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發1H,這座關中古村曾是唐代詩人的詩酒田園,免費!

2020-12-23 騰訊網

生活在寶藏城市大西安

總能體驗在人文古蹟和自然風景間

無縫切換的快樂

漫步在大街小巷感受煙火氣息

或趕赴周邊的隱藏美景享受半日清閒

都能讓人在繁瑣生活中獲得一些動力

而西安也正不遺餘力

一一揭開它所收藏的美好和驚喜

在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示範村公示中

西安的長安唐村·南堡寨村榜上有名

用盛唐原鄉記憶的獨特魅力

吸引了許多遊客的到來

從長安望向南山,坐落在神禾塬的長安唐村,將都市繁華和詩意自然在此打了個結,在雲霧繚繞的終南山和蜿蜒曲折的滈河水間,捧出「漠漠水田飛白鷺」的生機,和「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的閒適。

從傳統民居到茶肆酒館,從濃濃鄉愁到文化創意,這裡幾乎擁有著你能想到的一切。

煙雨鄉愁 盛唐原村

雨後的唐村有著自己的風格。區別於江南的過分婉約和關中一直以來給人的硬朗印象,這裡濃霧下遠處朦朧的青山,天間的幾處青雲,和清新的空氣,都能化為撫平夏日浮躁的原始詩意。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長安唐村可以是田園詩的發源地,能得到杜牧、杜甫、崔護、岑參等大詩人的偏愛,吸引他們在這裡居住生活,並洋洋灑灑地留下數千首唐詩。

現在的唐村,農田裡耕作的早已不是同一群人,但是這裡依舊有著城市裡沒有的魔法:村旁稻田裡可愛的動物造型的稻草人,遠處在暑期裡靜默著的學校,任何一個意象,都能輕易勾起過客深埋在時光裡的記憶。

稻田畔草叢枝尖上的雨滴,夏日裡求偶的蝴蝶,伴著林間空谷的鳥鳴,讓雨後半山處的關中鄉村院落更顯幽靜古樸。

終南山下,神禾原上,滈河蜿蜒,山水靈秀,隨處轉轉就能收穫唾手可得的愜意和放鬆。

田園村舍,阡陌相連,望得見山,看得見水,感受得到鄉愁的「長安唐村·南堡古寨」,就這樣展現在世人面前。

據《長安百村》介紹,南堡寨村建於嘉慶年間,原屬鹹寧縣杜曲社管轄,當時關中地區兵荒馬亂,再加上回民起義,社會動蕩不堪,政府要求各村鎮修建堡寨自保,原來住在滈河岸邊的村民便聯合起來,在神禾原三面環水、高達三十多米的懸崖上,建起堅固的南堡寨村,不但築起了高大的城牆,還在牆四角建起了炮樓等軍事設施,僅在村南面和西面,修建了兩條狹窄而陡立的步道供人們出入。

傳說清末年間,長安地區遭受了「白狼」「王老虎」等土匪入村搶劫和殘害,而只有南堡寨,因地形險要,多次擋住土匪,讓他們從此打消了念頭。

行道古村,夢回故鄉

如今的唐村遠離了歷史煙塵,成為了久無人居的「空心村」,也因此被開發成了「唐村農業公園」,從南三環出發,四十分鐘左右就能到達園區山腳下。在停車場的旁邊,就已經能瞄見一片水田,有荷花、美人蕉、稻苗,展開一片清新國風畫卷。

沿著坡道一路向上,就能看到點綴在綿延起伏的群山面前一座座的小房子。唐村民居是典型的關中傳統民居結構,多為四合院或者三合院,圍攏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慢節奏生活。

走進古村,整個村落中的老舊土坯房如舊時模樣,只在原有風貌格局的基礎上進行了修復改造。涵蓋了古村落的農耕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唐代的生活文化,細分有古寨區、文創區、藝術區、梅園以及二十四節氣園等

