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角」捨近求遠,不丹為何與以色列建交

2020-12-28 尼泊爾旅行

以色列12月12日宣布與不丹建立外交關係。無論對於在中東四面皆敵的以色列,還是與世隔絕的喜馬拉雅山國不丹而言,這都是非同尋常的一步。

這是以色列獲得的最新關係正常化協議,此前與之建交的國家都位於中東和北非。以色列外交部長加比·阿什克納齊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以色列獲得承認的圈子還在擴大。與不丹王國建交將是以色列深化亞洲關係的一個新階段。」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也對這項協議表示歡迎。他在一份聲明中指出,以色列「正在與希望和我們建立關係的其他國家接觸」。

「這項協議將為我們兩國人民的合作提供更多機會。」以色列駐印度大使羅恩·馬勒卡在推特上寫道。據報導,兩國合作的主要領域將是水資源管理、農業和衛生。

不丹與以色列在印度宣布建交

對於不丹來說,本次「捨近求遠」的建交亦十分特別。長期以來,不丹王國並沒有完整的外交自主權,根據印度1949年和不丹籤訂的《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規定,不丹在進行外交關係時,必須要受到印度的「指導」。

因此,不丹只與大約50個國家保持外交關係,境內僅有印度、孟加拉國和科威特三個國家的大使館。除了印度、孟加拉國和馬爾地夫三國的公民之外,世界其餘各國的旅客在進入不丹前都需要申請旅遊籤證,每日消費不低於200美元。

為了阻絕大國對不丹的影響,不丹與5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都無法建交,其中的中國還是不丹僅有的兩個鄰國之一,而不丹是中國所有鄰國中唯一沒有建交的。不丹近年來與中國的接近,印度亦頗有微詞。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本次建交是由即將離任的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所推動的。川普是以色列的堅定盟友。

不丹虎穴寺

筆者曾前往不丹多次,與當地各界頗有友誼,根據觀察,即使在不丹2007年同印度籤訂了《不印友好條約》,獲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權之後,印度對不丹的控制仍然滲透在政權、軍事、外交、民生、能源、宗教、教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

所謂不丹外交問題,根本上還是印度問題,不丹與以色列的建交也不例外:

一、儘管原因和出發點不盡相同,但不丹與以色列確實都存在在國際社會中被「孤立」現象,這是一種抱團取暖,也有向兩國內部證明執政當局的外交努力的意義。

新冠疫情之後,亞洲在全球話語權內比重增加,以色列將同不丹的建交,不僅為「加深亞洲關係的裡程碑」,更試圖以此作為示範效應,推開與沙烏地阿拉伯、阿曼和一些傳統上反對以色列的亞洲國家,例如印度尼西亞等多國建交的窗口。

而不丹作為一個與印度關係密切的小國,在曾經的鄰國錫金於1975年被印度吞併之後,同很多南亞國家一樣,一直在提防淪落至相同地步。這也是不丹王室為什麼不惜在2003年拒絕印度調和,堅決向反政府武裝發動戰爭的主要原因。但落後時代的封建制度對於印度的高度依賴,又讓不丹王室不可能下決心擺脫印度。

在兩難之中,面對印度國力的日益增強,不丹與以色列這樣的發達國家建交,對外可以強調不丹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保障權益不被印度更多侵蝕,對內則能安撫民意,繼續發揚傳承百年的王室統治術。

二、根據以色列的聲明,以色列駐印度大使在其官邸與不丹駐印度大使籤署了相關協議。由此可見,印度不但是不丹與以色列建交的主要推手之一,甚至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這可以視作印度讓不丹作為代理人,對美國「印太戰略」的積極回應和試探:

一方面,在川普離任之前表達善意,部分實現加深印太聯盟的承諾,行銷印度國際形象;另一方面,在拜登有可能放棄「印太」,重回歐巴馬時期「亞太」的前提下,印度不直接出面,留有轉圜的餘地。

或者說,不以建交是印度在美國大選後對外政策模糊,局勢不明朗之際,對於美國態度的一次試探。不丹無非是印度拋出的一枚棋子,還能一箭雙鵰,表明自身對不丹主權的尊重,減少南亞諸國的戒心。

