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聯合報報導【國民黨主席選情混沌,在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支持媒體人趙少康表態參選後,即便黨中央可望技術性擋趙,卻無法排除韓復出的可能。江啟臣的處境是「前有趙、後有韓」,還有前主席朱立倫、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前臺北縣長周錫瑋等人磨刀霍霍。
江陣營一直在評估宣布連任參選時機,正好近日時代雜誌將江啟臣選入年度次世代百大影響力人物,讓江取得較高的戰略高度。江啟臣參選宣言強調,青年將成為國民黨主要決策者,放眼未來才是國民黨唯一的希望,「年輕」和「未來」是江對決黨內對手的相對優勢。
弱勢黨主席,面臨強勢挑戰者,江啟臣策略是以柔克剛。江昨拋出「造王者」、不參選總統底牌,無疑是對志在2024的朱立倫釋出合作空間;對於韓國瑜昨天啟動公益活動起手式,江則定調韓是溫暖作為,刻意淡化政治較勁。】
由於江啟臣擔任國民黨主席以來,國民黨路線更加偏獨,面對蔡英文政府頻頻犯錯,卻無力發展火力充足的文宣,咬死不放,轉變老百姓對民進黨的印象,反倒令國民黨的支持度一直還在低檔徘徊,落後民進黨一大截,這是違反一般經驗法則的情況。江的無能早為黨內眾人看穿,彼可取而代也之心,自然就會在許多人心中油然升起。
國民黨主席選舉,多人有參選競逐的動作或跡象,其中的張亞中與周錫瑋都不足為江啟臣之患。如果國民黨堅持1年黨籍,趙少康也必然出局。能威脅江的只有經營許久的朱立倫,再有一種機率小但不能完全排除的可能,就是韓國瑜以趙不能參選為由,跳入戰局。
近來最為有助於江啟臣行情者,莫過於「時代雜誌將江啟臣選入年度次世代百大影響力人物」一事,主要入選理由之一是「江啟臣將調整國民黨兩岸立場」。
《時代》提及,「其中的問題是,國民黨長期以來一直認為臺灣和中國大陸是同一國家的一部分,這一觀念受到了北京的歡迎,但卻與渴望開拓自己道路的臺灣年輕人疏遠了,重新調整這一立場對國民黨的未來至關重要。」也就是說,江啟臣的入選與更加偏向臺獨有密切關聯。這會不會激起黨內深藍的大集結與大反彈,還有待觀察。
江啟臣拋出願做「造王者」,意即只願當抬轎者,不願當坐轎者,這當然是向想當王者的黨內重量級人士喊話,想以此卸下這些人的心防,有利於自己的選情。但自己卻先借時代雜誌享受「造王」待遇,而且美國人的理由嚴重偏離國民黨歷史傳承的方向,遑論該有的具體路線。
由於朱立倫長久以來的路線也是更偏向臺獨的華獨,這次國民黨主席選完,不論是江啟臣連任或朱當選,國民黨的路線將更加偏獨,更加被民進黨綁架,黨內許多人可能更加疏離,想要在黨外搶食綠營的票,卻因只是小號臺獨,難有擴張力,變成一種既離開了自己的根本地盤,又無力開創前進的進退維谷的窘境。
江啟臣與朱立倫不要以為掌握了黨機器,就可以綁架藍營群眾,應以2016年大選為戒,胡搞瞎搞的結果就是,屆時幾百萬張的票開不出來就是開不出來,反而會讓民眾黨大幅侵蝕國民黨。
本文不代表本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