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鄉愁」村落 攜手奔向小康 興隆鎮牛皇村禮朝屋基的田園牧歌

2020-12-23 新華網重慶頻道

村民汪洋回鄉開起了「遇龍灣」農家樂,對未來的發展信心十足 本報記者 譚臻 攝

    走進興隆鎮牛皇村9社禮朝屋基,別致的川東村落民居景觀讓人眼前一亮。當地村民沒想到,這裡也可以成為旅遊地,環境得到改善,辦農家樂、開民宿、做餐飲,收入水漲船高,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帶動下,大家紛紛找到了新的發展之路、幸福之路。

    農村舊房變靚 村民收入增加

    來到禮朝屋基,22棟農房排列錯落有致,房前花草擁簇,路旁古樹林立。很難想像,兩年多前,這裡還是一片荒蕪,房屋老舊破損嚴重,雜草叢生,道路不暢。當地青壯年紛紛外出打工,少量村民在家務農只能勉強保障基本生活。「我之前就是在家種地,種一些玉米之類的,每年掙的錢只夠全家人基本生活。」村民李國平告訴記者。

    2018年,一切開始發生變化,興隆鎮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對禮朝屋基進行房屋環境整治。「我們按照川東村落民居風格進行設計,不大拆大建,而是利用紅沙石、土坯、木頭、青瓦、茅草等本地材料和元素,對房屋進行整治。」興隆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景觀按一步一景、推窗見景進行打造,還原農村枯藤老樹、小橋流水、炊煙嫋嫋的田園牧歌式景象。

    隨著房屋環境整治逐步進行,越來越多的遊客被翻修後的景觀吸引,前來遊玩打卡。李國平看到了商機,他結合屋外景觀,將自家房屋內部進行改造,並租了旁邊一棟閒置的農房,辦起了農家樂。來到「李氏農家」的遊客,既可以吃到新鮮的農家菜,還可以住宿休息。李國平家的收入也隨之增漲,從滿足基本生活到現在一個月流水三四萬元。

    「現在周末、節假日來玩的人很多,住宿需要提前預定。我們也在不斷學習改進,希望可以越辦越紅火。」對於未來的發展,李國平一臉的自信和期待。

    遊客紛至沓來 網紅民宿火熱

    除了像李國平改造自家房屋辦農家樂的,禮朝屋基還吸引了村外的人前來開民宿。「部落格」民宿老闆譚青春,一直嚮往田園牧歌式生活,一年多前來到禮朝屋基,看到這裡的景觀一見傾心。隨後,她邀約了三位好友,租下村民的房屋,改造成了現在火熱的網紅民宿。

    「我們租下村民空置的房屋,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我們也在這裡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譚青春說,「同時,我們還可以幫助當地村民一起發展,將開民宿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和村民進行合作,吸引更多遊客前來,幫助他們實現致富增收。」

    當地村民汪洋就和「部落格」民宿有餐飲上的合作。記者來到汪洋家,他正在擴建廚房。據了解,汪洋之前在外務工,但他鄉情深厚,一直想回鄉發展,幾年前回到村裡,但沒有什麼項目,只能依照傳統搞種田和養殖。後來,禮朝屋基進行改造,汪洋家的房屋也在改造之列,在相關政策的鼓勵下,他開始規劃發展特色餐飲,開了「遇龍灣」,潛心研究菜式,用新鮮綠色的食材烹飪的美食,收穫了一大批遊客的點讚。「雞是自己養的跑山雞,我還承包了房前的兩塊魚塘,魚都是現釣現做。」現在,芋兒雞、幹燒魚等都成了他的拿手好菜,許多客人遠道而來就為了品味他烹飪的美食。

    「生意好的時候,一頓飯就有十幾桌,大家吃得開心,我做起來也有幹勁。」汪洋表示,未來他還想增加住宿和遊玩項目,發展成更加完善的農家樂,讓大家有更好的體驗。

    改善基礎設施 增強發展信心

    據興隆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禮朝屋基緊鄰南北大道,距江北機場25公裡,佔地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600平方米,共有鄉村房屋22棟、農戶39戶,周邊種植3000餘畝楊梅、藍梅、草莓等,是南北大道伏季水果帶的重要節點。

    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興隆鎮結合禮朝屋基的自然、人文景觀條件和地理優勢,通過與重慶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合作,著力創新鄉土美食、農土特產、農耕體驗、鄉村民宿等,打造「鄉愁」村落的同時,緊扣「禮」字做文章,發掘「禮」文化,以新時代「禮」文化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吸引重慶主城以及全國遊客前來觀光體驗。

