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堯絕對是相聲史上宗師級的人物,一生說過四百二十九段相聲,大部分還是自己原創作品,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穿越」系列,《張飛打嚴嵩》、《關公戰秦瓊》、《羅成戲貂蟬》都是張杰堯創作。現在喜馬拉雅上還能找到張杰堯先生跟侯寶林先生合說的《張飛打嚴嵩》,有興趣的可以去聽一下,老爺子那嘴真的是神器。
張杰堯除了能耐大作品多之外,他在當時的相聲界也是大名鼎鼎的「非主流」,而讓張杰堯被主流相聲界排擠的原因,就是他的師承問題。
現在有部分資料顯示張杰堯是高聞元之徒,但實際上在相聲界並沒有達成共識,相反多數人認為張杰堯是「海青」(沒師父)。據說張杰堯本來要拜高聞元為師,結果高聞元拒絕接受,站起身離開了現場,然後張杰堯也是犯咯,直接對著高聞元坐過的椅子拜了三拜,從此就以高聞元徒弟自居。
這種兒戲的做法,相聲界當然不能認同,所以主流相聲界聯合起來排擠張杰堯跟師弟們。但張杰堯實在能耐太大,觀眾都是耳朵決定屁股,你說得好我就往你劇場裡面坐,所以同行的抵制對於張杰堯一點影響沒有。
張杰堯為了噁心同行(非主流好像都喜歡幹這事兒),給自己取了一個張稽祖的藝名,師弟韓子康取了一個韓稽宗,另一個師弟取名郭稽東,合起來就是滑稽祖宗和東家。這一下把同行氣得夠嗆,於是當時相聲界大門長張壽臣親自出馬,跟張杰堯和解。還稱呼他為「傻大爺」,張杰堯藝名張傻子,張壽臣稱呼他大爺,意味著承認他比自己高一輩,也就是德字輩。
張杰堯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你能耐夠大,擺知不擺知,甚至口盟都沒有也一樣,有票房才是王道。
如果建國後的相聲最高稱號是「大師」,比如馬三立侯寶林劉寶瑞馬季等,都是當之無愧的相聲大師。
那麼在他們之上的張壽臣,就只能冠以宗師之名了,因為壽老不但位高權重,算是相聲歷史上唯一一個能夠號令天下的大掌門。他還是真正給相聲行業添置產業的能人,壽老整理了大量傳統段子,還創作了不少經典作品讓後世兒孫享受福祉,我們聽到的有些所謂新編段子,都是壽老作品為基礎魔改來的。
但張壽臣年輕時候,也是吃過不少苦的。張壽臣父親張誠甫是天橋撂地的評書藝人,也會說相聲。在張壽臣12歲那年,作為家庭頂梁柱的張誠甫因病去世。這時候長子張壽臣挑起了養家的重擔,因為他小時候跟著父親學過幾段相聲,所以他決定以後靠相聲為生。
說相聲需要門戶,而張誠甫的盟兄弟焦德海願意收張壽臣為徒,可擺知儀式需要酒席錢,師父及引師、保師、代師三師還需要「禮金」。當時張壽臣一家人為了父親的喪事已經焦頭爛額,根本湊不出這筆錢。於是焦德海好人做到底,自己貼錢收了這個徒弟。
這在相聲史上也是頭一遭,但同行們不但沒有因此排擠張壽臣,反而對這對師徒敬佩有加。而張壽臣後來不負眾望,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曲藝界「五大王」之一的「笑話大王」,估計地位就相當於現在的奧斯卡得主吧。
楊少華的師承一直都是相聲界的一大迷案,好像經常都有人說楊少華是「海青」,同行也有不少這種聲音,還有些年輕粉絲跑到德雲社總教習高峰微博上喋喋不休,結果高峰忍無可忍回了一句:
盯著輩分就是沒事找事。
