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銀行網點!年內已關閉1366家 9成業務可線上辦理 這一崗位...

2020-11-28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再見了,銀行網點!年內已關閉1366家,九成業務可線上辦理,這一崗位正加速消失

摘要

【再見了銀行網點!年內已關閉1366家 9成業務可線上辦理 這一崗位正加速消失】記者梳理銀保監會信息發現,在7月份的第一個星期內(7月1日-7月7日),全國已有34家銀行網點關停。而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共有1332家銀行網點關停,分析人士認為,社區銀行的數量也是有上限的,如果周邊居民不足以讓其維持盈虧平衡,這個銀行網點就可能被裁撤。(券商中國)

  銀行網點關停的速度正在加快,今年來已有1366家網點終止營業。

  券商中國記者梳理銀保監會信息發現,在7月份的第一個星期內(7月1日-7月7日),全國已有34家銀行網點關停。而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共有1332家銀行網點關停,分析人士認為,社區銀行的數量也是有上限的,如果周邊居民不足以讓其維持盈虧平衡,這個銀行網點就可能被裁撤。

  近幾年隨著技術進步,網上銀行、手機銀行以及微信、支付寶等新型支付交易量及交易金額一直保持大幅增長。相比之下,銀行網點的個人櫃面業務佔總業務量的比例已不足5%,且持續下降。

  中國銀行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銀行業的離櫃率在不斷攀升,2016~2019年銀行業的平均離櫃率分別為84%、87.58%、88.67%、89.77%,多家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櫃面交易替代率更是在90%以上。

  上半年六大行關停487家,粵魯江浙位居前列

  隨著技術的進步,大多數銀行業務都能在線上辦成。如今的物理網點更像是為解決「疑難雜症」而設,只有遇到沒法在線辦理的業務,人們才會選擇跑一趟營業廳,尋求櫃檯或大堂經理的幫助。

  在深圳福田區中國銀行某分行處,券商中國記者看到,大堂裡就放著幾臺自助設備,現場排隊的人很少。「現在來辦業務的多是中老年人,不熟悉手機操作的才會來現場,我們經常要告訴這些客戶具體怎麼操作。」該行一位大堂經理告訴記者。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該網點位於數座寫字樓和一個大型住宅小區附近,但是在工作日的整個上午,僅有10來位客戶到網點辦理業務,其中對接自助機器的網點服務員有3個人,而櫃檯僅開放了兩個,有部分櫃檯處於休息狀態。

  記者問及為何不開放更多的櫃檯時,上述大堂經理直言:「現在人比較少,很快就能輪到的。」大堂經理還表示,只要是能在ATM設備或手機銀行等自助設備上辦理的業務,都不會安排客戶去櫃檯。櫃檯基本只受理存取大額現金或者辦卡之類的業務,一些中老年客戶可能會習慣在櫃檯做轉帳。

  銀行網點遍布各處,數量繁多,曾是我國銀行業特別是大型商業銀行的一大特點。但是隨著網際網路渠道快速發展,銀行物理網點的渠道依賴度減弱,關停撤銷數量逐漸增多。

  根據銀保監會金融許可證信息平臺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1月1日-6月30日),全國各地共有1332家銀行網點關停,其中包括各國有銀行、股份行和城農商銀行的地方支行、小微支行、營業所和分理處等,而2019年上半年關停網點為1188家,同比上漲12.12%,可以看出銀行網點關停速度有所上升。

  從終止營業的銀行網點類型來看,由於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布點多,絕對數量上遙遙領先,但城商行和農商行也有不少。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上半年國有六大行關閉網點的數量佔總數的三分之一,其中農業銀行減少發數量最多。具體來看:中國農業銀行125家、中國銀行88家、建設銀行82家、交通銀行76家、郵政儲蓄銀行68家、工商銀行48家,總計487家銀行網點,佔比36.56%。

  各家銀行在年報中也披露了物理網點的關停情況。2019年,國有六大行網點數量相比上年均有縮減,合計減少網點共836個,其中農行減少232個,縮減數量最多。

  與此同時,銀行員工數量也出現相應的變化。2019年工行、農行、交行、中行的員工數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四大行員工數量共減少16319人。其中,農業銀行員工減少人數最多,達9680人;次之為工商銀行,減少4190人。據了解,截至2019年末農業銀行減少了1.6萬餘個櫃面人員崗位,這些員工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轉崗到了其他崗位。

  區域上來看,上半年北京關停銀行網點28家、上海關停12家。關停數量最多的為以下幾個省份:廣東105家、山東85家、浙江省84家、江蘇省49家,廣東、山東、浙江、江蘇關停比例佔全國總數的24.24%,將近四分之一。