    「我們現在準備修建汙水處理系統,接下來還要做燈飾工程,將景觀打造得更加別致,除了白天好看,晚上也要同樣吸引人。同時,鎮政府還規劃在這裡修建停車場,方便遠道而來的遊客停車,等南北大道北延伸段也貫通了,前來禮朝屋基的遊客將會更多。」興隆鎮牛皇村9社社長王方平說,「現在沒事兒時我就要繞著禮朝屋基轉一轉,看哪裡景觀有問題、房屋有問題,及時幫村民解決,為大家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增強大家的發展信心,一起攜手奔小康。」(記者 譚臻)

相關焦點

  • 渝北「禮朝屋基」帶你回歸田園牧歌
    在重慶市渝北區興隆鎮牛皇村9社,這裡有22棟具有巴渝特色的農房錯落有致地深藏在山水間,勾起一股濃濃的鄉愁。「禮朝屋基」在此邀請市民遠離城市喧囂,回歸田園牧歌。渝北禮朝屋基。渝北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華龍網發在興隆,有這樣一座充滿古典韻味的村落。駕車駛入興隆鎮牛皇村9社,滿山青翠中一幢幢舊時風格的民居印入眼帘。
  • 打造「高顏值」鄉村 找到新的「致富經」 ——渝北興隆禮朝屋基的...
    打造「高顏值」鄉村 找到新的「致富經」——興隆鎮牛皇村禮朝屋基的田園牧歌
  • 了不起的村落,忘不掉的鄉愁
    於是,很多在城市生活久的人,開始呼喚回歸慢調的生活和自然的環境,紀錄片《了不起的村落》,就找到了那些遺世而獨立的村落。村落,曾經是鄉人們的生命,但對現在的孩子來說,可能只是課本裡一個遙遠的故事。過去10年,中國消失了90多萬村落,每一天,都有100個村子捲入歷史的長河中消失不見。
  • 瓊海田園夢想農莊喚醒童年鄉愁
    12月21日,瓊海大路鎮田園夢想農莊,讓記憶中的鄉愁味道、看得見的田園風光浮現心間,蕩漾其中。海報全媒體中心記者袁琛攝  12月21日,瓊海大路鎮田園夢想農莊,讓記憶中的鄉愁味道、看得見的田園風光浮現心間,蕩漾其中。海報全媒體中心記者袁琛攝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藍天配朵夕陽在胸膛,繽紛的雲彩是晚霞的衣裳。
  • 這檔田園牧歌綜藝,是被蹂躪社畜的氧氣
    鏡頭隨著一縷孔雀羽毛緩緩而至,滑過綠樹農屋,滑過騎單車嬉笑的孩子們,滑過悠然自得的村民們,落至長著芭蕉樹、停著門前椅的一間院落。院子裡有雞鳴狗吠聲,有奶牛哞哞叫,還有一大家子熱情好客的主人,準備招待即將到來的客人。這就是走過了四季,但又在不同理想之地停落的「蘑菇屋」。
  • 農業產業工人的「田園牧歌」生活
    中新網重慶9月6日電 題:農業產業工人的「田園牧歌」生活  作者 彭國威  金黃的水稻,在一陣微風後,搖曳著婀娜身姿,像是在輕柔起舞,讓過往的人,個個看得如痴如醉。  「又是一個不錯的豐收年。」  這是9月5日,記者在重慶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園的田園牧歌小鎮,看到的一場秋收畫面。  為了留住鄉愁,該小鎮在建設過程中,與西南大學農學院合作,前期打造了100畝水稻梯田進行有機生態種植,通過產業化發展,讓當地農民足不出戶變身「產業工人」,有效實現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我們未來要擴大到500畝左右,主要用來種植水稻、蔬菜和水果。」
  • 安徽人的鄉愁裡,藏著什麼?
    淮北市冬捕 by 萬朝善這是名茶薈萃的省份。廬江縣馬廠村,採收優質蓮藕 by 程兆人工收割變成了體驗農耕文化的一項活動,是回味鄉愁,傳遞農耕文化的載體。03村落,是鄉愁最重要的具象之一。除了寄託鄉愁,鄉土院落終於也可以擁抱現代文明,承載詩意棲居。在鄉村消亡、蛻變的同時,最大程度保留地方民居特色,傳承地域村落文化,成為一個新的重大課題。04回不去的都市人,把鄉愁在民宿中安放。
  • 譜一曲「採菊東籬」的田園牧歌 我省五彩菊園在孝順開園
    譜一曲「採菊東籬」的田園牧歌 我省五彩菊園在孝順開園黃玉環 俞 學孝順之美,是一曲恬淡淳樸的田園牧歌。如今,孝順的這份田園之美新添一片花海。10月26日,美輪美奐的孝順菊園盛大開園。正值金秋時節,遊客們在這裡可以看到,256畝的土地上,70餘種、數十萬株的菊花,將整個村莊裝點成菊花的海洋。
  • 奔向2020,創造新奇蹟——來自華亭鎮的新年寄語:在鄉村振興徵程中...
    奔向2020,創造新奇蹟——來自華亭鎮的新年寄語:在鄉村振興徵程中開拓前進 2020-01-19 1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大金名片」助推泰順竹裡逐夢小康
