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大雪節氣過後,氣溫下降幅度就會逐漸加大,天氣的變冷會導致水溫也跟著下降,並且在冬季的自然水域裡,有一個常見的自然現象,此時的江河、湖庫都相繼進入枯水期。
由於氣溫的下降和水位降低,此時就會造成魚兒的安全感下降,但並不代表這個期間魚就不好釣,反而它們會為了越冬而儲備所需的能量,不過要想在大雪過後釣好魚,方法一定要得當。今天,我就和釣友們分享一下,大雪過後垂釣的幾點經驗。
一、大雪過後容易釣到魚的時機。
1)、晴朗的天氣。
在冬季釣魚時,經常會出現晴天不好釣,或者是魚口非常差的現象,所以有不少釣友都認為,是因為晴天水溫上升魚在此時已經離開了水底。其實,並不是魚兒離開水底而是在淺水區,但卻遠離岸邊要釣遠才有口。因為,根據魚的攝食性來看,冬季水溫上升時,它們的食慾會隨著溫度增加,且變得活躍和加大活多範圍。
2)、冬季的細雨天氣。
在冬季的下雨天裡,如果沒有接觸過實際水溫的人,大多數都誤以為很冷,實際上冬季的陰小雨天氣裡,水裡的溫度並不低,此時的水錶與水底溫度溫差不大,魚既不會出現上浮,也不會出現停口情況,反而還會增加它們的開口欲,這也是為什麼冬天的小雨天,還能經常看到有人在釣魚。
3)、魚口好的時間段。
有人說在冬季釣魚,通常在上午的11點至下午的4點以前,這期間魚口都非常的好,但我是持反對意見。因為冬季,越往後天氣越冷,如果是在陽光照射強度高的情況下,這個時段的溫差非常大,反而魚口不好,我相信不少老釣友在冬季釣魚時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二、不同環境下釣位的選擇。
1)、亮水區釣位的選擇。
亮水,通俗來說就是沒有障礙物、水草的水域,這些地方在冬季由於沒有遮擋物,通常魚都會遠離岸邊,因為冬季水質的能見度非常高,但水溫的溫度上升快,所以在水庫、河流垂釣時,經量選擇淺水區釣遠。
2)、障礙物的環境下釣位選擇。
老話說的好「釣魚不釣草等於瞎胡跑」,這句話雖然不全對,但在冬季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因為在寒冷的冬季,有水草的區域水溫相對穩定,並且有水草和障礙物的地方,還可以給魚提供一個隱蔽的場所,這也是冬季有水草的區域都是釣魚人必爭的主要原因之一。
3)、其它的釣位選擇。
有的釣點,既沒有水草但也並不完全都是亮水區,比如說在水草稀疏,或者是枯死在水裡的灌木,包括亂石和坑窪,以及釣位的朝陽和背風的區域,這些都是符合冬季特點的釣位,所以千萬不要錯過。
三、大雪過後釣餌使用。
冬季釣魚的釣餌使用,很多釣友都非常的糾結,為什麼呢?原因是有人說冬天用活餌,但也有人說用餌料,其實這兩款餌料釣魚實際上都沒問題,但如果出現魚不開口,要麼是釣法出現了問題,要麼是餌料的狀態需要調整。
在冬季,除了水面結冰的北方,其實南方餌料同樣很好釣,但在開餌時需要調整一下餌料的狀態,比如夏季我們怕下雜魚,所以餌料的味型幾乎都不帶腥味,但冬季小雜魚鬧窩情況較少,所以要儘可能地增加腥味。
同時還要考慮加大拉絲粉的比例,因為有時候需要釣的比較遠,尤其是在亮水區,可能需要使用6.3、7.2米的魚竿,因為搓餌冬季效果差,所以還是用拉餌好釣一些,而且還持續性誘魚。
可能有些釣友會有疑問,7.2米的魚竿釣拉餌怎麼能拋的出去?其實,7.2米的魚竿拋投是有點吃力,在沒風的情況下選擇吃鉛稍大的浮漂,最好是齊竿線組,這樣拋投起來壓力不是很大,但對於新手可能需要一個過程適應期。
最後:大雪節氣過後釣魚,在溫度相對較低的北方釣魚時,建議還是使用紅蟲或者蝦泥垂釣,而氣溫稍高的南方地區還是以餌料抽釣效果好一些。另外,冬季很多魚種雖然開口但食慾不高,所以此時釣魚時就要選好垂釣魚種,不然即使再好的方法和釣餌也是徒勞無獲,比如冬季野釣魚的密度稀疏,你非要掛玉米釣大魚,雖然也能釣到,但畢竟是十釣九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