01

詩唐藝術中心

這裡自古便是漢唐皇室打獵行宿的御宿川,文人雅士的郊遊打卡聖地。因此在這裡集中展現唐代的茶文化、酒文化和宴文化,最合適不過。

不同於大型綜合博物館的展覽方式,古村的詩唐藝術中心選擇親近當時的日常生活,通過一茶、一酒、一詩、一書,帶我們穿越千年。

仿製陝西歷史博物館藏品、採用當時罕見的掐絲技術製作的整套茶具,聚會時行酒令的酒旗和籌筒,就擺在木質的桌面上,充滿著濃厚的社會生活氣息。

02

鄉愁記憶館

黑木門、土房子、織布機、瓷枕頭,關中古村落的鄉愁記憶館,一秒就能喚起姥姥家的童年時光記憶。

一顆繁茂的古皂角樹,見證了古村的興衰,被村民供為社樹,上面系滿了祈願的紅帶寄託著一個又一個的美好祝福,也寄託著對自然的敬畏和生活的熱愛。

翠柏青蔥的藥王廟裡流傳著「道接南陽」的古村佳話。

頹圮的土牆和茂盛的爬山虎,原始的土路和雜草,曾經只能在文學作品中了解到的關中鄉村,突然就有了實體的憑依。

03

鄉土文創

喜好文學的小夥伴,可以來唐村看看柳青文學館。當年柳青為了寫好作品,搬到了村裡,一住就是十四年,直到把自己變成了地地道道的農民,才寫下了樸實而真摯的鄉土故事——《創業史》,也描繪了現實中真正的「詩與遠方」。

*電視劇《柳青》劇照

由土而生的藝術的獨特魅力,也能在當代藝術家天馬行空的作品中感受得到。瀕臨失傳的民俗非遺文化,通過創意的現代周邊設計,再次煥發新的生機。

浮生半日 詩酒耕讀

長安唐村還未有過分商業化的打磨,這裡沒有泛濫的餐飲「景區」,沒有花哨的現代娛樂設施,只以精緻古樸的景觀設計,綠色多樣的農業生態,營造出舒適精緻的田園文化空間體驗。

清晨,漫步在悠長的小道,聽山谷鳥鳴,偶爾走進書屋捧讀一本好書。

午後,一盞茶,三五好友在林間小憩閒談。

傍晚,小酒館,小酌一杯自釀的黃酒,相識一位知己,讓故事都醉在酒裡。

古色古香的庭院民宿,中式禪意的家居裝飾,淡淡的檀木清香……這些真正從田園牧歌裡提取的元素,不僅可營造出供家人好友品茗閒談的私密和愜意,也提供了讓孩子親近自然,研學詩書,體驗耕讀文化和國學禮儀的環境。「詩酒茶花」的生活方式,或許就是你暌違已久的放鬆和悠閒。

從古村落到現代城市

從鄉野農耕到文人詩酒

城市與田園的界限

在唐村漸漸模糊

也帶來只屬於你的閒適和心動

來這裡做一個桃花源的夢吧

唐風古意,悠悠鄉愁

將告訴你「人間值得」

遊覽攻略

地址:西安市長安區王曲街道辦南堡寨村

注意事項:

