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念奴嬌》,蘇軾的「大江東去」最經典!

2021-02-19 詩詞世界

說起念奴嬌,幾乎所有人都會想起蘇軾的那一句「大江東去」。

也許是因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太過經典,後人賦予了念奴嬌不一樣的豪情,今天,詩詞君分享十首經典《念奴嬌》,首首有警句,你喜歡哪一首呢?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一部三國,演盡人間刀光劍影,一首《念奴嬌》,道盡後人英雄情懷。

憑弔古人,是為傷今,那故去的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讓人景仰。回首自己滿面風霜,老大未成,不免憂憤。

在讀者看來,這是一首英雄的讚歌,在東坡看來,這是自己壯志的一首輓歌。

《念奴嬌·斷虹霽雨》

宋·黃庭堅

八月十七日,同諸生步自永安城樓,過張寬夫園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眾客。客有孫彥立,善吹笛。援筆作樂府長短句,文不加點。

斷虹霽雨,淨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

萬裡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

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醁?

年少從我追遊,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

共倒金荷,家萬裡,難得尊前相屬。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笛。

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許多詩人人生坎坷,卻將一腔豪情盡注在詞內,激勵自己,也激勵他人。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曲!」這三句把詞人豪邁激越之情推向頂峰,是此詞最精彩之處。

詩人處逆境而不頹唐,這是人生大境界。

《念奴嬌·鬧紅一舸》

宋·姜夔

鬧紅一舸,記來時,嘗與鴛鴦為侶。

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

翠葉吹涼,玉容消酒,更灑菇蒲雨。

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

日暮,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風南浦。

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

田田多少,幾回沙際歸路。

有人說,最理想的生活永遠在詩詞中。姜夔也不例外。

荷花盛開的時候,小舟在池塘中飄蕩。那望不見邊的荷塘,綠波蕩漾,荷葉翻飛。那荷花似一個含羞的女子,倩影娉婷,嫣然含笑。

姜夔在寫荷花,也在寫自己,他一生襟懷清曠,他的詩作意象悠閒,這亦是他追求的一種境界,冰清玉潔,一塵不染。

《念奴嬌·過洞庭》

宋·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

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

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

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

盡挹西江,細斟北鬥,萬象為賓客。

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這首詞是中秋節時寫就的,此時,詩人被免職,北歸路過洞庭。

廣闊洞庭湖,浩瀚無垠,沒有一絲風過。明鏡湖水中,載我一葉扁舟。明月陪著銀河,萬物空明,我無言訴說。

這是最悲涼的時候,可張孝祥依然豪情萬丈,捧江水,以北鬥作勺,請萬象作賓客,與我高歌。人生就是要這樣浩然自達。

《念奴嬌·登石頭城次東坡韻》

元·薩都剌

石頭城上,望天低吳楚,眼空無物。

指點六朝形勝地,惟有青山如壁。

蔽日旌旗,連雲檣櫓,白骨紛如雪。

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傑。

寂寞避暑離宮,東風輦路,芳草年年發。

落日無人松徑裡,鬼火高低明滅。

歌舞尊前,繁華鏡裡,暗換青青發。

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江山依舊,人事滄桑是詩人們鍾愛表達的主題。

石頭城如今衰敗不已,誰還知道它曾經有多麼繁華呢?歲月無情,回想自己功業未就,青春在不知不覺之間逝去,頭髮變白。回首千古往事,只有對著秦淮明月,暗暗「傷心」而已。

《念奴嬌》

宋·吳淵

我來牛渚,聊登眺、客裡襟懷如豁。

誰著危亭當此處,佔斷古今愁絕。

江勢鯨奔,山形虎踞,天險非人設。

向來舟艦,曾掃百萬胡羯。

追念照水然犀,男兒當似此,英碓豪傑。

歲月匆匆留不住,鬢已星星堪鑷。

雲暗江天,煙昏淮地,是斷魂時節。

欄幹捶碎,酒狂忠憤俱發。

這是詞人對國勢政局的感慨,也是詞人憂心如焚的悲歌。

想當年,就是在這裡,我們擊退了來犯的金兵。溫嶠亦是在這裡平定了蘇峻叛亂。

可如今,我們去哪裡找像溫嶠這樣的名將來守衛江山呢?

《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宋·辛棄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

剗地東風欺客夢,一枕雲屏寒怯。

曲岸持觴,垂楊系馬,此地曾經別。

樓空人去,舊遊飛燕能說。

聞道綺陌東頭,行人曾見,簾底纖纖月。

舊恨春江流不斷,新恨雲山千疊。

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裡花難折。

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發?

