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記者 甘露 黃耀祖 張琪)昨天,一個讓眾多女性耳熟能詳的品牌——百麗國際,正式撤銷了在香港主板的上市地位,請看記者從香港帶來的報導。
7月27日下午四點,在香港港交所,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正式退市,這也標誌著百麗國際的私有化最終完成。百麗國際也以531億港元的收購總額刷新了港交所紀錄。
與市值巔峰時的1500億港元相比,百麗國際目前市值縮水近2/3,與10年前上市首日時的市值670億港元相比,也有所縮水。
香港證券學會專業委員 溫天納
大家看過它上市時的風光,也維持了一段時間。之後面臨的一系列的環球金融風暴,內需的削減,中國製造業的一個挑戰完全反映在百麗身上。這種渠道是多餘的,是沒用的,變成一種成本的負擔。從這種正資產變成負資產的過程當中對於百麗來講也是一個比較可惜的情況。
有女人經過的地方就有百麗,這曾是百麗國際擴張年代的豪情,但由於線下市場飽和,供給過剩,加上電商崛起,消費者品味提升等多重因素,最終讓這位昔日的王者日漸沒落,甚至創下一天關閉三家門店的記錄,多渠道多網店這些過去的巨大優勢也成為負擔。
退市的背後是業績的大幅下滑,2017年5月,百麗發布了退市前最後一份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2月28日,百麗集團淨利潤為24.03億元,同比下降18.1%。而這個業績表現並不是個案。近年來,中國時尚服裝、鞋類、配飾行業普遍面臨增長乏力、利潤下滑的困難局面。
(本文編輯:魏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