1、車不能直接開到唐村農業園,可以停在山腳下的停車場

2、停車場旁的水田可以直接進入,適合拍照,但需注意防蚊防曬

3、唐村裡餐廳不多,而附近有一所大學,大學周圍有許多餐館可以選擇。

「後備箱的禮物」

今日好物

相關焦點

  • 【陝西文物覽】西安碑林——關中八景圖
    《關中八景圖》刻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碑石為圓首方座,通高283釐米,寬85釐米。「關中八景」中所描繪的,即是關中人在自然風景、神話傳說與歷史回憶中所塑造出來的地域標籤。「關中八景」,即位於陝西關中腹地的八處風景名勝。在這方碑石中,朱集義以長安為中心,將「八景」按照自東向西的地理方位順序排開。關於「八景」的說法,在關中地區自清代以來就已約定俗成,只是順序略有不同。有詩云:「華嶽仙掌望崤函,雁塔晨鐘響城南。驪山晚照披秦地,曲江流飲繞長安。
  • 西安出發1小時,涇河新城這座特色民宿小鎮遍布田園風光
    在這裡親近田園,享受農耕,在農耕區,認養自己的小菜園,帶著老人和孩子在這裡親手耕耘,體驗採摘,回歸自然,真正享受家人的親情時光,體驗原生態的田園生活,露營篝火田園之間,早已成為都市青年釋放歡樂的主場,伴隨著甜美悠揚的鄉音,在篝火的燦爛中盡情歌唱,在汽車主題酒吧喝一杯,帶你回到青蔥歲月,時間停在這一瞬間,留下只屬於你的青春印記。
  • 孟浩然是一位田園詩人,他的《春曉》一詩,體現了詩人的田園情懷
    導語:他布衣一生卻青史留名,他才華橫溢純真自然,他好友遍天下卻自得田園之樂,他就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孟浩然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文獻典籍《新唐書》中是這樣說的: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陽人。少好節義,喜振人患難,隱鹿門山。年四十,乃遊京師。嘗於太學賦詩,一座嗟伏,無敢抗。張九齡、王維雅稱道之。
  • 嚮往的田園生活!到東漓古村(原灕水人家)來避暑悠閒,過世外桃源的詩酒生活~
    小橋、流水、人家,令人嚮往的詩酒田園就是這般模樣身處桂林的「東岸菜園」 的東漓古村,就地獲取當季新鮮食材,經驗老道的師傅,做出最桂林的本土風味。東漓古村的民宿改造自清末民初的傳統民居,一磚一瓦一木皆有出處,都能從桂北各古村裡找到其原形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西安這個巨大的公園可以郊遊放風箏
    說起西安周邊郊遊,長安唐村·中國農業公園算是一個比較有特色的地方,沒有太多的雕琢,一望無際的田野包圍著一個古村建成的景點,既有超然的田園風光,又具唐風雅韻。去年夏天從秦嶺環山路逛回來,看到路邊的景區指示牌,打了導航從南堡寨村入口步行上去轉了一圈,那時候一期項目還沒有建完。
  • 常說:煙花三月下揚州,在唐代詩人眼中,揚州是什麼樣的?
    常說:煙花三月下揚州,在唐代詩人眼中,揚州是什麼樣的?揚州是一座擁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歷史名城。它的知名度之所以能夠在,歷史演變以及朝代更迭中長盛不衰。除了與其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息息相關之外,其實還與經濟與文化高度繁榮有緊密聯繫。揚州這座氤氳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古城,自古以來就是古代帝王,與文人墨客的心儀之地。
  • 唐代詩最著名的隱居詩人是王維,但這個詩人、這首詩是王維的榜樣
    如果用固執兩個字來評價中國古代詩人們,我覺得是不太確切的。因為對於中國古代的詩人們來講,他們並非單純地認為人生只有一條路。當然,學而優則仕是他們一生的追求。但是當這一條路被堵死了之後,他們會轉而走向山林之間,走向山河湖海,在大自然的本真的面貌當中尋求到更加真實的自己。
  • 王維是佛,李白是道,杜甫是儒,還有哪些唐代詩人是儒道佛?
    儒家經典是唐代詩人學習的主要內容,但道佛的廣泛弘揚傳播對唐代詩人也是有著深刻的影響的,其中道士身份的詩人有一百多人,比較著名的有魚玄機、李冶、司馬承幀、範堯佐、吳筠、張果、韓湘等,而僧人身份的詩人則更多一些,大約兩三百人,其中包括王梵志、豐幹、寒山、懷素、護國、清江、靈澈、皎然等人。
  • 唐代大詩人王維的《相思》膾炙人口,這首詩裡的「君」究竟是誰
    紅豆生南國【01】唐代有一個眾人心中的超級「男神」,是很多人羨慕的大才子,他在當時的名氣非常大,甚至連李白都比不上,他就是王維。他寫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相思》,詩的內容是: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這首五絕寫出了詩人心中的相思之情,隨著《唐詩三百首》流傳之今,幾乎家喻戶曉。很多人認為這是作者思念自己所愛的人而寫得一首詩,其實不然,這首詩還有一個不為人熟知的名字叫《江上逢李龜年》,可見這是眷懷友人之作,所以詩中的「君」應當指的是李龜年,而不是他的妻子。
  • 關中地區唐代十八帝陵之太宗李世民昭陵 (二)
