 闢謠 11月一大波新謠言襲來,你中招了麼?
    而一些謠言散播者也沒閒著,不少「觸目驚心」的謠言又開始在朋友圈蔓延.朋友們,別讓這些謠言毀了咱們一年到頭的好心情!下面就來給大家粉碎謠言,還真相一個清白!消息一出,紛紛被各地相關部門闢謠,佛山市衛計局就曾表示根本沒有聽說過名為「SK6」的病毒,而消息中所謂的「第一人民醫院」,也迅速發文闢謠。
  • 3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中招了嗎?別再轉了!
    層出不窮的謠言真是讓人防不勝防直播君這就帶你揭開3月份這些謠言的真面目!【真相】3月2日,廣東省清遠網警微博發布文章闢謠稱,該傳聞系謠言,當地防疫部門近期並未接到狂犬病事發報導。隨後,全國多地網警對此事進行闢謠,稱該視頻並非發生在當地。3月8日,微博「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進行闢謠,並指出防疫部門專家表示,狂犬病病人發作初期會出現恐水、怕光、頭痛倦怠、咽肌痙攣等症狀,最終因呼吸或循環衰竭而死亡,但不會出現像狗一樣伸舌頭、學狗叫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