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解讀:寶麗金不惑重生 前途尚有疑惑

2021-01-09 網易娛樂

2013-05-02 10:39:12 來源: 網易娛樂專稿

舉報

華語唱片業好久都沒有什麼大新聞了,最近終於有了一個:香港環球唱片公司為了迎接陳慧嫻回歸籤約,特意重新啟用了著名的商標「PolyGram(寶麗金)」,讓這個消失了14年的經典唱片廠牌在過了不惑之年後戲劇性重生。「寶麗金」這三個字緣何有這麼大的魔力?環球讓它再生後,又會發生什麼?低迷已久的唱片業會否因此有所改變?

陳慧嫻籤環球重建寶麗金廠牌。

寶麗金(資料圖)。

網易雲音樂官方下載地址

網易娛樂獨家報導(文/墨墨)華語唱片業好久都沒有什麼大新聞了,最近終於有了一個:香港環球唱片公司為了迎接陳慧嫻回歸籤約,特意重新啟用了著名的商標「PolyGram(寶麗金)」,讓這個消失了14年的經典唱片廠牌在過了不惑之年後戲劇性重生。

環球祭出的這一招果然有效,「寶麗金重生」成為這個月網絡上的熱門話題之一,微博臉書等各種平臺一片懷舊,賺盡歌迷口碑。 「寶麗金」這三個字緣何有這麼大的魔力?環球讓它再生後,又會發生什麼?低迷已久的唱片業會否因此有所改變?

寶麗金的去與回

「寶麗金」這三個字翻譯自一個生造詞「PolyGram」,這個詞誕生於1972年,由荷蘭飛利浦集團和德國西門子公司兩家合併各自旗下的唱片公司Phonogram和Polydor,取兩個名字各一半拼合而成。從1972年開始,PolyGram唱片公司不斷發展壯大,在全世界各地都開辦了分公司,並且通過收購兼併等手段不停擴展,最終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躋身世界五大唱片業集團,其規模位列全球之首,是唱片業舉足輕重的企業。

在華語地區,寶麗金作為PolyGram的分公司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PolyGram」這個名字還沒有出現之前,西門子的Polydor唱片公司就收購了香港地區一家非常重要的唱片公司——鑽石唱片,而鑽石唱片當時所注重發行的英文搖滾歌曲,日後成了港式流行曲的源流之一。除了歷史,寶麗金在華語區的影響更是深遠,尤其在香港,從鄧麗君、許冠傑、徐小鳳,到譚詠麟、張國榮、達明一派、張學友、李克勤、關淑怡、陳慧嫻,再到王菲、陳慧琳、陳曉東等等,都是或者曾是寶麗金的合約歌手,撐起了香港流行曲的大半江山。在內地和臺灣地區,寶麗金也都是非常重要的音樂廠牌,影響了那裡歌迷的聽音和消費習慣。可以說,寶麗金的聲音,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流行文化,也整整影響了上下三代華語歌迷。

1998年,整個寶麗金唱片集團被當時的一家加拿大公司收購,這家公司在寶麗金之前曾收購了一家較小型的唱片集團——環球唱片。1998年年底,這家加拿大公司宣布將寶麗金和環球合併,新成立的唱片集團雖然主體上是寶麗金,但名字卻出乎意料地改成了「環球唱片」。從1999年起,不管樂迷有多不願意,「PolyGram寶麗金」這個名字完全退出了歷史舞臺。

很顯然,一家影響如此深厚的唱片公司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家之前可能聞所未聞的「環球」,這對歌迷打擊是非常大的。因此也不難理解,當歌迷在14年後得知「寶麗金」這三個字要重生,念舊的他們是會有多興奮和多期待,尤其是寶麗金離去和寶麗金歸來的這14年年間,唱片業衰敗得的確是太不像話了。

寶麗金重啟的正向推動

香港環球唱片這次的確是抓住了歌迷的這個懷舊心態,把20多年前陳慧嫻在歌迷心目中建立起來的巨大的「寶麗金聯想」拿出來做足文章。以這種強大的品牌聯想作為賣點,重啟寶麗金,用「寶麗金」這塊14年都未在歌迷心目中褪色的金字招牌來推動陳慧嫻接下來的銷量。在以典型的「寶麗金歌手」陳慧嫻作為火花塞重新啟動寶麗金這輛停駛已久的汽車後,接下來環球就能把更多「典型寶麗金歌手」過檔或者招徠來籤約寶麗金,比如譚詠麟、李克勤、張學友、關淑怡、湯寶如、王馨平、黎明、王菲、黃耀明等等,其選擇簡直無以計數,覆蓋大半個香港歌手圈。如能如願,光從表面上看,香港的唱片業就彷如回到了八九十年代的黃金巔峰期,這一劑「強心針」對於環球唱片、乃至整個香港,甚至華語樂壇的推動無疑應該是非常有效的。