此外,不丹是農業國家,印度農業人口眾多。疫情過後,糧食安全與農業生產恢復尤為關鍵,以色列掌握著全球一流的農業技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這也體現出南亞次大陸疫情後的新趨勢。儘管印度染疫人數位居全球第二,戰疫談不上成功,但在國力極大不對等的情況下,南盟及印度周邊國家,在疫情中仍然不得不極度依賴印度輸血。

換言之,至經濟層面到政治層面,通過疫情,印度對它們的掌控不是減弱而是加深了。

與此同時,伴隨印度民族主義思潮崛起,用印度教思想來統一印度共識,一直為莫迪政府的指導原則。可是,恰恰作為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倘若不解決宗教問題,複雜的統一共識必然難以達成。

作為全球與伊斯蘭世界最敵對的國家之一,在印度高層看來,以色列有可能成為特定條件下的助力和後手。

四、以色列方面將不以建交放到「以色列深化亞洲關係」裡程碑的高度,除了上文提及的與阿拉伯國家改善關係外,顯然不是為了學習國民幸福指數,成為「幸福國度」第二——它的最終目的還是通過不丹,以及不丹背後的印度,打開與南盟甚至環孟加拉灣多領域經濟技術合作組織的大門。

從以方戰略角度出發,相同模式在南盟內部大概率是可以複製的。以色列期望能借不以建交的東風,進入南亞和東南亞,贏得新亞洲的門票,改善自身處境。

這也可以看作繼美國使館搬遷至耶路撒冷,與巴林建交等標誌事件後,以色列最後一次「川普紅利」的兌現。

耶路撒冷

綜上所述,不丹與以色列的建交,本質上依然是印美關係的延續。

雖然,兩國關係曾經在共同對抗中國的貌合神離中急劇升溫。然而,在川普敗選,拜登當選後面對國內防疫壓力和前任總統不肯體面認輸的窘境,短時間內明顯會專注於美國內部的狀況下,這場大戲不可避免地最終成為印度的獨角戲。

整個世界在2020年迎來極大的轉變,而2021年這種轉變幾乎確定仍會延續。災難往往是文明衝突的助燃劑,人類實在難以回答,我們的星球在疫情過去後能不能變得更和平。

國際形勢的多變,國內疫情與經濟的壓力,印美關係的不確定,中國崛起的輻射,加上象徵亞洲復興的RCEP的缺席,都在加重印度的不安全感,迫使其進一步加深對南盟的操控,深化環孟加拉灣經合組織同南盟的整合,以積蓄力量來面對不夠自信的未來。

把類似不丹等的籌碼國首先推到國際舞臺上,作為打開局面的前哨,一面藉此彰顯印度南亞霸主的地位,秀出肌肉;一面隱藏在幕後評估交易,謹慎下注,將是印度外交值得注意的新動向,乃至可能會引發「代理外交」的風潮。

