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界五大奇葩拜師,張杰堯最搞怪何雲偉最另類

2020-10-26 鹹魚茶館

張杰堯拜椅子為師

張杰堯絕對是相聲史上宗師級的人物,一生說過四百二十九段相聲,大部分還是自己原創作品,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穿越」系列,《張飛打嚴嵩》、《關公戰秦瓊》、《羅成戲貂蟬》都是張杰堯創作。現在喜馬拉雅上還能找到張杰堯先生跟侯寶林先生合說的《張飛打嚴嵩》,有興趣的可以去聽一下,老爺子那嘴真的是神器。

張杰堯除了能耐大作品多之外,他在當時的相聲界也是大名鼎鼎的「非主流」,而讓張杰堯被主流相聲界排擠的原因,就是他的師承問題。

現在有部分資料顯示張杰堯是高聞元之徒,但實際上在相聲界並沒有達成共識,相反多數人認為張杰堯是「海青」(沒師父)。據說張杰堯本來要拜高聞元為師,結果高聞元拒絕接受,站起身離開了現場,然後張杰堯也是犯咯,直接對著高聞元坐過的椅子拜了三拜,從此就以高聞元徒弟自居。

這種兒戲的做法,相聲界當然不能認同,所以主流相聲界聯合起來排擠張杰堯跟師弟們。但張杰堯實在能耐太大,觀眾都是耳朵決定屁股,你說得好我就往你劇場裡面坐,所以同行的抵制對於張杰堯一點影響沒有。

張杰堯為了噁心同行(非主流好像都喜歡幹這事兒),給自己取了一個張稽祖的藝名,師弟韓子康取了一個韓稽宗,另一個師弟取名郭稽東,合起來就是滑稽祖宗和東家。這一下把同行氣得夠嗆,於是當時相聲界大門長張壽臣親自出馬,跟張杰堯和解。還稱呼他為「傻大爺」,張杰堯藝名張傻子,張壽臣稱呼他大爺,意味著承認他比自己高一輩,也就是德字輩。

張杰堯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你能耐夠大,擺知不擺知,甚至口盟都沒有也一樣,有票房才是王道。

焦德海貼錢收張壽臣

如果建國後的相聲最高稱號是「大師」,比如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馬季等,都是當之無愧的相聲大師。

那麼在他們之上的張壽臣,就只能冠以宗師之名了,因為壽老不但位高權重,算是相聲歷史上唯一一個能夠號令天下的大掌門。他還是真正給相聲行業添置產業的能人,壽老整理了大量傳統段子,還創作了不少經典作品讓後世兒孫享受福祉,我們聽到的有些所謂新編段子,都是壽老作品為基礎魔改來的。

但張壽臣年輕時候,也是吃過不少苦的。張壽臣父親張誠甫是天橋撂地的評書藝人,也會說相聲。在張壽臣12歲那年,作為家庭頂梁柱的張誠甫因病去世。這時候長子張壽臣挑起了養家的重擔,因為他小時候跟著父親學過幾段相聲,所以他決定以後靠相聲為生。

說相聲需要門戶,而張誠甫的盟兄弟焦德海願意收張壽臣為徒,可擺知儀式需要酒席錢,師父及引師、保師、代師三師還需要「禮金」。當時張壽臣一家人為了父親的喪事已經焦頭爛額,根本湊不出這筆錢。於是焦德海好人做到底,自己貼錢收了這個徒弟。

這在相聲史上也是頭一遭,但同行們不但沒有因此排擠張壽臣,反而對這對師徒敬佩有加。而張壽臣後來不負眾望,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曲藝界「五大王」之一的「笑話大王」,估計地位就相當於現在的奧斯卡得主吧。

楊少華謎一樣的「海青」

楊少華的師承一直都是相聲界的一大迷案,好像經常都有人說楊少華是「海青」,同行也有不少這種聲音,還有些年輕粉絲跑到德雲社總教習高峰微博上喋喋不休,結果高峰忍無可忍回了一句:

