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是佛,李白是道,杜甫是儒,還有哪些唐代詩人是儒道佛?

2021-01-16 六甲番人

中國在唐代時期強大開放,是當時的國際中心,文化方兼容並蓄,接納融合各種文化和宗教,儒道佛三家並存發展和融合,規模空前,而唐詩則是我國古典詩歌的巔峰,清康熙年間編制的《全唐詩》收錄作家二千二百多人,作品四萬八千多首。

儒家經典是唐代詩人學習的主要內容,但道佛的廣泛弘揚傳播對唐代詩人也是有著深刻的影響的,其中道士身份的詩人有一百多人,比較著名的有魚玄機、李冶、司馬承幀、範堯佐、吳筠、張果、韓湘等,而僧人身份的詩人則更多一些,大約兩三百人,其中包括王梵志、豐幹、寒山、懷素、護國、清江、靈澈、皎然等人。

除了職業宗教身份的詩人,很多唐代著名詩人也是有著明確的宗教信仰的,比如推崇道家的詩仙李白、賀知章、劉禹錫、李賀和杜牧,推崇佛教的則有詩佛王維和詩僧賈島,而主張儒家入世的則有詩聖杜甫、韓愈、李翱等,另外也有很多詩人是儒道佛都有研究的,比如白居易就自稱「身著居士衣,手把南華篇」。

一、儒家詩人:

唐代絕大多數文人都是儒生,他們熟讀儒家經典並踐行,很多人都奉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渴望報效國家,倡導實行仁政和教化。

杜甫被後人尊為詩聖,是因為他一生憂國憂民,悲天憫人,有仁者之心,他的詩沉鬱頓挫,感情真摯,很多詩都反映了民間疾苦,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詩創作於杜甫大約50歲時,當時他居住在成都浣花溪邊,但不料其茅屋被大風吹破,而後風雨交加,杜甫在描述自身遭遇的同時,又發出感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韓愈則被認為是唐代儒家大師,他致力於復興儒學,倡導古文運動,力闢佛道,曾因反對唐憲宗迎佛骨而被貶至潮州。韓愈的詩敢於揭露社會現實,渴望仁政,比如《歸彭城》就反映時局動蕩時民不聊生,「天下兵又動,太平竟何時。訏謨者誰子,無乃失所宜。 前年關中旱,閭井多死飢。去歲東郡水,生民為流屍。」

二、道家詩人:

杜甫的《飲中八仙歌》描寫了八位酒仙,八仙嗜酒如命,樂觀放達,猶如道教的神仙一般,其中的賀知章和李白都是當時最著名的詩人。

賀知章素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自號「四明狂客」,天寶三年(744年),賀知章還上疏請度為道士,求還鄉裡,舍本鄉家宅為道觀,求周宮湖數頃為放生池,唐玄宗居然詔令準許,並賜鑑湖一曲。賀知章的詩自然逼真,意境深遠,語言樸實,毫不雕琢,其中有一首《題袁氏別業》十分風趣,瀟灑散淡,隨遇而安,有幾分老莊仙氣,其詩云,「主人不相識,偶坐為林泉。 莫謾愁沽酒,囊中自有錢。」

李白和賀知章是忘年之交,賀知章曾稱李白為「謫仙人」,而李白也深受賀知章影響,賀知章入道後,李白也在齊州紫極宮請道士高天師如貴授道籙,正式成為道士。李白經常求道尋仙,他有一首詩《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就提到,「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雲裡,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

三、佛家詩人:

唐代宗李豫對王維評價很高,曾說「天寶中詩名冠代,朕嘗於諸王座聞其樂章」,蘇軾也評價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也被後人尊為「詩佛」,就是因為其山水詩意境「詩中有禪」,比如《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王維「篤志奉佛」,他每天退朝回府,便靜心誦讀佛經,他的詩《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二首》就提到「因愛果生病,從貪始覺貧。色聲非彼妄,浮幻即吾真」,而《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人》更可以算是佛教詩歌了,該詩有24句,五言古體,宣揚因緣論佛法,其中說道,「有無斷常見,生滅幻夢受。即病即實相,趨空定狂走。無有一法真,無有一法垢。」