一個在後疫情時代變得更聰明,也更具備擴張性的印度,

正是深藏在不以建交後的思考。

聯 系方式

新浪微博:@葉涼YeeLiang

佛學院志願者,聯合國南亞特殊貢獻獎得主,旅行作家兼國際領隊

服務於文化交流,定向援助,南亞深度遊開發

歡迎諸位親們投稿,投稿郵箱(coolleaf@icloud.com),會有小心意奉上。

註: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歡迎原作者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捨近求遠,這一次,不丹選擇了以色列
    捨近求遠,這一次,不丹選擇了以色列!南亞傳來消息,12月12日當天,內陸國不丹突然對外宣布,和以色列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向來低調的不丹,為何突然與以色列建交呢?根據以色列駐印度大使羅恩.馬勒卡的說法,12月12日當天,和他籤署正式建交協議的是不丹駐印度大使韋措普.納姆耶爾,地點是印度首都新德裡。正式建交後,不丹、以色列將在經濟、技術、農業等領域展開合作,在人文和旅遊方面進行更多的交流。
  • 以色列宣布與不丹建交
    新華社耶路撒冷12月13日電(記者尚昊)以色列外交部12日晚發表聲明宣布,以色列與不丹建立外交關係。  聲明說,兩國正式建交協議12日在以色列駐印度大使館籤署。雙方還同意在水資源管理、農業和衛生領域進行合作。  以色列外交部長阿什克納齊在聲明中表示,為實現建交,以色列與不丹多年來多次秘密接觸。
  • 川普對以色列太好了,撮合多個國家和以建交,給了人家什麼條件
    >,川普上臺這幾年給以色列做了多少事,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這個是多少任美國總統都不敢承認的,這個是全球大多數國家根本就不承認的,川普說我就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而且這還不算完。還有比如說戈蘭高地,川普也認定屬於以色列的領土,樂的這個以色列人,乾脆在戈蘭高地上找個村鎮,直接命名為川普村,你以為這就完了嗎?當然沒有。川普更是處心積慮的,要保障以色列在中東的安全。
  • 以色列要幫印度自衛,又「拿下」不丹,值得警惕
    恰在此時,以色列就向印度拋出了橄欖枝,主動給印度方面提供一系列的相關支持,還表示「咱們面臨類似衝突」。12月18日,印度媒體在報導中炒作,以色列的駐印大使日前表明,以色列將為印方提供一系列幫助,以滿足印方面對挑戰和衝突的需求。他在採訪中表明立場稱,以色列與周邊國家關係的正常化是以色列與印度能夠開展合作的前提,而以色列方面對此十分重視。
  • 不丹,是唯一一個沒有與我國建交的鄰國,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自新中國成立之後,陸續有很多國家都與我國建立了友好的外交關係,而周邊只有一個鄰國沒有與我國建交,它就是不丹。 不丹人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手機為何物,在我們眼中,朝鮮應該是最落後的國家,感覺還停留在我國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
  • 以色列是「月朔」的號角
    為何能藏匿呢?因為沒有月光,人看不見他的動靜,他就可避過掃羅王的追殺。他在田野藏多久呢?藏到第三日晚上,正符合月球晦日、朔日、新月所需的運行時間。「你們說:月朔(註:英譯「新月」)幾時過去,我們好賣糧……」(摩八5)。無情的商人剝削窮人,從中獲利。月朔就是安息日,他們急於知道月朔何時過去──而非何時來到───好讓他們重開生意,繼續欺壓貧寒的人。
  • 不丹和印度有怎樣的歷史,為何它不謀求獨立,甘願受印度控制
    令人奇怪的是,有著錫金這樣的前車之鑑,同為南亞小國的不丹,理應依靠聯合國成員國身份,和世界各國發展外交關係,積極謀求完全獨立,脫離印度控制才對。但事實上,不丹不僅沒有幾個建交國家,連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都沒有建交,只是緊緊追隨印度。為何不丹寧願追隨印度,也不願外交獨立呢?
  • 以阿建交後,下一個跟以色列建交的中東阿拉伯國家會是誰?_澎湃新聞...
    X 以阿建交後,下一個跟以色列建交的中東阿拉伯國家會是誰?鑑於沙特和以色列眉來眼去了這麼久,又有美國穿針引線,估計最後的指向是沙特。但是沙特國內反對聲音不小,所以可能先讓巴林、阿曼、查德、蘇丹這樣的外圍國家打前站,順便製造輿論氛圍。
  • 暗殺哈馬斯高層,以色列曾激怒阿聯,誰想到10年後居然建交了
    在以色列與阿聯關係正常化、實現建交後,兩國關係進展迅速,8月29日,阿聯總統謝赫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頒布政令,結束了該國自1972年以來對以色列的抵制,允許以色列企業和個人在阿聯投資,阿聯企業和個人被允許購買以色列商品和服務,而早在建交後沒幾天的16日,兩國就開通了電話服務
