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繳滿15年養老保險,每月養老金1200元左右,值得交嗎?作為一名負責企業退休管理工作的HR,我認為非常值得。雖然與全國平均養老金水平相差2000元左右,看似不划算。但是你的繳費年限短,剛達到領取養老金的最低年限標準,繳費成本也低,不能跟繳費20年~40年的群體進行對比。實際上:在15年的群體中,大部分人很難達到這個水平,你就偷著樂吧。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一、繳費年限15年,每月1200元的養老金,屬於什麼水平?
在繳費年限為15年的群體中,每月能領取1200元左右有的養老金,屬於高水平。對於一些平均工資比較高的超一線城市,月均養老金也就1000~1500元左右。對於一些平均工資一般的三、四線城市,月均養老金也就在700~1000元左右。
下面為大家簡要測算一下,僅作參考。
(一)指標解釋
1.基本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
2.個人帳戶養老金=(平均繳費基數*選檔*個人比例*月數*年限)/計發月數。
3.基本養老金=退休上年全口徑平均工資*(1+選檔比例)/2*年限*1%。
4.繳費成本=平均繳費基數*選檔*個人比例*月數*年限 (此處個人比例含統籌部分)。
5.回本時間=繳費成本/基本養老金/12。
6.60歲退休對應計發月數為139個月。
(二)案例分析
假設:老王繳費年限15年,60歲退休。15年的平均繳費基數為6000元,選檔為60%。在不考慮過渡性養老金的前提下,他退休後的養老金是多少,回本時間是多少?
通過計算:老王退休後的養老金:373+840=1213元/月 。剛好在1200元左右。
也就是說:只有當老王退休所在地15年的平均工資等於或高於6000元(對應的最終繳費基數是3600元)時,他才能在退休時領取到1213元的養老金。對於一些三、四線城市,目前的全口徑平均工資恐怕都達不到6000元,更別提15年的平均工資了。
二、繳費年限15年,每月1200元的養老金,是否划算?
1.老王的回本時間:129600/1213/12=9年。也就是說,繳費年限15年,回本時間一般在8~10年左右。考慮到每年養老金都在上調5%,最終的回本時間要早於9年。即便是按照9年來計算,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平均預期壽命為77歲,老王69歲就能回本。也就是說,以後的每一年都是賺的,所以還是很划算的。
2.在繳費年限為15年的群體中,每月能領取1200元左右有的養老金,相當於交1年,每月就能領80元,按照3600元的選檔繳費基數,你每月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在720元左右,你把這3600元存入銀行,或者理財,恐怕也沒有這麼高的轉化率吧。
寫在最後:
繳費年限15年,每月1200元左右的養老金,在15年的繳費群體中,屬於比較高的水平。無論是從回本時間,還是繳費轉化率來看,非常划算。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建議繳滿15年以後,繼續繳納。因為養老金的計算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活得越久,賺得越多!
你認為繳費年限15年,每月可領1200元,是否划算呢?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