詞人前次來遊,曾在此與一位女子有過一段情緣,但隨即就分手了。春夢無跡,那位女子,恰如野棠花那樣飄落難覓了。

擦肩而過的你,還記得我們相逢的點點滴滴嗎?假如有一天,我們重逢,你會不會問我:怎麼又白了這麼多頭髮?

《念奴嬌·春情》

宋·李清照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

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閒滋味。

徵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幹慵倚。

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遊春意。

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婚後的李清照屏居青州,丈夫趙明誠出遊未歸,深閨寂寞的她,填詞自娛。

寒食近了,這天氣真真惱人,從沉醉的酒意中清醒,還是閒散無聊的情緒,別有一番閒愁在心頭。遠飛的大雁盡行飛過,可心中的千言萬語卻難以託寄。

相思的情意,確實是:萬千心事難寄。

《念奴嬌·中秋》

宋·蘇軾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裡,雲無留跡。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

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

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

沒有詩人不愛明月,蘇軾也不例外。在這首詞裡,詩人描繪月宮世界,空明清涼。

他想像著從月宮往下界眺望:秀麗的江山像圖畫那樣的美,清晰可辨的煙火,歷歷在望。人間的江山越美,就越反襯出現實社會越醜,就越能見出作者內心世界的苦悶。

《念奴嬌·登多景樓》

宋·陳亮

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

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

憑卻長江,管不到,河洛腥羶無際。

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

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

這是一首登臨之作,登臨懷古,是為吊今。

詩人登臨遠眺,百感交集,江山橫縱千裡,如詩如畫,可今人卻不能據此守之,可悲可嘆。在此詞裡,詩人痛心地說,只要我們同心協力,英勇抗敵,何愁不會勝利呢?