可見高峰也沒法拿出一個確切的答案,把楊少華的輩分謎題解了,也就是說這個問號在相聲從業者心中是存在的。
但很多資料證實,郭榮起從沒公開否認過楊少華是自己徒弟這件事情,而介紹楊少華拜郭榮起的常寶霆,也一直跟楊少華師兄弟相稱。另外馬三立撰寫的《相聲譜系》,楊少華也是歸入郭榮起門下的。
但楊少華師承為什麼會變成懸案呢?這大概就是相聲界師承制度的弊病所在,所謂的擺知儀式如果沒有公開進行,那麼同行就能找到口實否定你的師承。而楊少華本身在同行中人緣又不算好,老爺子做事有點招貓遞狗,得罪了相當一部分同行,所以時不時就有人翻出這件事情來找茬。
所以還是應該像高峰說的那樣,別拿輩分當乾糧,演員能耐大不大,作品才是關鍵。
姜寶林身為四大寶林中最年輕的一個,他的師承也是雲裡霧裡。百度百科說他從小跟陳子貞學藝,但其實陳子貞去世的時候,姜寶林才三歲,估計胎教都來不及。而姜寶林比較公認的,是跟李潔塵學藝,而且後來他在茶館演出,一直都是以李潔塵徒弟自居。
但後來姜寶林又被歸入了馬三立門下,原因就是1988年,姜寶林在燕春樓收徒,馬三立先生作為嘉賓參加,馬老洋洋灑灑講了一大段,其中還提到一句「姜寶林算我的徒弟,叫我師傅,是可以的」。後來馬老講完了,姜寶林在介紹到場的臺灣相聲演員的時候,馬老突然在臺下說了一句「從今兒起,你就是我徒弟了。」
但聽完現場的完整音頻,其實馬老說的第一句話,後面還找補了一句「姜寶林算我的徒弟,叫我師傅,是可以的,但大家都知道他是李潔塵徒弟,同行也認他是李潔塵徒弟,但其實也沒有擺知~~」這裡面並沒有特別肯定師徒關係的意思,只是在模模糊糊的陳述一個複雜的關係。
而後面姜寶林講話結束的時候,馬老找補那一句感覺更像是個包袱,因為他說「從今天起你是我徒弟」之後,姜寶林一邊說「你就是我師傅」,一邊給馬老獻花,但馬老立刻又找補了一句「李潔塵徒弟可是我孫子」,然後現場哄堂大笑。
如果把這幾句對話當成擺知儀式的話,可能顯得過於兒戲,再加上馬老當時本來就是嘉賓,並不是真的跑去收徒,所以才會現場展示一下馬氏幽默。這種比較曖昧的玩笑話,也讓姜寶林的師承成了同行非議的對象,以至於馬志明都不認可此事。
侯耀華跟何雲偉的師徒關係,那就更加讓人啼笑皆非,如果前面的那些奇葩拜師都有特殊的時代背景,那麼侯耀華何雲偉的師徒情分,更像是跟共同的敵人鬥氣。
眾所周知,侯耀華跟何雲偉的共同敵人是郭德綱,侯耀華跟他因為遺產案結仇,何雲偉則因為退出德雲社跟郭德綱決裂。
而這些矛盾之後沒能得到很好解決,加上當事人都喜歡拱火,所以越演越烈。終於在2017年7月30日捧逗匯演出現場,侯耀華作為嘉賓登臺,公開跟觀眾徵集意見,如果大家都不反對,自己就當眾收了何雲偉。
觀眾當然是看熱鬧不怕事兒大,零票反對通過,於是師徒關係成立。
當然兩人也只是口盟階段,並沒有補辦拜師儀式,但在後來常氏相聲譜系裡面,何偉的名字已經出現在了侯耀華一支,可見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何雲偉正式跟老郭平起平坐了。
但這種復仇者聯盟式的師徒關係,到底拿來有什麼用呢?最有意思的是,論輩分侯耀華確實足夠給何雲偉當師傅,但論相聲實力,何雲偉卻比侯耀華高出去一輩不止啊~
所以這兩人為了跟老郭鬥氣結成師徒,實在是沒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