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重返狼群》片段
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小狼格林的故事,讓它和狼群在草原上可以自由奔跑、一生平安。李微漪變賣家產,四處奔走,用了7年的時間,把攝影機記錄下的1700個小時的素材, 拍成了一部紀錄影片《重返狼群》。
這部紀錄片非常真實,畫質有的不是很清晰,有的非常抖動。剪輯也很粗糙,就連拍攝設備都是五花八門,手機、傻瓜相機、高清DV等,甚至還有行車記錄儀和小區監控記錄。但所有的這些都不影響影片帶來的「感動」、「驚嘆」和「震撼」。
在電影裡,我們看到原本有著自己生活的兩個城市人,為了把一匹狼送回故鄉,前後花了三年的時間,在草原上風餐露宿,涉險狼山,只為把親手養大的狼送回它的世界。
(入冬後,大雪覆蓋的若爾蓋草原荒無人煙,我們兩人一狼,相依為命。深冬逼近時,我們連狼毛都沒找到一根,寒冷和飢餓曾讓亦風動搖。「這到底有沒有意義?」他和我吵了一架,從駐地摔門而去。
走了一公裡,亦風累得躺倒在雪地裡,大雪快覆蓋全身時,一個溫熱的嘴巴湊在他臉上不停地舔,睜眼看見了格林的臉。亦風爬起來抱著格林就哭:「不管多難,我肯定陪你到底。」)
那些似乎令人難以置信的畫面,真實地發生了,感動落淚之餘也不得不反思,千百年來,我們對於狼的誤解到底有多深?
(我帶著格林上山去找狼群,格林知道路上的結冰容易摔跤,就拖著我的鞋子叫我不要往冰上踩。我不懂它的用意,一腳踩空一個冰窟窿,扭到了自己的腳踝,格林默不作聲,跑到山的另一頭,花了40分鐘牽來一匹馬,推著我的屁股扶我上馬背。
我覺得,它除了不會說話,什麼都會為你做。)
從小到大,我們從書本獲得對狼的認識、所有關於狼的故事都在告誡人,狼是不可信任的動物,狼天生是人類的敵人。
但,數千年來的事實證明,狼與人類在地球上互相依存。草原上的牧民對於狼有最深刻的認識,雖然會偷襲羊群,但同時也捕食草原上的老鼠、野兔等動物,護衛了草原畜牧業的繁榮。每當看到格林捕殺獵物時的虔誠,就知道不是它要殺,而是它想活。
(我被一場大雨淋出了肺水腫,格林趴在窗口,衝著我低聲「嗷嗷」地哀吟,我就安慰它說:「媽媽不會離開你的。」它轉身離開,沒多久,窗口被塞進一團東西,我下地一看,是死兔子。
是的,格林把它的食物給了我。
但凡分離與相見,格林的眼裡總是飽含熱淚。直到看見格林,我才真正相信,「萬物皆有靈」。)
一匹狼的成長與回歸,最終化作了人性與狼性的交融。
(小狼雖然很小,但是它已經懂得養育之恩。也許我們算養父養母,它覺得養父養母也在挨餓時,它就該把自己最珍惜的東西(鼠兔)拿出來。但是我們很多人類的孩子往往做不到這一點。
也許人比狼高等,但是狼比人高貴。我們失去的一些東西,在動物身上仍然保留得非常完整。)
狼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在紀錄片中,我們看到的仍是捕獵者的肆意妄為。鏡頭外,每天又有多少這樣的生死未卜的故事在上演?
在《重返狼群》第二部書裡,李薇漪聽說格林被獵殺,重新回到草原尋找格林,當她再次呼喚格林的時候,格林再也不相信自己曾經的「媽媽」,只是站在遠處顫顫地望向李薇漪。李薇漪知道,是人類的殘忍殺死了狼對人的信任。
(格林來看我們,給我們送食物,但我們出現在它面前時,它又躲開了。我心裡很難過,但我理解它。
從我們跟格林相處的10個月,再到後來,在狼山裡停留了那麼多年,跟狼群接觸那麼久,我們發現,對狼了解得越深,我們對於人類就越感到害怕。
有時候我們都不明白,是狼野化了我們,還是我們幫助格林野化了。
人可以害人,但是狼獵食都只是為了生存,不會為了利益而去害其他的生命。狼是特別怕人的。
我站在山頭目送格林最後一次離開時大喊:「格林快走,別回頭,媽媽永遠愛你。」那一刻,更多的是釋然。)
中國是瀕危動物分布大國。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還有多少野生動物在以怎樣的速度面臨著滅絕的危險?狼不是天生怕人的,然而利慾薰心卻讓我們和一些動物漸行漸。《重返狼群》告訴了我們,應該如何與動物平等相處,乃至於我們如何與人類自身友愛而平等的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