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性看待「雙十一」「雙十二」?怎樣與「星星的孩子」相處?中學生們有話要說。南都非虛構寫作成長平臺本期精選了部分優秀作品,一起來看看中學生們是如何看待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如何進行接地氣的思考吧!除了這些思考,還有同學記錄了媽媽、奶奶、老師這些身邊人的故事,讓我們看看吧。
◎深圳市桂園中學九(10)班 肖曉悅
指導老師:陳冬平
奶奶信佛,總是會去離家半個多鍾車程的寺廟裡,一呆就是大半天。那寺廟在山上,山腳有個遊樂園。每次回老家,一聽到奶奶要去廟裡了,我便跟著奶奶一道去。她在山上拜佛,我在山腳瘋玩。
黃昏時分,晚風徐徐。沐浴著晚霞,嫋嫋煙霧中,奶奶牽著我的手,一道回家去。
小時候,我患了皮膚病,一年四季反覆發作。奶奶知道後,每次上山,都要給我採摘草藥,一摘一大袋子。老家的陽臺上,總是晾曬著奶奶採摘的草藥。春夏秋冬,總聞得到淡淡的草藥香。
那時候,爸爸媽媽工作忙碌,無暇顧及我。一到暑假,便把我送到爺爺奶奶身邊。六歲那年的一天,爺爺出門散步,奶奶在廚房做飯,我突然間想媽媽了,躲在房裡哭。我哭得很大聲,奶奶聽到了,放下手中的活跑過來抱著我,讓我不哭了,說奶奶給你做好吃的。我還是一個勁地哭,喊著要媽媽。
這時候,房門被風吹著一下子鎖住了,從裡面打不開,只能等爺爺回來。我依然不停地哭,奶奶有些著急。她不知道如何安慰我,只是抱著我在房內走來走去,不知道為什麼,奶奶也突然哭了起來。看見奶奶哭,我愣住了,反倒止住了哭。
今年「十一」回老家,奶奶讓我給她染頭髮。「前幾次都是宗姨給我染的,現在,我的孫女回來了,我想讓你給我染一染。」我沒有染過頭髮,擔心染不好,又不想讓奶奶失望。於是,硬著頭皮當了一回染髮師。奶奶搬個板凳放在陽臺上,穩穩地坐著。我看著說明書,她看著我。
奶奶的頭髮白了很多,看得出曾經染過的痕跡,髮根處都是白的。我慢慢撥動著她的頭髮,好似撥弄著歲月留下的絲絲印記。奶奶一動不動地坐著,雙手搭在腿上,微閉雙眼,很享受的樣子。
午後的陽光穿過陽臺,照在雪白的牆壁上,照在奶奶和我的身上,照在堆放在陽臺角落的草藥上。我繞著奶奶轉圈,聞著草藥的清香,揮舞手裡的梳子,前後左右梳理、塗藥。奶奶的頭髮漸次變黑,仿佛過往的日子又回到當前,奶奶看起來年輕了好多。
奶奶有個習慣,每天下午六點,準時拿著墊子,跪坐在家裡的那座佛像前念經。奶奶還經常去放生,她說可以為她的「夜夜」積德積福,說可以佛主保佑,可以讓老天爺幫助她的「夜夜」。每次回去,奶奶都要給我三個護身符,爸爸、媽媽和我,一人一個。她說那是從廟裡求來的,可以闢邪,保平安。
奶奶是潮州人,普通話不好,總是把我的小名「悅悅」讀成「夜夜」。奶奶耳朵不好,但每次我喊「奶奶」時,她都聽得清,還會慢悠悠地回我一句:「哎,怎麼啦,夜夜!」
統籌:南都記者 梁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