另外,唱片業多年不景氣,不停地復刻早年的經典唱片已經是唱片公司的主要業務,而環球唱片被歌迷認為是「濫發復刻」的代表。對於環球來說,1999年之後復刻原來寶麗金的經典唱片,卻不能復刻最重要的標誌——PolyGram的logo一直是非常尷尬的事,這也從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歌迷和消費者對環球復刻產品的認同和購買度。在重新啟用了「寶麗金」品牌後,預計接下來環球的復刻產品將都名正言順地掛上自豪的PolyGram商標,很可能會刺激復刻市場的重新回暖。

從歷史、從感情、從口碑等等各方面考量,環球重啟「寶麗金」廠牌的確對唱片業會是個正向的刺激。

寶麗金應不會全面回歸

不過畢竟,重啟「寶麗金」只是香港環球唱片公司的一家行為,全球那麼多環球唱片的分公司目前來看都沒有跟進的打算,因此其影響力主要還是局限在香港,最遠也就是在兩岸三地加上新馬等華人圈,即使對唱片業有正向推動作用,其意義也不可能太大。香港環球重啟寶麗金當然是要經過環球總部的同意才能實施的,但對於環球這家全球最大的唱片集團而言,於情於理都不可能將重啟寶麗金這件事推廣到整個集團層面上去,因為如果這樣做,環球無疑是向全世界宣告自己14年的經營完全失敗,需要早已被自己打入冷宮的前身來搭救,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重要的一點是,唱片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媒體平臺上的數位音樂發展勢不可擋。這股潮流的趨勢造成的最終結果之一,就是消亡舊有的「唱片公司(Label)」體制,因此「重啟寶麗金」這個行為本身,其實含有「逆潮流而動」的意思,並不代表未來的方向。其實,在上一次「寶麗金」消失之後,環球音樂集團14年來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整合分廠牌,將原來寶麗金留下的分廠牌眾多的模式慢慢改造成符合未來唱片業走向的模式。尤其是今年環球正式收購了百代唱片,集團正在更大力度地改組分廠牌格局,對於香港分公司重啟寶麗金這樣一件和集團走向背道而馳的事,可能真的是環球總部考慮了華語區的實際情況後的網開一面呢。