賈島早年曾為和尚,後來受教於韓愈,還俗參加科舉但不中第,他一生不喜與常人往來,「所交悉塵外之士」,他最為人熟知的詩《題李凝幽居》就有僧人出現,「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他經常贈詩給僧人朋友,比如《贈智朗禪師》,「涕辭孔顏廟,笑訪禪寂室。步隨青山影,坐學白塔骨。 解聽無弄琴,不禮有身佛。」還有《送覺興上人歸中條山兼謁河中李司空》、《寄無可上人》、《哭柏巖和尚》、《送集文上人遊方》等。

四、儒道佛兼修的詩人:

中國的文人少時學習多以儒家經典入手,對儒學當然不陌生,及長則受朋友或遊歷影響,有修道的,也有參禪的,也有三教兼修的,除了上文提到的白居易外,還有孟浩然、柳宗元、元稹等人也精通儒道佛。

白居易早年為儒家,立志兼濟天下,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受百姓愛戴,在蘇州刺史離任時,數十萬蘇州百姓揮淚相送,「一時臨水拜,十裡隨舟行」,而他的詩《寄唐生》、《賣炭翁》、《杜陵叟》、《紅線毯》等都關心百姓疾苦,「傷農夫之困矣」,也揭露社會時弊,呼籲正義。同時他也信仰佛教,自號香山居士,並常與惟寬禪師、鳥窠和尚等佛門中人來往,並寫詩《贈鳥窠和尚詩》,「空門有路不知處,頭白齒黃猶念經。 何年飲著聲聞酒,迄至如今醉未醒」,但白居易又曾學習道教知識,他有首詩《重到華陽觀舊居》提到,「憶昔初年三十二,當時秋思已難堪。 若為重入華陽院,病鬢愁心四十三」,意思是當年他32歲時曾同友人一起住在道觀華陽院。

孟浩然則是李白和王維共同的好朋友,這就不難理解為何他對佛道都有研究了,他曾有首詩《題大禹寺義公禪房》,「義公習禪寂,結宇依空林。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看取蓮花淨,應知不染心」,詩中提到禪房的寂靜淡雅,讚美義公心境高潔如蓮花,其詩《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也描寫了他夜宿山寺等待朋友丁大的心情,其中有名句「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但他的一些詩中又有濃厚的道家趣味,表現出對仙人的傾慕,如《山中逢道士雲公》提到,「物情趨勢利,吾道貴閒寂。偃息西山下,門庭罕人跡。何時還清溪,從爾煉丹液」,《武陵泛舟》則已有歸隱之心,「武陵川路狹,前棹入花林。 莫測幽源裡,仙家信幾深。」

詩人是感性的人群,他們體察入微,追求真善美,而不論儒家的入世,還是道佛的出世,其實本質上也是勸人向善的,只是從各自不同的角度探索宇宙規律,而隋唐時儒道佛開始融合,唐代雖是道先佛後,但六世禪宗已明顯有三教合一的趨勢,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很多唐代詩人都有宗教信仰了。畢竟有信仰總是好的,沒有敬畏之心,內心極度空虛,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寫好詩呢?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琴棋書畫詩酒茶,均有涉獵,希望大家關注。

