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汪國真的這句詩給了我們不少啟示。老百姓有句話叫不怕慢就怕站!一點一滴慢慢來,不氣餒不放棄。當你站在一定的高度回首來路,便會發現所有的困難都在腳下,所有的不堪都是過眼雲煙!
七和弦:四個不同的音按照三度關係疊置起來。在三和弦的基礎上,除了根音、三音、五音和弦中又疊加了一個七度音,我們把它叫七音。
七和弦的命名:七和弦名稱的第一個字是三和弦的性質(大小增減),第二個字是根音到七音的七度音程的性質(大小增減)。
三和弦學的不好,七和弦那就是鐵絲串豆腐——甭提了,維納斯的褲子——沒法提!而音程學的不好,三和弦也只能望洋興嘆。什麼都是一步一步來的,一環套一環,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後面的都連不起來了,它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所以以後的這幾個章節,必須得前後貫通!
上圖是四種常用的七和弦,知道了七和弦是怎樣命名的,就不管是常用還是不常用——考試考的都是不常用的——你說變態不!
我們知道七度音程都是不協和的音程,所以七和弦都是不協和和弦!
七和弦有三個轉位和弦:
根音為低音的和弦是原位和弦,三音為低音的和弦是七和弦的第一轉位,叫五六和弦,用數字56(豎著寫6在上5在下)來標記。五音為低音的七和弦是第二轉位叫做三四和弦,用數字34(4在上3在下)來標記。以七和弦的七音為低音的和弦是第三轉位,也叫二和弦,用數字2來標記。
轉位和弦必須牢記三和弦的轉位,我們用和弦伴奏的時候大多是三和弦及其轉位和弦。所以必須弄得非常熟練,可以任意轉位!
等和弦:孤立起來聽時兩個和弦具有同樣的音響效果,但是寫法和意義不同,這兩個和弦就是等和弦。等和弦是和弦的一個音或幾個音作等音變化而產生的。
構成和識別和弦的方法:首先弄明白根音、三音、五音、七音,任何一個音都可以作為低音。當根音做低音的時候是原位和弦,三音做低音的時候是第一轉位和弦,五音做低音的時候是第二轉位和弦,七音做低音的時候是第三轉位和弦。
例如:以「e1」為根音、三音、五音構成大三6和弦。雖然指定音是同一個音,而且都是構成大三和弦的第一轉位,但是由於指定的音在各個和弦的意義不同,所構成的和弦自然也就不同。
先做出原位三和弦,再按要求寫出正確答案。
低音為同一個音,還是先做出原位和弦,再判斷是第幾轉位,再寫出正確答案。
本子帶了嗎?是五線譜本嗎?學習只看不動手那就是瞎胡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