新寶麗金前路尚未明朗

正在筆者撰寫此文時,又傳來有一條關於寶麗金的消息:香港環球將於8月28日舉行寶麗金演唱會,除了陳慧嫻,多位原來的寶麗金老臣已經確定出席,還有更多當年的寶記歌手正在商洽中。在歌迷看來,或許,40多年的寶麗金能夠回來,真的值得鼓掌叫好,值得花錢站到寶麗金演唱會的最前排去緬懷自己的青春,這些都是太美好的。但另一方面,就目前來看,對於寶麗金重生到底能給歌壇和唱片業帶來多少裨益和推動,以當年寶麗金曾經負責發行過的一首歌來比喻,就是還在「霧裡看花」。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寶麗金唱片公司重生 香港三代歌神均系出同門
    而「寶麗金四小花」湯寶如、黎瑞恩、劉小慧、王馨平等,當時也是樂壇寵兒。  1999年—2013年:消失後重生  代表:陳慧嫻  上世紀90年代的寶麗金,因為兩岸三地的一體化,從而有了更好的帳面成績,但從音樂內涵上來講,卻已經暴露出許多問題,這也為日後香港樂壇走入低谷埋下了伏筆。
  • 寶麗金30周年演唱會
    寶麗金 (Polygram),香港流行音樂史上一個至重要的品牌,曾孕育多位樂壇巨星,如譚詠麟、陳慧嫻、關淑怡、李克勤、鍾鎮濤、王馨平、泰迪羅賓、陳曉東、彭健新、區瑞強、露雲娜等頂尖的歌手也在高峰時期為寶麗金效力。另外,樂隊組合溫拿樂隊、「寶麗金三小花」之湯寶如也在不同時期為寶麗金旗下的藝人歌手。
  • 寶麗金消失廿年| 第四條寶麗金記憶斷片:滾石經典《回聲》竟然事關寶麗金?
    在那數千盤卡帶中,自然也少不了中圖進口寶麗金這一在樂迷當中很有群眾基礎的版本。我自恃當年每周都去各大有賣中圖進口版磁帶的音像店「打卡報到」,對所有中圖進口過的寶麗金磁帶的品種可以倒背如流,然而那次卻被從民間徵集到的展品打擊了,因為其中有我根本沒有見過的中圖進口版寶麗金磁帶。
  • 嘿喲音樂獨家發行寶麗金50周年紀念黑膠專輯,再現華語樂壇輝煌時刻
    50周年6張精選經典黑膠專輯,由嘿喲音樂獨家首發。本次6張精選經典黑膠專輯發行,包括華語樂壇巨星張學友、譚詠麟、鄧麗君、陳慧嫻暢銷作品,其中4張為珍藏版畫膠,以此紀念寶麗金50周年,極具收藏價值。    「寶麗金」,一個閃閃發金光的名字,見證樂壇無數燦爛光輝。今年,作為華語樂壇歷史最悠久的唱片廠牌之一,寶麗金邁入50周年,在這半個世紀中,多少風波煙雨,唯有金曲永遠流傳。
  • 寶麗金復活,當年歌手今何在?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丁慧峰上月初,陳慧嫻重回寶麗金,讓很多資深樂迷驚呼——世間再有PolyGram,闊別樂壇14年之久的「寶記」竟然復活了,隨後更有爆炸性消息,「寶麗金Forever Live音樂會」將於8月28日在香港會展舉行,原寶麗金歌手包括李克勤、關淑怡、溫拿樂隊等都將出席,如果當年耳熟能詳代表很多人集體回憶的歌手都再上臺獻唱,就堪比是另一場的「滾石30」。
  • 二十不惑 即使過得不獲也要不惑
    最近看了關曉彤的新劇《二十不惑》,該劇講述了四個即將畢業的大學女生,在即將邁向社會的一年中,經歷一系列挫折,但最終在生活和職場上收穫了愛與成長的故事。站在校園與社會的分水嶺,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打敗的困難和要解決的難題。通過細小的生活瑣碎,真實的情感表達,解讀當下的年輕人青春最好的模樣。
  • 情迷寶麗金:香港巨星的製造機
    上面那張海報上,有一行醒目的小字:每個年代都有他的流行曲, 每首流行曲,都有你我他的故事。所以今天,我們重溫寶麗金的老歌,也講講這些歌背後的故事。所有故事,都發生在難忘的歲月裡..讓他一炮而紅。後來,黎明憑藉這張專輯拿下了當年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獎。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電視劇,《四十正好》也來了!
    今年夏天有兩部比較火的電視劇就是《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劇中的主演們表現的十分精彩,不少的觀眾表示還沒有看夠。站在校園與社會的分水嶺,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打敗的困難和要解決的問題。通過細小的生活瑣碎,真實的情感表達,解讀當下的年輕人青春最好的模樣。在這個青春未脫、成熟不達的年紀,二十歲的她們遇到了很多疑惑,關於事業,友情、親情和愛情。所幸的是她們總是對未來充滿期待,對她們而言二十沒有定義,怎樣都對怎樣都好,即使過的不獲,也要活得不惑。
  • 小戲骨黃振宸客串《二十不惑》演技天賦備受認可
    角色雖小,但對於年紀尚輕的黃振宸而言,這是一次不可錯過的挑戰及機會,能與有經驗的前輩們合作,更是讓他受益匪淺。小演員與老戲骨同臺,往往都是小演員的光芒被老戲骨的光芒所掩蓋。可是在這部劇中的黃振宸,在演技方面毫不遜色於老戲骨們。
