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宣布辭職的前一天,心中似乎已有繼任者人選。「接下來想交給菅義偉。」他對身邊人說,「即使我不提,也有其他人要求菅義偉出馬。」時事通信社4日報導稱,首相官邸走漏安倍私下之言,助推菅義偉競選自民黨總裁,黨內大派閥聞風而動。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宣布辭職的前一天,心中似乎已有繼任者人選。「接下來想交給菅義偉。」他對身邊人說,「即使我不提,也有其他人要求菅義偉出馬。」時事通信社4日報導稱,首相官邸走漏安倍私下之言,助推菅義偉競選自民黨總裁,黨內大派閥聞風而動。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短短2天內迅速獲自民黨5大派閥鼎力支持,角逐自民黨總裁的優勢大幅領先於自民黨政調會長岸田文雄和前幹事長石破茂。日本一名資深國會議員表示,「(安倍)首相實際上指定了繼任者」,安倍的「意中人」是菅義偉,這個消息已在自民黨內廣泛流傳。
「隨著安倍宣布辭職,日本國內對安倍內閣的評價走高,而菅義偉則是安倍內閣最正統的繼承者。」京都大學法學研究科教授中西寬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這是無派閥的菅義偉獲得多數支持的原因之一,再加上他8年的官房長官經驗,使其一舉成為最有力的首相候選人。
安倍宣布辭職後,其內閣支持率迅速上升。日本朝日新聞社9月2日和3日開展了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71%的受訪者對安倍內閣「給予好評」,其中17%「給予高度評價」。前自民黨閣僚指出,安倍首相的影響力還是很大,如果菅義偉當選,應該會與安倍討論未來人事安排。
「站在已辭職的自民黨總裁的立場上,我不想對接下來的總裁選舉施加任何影響力。」安倍在8月28日宣布辭職的記者會上談到繼任者問題,即使被記者一再追問傳言的熱門候選人,安倍仍然沒有公開表態。
在安倍正式宣布辭職的3小時前,媒體已經報導了他決定離任的消息,當時自民黨政調會長岸田文雄正在新潟縣出差,他面對現場記者團時說:「剛剛接到了首相打來的電話」,以此顯示出他與安倍不同一般的關係。
安倍在宣布辭職後的周末,趕到首相官邸和岸田會面。《產經新聞》稱,岸田在談話中明確希望得到首相的聲援,但安倍委婉回應:「不會推舉某一個候選人」。就在前一天,岸田與日本副首相兼財相麻生太郎會面,尋求得到自民黨麻生派的54票支持,而麻生表示提供支持的前提是首相的認可。如此一來,岸田竹籃打水一場空。
日本政界和坊間一直有著「安倍禪讓岸田」的傳言,兩人在1993年眾議院選舉時同期當選議員,關係密切。在安倍的第二任期,岸田擔任外相一職長達5年,是戰後任期第二長的外相,也是安倍「俯瞰地球儀外交」的具體執行者。《日本經濟新聞》6月報導稱,直到今年年初安倍依然認為岸田是有力的繼任者,一有機會就創造機會讓岸田大顯身手,還敦促他「進一步展現出自己贏得總裁職位的氣概」。
然而新冠疫情的到來,讓岸田的聲譽亮起紅燈。今年4月,岸田文雄提出向收入減少家庭發放30萬日元(約合1.93萬元人民幣),並稱與首相達成了共識。但是這一提案在黨內造成意見分歧,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提出給每人發放10萬日元的方案,得到更多響應。最終岸田被迫宣布方案更改。
新冠補助金一事被民眾批評朝令夕改,暴露了岸田領導力不足的缺陷。日媒5月的多項民調顯示,石破茂作為下任首相候選人的支持率上升,岸田人氣大減。黨內大佬也開始懷疑岸田是否有接班的能力。據時事通信社7月消息,麻生太郎對閣僚表示「平時岸田,亂世非岸田」,暗示疫情襲擊、經濟衰退之際,岸田可能不適合擔任首相,而且他與「反安倍」勢力的代表石破茂競爭,勝算不大。同時,自民黨內最大派閥細田派的官員也向安倍表示,「我們派系沒有一個人真心支持岸田」。