盯著輩分就是沒事找事。

可見高峰也沒法拿出一個確切的答案,把楊少華的輩分謎題解了,也就是說這個問號在相聲從業者心中是存在的。

但很多資料證實,郭榮起從沒公開否認過楊少華是自己徒弟這件事情,而介紹楊少華拜郭榮起的常寶霆,也一直跟楊少華師兄弟相稱。另外馬三立撰寫的《相聲譜系》,楊少華也是歸入郭榮起門下的。

但楊少華師承為什麼會變成懸案呢?這大概就是相聲界師承制度的弊病所在,所謂的擺知儀式如果沒有公開進行,那麼同行就能找到口實否定你的師承。而楊少華本身在同行中人緣又不算好,老爺子做事有點招貓遞狗,得罪了相當一部分同行,所以時不時就有人翻出這件事情來找茬。

所以還是應該像高峰說的那樣,別拿輩分當乾糧,演員能耐大不大,作品才是關鍵。

姜寶林收徒+拜師

姜寶林身為四大寶林中最年輕的一個,他的師承也是雲裡霧裡。百度百科說他從小跟陳子貞學藝,但其實陳子貞去世的時候,姜寶林才三歲,估計胎教都來不及。而姜寶林比較公認的,是跟李潔塵學藝,而且後來他在茶館演出,一直都是以李潔塵徒弟自居。

但後來姜寶林又被歸入了馬三立門下,原因就是1988年,姜寶林在燕春樓收徒,馬三立先生作為嘉賓參加,馬老洋洋灑灑講了一大段,其中還提到一句「姜寶林算我的徒弟,叫我師傅,是可以的」。後來馬老講完了,姜寶林在介紹到場的臺灣相聲演員的時候,馬老突然在臺下說了一句「從今兒起,你就是我徒弟了。

但聽完現場的完整音頻,其實馬老說的第一句話,後面還找補了一句「姜寶林算我的徒弟,叫我師傅,是可以的,但大家都知道他是李潔塵徒弟,同行也認他是李潔塵徒弟,但其實也沒有擺知~~」這裡面並沒有特別肯定師徒關係的意思,只是在模模糊糊的陳述一個複雜的關係。

而後面姜寶林講話結束的時候,馬老找補那一句感覺更像是個包袱,因為他說「從今天起你是我徒弟」之後,姜寶林一邊說「你就是我師傅」,一邊給馬老獻花,但馬老立刻又找補了一句「李潔塵徒弟可是我孫子」,然後現場哄堂大笑。

如果把這幾句對話當成擺知儀式的話,可能顯得過於兒戲,再加上馬老當時本來就是嘉賓,並不是真的跑去收徒,所以才會現場展示一下馬氏幽默。這種比較曖昧的玩笑話,也讓姜寶林的師承成了同行非議的對象,以至於馬志明都不認可此事。

何雲偉鬥氣拜師侯耀華

侯耀華跟何雲偉的師徒關係,那就更加讓人啼笑皆非,如果前面的那些奇葩拜師都有特殊的時代背景,那麼侯耀華何雲偉的師徒情分,更像是跟共同的敵人鬥氣。

眾所周知,侯耀華跟何雲偉的共同敵人是郭德綱,侯耀華跟他因為遺產案結仇,何雲偉則因為退出德雲社跟郭德綱決裂。

而這些矛盾之後沒能得到很好解決,加上當事人都喜歡拱火,所以越演越烈。終於在2017年7月30日捧逗匯演出現場,侯耀華作為嘉賓登臺,公開跟觀眾徵集意見,如果大家都不反對,自己就當眾收了何雲偉。

觀眾當然是看熱鬧不怕事兒大,零票反對通過,於是師徒關係成立。

當然兩人也只是口盟階段,並沒有補辦拜師儀式,但在後來常氏相聲譜系裡面,何偉的名字已經出現在了侯耀華一支,可見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何雲偉正式跟老郭平起平坐了。