  「此前,部分銀行在社區支行建設上過於冒進,社區支行設立未經嚴格論證,存在過多、過濫現象,脫離了客戶需求和業務發展實際,這是近年來社區支行裁撤較多的主要原因。」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分析指出,物理網點轉型不僅要從減少客戶排隊時間、改造營業廳堂、規範產品銷售流程等具體問題著手,更要從發展戰略、公司治理、業務轉型、體制機制等制度設計入手並加以解決。

  九成業務辦理轉向線上,未來需求量仍將下降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線上渠道辦理金融業務,到網點的頻率越來越低,櫃檯業務受到衝擊。在此背景下,銀行關停或者整合部分網點,有助於整體結構優化。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有法人機構4607家,網點總數達22.8萬個,自助設備共109.4萬臺。從2013年開始,社區支行、小微支行作為新的網點形式開始出現。

  聯訊證券的研報指出,網點是銀行最為昂貴的渠道資源,而在競爭的壓力下,網點的租金和人工成本上漲、硬體維護成本和設備更新投資需求在大幅被動上升,這加大了網點的盈利壓力。

  中國銀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銀行業的離櫃率在不斷攀升,2016~2019年銀行業的平均離櫃率分別為84%、87.58%、88.67%、89.77%,多家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櫃面交易替代率更是在90%以上。

  所謂銀行離櫃率是指客戶離開櫃檯辦理的業務量與銀行總業務量的比率,比率越高說明通過網絡、行動支付和電子自助渠道辦理業務的客戶越多。銀行業務離櫃率的提高,說明銀行業務對營業網點的依賴程度越來越低,換言之,目前有接近九成的業務可以在櫃檯以外辦理。

  廣州農商銀行戰略企劃部研究員尹義華分析指出,根據某區域性農商銀行近兩年物理網點業務統計及客戶特徵分析發現,網點的個人櫃面業務佔總業務量的比例已不足5%,且這一比例還在繼續下降;網點客戶主要為中老年客戶,年齡在50歲以上的客戶佔了57.4%。

  值得注意的是,客戶到網點辦理的業務類型非常集中,主要是現金及補登存摺等業務,佔比超過7成,其中現金業務佔比超過4成。這意味著目前銀行網點大部分的業務為現金業務。

  疫情期間,無紙幣支付更是受到青睞,近期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消息不少。7月8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滴滴出行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共同研究探索數字人民幣在智慧出行領域的場景創新和應用;4月份,一張央行數字貨幣在農行帳戶內測的照片在網絡流傳,另有消息稱,央行數字貨幣在深圳、雄安、成都、蘇州四個試點城市測試。

  央行辦公廳主任周學東曾表示,央行將按照計劃有序推進數字貨幣,數字經濟可能成為新的經濟發展亮點,對數字貨幣的研發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尹義華認為,新冠病毒疫情發生後,網點業務下降更加明顯,如果央行數字貨幣替代紙幣的使用,將大大降低客戶到網點辦理現金業務的需求,影響較大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網點業務量下降40%,這將會對銀行物理網點經營提出很大的挑戰。

  麥肯錫研報認為,向智能網點轉型能顯著提升銀行利潤。而交易向線上遷移、自助服務技術以及縮小網點布局等也能實現降本增效。

  未來銀行物理網點何去何從?尹義華指出,銀行應主動優化相關業務結構,只保留必須的線下業務,在客戶結構上,未來承接的服務客戶群體主要是中老年客戶,網點未來的定位需要重點考慮;在區域分布上,城區網點業務量已經相對較小,而城郊或者鄉鎮核心網點業務量很大,鄉鎮將是物理網點服務的重點區域。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責任編輯:DF150)

