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場又一場的雨下,讓整個世界溼漉漉,難以飛翔,但不能阻斷的是思緒。思緒如這翩躚的雨一般,淅淅瀝瀝下,夢裡會不會也大雨紛飛?聽一曲「想要問問你敢不敢,像我這樣為愛痴狂……」是《為愛痴狂》,粉紅女郎很真,十足的愛情狂魔,當值得男人愛,我曾寫文贊之。
未雨綢繆,勝過急中生智。天空放晴,以為雨季已過,天氣預報說颱風過境,做好一切準備迎颱風,最後颱風不到,只剩下一場雨,卸下緊張,帶上輕鬆入眠,醒來,發現雨淋溼了沒有準備的夢境,半夜坐聽雨聲,溫兩口烈酒熱心,提振信心在電腦前唱一曲信天遊。
曾立誓只談風月不談工作,只攬愛情不攬工作。只想與一個人牽手,金盆洗手,情定終生,談兩個人的風月,享兩個人的世界,愛到天荒地老,陪到天長地久。最後,還是只得歲月的滄桑,放不下這江湖,放不下這紅塵滾滾,跳出了兩個人的小我天地,在廣闊的天空遨遊,一起看浪奔浪流。
不同的年齡唱不同的歌,不同的年紀寫不一樣的文。40歲前,我用拙筆寫風月、寫愛情,40歲後,我用電腦碼發展,寫欽州。溫一壺歲月煮酒,不說兒女情長,只說欽州不老,讓文字更有溫度、有價值,不辜負此生年華。
「欽州是我家,一腔熱血寫它」。我寫欽州,想要告訴別人的是,無論欽州在何人手上,無論欽州發展得好與不好,我一樣愛它,愛它的好,它的壞,它的不足,點讚它的發展,批評它的錯誤,更願意為它發展盡綿薄之力,是「進亦憂,退也憂,除非成為發達地區,或者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於是才樂也」。
千年欽州古龍窯,安身陶都親常在。欽州讓人親近,乃安身立命之州。欽州之親,在於始終堅持傳承發展,變的是歷史,不變的是坭興陶,還有那種「精益求精出精品」的精神。窯燒千年坭興陶,安州千年出欽州,在歷史、文化和英雄的欽州人民手中得到傳承發展,歷經真火修煉,一手泥捏經窯燒變成千彩真陶,文化藝術無限,精雕細琢多彩欽州,欽州美麗如斯,尋思著與佳人牽手欽州「一江兩岸」,一同天荒地老。
欽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近現代,面對外敵入侵,欽州積極拿起抗爭之旗幟和武器,英雄兒女衝冠一怒,以滿腔熱血不怕犧牲之精神反抗外敵入侵,欽州成為了英雄之城。「劉義打番鬼,越打越好睇」的英雄故事融入了粵曲、採茶,黑旗軍威名遠揚,讓侵略者聞之色變。馮子材即使已是高齡,老而彌堅「尚能飯否」,帶兵禦敵退敵於國門外,打敗法國侵略者,將侵略者驅逐出境。
歷史雖過,不可重演,但不能忘記。我在老舊街區看欽州,一路追溯,在老舊街區,我穿過幽深的馬路、小巷,踩踏斑駁的青石板,停步觀老舊故居,輕觸歷經歲月的老城牆,旁聽老人說書。我在歷史中觀欽州,永福廣場青山依舊英雄精神永在,百年廣州會館昔日繁華南粵情深,古龍窯燒千年千彩技藝傳承發展,欽江流經千年歲月江海宜居,我看到繁華的欽州過去,感觸「欽江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春江水暖鴨先知」。92年鄧小平南巡,一曲南風窗,欽州開始唱響海港之歌。乘著改革開放春風勁吹,有海無港、一窮二白的欽州沒有坐而論道、等而觀之,而是以登高的氣魄、望遠的思維、走路觀地的行動,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與天戰,與地鬥,向海生,建港榮,一錘接著一錘敲,一棒接著一棒幹,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篳路藍縷,建港28年,建市26年,矢志不渝敲打出一個全新欽州,億噸大港應運而生,在欽州形成蛟龍出海之勢。欽州建設國際門戶港,進從欽州出海直達東協通世界,退從欽州直插中國內陸腹地遠抵亞歐大陸深處,一列列火車如長龍擺尾呼嘯而來,一艘艘輪渡如千帆競發在大海中穿梭行穩致遠,北部灣「千帆點點碧空盡」,繁華著欽州發展之夢。
「為口不辭勞跋涉,願風吹我到欽州」。齊白石老人多次遊歷欽州,留下思食荔枝題畫詩。慕齊白石美名得之白石湖,一湖春色無限,白石湖倒映和諧塔,欽江壁上觀,茅尾海遙相呼應,北部灣大學藏龍臥虎,對看平山島的山水與鄉愁,形成山、江、湖、海城市發展生態,推動歷史、現代、文化、旅遊相融,城市發展如齊白石老人技藝一般爐火純青,一幅美麗畫卷徐徐鋪開,欽州呈現出日益繁華之生態,唱響新時代一曲和諧發展之歌。
五嶺逶迤騰巨浪,大山磅礴向海榮。遠看:以靈山六峰山、浦北五皇嶺為首,過「五」關斬「六」將,以東山之大、羅陽之高「西天取經」,在欽南那霧嶺騰雲駕霧,牽引六萬大山向海;以欽北望海嶺作馬首是瞻,牽引十萬大山滑翔起飛,在欽州港雞籠山一遇風雲化成龍,一曲「山海經」,五嶺逶迤,大山磅礴,形成風雲際會,蛟龍出海,勢不可擋。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始終是欽州的追求。念好「山海經」,勠力同心「港口夢」,建老百姓住得起的房子……欽州的決策者始終不忘「夢圓」,以「揚帆」為名,推動「山海聯動、江海聯通」,不但要走揚帆大道,實現五嶺逶迤,大山磅礴,還要通江達海,一條「平陸運河」牽引廣西發展如蛟龍出海。欽州人魂牽夢縈、勠力同心、矢志不渝,誓要讓百年前規劃的「南方第二大港」變得名副其實、名正言順,是活生生的事實。
人活著總是要有點精神的。欽州人民從來不缺精神、行動,上世紀90年代初不等不靠出工出力建大港,一幹就是28年,多少青壯年白了少年頭,為欽州不負韶華。暫時落後的欽州承載不了那麼多的愛與夢想,80萬勞務大軍捨身成仁,為了實現夢想,創造美好生活,敢於背井離鄉浩浩蕩蕩奔赴外地打工,打工者從少年到中年,從中年步入老年,為他人作嫁衣裳的同時也為欽州作嫁衣裳,通過打工賺來的錢建設家鄉,欽州變得越來越好……
舉杯澆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他鄉非故鄉,他鄉再好始終不是故鄉,所謂「葉落歸根」,心中那一抹鄉愁始終放不下,外地打工者「身在曹營心在漢」,只要一聲令下,欽州能容,更多的人必定義不容辭留在欽州、回到欽州,為欽州建設和發展添磚加瓦。
欽州人心中裝著欽州。欽州再怎麼差勁,作為欽州人始終愛著,不是因為它有多美,而是因為它是生命的根脈,給予了每位欽州人生命,是血濃於水的,是比海水的鹽度還要不知濃多少倍的深情。生於斯長於斯必定愛於斯,當白首不分離。
牽手欽州,便是一生,就問你敢不敢像我這樣為欽州痴狂?
二叔欽州說事,讓文字有溫度、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