但這種復仇者聯盟式的師徒關係,到底拿來有什麼用呢?最有意思的是,論輩分侯耀華確實足夠給何雲偉當師傅,但論相聲實力,何雲偉卻比侯耀華高出去一輩不止啊~

所以這兩人為了跟老郭鬥氣結成師徒,實在是沒勁兒。

相關焦點

  • 相聲歷史上的「傻大爺」張杰堯
    這可真是相聲界的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他對相聲的貢獻是巨大的,可以說他是河南、陝西相聲的鼻祖!但就是這麼一位」大能耐「,卻並沒有被相聲界的從業者們推崇備至,這是為什麼呢?我覺得就是因為他老人家太有才了,可能眼裡根本就沒有放過人,而且他的行為太過特立獨行,讓相聲界或者相聲的史學家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評價他了。
  • 相聲界裡的那些個奇葩事兒
    相聲界的人多起來了,自然而然各種奇葩事情肯定也就多得多了。相聲界裡的行規,也算是「家法」也算是比較嚴厲的,其中有一條就是「家醜不可外揚」。所以說,在相聲界裡那些師叔,師爺爺的許多奇葩事情都不能被傳播,也只能成為相聲中引用的段子了。就像之前很火的侯耀華買包送女徒弟、牛群放棄相聲卻在最火的時候、侯耀文的遺產案和德雲社徒弟出走等等。大家就聽小編娓娓道來吧。咱們先來講一下侯耀文的遺產案吧。
  • 離開德雲社的何雲偉拜師路上並不順利,拜師侯耀華也是情非得已
    ,這些年的相聲界,誰又願意得罪郭德綱呢?劉洪沂先生這話肯定是不錯的,只是他沒想到後來何雲偉和郭班主的「小矛盾」最終會大而化之,「欺天滅祖悖逆人倫,逢難變節賣師求榮」的惡名之下,何雲偉被德雲郭班主逐出師門。雖然沒有直接收下何雲偉做徒弟,但最終還是將其收為義子,留在身邊教活兒,可見劉洪沂先生當年確實是很喜歡何雲偉了。
  • 有種「叛變」叫何雲偉,離開德雲社轉身成書法家,淪為相聲界笑話
    像「叛變」德雲社的何雲偉,就已經淪為了相聲界的笑話。於是將何雲偉介紹給了郭德綱,自此何雲偉成為了郭德綱的徒弟。不得不說何雲偉很聰明,在郭德綱的指導下漸漸成才。所以每一次郭德綱都是哄著何雲偉,這也成了日後何雲偉叛變的根本。但追其根本,何雲偉的叛變還是因為自己。
  • 離開德雲社的何雲偉想拜師,為啥劉洪沂沒答應,侯耀華卻答應了
    2010年「八月風波」之後,何雲偉離開德雲社。離社之後的何雲偉一方面和李菁組了星夜相聲會館繼續說相聲,一方面為了能在相聲路上有更好的發展,四處尋找可以拜入門下的新師父。雖然大伙兒後來看到,何雲偉最終是拜了侯家二爺侯耀華為師,但是離開德雲社的何雲偉想拜的第一個師父卻不是侯二爺,而是相聲名家先生。
  • 德雲社有對「寶貝」兄弟,弟弟日漸走紅,哥哥險些拜師何雲偉
    那麼,高筱寶、高筱貝何時進入德雲社,為什麼沒有拜師郭德綱,兩人在德雲社又有什麼故事呢?高筱寶和高筱貝是河北人,哥哥高筱寶原名高躍,1994年出生,弟弟高筱貝原名高淋浩,1997年出生。高筱寶2007年便進入德雲社學習相聲,高筱貝則是2009年進入德雲社,德雲藝術傳習社成立後又在傳習社學習。
  • 郭德綱最痛恨的徒弟,比起曹雲金何雲偉,簡直對他失望透頂!