相關焦點

  • 江城這些銀行已開門!內附營業時間和網點地址
    今日,武漢城區銀行網點按下「重啟鍵」,部分網點開始復工營業。楚天都市報記者從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以及中國建設銀行等幾大國有行了解到,今天共有數十家網點對外營業,成為武漢首批覆工的銀行服務網點。
  • 線下網點撤併有所增多 銀行網點轉型之路該怎麼走?
    如何實現網點轉型發展,提升服務質效?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銀行網點還重要嗎?在服務特定人群和地區、辦理非標準化業務等方面,銀行網點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銀行網點關閉的情況為何有所增長?平安銀行北京分行副行長孫安琴說,從服務對象看,對一些不適應在線上辦理銀行業務的老年人,或是其他一些不擅長、不願意在線上辦理業務的客戶,銀行依託物理網點,能為他們提供更周到的服務。從業務類型看,對一些非標準化業務,線下網點仍然發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比如,對私人銀行客戶理財諮詢等服務需求,理財經理需要和客戶當面交流,滿足其差異化、個性化需求。
  • 從前隨處可見的銀行物理網點有不少已裁撤家門口的ATM機怎麼變少了?
    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共有1318家商業銀行分支機構關停,剔除276家屬於被依法接管的原包商銀行網點,還剩餘1042家,僅在北京一地就有27家。在關閉的物理網點中,318家為社區支行,也有不少屬於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運營的網點:中國農業銀行125家、中國銀行88家、中國建設銀行76家、工商銀行48家。
  • 黑龍江建行399家網點自助辦理社保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務
    足不出戶「隨心辦」的線上辦理模式,為參保人提供了更多訪問渠道,特別是疫情期間,這種「不見面」的線上辦理模式深受廣大參保人青睞。 創新成果二:繼通過建行手機銀行APP實現「社保不求人」後,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又於2020年11月末,在全省399家營業網點的1220臺智慧櫃員機上開發了線下查詢和辦理功能。
  • ETC迎來辦理熱潮:線上線下均可辦理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3日訊(通訊員 吳明惠 樊洛)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將基本取消,這使得ETC辦理的需求陡然上升,安裝ETC已是大勢所趨。那麼市民怎樣申請辦理ETC業務?辦理後有哪些優惠呢? 在湘鄉農商銀行白田支行,我們見到不少車主正在諮詢辦理ETC相關業務。
  • @四川人 923個銀行網點可辦理社保卡省內異地補換了
    封面新聞記者 杜江茜9月15日,記者從四川省人社廳獲悉,為群眾提供更便利的社保卡服務,四川省人社廳在全省範圍內啟動社保卡省內異地補換工作。目前,全省共設923個異地補換卡銀行網點,群眾可選擇離自己最近的銀行網點進行社保卡補換。
  • 發力網絡銀行!法國興業銀行擬關閉600家線下網點
    近日,法國興業銀行表示將整合自家和旗下法國北方信貸銀行(Credit Du Nord)的零售銀行網絡,並預計到2025年將關閉600家網點。藉此,其零售業務網點總數將從2020年年底的約2400家降至2025年年底的1500家。法國興業銀行稱此舉將在2024年為公司節約3.5億歐元成本,在2025年節省約4.5億歐元成本。
  • 廈門銀行網點將基本恢復營業 市民辦業務需戴口罩等
    當前我市企業復工復產正緊鑼密鼓地推進,我市多家銀行近日紛紛在分行官微上發布了近期銀行網點營業情況表。記者從廈門銀保監局了解到,各家銀行的網點根據需要正在陸續恢復營業中,整體銀行業務運行正常。截至目前,我市各銀行的營業網點已經實現100%復工,其中,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輪班營業,明天起,我市全轄的銀行網點將基本恢復正常營業。多數銀行恢復正常營業的網點佔比達到80%以上,營業時間也將恢復到9:00-17:00。同時,部分銀行還根據每日到網點的客戶及業務情況,有序彈性開設櫃口。另外,對於周末等實行彈性排班情況,具體詳見各家銀行官網、官微或致電客服電話諮詢。
  • 銀行、金融科技公司節後復工:靈活排班、延期返崗、力推線上業務
    多家銀行靈活排班,提供24小時線上服務據界面新聞消息,中國銀行上海分行要求2月3-9日各部門視需要安排必要人員上班,其餘人員居家待命辦公,2月10日集體復工。招商銀行要求總行部門2月3日復工,但除必須現場處理業務的崗位外,其他員工線上辦公至2月9日,不必到辦公室。
  • 6280家接連關停!銀行的出路在哪
    據最新報導,銀保監會在11月底發布了一份數據,其中明確道,在這兩年的時間內,我國退出的商業銀行網點已經超過了6280家。尤其是在今年以來,我國銀行網點的裁撤力度並沒有減小,截止到11月末的時候,就已經有著2790家商業銀行網點被裁撤了。
  • 明天起廈門銀行網點將基本恢復營業 市民辦業務需戴口罩、量體溫
