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受地區和作釣水域的影響,我們這兒冬季野釣鯽魚,主要以岸笩和七星漂傳統釣為主。對我而言,兩者間更喜歡岸笩,主要是因為它比傳統釣累人輕一些。
今年冬天從開始岸笩到現在,已經過去20多天了。這20多天中,通過對出釣漁獲的對比,我發現天氣不好的陰天或降溫天,岸笩鯽魚口反而比晴天好,並且天氣越降溫越冷,鯽魚越好釣!
至於為什麼天氣越降溫越冷魚越好釣?個人感覺和以下四個方面有關。
一、越降溫越冷,讓魚群變得越集中
晴天氣溫高、溫差大的時候,水溫也相對較高,並且水層溫差大、變化快。魚在這種水溫下,活動、覓食的範圍較大,相對魚群分散不集中。
到了陰天或降溫天,隨氣溫下降水溫也開始下降。最先受到影響的是淺水區,相對水溫下降要明顯的多。這時淺水區較大的水溫變化,已不在適宜鯽魚活動、覓食,致使它們紛紛返回深水區,也就相對增加了,遠投岸笩釣點區內鯽魚的集中性。
二、越降溫越冷,讓鯽魚的釣層越好找
岸笩遠投釣鯽魚,我們主要搭配串鉤使用,一般一個釣組為3至5枚鉤。
在晴天氣溫高的時候作釣,中魚後釣友們會發現,有時是底鉤中魚,有時是中間鉤或上鉤中魚,這說明魚不只是貼底覓食。根據不同的中魚位置,我們也會對筏竿的架竿方式做出調整,合理的改變竿梢離地高度。
在陰天或降溫天作釣時,中魚後我們會發現,幾乎全是底部一、兩個鉤中魚,說明魚幾乎全是貼底覓食。這時我們只需採用橫向低架竿就行了,不用去用架竿高度找泳層。
三、越降溫越冷,鯽魚趆不易散窩
越降溫越冷的天氣,除了鯽魚的活動、覓食範圍越集中外,作釣時也越不容易散窩!
在釣點較深的水域作釣,鉛墜落水的聲音,魚中鉤後的掙扎,對窩內其它魚的影響可能小一些,釣點內的魚群不會出現散窩。
不過對一些整體較淺的水域,就像我所釣的人工河,最多也就兩米左右。在這種水域,鉛墜落水的聲音,魚中鉤後的掙扎,都容易引起魚群散窩!並且氣溫越高,魚活躍度越大越容易散窩,氣溫越低,魚活躍度越小散窩越輕。
四、越降溫越冷,鯽魚覓食相對越積極
釣友們都知道,氣溫高、水層溫差大時,鯽魚容易出現上浮現象,並且活躍度差、覓食不積極,也就相對難釣一些。
不過天氣越降溫越冷,水層溫差越小,鯽魚全部貼底活動、覓食時,覓食積極性反而高一些。這除了和魚的體溫調節有關外,鯽魚這時也急需補充能量,從而應對降溫的冷天。
以上四點就是個人對,天氣越冷岸笩鯽魚越好釣的原因了解,希望對釣友們的出釣有幫助!
最後,在此呼籲釣友們:小魚、母魚、籽魚請放流!如需帶走,僅取一餐便足矣!為以後有魚可釣,切不可多貪!
我是大王的釣魚日記,原創手寫不易!如果您看完覺得有點意思,煩請加個關注。更多更好的釣魚問題及視頻,期待與您探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