    近日,記者走進泰順縣竹裡畲族鄉,探尋這裡的小康故事。竹裡畲族鄉地處泰順境內西北部,自然風光旖旎,生態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9%,是溫州人民「大水缸」珊溪水庫源頭所在地。別具一格的民俗風情、獨具匠心的竹木藝術、極具情懷的文化理想在這裡完美融合,逐步形成了獨具魅力的畲鄉民俗文化、國學文化和竹文化。藉助這三張「金名片」,竹裡小康發展的美麗畫卷正緩緩打開。
  • 田園牧歌進入直播間?李子柒或許也要直播帶貨
    田園牧歌也要直播帶貨?現在看真的也有可能。田園牧歌進入直播間?news.zol.com.cn/755/7553085.html report 705 田園牧歌也要直播帶貨
  • 慶豐村:打造農旅項目走上脫貧致富「彩虹路」
    靚麗的彩虹色「1號公路」貫穿村落,一座座乾淨整潔的農家小院矗立路旁……如今的溧陽市南渡鎮慶豐村已經成為了網紅打卡地,吸引了數十萬遊客來此遊玩。從曾經的經濟薄弱村,到如今名副其實的「網紅村」,慶豐村以「金色慶豐、藝術田野」為願景,傾力打造「蘇南第一方,慶豐稻花香」農旅項目,帶領村民走上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彩虹路」。
  • 尋美海南好農莊| 瓊海田園夢想農莊 喚醒童年的夢想記住鄉愁
    編者按:今年海南省「三農」重點工作提出推進「我在海南有農莊」專項行動,以培育農業新業態、推進美麗鄉村和全域旅遊建設、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助力脫貧攻堅、打造「王牌」產業。  位於瓊海市大路鎮的田園夢想農莊。
  • 白果屋基院子將實現美麗轉身
    (記者周雲)5月14日,記者在雲門街道鐵家村14組白果屋基院子看到,這裡正在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造工程,工人正在這裡加緊施工。據了解,白果屋基院子位於渝武高速雲門出口匝道旁邊,是一個有14戶人家的傳統村落,此次人居環境改造除拆除村民搭建的彩鋼棚外,還對17幢居民房進行巴渝傳統民居改造,立面刷漆,屋頂蓋小青瓦,同時在院子修建文化廣場、花臺、荷花池,培育院前小溼地,並在院落背後的竹林中修建一條林間健身步道。此項工程於今年4月開工,預計在今年9月完工。
  • 升級美麗田園,唱響都市牧歌!甌海澤雅精心繪製「溫州都市近郊休閒...
    一場夏雨後,「藏」在甌海澤雅山坳裡的北林垟田園綜合體雲霧繚繞,白鷺輕飛——今年上半年,這裡已經完成投資1.76億元。升級美麗田園,唱響都市牧歌,澤雅正精心繪製一個「溫州都市近郊休閒區」。隨著田園道路工程提升完成,流轉土地631畝,四季花海區種植各類花卉面積超過百畝,10月將全面建成開業。
  • 奔向小康幸福路 唱響赫哲「新船歌」
    近年來,黑龍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在奔向小康的幸福道路上唱響「新船歌」。八岔村近年在高質量發展上鼓足幹勁,走出一條具有赫鄉特色的鄉村振興道路。八岔赫哲族群眾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全村1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實現了在致富奔小康道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從2015年至2019年,八岔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102元提高到22150元。
  • 國慶遊玩攻略之絕佳絕美慶元百山祖、大濟古村落、月山村
    雲海、梯田、廊橋、攝影……深山內更藏著無數原汁原味的元、明、清古村落。(江浙第二高峰,主峰海拔1856.7米,在景區直接坐車到頂,然後一路下行,不用爬山)月山村是這樣一個被遺忘在綠水青山中的村落。小村後山形如半月,村前溪水曲似銀鉤,村莊座落其間,如同山環水抱的一輪圓月,故名月山,被稱為「月亮下面最美山村」。月山村有「二裡十橋」之說,古廊橋是不可不看之佳景。
  • 西安出發1H,這座關中古村曾是唐代詩人的詩酒田園,免費!
    田園村舍,阡陌相連,望得見山,看得見水,感受得到鄉愁的「長安唐村·南堡古寨」,就這樣展現在世人面前。涵蓋了古村落的農耕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唐代的生活文化,細分有古寨區、文創區、藝術區、梅園以及二十四節氣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