    郭德綱最痛恨的徒弟,比起曹雲金何雲偉,簡直對他失望透頂!中國相聲界中,郭德綱可以說是如今相聲界的扛把子。郭德綱這一路走來並不容易,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建立了德雲社,如今德雲社在全中國也是相當有地位的。郭德綱有很多徒弟,而在郭德綱所有的徒弟中,他最痛恨的不是曹雲金,不是何雲偉,而是他。對於他,郭德綱可謂是不想多評價一句話,再郭德綱所有的徒弟中,他並不是最出名的,但是他對於郭德綱來講是不可缺少的。不管是相聲,評書還是三弦,對於他來講都是小菜一碟。關於他郭德綱曾經這樣評價,他說若是沒有它,我們德雲社演出都開不了張。
  • 都10年了,何雲偉還在靠蹭郭德綱生活
    要說當今相聲界裡,名氣最大、實力最強、成員最多的團隊,那麼由郭德綱帶領的德雲社,就有底氣說自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郭德綱但相信大家都知道,2010年8月份,初代「德雲四少」因郭德綱事業突然受阻,毅然決然的選擇退出德雲社,這四人在最艱難的時候忽然離開
  • 何雲偉屢登主流媒體。智商不夠,是不能理解其中奧秘的
    前兩天,在電視上又看到何雲偉了,他以嘉賓的身份參加了中央2臺的《生活家》欄目,同期嘉賓還有金銘。《生活家》一周也只一期,播出的頻率不高,但卻安排在了黃金時間段,主持人是當家花旦蓓蓓。能參與如此規格節目的錄製,看來何雲偉還是頗被主流媒體認可的。
  • 「何雲偉就是何偉」,他不舍「雲」字是懷念恩師,還是幻想輝煌?
    文/娛樂圈說相聲在如今的相聲界,雖然相聲社團扎堆,但最紅火的依然是排在第一梯隊的德雲社,第二梯隊的青曲社、包袱鋪等也就遠遠地望著德雲社的「背影」。其中最出名的就有這麼兩位徒弟,一位是在拜師侯耀華的何偉(何雲偉),一個是如今的聽雲軒主理人的曹雲金,不過兩人都已經被郭德綱聲明收回了「雲」字。
  • 曾因婚內出軌被師娘停演,離開郭德綱的何雲偉,如今怎樣了?
    在如今的相聲界,我們在說起相聲演員的話,首先會想到的是郭德綱的德雲社。因為郭德綱對弟子的培訓,大眾現在的娛樂項目也添加了一項聽相聲,現在只要是德雲社的相聲,幾乎是座無虛席。德雲社能有今天的成就,和郭德綱有很大的關係,他的徒弟就像他的孩子一樣,他永遠照顧著他們。
  • 怕是又一個相聲界惡作劇吧
    筆者判斷這大概率又是一場相聲界的惡作劇。原因有三:第一, 這兩次的截圖錯誤很多。首先說從格式和語境上看,兩次的截圖並不是出自一個手機屏幕,甚至都不是同一個對話框。當然,你可以解釋成侯耀華分發了不止一個群。但第二個截圖凌晨五點這個很厲害,看來相聲行業也都喜歡起來看凌晨四點的城市了。其次,錯別字太多。
  • 退出德雲社後何雲偉口碑最差,郭鶴鳴開淘寶店,他成了「白眼狼」
    他們選擇的商演城市也是精心挑選的,主要是一線和二線城市以及國外,剩下的三線是留給其他相聲社團「吃肉」的地方,目前在相聲界不說呼風喚雨但也沒有其他人能對他們造成威脅。在相聲界內有地位,主要就是他們有相應的底蘊和實力,除卻早年間退出德雲社的幾位讓他們有點青黃不接,但經過數年的發展,目前德雲社真是人才濟濟。