  • 《二十不惑》貼近現實,真實演繹畢業生從校園走向社會的迷茫
    電視劇《二十不惑》站在校園與社會的分水嶺,每個人都有自己要打敗的困難和要解決的難題。然而她不知道,畢業在即,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解決的難題。段家寶初嘗戀愛滋味,卻發現和閨蜜喜歡上了同一個人。羅豔嘗試著走近媽媽,卻突然發現媽媽深藏多年的秘密。梁爽則要學會,如何才能不傷害愛著自己的人。一年中,四個女孩的心慢慢貼近,姜小果也慢慢打開心扉,通過自己的努力收穫了好的工作和愛情。
  • 回味寶麗金:不可一世香港歌星製造機!
    這些磁帶裡,還必須印有3個字,才能凸顯主人的格調與審美。這3個字便是:寶麗金。提起寶麗金(PolyGram),許多喜歡粵語歌的人,想必會熱淚盈眶。作為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世界級音樂品牌,寶麗金不僅是香港巨星的搖籃,也是港臺流行音樂的偉大鍛造手。
  • 四十惑不惑,真正的意思是這樣的
    四十不惑出自孔子的《論語》。《論語》裡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一般對四十不惑的理解是:直到四十歲才不猶豫三十歲想好要幹的事,才不感到疑惑,才堅定要去做。「不惑」,是指對自己的理想、志向、所認定的事業的不疑惑,不三心二意。我今天重讀《論語》,忽然明白了四十不惑的另一層意思。人到四十,並不是什麼事都明白,什麼理都懂,更不是40歲了事業有成。當今社會,40歲正值盛年,好多事情甚至才開頭,當然也就有更多的艱難和困惑。
  • 「三十而已」遇上「二十不惑」,從勇敢無畏到未來可期!
    前有乘風破浪的姐姐不懼年齡挑戰自己,後有頻上熱搜的兩部都市女性群像劇。高曉松曾經這樣解讀「不惑」:說是這「不惑」並不是說什麼都明白了,而是不明白的事情也不打算明白了。大概也許就是這樣吧?當我們不再把時間消耗在無謂的糾纏裡,能夠懂得颯爽地脫身,就是「而已」的道理吧?只不過我懂你的「惑」,因為你會說生活哪能那麼利落地脫身?
  • 《三十而已》撞檔《二十不惑》,女性題材大戲終於佔領市場
    由關曉彤主演的《二十不惑》和江疏影主演的《三十而已》都是從女性視角出發,向大眾展示20+與30+女性的現狀,市場願意輸出,觀眾願意接受,就是女性題材劇幕的勝利。《二十不惑》由關曉彤主演,講述四名即將畢業的女大學生步入社會的一系列困難和青春煩惱。
  • 寶麗金50周年,網友卻以為是哪個娛樂場所
    香港有很多「出道即巔峰」的明星,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寶麗金。 70年代也正值香港經濟起飛,娛樂產業全面繁榮,選美有香港小姐、電視劇有TVB、樂壇則有寶麗金。
  • 寶麗金,半個世紀以來最好的朋友
    例如飛碟《飛向未來》四大天后夾帶新加盟歌手金智娟、夜貓子以及新人林雨唱出新氣象;滾石《快樂天堂》聽見文章、陳淑樺的聲音,你就知道他們跳槽了,黃韻玲、紀宏仁、周華健等同輩新人有張艾嘉、齊豫、潘越雲三娘教子跟大象林旺的加持,立刻掀起樂壇關注。1989年11月,寶麗金集團整合臺灣、香港與新加坡三地分公司的藝人資源,出版第一張群星合輯(非精選)《永遠的朋友》,藉此宣告建國大業完成(連邦交國都談好了)。
  • 寶麗金50周年,網友卻以為是哪個娛樂場所
    1979年香港寶麗多易名寶麗金,但其唱片以「寶麗多」和「飛利浦」兩個廠牌名發行,直至1993年才統一成「寶麗金」,但這並不妨礙寶麗金的「威水史」傳到街知巷聞。香港有很多「出道即巔峰」的明星,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寶麗金。
  • Dazed獨家|伍佰與林哲儀關於《重生》的簡短對話
    「搖滾教父」伍佰與臺灣電音的「幕後推手」DJ Mykal a.k.a林哲儀在他們的合作項目《重生》發行之際,聊了何為電音。Dazed為大家帶來了這支獨家發布影像。重生伍佰;DJ Mykal a.k.a.林哲儀 - 重生當伍佰與DJ Mykal a.k.a林哲儀決定一起做音樂的時候,還什麼事都沒發生。「我一直很喜歡日本職業摔跤文化,這首歌的創作靈感也很簡單,你被打倒後得再站起來。」伍佰,真名吳俊霖,聊起《重生》的誕生故事。
  • 已過四十,惑不惑
    如今已過四十,仍然處在惑與不惑之間。或許,這樣的感覺很不錯。過了四十,如果經歷一段安靜的歲月,很多疑惑,一想再想,就想通了。很多疑惑,扔掉不想,也就順心了。什麼時候才能安靜呢?現實是無處不在嘈雜。嘈雜屬於環境,而真正的安靜只在於人的內心。捧著手機的手,盯著手機的眼,惦記著手機的心,那幾乎等同於把安靜拒之心門之外了。
  • 武侯百年乩【獨家解讀-1】
    武侯百年乩1933【獨家解讀-1】【海印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