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老保險,也就是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還有城鎮居居社會養老保險,簡稱城居保。這兩類保險是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相對應的,職工養老保險,就是那些有工作的、有單位的人退休後可以獲得養老金,而新農保和城居保則是針對沒有工作的這部分人群。
在2014年,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合併實施,成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兩者並軌後,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其他資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那麼農村的養老保險,也是按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來實行。
參加居民養老保險的居民,需要按照規定每年繳納養老保險費。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繳費標準,比如有些地方繳費標準為100元至2000元分12檔,而有些地方則為1000元至5000元分12檔。
那麼如果每年交5000元,交滿15年達到退休年齡後開始領養老金,一個月能領多少?
這需要看養老金發放的構成,養老金由兩個部分構成,分別是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部分最低標準開始是55元,後來經過數次上調,2019年為88元。而近日,人社部發布信息顯示,確定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88元上調至93元,漲幅5%左右。
注意,這裡是最低標準,也就是說,不同地方的基礎養老金也是有差別的,比如說山東從118元上調至142元,而上海則由1010元上調至1100元。所以我們看到,光基礎養老金這一部分,差距就很明顯,自然就會使每月領取的養老金出現很大差別。
接著說個人帳戶養老金,每月的發放標準為繳費滿15年後的個人帳戶餘額除於139(也就是計發月數),而在個人帳戶養老金這一塊,政府一般會有補助,不同地方的補貼同樣是有差別的,補貼標準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準繳費的,適當增加補貼金額;對選擇500元及以上檔次標準繳費的,補貼標準不低於每人每年60元。
假如每年交5000元,補助200元,則15年的餘額是78000元,利息不太好算,我就不算利息了。那麼按這個餘額來算,一個月可以獲得的養老金個人帳戶部分是78000/139=561元。
那麼最終每個月能拿到多少養老金,把這部分加上基礎養老金部分就行了,比如說你在上海,那麼一個月就可以獲得1100+561=1661元,而如果你在四川,那麼四川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為105元,你一個月就可以獲得666元的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