    古時候,在天氣晴朗的日子裡,從古都長安向西北方向極目遠眺,越過坦蕩如砥的關中平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九嵕山雄偉的身影。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杜牧就曾經留下了「清時有味是無能,閒愛孤雲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的著名詩句。
  • 唐代詩人因1首詩走紅,2句詩千古流傳,被改編成歌曲傳唱大江南北
    唐代詩人張繼是盛唐時期的詩人,和李白、杜甫、王維等這些大咖級別的詩人相比,張繼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個。張繼和劉長卿、顧況又很深厚的友情。古人對張繼的詩評價很高,尤其是那首耳熟能詳的《楓橋夜泊》,讓張繼名聲大振。當年歌星毛寧的一曲《濤聲依舊》,讓這首詩更紅了。這首詩百讀不厭,讓人讀後心曠神怡。
  • 什麼是西安?
    另一方面一批又一批的網友趕往西安喝著豪氣幹雲的摔碗酒吃著書卷氣十足的毛筆酥傳統西安美食的創新能力也令人刮目相看3000多年前擅長農耕以農民為主的周人從甘肅、陝西黃土高原出發加入「西安市民」的行列這便是西安建都之始(豐京鎬京位置示意,製圖@劉昊冰/星球研究所)▼
  • 唐代詩人的兩首詩,體現了兩種不同的情感,各有所長
    各年齡段的詩人都喜歡寫登高的詩,或是爬山峰,或是爬亭子,放遠和錦繡河山都有一個全景,他們的心情突然變得許多。唐代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包含「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王志環在《登黃鶴樓》中寫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 王維的這首詩很冷門,卻寫出了絕美的田園風光,美得讓人念念不忘
    譬如,陶淵明的《飲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王維的《山居秋暝》:「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等,都是田園詩中的千古名篇。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春園即事》,便是唐代詩人王維筆下的一首田園詩。雖然它相較於王維的《山居秋暝》等詩來說要冷門很多,但是依然寫出了絕美的田園風光,美得讓人念念不忘。
  • 唐代詩人的一首小詩,雖然只有寥寥28個字,卻是兩個成語的來源
    我國從古代開始,就是詩的國度。尤其到了唐代,唐詩發展到了頂峰,是後來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比擬的。因此在唐代,也湧現出了很多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些大師級的詩人就不用說了,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的是,唐代詩人孟郊寫的一首詩。
  • 長安唐村:激發鄉村活力 打造心中的詩與遠方
    原標題:長安唐村:激發鄉村活力 打造心中的詩與遠方   長安唐村,坐落於終南山與西安城之間的長安區王曲街道辦事處,總規劃面積約38平方公裡,被西安市列為城鄉融合、文旅融合發展「雙重點」項目。這裡「望得見秦嶺,看得見鄉村,記得住鄉愁,體驗得了田園生活」,是西安市在打造城鄉融合方面的一次大膽探索。
  • 從長安到天山,他走過唐代詩人走過的路,去看他們看過的風景
    我們所熟知的杜甫、李白等詩人就都曾在青春年少時四處遊歷,並留下了諸多我們需要全文背誦的千古名篇,比如杜甫的《望嶽》。說回正題,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詩人們的足跡和唐朝的疆域並不完全一致,好像少了一塊?少的就是左上角的河西走廊及其以西的西域,也就是我們如今常說的絲綢之路。
  • 西安最大的城市公園,前身是唐朝皇宮,免費開放
    西安作為唐朝的都城,是那個時期全世界最發達繁榮的城市,至今西安城裡還有許多唐朝的古蹟和遺址。唐朝時西安曾經有三座皇宮,最初有太極宮,後來建了大明宮,而另外一座,叫做興慶宮,如今在其原址建起了興慶宮公園,免費對遊客開放。
  • 西安:鮮衣怒馬跨千年
    地鐵沿著千年鐘樓延展呼嘯而過,飛機在阿房宮上空掠過,還有秦腔、肉夾饃、biangbiang面……2018年1月15日,國務院正式批覆並原則同意《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隨後,省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相繼透露:西安已被列為第9個國家中心城市。
  • 城事|西安:眾關之中,盛世漢唐
    編者按:大詩人李白曾說:「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都城長安成為他一生心目中的聖地。的確,在古代,大城市往往集中了全國的豐富資源和優秀人才,成為古代文明的先發地區,令人嚮往;時至今日,又留下了厚重的物質和精神遺產,成為文化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