    廈門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呂洋 張彥宇) 當前廈門企業復工復產正緊鑼密鼓地推進,廈門多家銀行近日紛紛在分行官微上發布了近期銀行網點營業情況表。記者從廈門銀保監局了解到,各家銀行的網點根據需要正在陸續恢復營業中,整體銀行業務運行正常。截至目前,廈門各銀行的營業網點已經實現100%復工,其中,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輪班營業,明天起,廈門全轄的銀行網點將基本恢復正常營業。多數銀行恢復正常營業的網點佔比達到80%以上,營業時間也將恢復到9:00-17:00。
  • 這一「銀行」也頂不住了!將裁撤361個網點,5000人將面臨失業
    網際網路的發展,促生了手機銀行,越來越多的用戶更加青睞在手機上辦理業務,除非一些特殊的業務要跑到銀行大廳去辦理。這對銀行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手機銀行的誕生減少了銀行的運行成本,同時也讓很多其他支付APP分到了更多的市場份額,讓銀行的作用愈來愈弱化。
  • 年底多家銀行利率上浮幅度不及往年 線上渠道成各銀行發力點
    高息產品變少  記者走訪北京多家銀行網點後發現,利率在4%以上的存款產品難見蹤影。  「3年5萬元起,定存利率3.85%,這是最高的利息了。」農行北京分行某網點大客戶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當記者詢問是否有收益率在4%以上的產品時,該經理說,預期收益率在4%以上的只有銀保合作產品,需存滿5年。
  • 花旗中國一年關閉五家支行 CEO歐兆倫將退休
    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6日訊(記者華青劍)花旗中國又關閉了一家支行,據銀監會網站消息,上海銀監局發布關於同意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關閉上海延安西路支行的批覆,批覆稱,自5月9日起,該支行應當立即停止經營活動,交回金融許可證,在指定報紙上發布公告,同時及時辦理工商註銷登記手續,並依照有關規定辦理其他後續事項。
  • 浦發銀行推出5G+智慧網點 辦理5G網絡下首筆銀行卡開卡業務
    5月17日當天,浦發銀行聯合中國移動在上海張江推出5G+智慧銀行網點,並完成5G網絡環境下首筆銀行卡開卡業務。首先,此次發布的5G+智慧網點已初步展示浦發銀行網點服務雲端化發展的創新成果。據了解,中國移動為該網點提供5G網絡覆蓋,浦發銀行i-Counter智能櫃檯可通過連接5G網絡為用戶提供金融服務,使得智能設備的機動性、靈活性和工作效能大幅提升。用戶還能通過4K高清視頻連接遠程服務,既可以與理財顧問溝通,獲得更全面的服務信息與更直觀的交互體驗,也能享受電子銀行籤約、用戶信息修改、卡激活、解掛失等多樣化銀行服務。
  • 公交卡營業網點全開門了,10處網點可辦理開卡及實名制業務
    記者從哈爾濱城市通智慧卡公司獲悉,目前,該公司客服中心及所有分中心共10處網點,已經恢復服務。客服中心及分中心可以辦理綜合業務,如新開卡、審驗、優撫卡種實名制業務等。3月中旬,城市通智慧卡公司客服中心及分中心部分網點率先恢復服務,剩餘部分網點因為設在相應城區行政審批中心內,未同步恢復網點。記者4月1日從城市通智慧卡公司獲悉,隨著復產復工進行,目前呼蘭區、雙城區客服分中心也已恢復服務,至此10個客服網點全部正常營業。客服中心及分中心可以辦理公交IC卡相關的綜合業務,如優撫卡種實名制業務以及普通卡新辦的用戶,均可以前往就近的網點辦理。
  • 加速網點轉型 富邦華一銀行新天地支行喬遷開業
    早在2010年,富邦華一銀行即「落戶」上海新天地商業區,至今已深耕新天地十年有餘。聚焦當地臺籍社群和高淨值客群,新天地支行提供精準、貼心的金融服務,全方位滿足客戶在大陸安家立業、投資理財、財富管理等需求,為其工作生活提供便利,與客戶及社區建立了緊密的聯繫。
  • 不進銀行線下網點,你真不知道線下銀行服務有多「粗暴」
    在存款業務被搶走一定份額,大家開始習慣用另一個 app 理財的時候,銀行做出了改變。雲閃付、不出門的線上服務、跨行轉帳免收手續費…… 這些改變確實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另一方面,銀行的改變讓我們更不方便了。現在去銀行辦一個服務,你需要經歷這些由於個人原因,我需要一張 X 銀行的儲蓄卡。在該行不提供線上辦理業務的情況下,我只能去線下網點辦理這一業務。
  • 青島這53萬戶企業竟只有一個銀行網點列印信用報告
    自2019年9月7日開始,建設銀行山東分行試點開通企業信用報告網銀查詢,通過建行高級版網銀線上就能查詢企業的信用報告。但記者在走訪調查中發現,青島、濟寧、泰安的部分建行營業網點對該政策並不知情。記者發現,在青島市,唯一一家可辦理企業徵信業務的網點,也僅開設一個窗口能夠辦理此業務,前來辦理企業增信業務的人員在窗口排長隊。
  • 郵儲銀行深耕「三農」金融藍海 打造線上線下融合核心競爭力
    全流程線上貸款產品快速增長廣大縣域地區是金融服務的藍海市場,郵儲銀行差異化的零售銀行戰略,與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高度契合,近4萬個網點深度下沉、覆蓋範圍廣、布局均衡,為其帶來了廣闊的業務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