這首詞縱論時弊,大氣磅礴、開拓萬古心胸的強音,足以振奮人心。

每一首《念奴嬌》,都有他們的主旨和思想,千百年來,流傳至今,依然感動世人。

【版權聲明】本文由詩詞世界編輯,國畫作者:錢松巖。後臺回復籤約作者即可了解重酬徵稿詳情。轉載授權請加編輯微信H1834394409,加粉絲群後臺回復加群。

相關焦點

  • 昔蘇軾作」故國神遊」多情博一笑? 今韓軍唱「大江東去」豪氣揚萬丈!
    蘇軾被貶黃州蘇軾因烏臺詩案入獄,出獄後被貶黃州,禍不單行。但處在人生低谷的蘇軾仍不減豪放豁達的本色,這從他在黃州所得的「兩賦一詞」(《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可窺見端倪。政治上失意,心中壯志難酬的蘇軾所做的「大江東去」,仍不失豪放詞的代表作。
  •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賞析
    蘇軾在這裡極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複雜的。"故國"兩句便由周郎轉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時年方三十四歲,而蘇軾寫作此詞時年已四十七歲。孔子曾說:"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蘇軾從周瑜的年輕有為,聯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應笑我"之句,語似輕淡,意卻沉鬱。但蘇軾畢竟是蘇軾,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參破世間寵辱的智者。
  •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蘇軾,號東坡居士,經常被稱為蘇東坡。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被世人贊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正直,也正由於性情剛直又才華橫溢,而導致其一生中在宦海浮沉,人生起起落落。
  • 蘇軾:念奴嬌
    蘇軾《念奴嬌》這首詞作於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同樣是在蘇軾貶官黃州期間。黃州時期是蘇軾的人生低谷,但正是在人生的低谷中,他創作了最優秀的作品。在與《念奴嬌》同年創作的《定風波》中,既有道家的逍遙,也有佛教式的超脫。而在我看來,這首《念奴嬌》中所包含的則是對儒家英豪抱負的憧憬,以及在這種抱負成為泡影之後佛教式的超脫。這首詞的大部分的確是在描寫歷史上英雄豪傑的事跡,表面上看來是在抒發作者的豪情壯志。然而,聯想到蘇軾此時的處境,那種「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式的英雄氣概已經減弱了許多。
  • 十首《念奴嬌》,自是詞中一流
    念奴嬌,著名詞牌名之一,念奴是唐代歌女的名字,傳說玄宗每年遊幸各地時,念奴常暗中隨行,因之取念奴為詞牌名。名篇有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等。
  • 蘇軾這首《念奴嬌》,氣貫山河,傳頌千古,令後世為之傾倒
    這就是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 《念奴嬌·赤壁懷古》理解性默寫
    3.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收束了對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寫,引起後面對歷史的緬懷。4.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從不同方面對周瑜的形象進行了刻畫,「_________________」以婚事襯託其少年得意;「_________________」寫其裝束,表現了他的儒雅風度。
  • 念奴嬌、雨霖鈴、水調歌頭……最經典的12大詞牌名是怎麼來的?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詞牌出處】「念奴」是唐朝天寶年間的著名歌妓,善歌唱。傳說唐玄宗曾親自作曲填詞,命念奴歌唱,果然「嬌滴滴如夜鶯啼鳴,婉轉轉似百靈放歌,活潑潑如鴛鴦戲水」。故將此曲定名為「念奴嬌」。
  • 《念奴嬌·中秋》蘇軾
    念奴嬌·中秋作者:蘇軾  朗誦:張家聲 趙忠祥憑高眺遠,見長空萬裡,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經典詠流傳: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蘇軾  演唱:胡彥斌 宋祖英
  • 遙想公瑾當年——念奴嬌·赤壁懷古
    都說蘇軾不屑柳永,不過,蘇軾或許真正把這柳永放在心上。否則,豪興如他,又怎會願意將自己的詞與柳永的相比?他真正介意,有一次他問一位善歌的幕士,自己的詞和柳永的詞相比怎麼樣?這位幕士答得極妙:「柳郎中詞,只好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大江東去』。」什麼婉約什麼豪放,都在這「紅牙拍板」與「關西鐵板」之中了。
  • 因為一個人,記住一座城——黃州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天下人記住「黃州」這個名字,大概是蘇軾那場莫須有的冤案,讓他跌跌撞撞、帶著一身驚懼與傷痛闖入這裡——黃州,這座不知名的小城,張開懷抱熱情地擁住了他。蘇軾在這裡療傷,也在這裡蛻變,從蘇軾到東坡,他用了整整五年。這五年,他有迷茫、有困頓、有失意,但更多的是徹悟與提升。
  • 【一周一詩】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詞牌名緣此。就詞牌的緣起而言,嬌豔是此調的本色。但就這一詞調的聲韻而言,則更適宜表達豪放悲壯的情感。此調有平仄韻二體,常見的為仄韻。《詞譜》以蘇軾《念奴嬌 中秋》「憑空眺遠」詞為仄體正格。東坡《念奴嬌 赤壁懷古》句讀與各家詞微有出入,屬變格。本詞牌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雙調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後片五十一字,四仄韻。宜於抒寫豪邁感情。另有平韻格,以陳允平詞為正體,用者較少。
  •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宋)
    點上方藍字可加關注微信號:NewBookYour new way of reading詩/蘇軾【本篇理解性默寫及真題檢測】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運用比喻修辭描寫赤壁古戰場的險要形勢的幾句是「         ,          ,         」。《念奴嬌.赤壁懷古》中「         ,           ,」一句,活化出了周瑜的儒將風度和運籌帷幄的形象。【答案】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 歌一曲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琴歌《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詞、吳葉曲趙曉楠演唱
  • 蘇軾:念奴嬌·中秋
    念奴嬌:南北曲均有。屬大石調。字句格律與詞牌前半闋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於套曲中。另北曲大石調有《百字令》,別名《念奴嬌》,與詞牌全闋同,用為小令。⑵桂魄:月亮的別稱。古人稱月體為魄,又傳月中有桂樹,故稱月亮為「桂魄」。⑶「冷浸」句:秋天的碧空浸透著清冷的月光。⑷玉宇瓊樓:傳說中月宮裡神仙居住的樓宇。形容月中宮殿的精美。
  •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共有5個版本,入選課本的是最牛版嗎?
    兩宋詞壇高手如雲,婉約、豪放都有,但無論歷代詞人排行榜是誰在排,蘇軾都穩坐前3。兩宋詞作之多令人瞪目,光是《全宋詞》就收錄了1300多人的近兩萬首作品,但不管這些作品以什麼標準排名,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都不曾跌出過前3。
  • 蘇軾的念奴嬌,為何只寫周瑜而不寫諸葛亮?赤壁之戰的真相是什麼
    「念奴嬌」是一個詞牌名,據悉,唐玄宗去各地遊玩,遊到興起之時就會作曲填詞,他的身邊總有一個叫念奴的歌女跟隨,念奴的聲音百轉千回,像百靈鳥的叫聲一樣悅耳,每次都把唐玄宗寫的歌唱得非常好聽,唐玄宗一聽更加心花怒放,就把曲子取名為「念奴嬌」。
  • 品讀101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今天我們來欣賞蘇軾的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生於1037年,卒於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蘇軾是北宋著名的詩人、散文家、書法家,同時他還是著名的詞人,有詞集《東坡樂府》行世,蘇軾的詞作開北宋豪放派的風格,影響巨大。今天我們來欣賞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他詞作當中千古名篇。
  • 人教版必修四《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設計、課件
    這是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中的插曲,兩岸三地的作曲家們都編過曲,我們今天就隨著葉振棠演唱的這首歌走進一個與三國有關的作品――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2.蘇軾簡介(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眉州眉山人,與其父蘇詢、其弟蘇轍並稱「三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