  • 日本赤軍無法接受中美建交紛紛自殺
    日本赤軍1969年從日本共產主義者同盟分離出來,1971年由重信房子與丸岡修於巴勒斯坦正式宣告成立,早期曾有「阿拉伯赤軍」(アラブ赤軍)、「赤軍派阿拉伯委員會」(赤軍派アラブ委員會
  • 「大神跡!」1,400位衣索比亞猶太人回歸以色列
    (照片提供/以色列國家基金會臺灣分會)據「以色列國家基金會 (以色列聯合呼籲組織)」(Keren Hayesod-UIA)1月份統計,從2017年5月再度開始的迎接衣索比亞新移民行動,至2017年12月底共帶回1,400名衣索比亞猶太人。「衣索比亞猶太人的回歸是一個非常大的神跡!」
  • 高學思|印度在不丹:沒有大英帝國的實力,卻有大英帝國的野心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高學思】近幾日有則與印度「擦邊」的國際新聞讓吃瓜讀者深感「奇特」:據路透社12月13日報導,12日晚,以色列駐印度大使羅恩·馬勒卡和不丹駐印度大使韋特索普·南傑,在印度首都新德裡籤署了關於兩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協議。
  • 亞洲「最窮」的國家,國民幸福感卻爆滿,至今未與中國建交
    但是在亞洲卻有一個國家未與中國建交,而且這個國家的首都距離中國不到50公裡。這個國家就是不丹王國,簡稱「不丹」,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的一個內陸國,首都廷布,國土面積只有3.8394萬平方千米,國家的國教是藏傳佛教。對於我們而言,不丹就是一個彈丸小國,這個國家的面積還沒有安徽省的四分之一大,為什麼會不與中國建交呢?
  • 不丹幸福嗎?我必須說說我的見聞
    也許是因為我上周剛從不丹回來,每天都發好幾條關於不丹的朋友圈;也許是因為我每次從不丹回來,都在不同場合不同方式告訴他們不丹特別好;也許是因為我這十幾年走了幾十個國家包括南北極的旅行經歷,讓朋友們覺得我能算得上半個旅行專家,所以他們在有疑惑的時候,也習慣於「問問專家」^_^由於實在無法一一詳細回答,所以決定把我在不丹的所見所聞所感寫出來,希望可以澄清朋友們關於不丹的一些疑惑
  • 拜登的難題:伊朗核專家為何會在此時遇刺?|法克裡扎德|拜登|以色列...
    以色列手影昭然若揭雖然沒有人為刺殺承認責任,不過行兇主腦身份昭然若揭,即以色列特工組織摩薩德(Mossad)。伊朗外長扎裡夫(Mohammed Javad Zarif)在刺殺當日已在Twitter上指有「嚴重跡象」顯示出以色列的角色。不過,以色列當局就未有為此作出回應。
  • 不丹:經泰國中轉前往不丹機場過境攻略
    泰國曼谷素那萬普國際機場轉機前往不丹全網最強攻略 不丹沒有和中國建交,更沒有直達航班,國內前往不丹絕大多數情況下是通過尼泊爾加德滿都和泰國曼谷中轉。從泰國曼谷素那萬普國際機場轉機前往不丹時,考慮到綜合成本因素,很多時候我們無需在泰國出境。
  • 不丹小王子寫真曝光 網友驚呼萌呆
    看來長大後又是一枚少女殺手不丹國王旺楚克親自給兒子拍下了這組寫真!照片中小王子身著不丹傳統格子長袍,衣服上還別著有父親頭像的胸章,再配上海軍風的小鞋子,圓嘟嘟的小臉萌態十足。現年36歲的旺楚克2008年正式加冕成為不丹國王,
  • 亞洲唯一沒和我國建交的國家,至今仍用清朝龍旗,曾是中國藩屬國
    亞洲唯一沒和我國建交的國家,至今仍用清朝龍旗,曾是中國藩屬國截止到目前,中國已經和世界上絕大部分的國家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外交關係,不過亞洲有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國家至今還未曾和我國建交,值得一提的是,它和我國的關係並不淺。
  • 2020 的最後兩個月:讓我們試著從「上帝視角」看世界的美好與警醒
    可以讓我們以極低的成本,用俯瞰的視角重新審視這個世界。近日,2020世界無人機攝影大賽 Drone Photo Awards 結果揭曉,這項世界航空攝影盛世,每年會吸引來自全球攝影師數以萬計的作品,除了無人機,還有從火箭、風箏和降落傘上拍到的隱秘風景。競賽共設9個組別:包括婚禮、自然、人物、城市、建築攝影、野生動物、抽象、運動。為銘刻和反映我們的當下境遇,官方特別增設「新冠疫情下的生活」系列。
  • 【觀點】楊立勇:也來談談「黨團之爭」,「caucus」到底是什麼?
    事緣不久前,溫哥華《大華商報》發表了一篇署名為馬尚的題為《「Asian Caucus」就是「亞裔黨團」嗎?》的文章,質疑溫哥華政論時評權威丁果先生去年年底提出BC省各主要政黨應當仿效建立「亞裔黨團」的主張。丁先生立馬用一篇《[丁果觀點]甘當「政治花瓶」?攻擊亞裔黨團概念是愚蠢之舉!》反擊。馬尚名副其實,馬上以牙還牙,回敬一篇《省選時刻,觸動族裔神經才是愚蠢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