相關焦點

  • 唐代: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狂賀知章、詩佛王維、詩魔白居易...
    詩仙——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
  • 「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的尊稱為何會是他?
    唐代是我國歷史上一個輝煌的王朝,政治、經濟發達,文化、文學也是一個繁榮的時代,這其中,尤以唐詩更是我國文化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唐朝產生了精彩紛呈的唐詩,也產生了眾多的詩人,一些出色的詩人也獲得了獨有的尊稱,比如大詩人李白被後世尊為「詩仙」,杜甫則被後世尊為「詩聖」。
  • 李白為什麼叫詩仙?詩聖杜甫,詩鬼又是誰?竟然還有詩佛!詩神!
    作為文學之祖,藝術之根的詩,在古代的地位不可小視,而詩人自然也成了人們追捧的對象,頗有如今大明星的架勢,那些活躍在詩壇上最璀璨的那幾位名人,自然也有自己獨特的稱號,一來突出自己詩歌的特點,二者這確實是一個讓人們更容易記住,更容易傳播的方法。說起稱號,隨口而出就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可你知道李白為什麼叫詩仙,杜甫為什麼叫詩聖嗎?
  • 詩仙李白 詩佛王維 詩傑王勃 還有詩鬼 詩魔 詩聖 詩骨 詩壇先聖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 王維:與李白、杜甫齊名的詩人,還是大畫家和著名音樂家
    唐開元九年,王維從蒲州(今山西永濟西部)來到長安應試。唐代的科舉考試要想高中有一條「捷徑」,就是需要王公貴胄事前給考官打招呼。聽說詩人張九皋通過唐公主的途徑,得到取殿試第一的許諾,王維與好友歧王李範(玄宗弟)商量。
  • 王維,是如何成為佛系藝術男神的?
    那麼,如此意氣風發的青年才俊是如何成為萬物皆空、垂範後世佛系詩人和佛系藝術家的?王維是李白的同齡人,出生與去世的年齡均相當。於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蒲州(今運城永濟市),是當時為名門的太原王氏。其祖上推為東晉平定董卓內亂的功臣王允,世代為官。到了王維,因其聰明過人才華早顯,更被寄於光耀門庭的厚望。
  • 「詩仙」李白 「詩聖」杜甫,你知道「詩魔」「詩狂」「詩豪...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
  • 比李白、杜甫厲害,看不起陶淵明,是大唐最有煙火氣的佛,他的人生可以複製
    而李白獲邀參加的兩個要素,王維一個都不具備——他既不是唐玄宗的紅人,跟賀知章也不曾過從。有些人,有些事,錯過就錯過了。賀知章返鄉後,沒多久就過世了。王維再無緣與這名曠達、好酒的老詩人相識。說王維是唐朝詩人中田園山水詩寫得最好的,應該沒有人有異議。就連被李白誇作「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的孟浩然,也要排在王維後面,世人都以「王孟」並稱,而不會反過來說「孟王」。孟浩然是王維的朋友。
  • 王維晚年一首悽涼古詩,潛心修佛卻逃不掉人生無奈,命運之悲
    我們今天讀王維的唐詩,更多的感觸到存在於其中的有關人生的思考。相比同時代的孟浩然、李白和杜甫等人,王維的人生可能是最單調的,但是他的詩詞也是在今天最受歡迎的。原因就在於他的這些詩詞幾乎都超越了時代,將目光更多地投射到人生和命運的主題上,以山林景色之中,感悟人生,感悟生命。
  • 如果讓你為唐代詩人排名,你會怎麼排前十名?我認為李白第一
    可如果都是傳世之作,又都是名流大家,還是在唐代這樣幾千年來詩歌藝術最巔峰燦爛的時代,那要評個「十大最傑出詩人」還是很難的,姑且說下個人的排位看法如下:十大雖不好評,但第一和第二名我想沒什麼爭議,不是李白,就是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 從盛唐邊塞詩,看唐代詩人的風骨,探索唐代詩人任俠尚武的精神!
    唐代的邊塞詩代表了唐詩的最高成就,無論在文學藝術價值還是在歷史研究價值上都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我們研究唐代文人思想、唐代歷史戰爭最珍貴的文獻。邊塞詩可以說是唐詩中地位最高的,最能體現「盛唐之音」、「盛唐氣象」。唐朝著名的詩人幾乎都有寫過邊塞詩。
  • 李子恆:創作牽手、風雨無阻 捧紅小虎隊佛系音樂人 堪比詩佛王維
