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關注的都是現實中的項目和城市規劃,今天我們想將視角轉入二次元的漫畫作品,關注美國漫畫中的兩個經典人物超人與蝙蝠俠生活的城市——大都會與哥譚,探究故事設定與虛構城市條件之間的相互成就。
一個是用明亮的眼睛在漆黑的夜晚審視著城市,另一個是用披風的陰影遮蓋白天的陽光,這是蝙蝠俠和超人的對立方面之一,這也表現在他們居住的城市:哥譚和大都會上。
自從所謂的美國漫畫的黃金時代(三十和五十年代)以來,兩個虛構的大都市顯示出對當代美國城市的兩種對立構想。
大都會位於美國東海岸的德拉瓦州(Delaware),與蝙蝠俠生活的哥譚市相隔不遠。大都會的創作原型,多年來普遍被認為是美國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的紐約市,也有人認為是堪薩斯州的曼哈頓市。
這兩位英雄在許多交叉點之一中以如此遙遠的方式描繪出了這些空間,在2008年12月的蝙蝠俠/超人#53中,黑暗騎士將大都會定義為「裝飾藝術夢的明亮燈光」,而《鋼鐵俠》卻直白地將噩夢當作噩夢,只不過是用石頭和金屬製成的,不過這兩部作品都沒有偏離現實。
哥譚最具標誌性的特點就是奇特的夜空,有小小的燈光浸在黑暗中。關於這個場景令人印象深刻的描述之一當然是尼爾·巴雷特(Neal Barrett Jr.)在《蝙蝠俠:終極惡魔》(1995年)中的第一頁所說的,其中將哥譚與「光之城」巴黎相媲美。
「哥譚」一詞在英語中有「愚人村」的意思,它同樣也是紐約市的綽號之一。1807年11月11日,美國文學家華盛頓·歐文在自己創辦的文學雜誌《大雜燴》中,用這個名字諷刺紐約市的文化與政治(根據英國民間傳說,英格蘭諾丁漢郡的哥譚鎮是傻瓜居住的地方)。小丑就曾在《偵探漫畫》第880期(2011年9月)中引用過這一詞源典故。
儘管這種比較背後有明顯的浪漫主義色彩,事實卻截然不同。蝙蝠俠觀察哥譚,好像它是棲息在夜空中突出的摩天大樓中的石像鬼。同時在遠處的下方,犯罪活動在街道上肆虐,介於日落後殘留的高樓大廈的陰影與路燈的冷淡昏暗的光線之間,無法保護公民免遭肆虐的邪惡之害。
兩位英雄與承載他們的城市之間的關係到底有多深?前中央情報局分析師,近年來最受歡迎的漫畫作家之一湯姆·金最近在《蝙蝠俠》雜誌上的報導無疑是最關注卡普德十字軍與他的城市之間關係的人之一。
尤其是由五部分組成的故事情節《我是哥譚》於2016年開始連載,涵蓋了多年來在隱身的神秘人物和這樣的犯罪分子之間發展的所有深刻,扭曲和令人慾罷不能的聯繫。
多年來,隨著他故事系統的建立,蝙蝠俠已經表明自己與哥譚的街頭一脈相承,幾乎是一種共生關係。在這個過程中也發生了一些非常特殊的事情,有新的英雄宣稱是這座城市的保護者,甚至以它的名字哥譚(Gotham)和哥譚女孩(Gotham Girl)為名,這兩人曾發誓要有一番作為。
蝙蝠俠對此有何反應?在最初他仍留在職位上掙扎著,他習慣於以驚人的速度從大都市的一個地區到達另一個地區。確實在具有強烈象徵意義的時刻,兩位英雄在需要的時候在那個關鍵的地方對他的蝙蝠信號做出了反應,這讓Caped Crusader與他捍衛的人民團結了起來。
蝙蝠俠開始產生懷疑,因此即使哥譚的平衡在他緩慢而又疲倦的腳步下也崩潰了:建築和橋梁倒塌了、人們死了、飛機墜落了。儘管理論上現在一切都朝著混亂的方向發展,但眼下的城市比以前多了三倍。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這似乎是末日的開始。金讓蝙蝠俠穿越的曲折道路逐漸向上走:從各個角度來看,蝙蝠將一次又一次地被打破,他的城市將與他一同下落。因此,難怪作家的敘事達到頂峰的是《班恩之城》,故事的弧線使這座城市的獵物落入暴徒的手中。
哥譚的最新視覺表達之一是由克里斯多福·諾蘭(Cristopher Nolan)在芝加哥的街道上重建的,但是,布魯斯·韋恩市(Bruce Wayne)強烈的垂直性必須在其他地方表現出來,矛盾的是這個地方也要是與哥特人接觸的最大點。
大都會對面的城市——紐約。如果說大都會(Metropolis)在令人回味的白天全景中受到它的啟發,那麼現代版本的哥譚也因其令人放鬆的夜晚和昏暗的燈光而受到啟發。
大都會是富裕的城市,這裡的一切都陽光普照,各方面都完美無缺。成功的公司填滿摩天大樓的玻璃牆,即使在很多情況下,它們並非嚴格意義上的遵守法律。
哥譚的敵人是街頭人,而大都會的人民是有權力的人。惡棍Lex Luthor的公司LexCorp是這座城市黑暗邪惡的象徵,這種寄生蟲從內部生長,在光輝的外表之下破壞了與之接觸的任何人的生命。
超人並不是真正的地球孩子,或者也許是因為來自堪薩斯州,與肯特一家一起長大的記憶一直在他心底。因此作者從未如此強大地將他與Metropolis的聯繫內化。
甚至看似無敵的英雄也可能死亡的例子可以追溯到《超人之死》(Death of Superman,1992)。當世界末日和超人相撞時,大都會付出了難以言喻的後果:到處都有破壞,廢墟和成百上千的受害者。
但是重建也經歷了這一悲劇事件:殘骸充當了路易斯·萊恩的祭壇,路易斯·萊恩在人類憐憫之際將垂死的愛人懷抱在懷裡,而紅色鬥篷像希望的旗幟一樣在悲傷的背後搖曳著。從那次事件中崛起的大都會設法通過重建紀念鋼鐵俠的紀念碑周圍的一切來振作起來。
這是在不連續的超人系列中,英雄與明日之城之間的更深層次的聯繫得以展現。在超人獲得MVP,格蘭特·莫裡森和弗蘭克·奎特利在2005年屢獲殊榮的十二個故事中,英雄不得不經歷某種「從前」的生活,理清他錯綜複雜的結局。
因此,讀者可以見證一個極其緊密的時刻,就在那些看似無盡的摩天大樓之間:Azzurrone拯救了一名少年免於自殺。但是,背景中的巨大建築使整個系列的孤獨和絕望更加明顯,華麗的外表背後是哥譚的姊妹城市大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