  • 郭德綱棄徒開通新帳號,離開德雲社10年,又將名字改回"何雲偉"
    拜師侯耀文大師後,郭德綱的相聲事業可以說是突飛猛進。逐漸在圈內打出了名望。事業發展當然需要新鮮的血液,新鮮的素材。零五年前後的郭德綱,在現有傳統相聲的基礎上,又自己編寫了許多帶有他自身色彩的&34;。誰也想不到,在我們看來這一&34;舉動在當時的相聲界掀起了多大的浪花!
  • 相聲界兩大喜事:何雲偉開相聲專場、侯耀華獲終身成就獎!
    提到侯二爺呢,就不得不提起人家做過的三件「美事」,第一件是收女徒弟,第二件是逐郭德綱出師門,第三件是收何雲偉為徒,要知道,相聲行業可是非常看重師承和輩分的,侯耀華明知道何雲偉是郭德綱徒弟,還要收人家為徒 ,足見胸懷是多麼「寬廣」!
  • 何雲偉,何沄偉欺師滅祖,雲字還給了郭德綱,如今過得怎麼樣了?
    何沄偉,本名何偉,曾用名何雲偉。生於1981年,是郭德綱最受重視的弟子。他的颱風格沉穩、靈動、俏皮,他的傳統技藝相對紮實,他的表演有著舊派的韻味。他現在是北京歌劇舞劇院的相聲演員。當年德雲社其樂融融的時候,郭德綱有一句口頭禪,叫何沄偉「我的大弟子」。
  • 李菁何雲偉混得好嗎現狀如何?揭秘李菁何雲偉退出德雲社原因
    李菁何雲偉離開德雲社已經5年了,那麼何雲偉李菁現狀近況怎麼樣呢?小編輸入關鍵詞何雲偉,發現近一年來的新聞幾乎沒有他和李菁在一起表演的事。即使在何雲偉和李菁的老巢北京臺的晚會上,也是何雲偉獨自一人表演。而且表演類型和相聲八竿子揉不著——抖空竹。可以看到,兩人最後一次「在一起」說相聲,竟然是15年的春晚。
  • 相聲界的拜師有什麼講究嗎?郭德綱當初,收曹雲金拜師費了嗎?
    我們知道相聲界是十分講究輩分的一個圈子,在相聲界講究先學藝再效力,徒弟需要給師父禮金,並且負責各種禮儀儀式的費用,在還是學徒期間,徒弟的吃穿住行都是由師父給的,並且不再繳費,在這期間的收入則全部都歸師父所有,逢年過節、師父師娘過生日等有儀式感的日子,徒弟要給師父師娘買禮物,同時,在學有所成折後,徒弟還需要給師父效力,這叫謝師恩。
  • 被神化的「擺知」,相聲界傳統儀式而已,不是拜師的充要條件
    先說一下本文的論點:在相聲界,擺知,是拜師的充分條件,拜師,是擺知的必要條件,擺知不是拜師的充要條件。用白話講就是:如果擺知了,你肯定就算拜師了。你拜師了,不代表必須要有擺知。之所以有這篇文章,是因為近些年來網絡上有一種奇怪的觀點,相聲界的擺知,似乎成了一種神聖的東西,成了判斷你有沒有拜師的唯一標準。這無疑是把擺知神化過頭了。一、什麼是擺知?
  • 郭德綱徒弟,最忘恩負義的並非曹雲金何雲偉,而是欺師滅祖的他
    郭德綱徒弟,最忘恩負義的並非曹雲金何雲偉,而是欺師滅祖的他。倒打一耙的徒弟最有名的,就是曹雲金跟何雲偉了吧,當年曹雲金在網上的那一撥操作,真的是要把郭德綱往死胡同裡面逼啊。郭德綱徒弟,最忘恩負義的並非曹雲金何雲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