    燦爛星光蝶飛舞, 青春激揚少年虎歲月記憶夢回首, 鮮肉偶像始鼻祖情致難枕誰在乎, 執手白頭皆無阻仰望星雲任遊走, 萬世佛性唯我屬唐代詩人王維,是精通詩、畫、音樂的全才,因常年參禪悟理,又有詩佛之稱《珍惜》這首歌的字裡行間,雖然寫的雲淡風輕,但我們卻從「明天還有雲要追,留著天空陪我追」的表達中,體會到李子恆骨子裡的壯志豪情,這兩首歌也成為蘇有朋日後唱了一輩子的代表作。
  • 「佛」、「道」、「儒」的核心思想與「我」的修行
    不知朋友們看過筆者寫的《世界本來的層次結構》沒有,裡面已經描述過「佛」、「道」、「儒」的核心思想。「陰陽作用變化著,心物交感幻化著,情智關係文化著,也就是剎那生滅著,亦因緣流轉著。」其中「佛」的核心講的是「心物」,「道」講的是「陰陽」,「儒」講的是「情智」。
  • 唐代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為什麼都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文化雜感文|褚延鋒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三大詩人,他們取得的詩歌成就是我國古代不可逾越的高峰。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後人譽為「詩仙」,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代表作《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膾炙人口,廣為傳頌,他的詩充分表現了其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揚奮發的精神。
  • 李白和王維顏值如何?詩詞大會這道題,難倒北大女博士
    有人說不是還有畫像嗎?其實比起文字,有時候所謂畫像更不靠譜。 為什麼怎麼說呢?舉個最典型的例子。 詩聖杜甫的畫像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們如今見到的所謂「杜甫畫像」其實是著名畫家蔣兆和照著自己的模樣畫的。
  • 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生平簡介!
    杜甫是唐代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李杜」,也常被稱為老杜。
  • 唐代詩人題材戲曲與元明清詩壇
    元明清時期有更多作家以雜劇、戲文、傳奇的形式摹寫唐代詩人及其作品,從已知戲曲文本可以判斷,幾乎重要的唐代詩人都經過了戲曲重構,如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賀知章、李賀、陳子昂、杜牧、岑參、高適、王昌齡、元結等,關涉白居易、李白和杜甫的作品偏多,顯示出唐詩三大家的歷史地位藉助於戲曲文體亦可以描述、確認。戲曲家偏愛結撰唐代詩人故事,以詩人寫詩人的方式進行藝術表達,構成了一個話題性的戲曲史現象。
  • 大雁塔訪師尋宗,儒道佛兼收並蓄
    大雁塔訪師尋宗,儒道佛兼收並蓄易儒張志春文章 中天易張永紅整理整理者註:邵偉華老師在易學方面的貢獻,是無可置疑的,也是非常出色的。張志春老師對他的評價也是不過分的,記錄基本屬實。唐代著名詩人岑參、杜甫、高適等,都曾登臨此塔,感而賦詩。其中岑參在詩中寫道: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 詩仙,詩聖,詩魔,詩鬼,詩神,詩佛分別指哪些詩人?
    一:詩仙李白詩仙李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歡交友,代表作有《靜夜思》,《夢遊天姥吟遊別》。二:詩聖杜甫杜甫,唐代現實主義詩人,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有非常深遠的影響,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吏詩,代表作《三吏三別》。三:詩魔白居易白居易,唐代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
  • 道系佛系儒系什麼意思什麼梗 出處內涵用法特徵解析
    道系佛系儒系什麼意思?網絡語道系佛系儒系是什麼梗?人們常常用這些詞,去形容一些脾氣直接的人。  最開始是佛系這個詞語走紅的,走紅之後就開始有更多延伸出來的系列詞語。比如說儒系道系等等的詞語,來看看具體介紹~  道系佛系儒系什麼意思  佛系這個詞語的走紅是什麼含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