自民黨的「二把手」二階俊博從很早開始便青睞於菅義偉,將菅義偉推到「後安倍時代」候選人的行列。兩人都是從做眾議員秘書開始步步打拼上來的政客,有一些相似的經歷,且都與安倍交情甚好。據路透社9月4日報導,二階和菅義偉在6月、7月、8月分別進行了單獨晚餐交談,就自民黨總裁繼任者交換意見。
岸田文雄、石破茂早早表達了參選自民黨總裁的意向,但菅義偉始終沒有表態,直到安倍辭職的第二天才密會二階俊博,傳達參選意願,立即得到了二階派的鼎力支持。菅義偉身邊人士對共同社表示:「從首相那裡獲得對參選的首肯是關鍵,菅義偉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造勢。」
值得一提的是,安倍出身的派系細田派在自民黨內勢力最強,獲得該派98人支持至關重要。時事通信社4日消息稱,細田派8月31日通過中間人得知了安倍的意向,當天經幹部討論表明支持菅義偉。
9月2日,菅義偉在東京都酒店召開首次選舉對策會議,他多次提到「繼承」這個詞。「將繼承安倍政府,全身心地為這個國家而努力」,「將繼承並推進安倍經濟學」。現場有記者提問:「感覺就像在聽安倍首相發言,就單純是安倍(政策)的延伸嗎?」對此,菅義偉並未正面回應,只是強調將盡力克服不足。
據韓媒《朝鮮日報》3日報導,以細田派為首的五個派閥都以「能夠繼承安倍政策」為由選擇支持菅義偉,也意味著菅義偉依照安倍的意志行使權力,越來越多人認為日本將迎來「安倍+菅」內閣,菅義偉只是執行者,就如同安倍、麻生、二階這三位黨內大佬是股東,菅義偉則是董事長。
日本大學政治學教授巖崎正洋對共同社表示,安倍尋求成為一個「造王者」,將他的影響力延續到下一屆政府。日本歷史上,前首相田中角榮就被稱為「造王者」,1974年卸任後餘威仍在,在自民黨內擁有很強的話語權,中曾根康弘正是靠他領導的田中派支持贏得首相之位,上臺之後中曾根便在內閣起用了許多田中派議員,當時被稱為「田中+中曾根」內閣。大平正芳和鈴木善幸也都是在田中角榮支持下當選首相的。
「安倍雖然辭職了,他現在還保有執政地位直到自民黨總裁選舉結束,也就是說對於誰來接替總裁,安倍仍然有話語權。」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劉永江認為,安倍必然要選擇一個能夠徹底貫徹其政策的人來接替他的位置。
安倍辭職後並未設置臨時代理首相,將一直工作到選出新任自民黨總裁。根據日媒報導的首相動態,本周安倍密集地與內閣官員和地方知事及政務官進行會談,並且還先後與美國總統川普、俄羅斯總統普京、英國首相詹森通話。
在與三國首腦的通話中,安倍均向他們解釋了決定辭任首相一事。日本政府發言人表示,安倍告訴川普,即使離任之後,強化日美聯盟的政策將維持不變;與普京通話時,雙方確認將繼續致力於完成日俄和平條約的有關談判;在和詹森通話中,雙方就儘早談妥日英貿易協定達成一致。
安倍在外交方面表達了延續原有政策的立場,似乎在為繼任者指明前路。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周永生分析,安倍給三國首腦打電話主要是出於禮儀上的考慮,也希望日本未來能和這些國家處理好雙邊關係,但是他卸任首相後,不太可能對不斷變化的外交局勢產生影響。
菅義偉在9月2日的記者會上並未提及太多關於外交政策的內容,但是他表示,希望在沒有先決條件的情況下會見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以期在「綁架問題上取得突破」。共同社解讀稱,新任首相預期將延續安倍的外交政策,但在發展與各國領導人私交上或許「慢熱」。
關注「國際湃」
了解更多國際資訊
pengpainews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