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為什麼《飛越瘋人院》能成為「奧斯卡中的奧斯卡」

2021-02-08 編劇圈

20世紀90年代,好萊塢評選「奧斯卡中的奧斯卡」,《飛越瘋人院》擊敗其他影片,獲得最佳殊榮。

有人認為,《飛越瘋人院》從誕生之日直到現在能獲得那麼多重要的褒獎,「社會因素恐怕要重於藝術因素」。這部電影改編自一部美國小說,並非出自導演或編劇的原創。小說反映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青年反戰的情緒和當時社會流行的類似「無政府主義」的思潮。

我的反問是何為社會因素和藝術因素的關係。

誠然,本片的視聽語言中規中矩,整部影片沒有什麼特別精彩的視聽段落,但是《飛越瘋人院》的整體構思和完美的劇作法卻值得古往今來的電影製作者們有效參考。

《飛越》在一定程度上,被認作一部具有批判性的政治影片。本片中許多細節的設計都在隱喻社會這一龐大的系統。以救人為己任的精神病醫院象徵一個頑固的冷酷的社會,大理石的噴水池暗指牢不可破的社會規則和社會秩序,主人公麥克則是代表一類自由不羈,反抗社會制度的犧牲品,護士長便是履行社會秩序的潑皮「打手」,表面上振振有詞,恪盡職守,關心病人。實際卻冰冷無情,披著公平慈善的外衣幹盡泯滅人性,慘無人道的可恥勾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酋長這個角色,酋長的表現恰好與麥克構成鮮明的對比。生活在美國社會的印第安人受到歧視,酋長選擇逃避,選擇裝作啞巴,拒絕和他人交流,改變酋長觀念的正是看似跟酋長性格截然不同的麥克,而仔細考慮,酋長有多絕望,他對自由就有多麼強烈的期盼。他寧可終日受精神病醫院的控制,從不有跨越雷池的半點想法。相比麥克,真是個十足聰明的謀略家。自然,那個成全麥克飛躍瘋人院的角色代筆非酋長莫屬。

一次次酋長的朋友麥克與護士長之間的較量,都是麥克一次次落敗,直到變成白痴徹底失去反抗的能力。那個酋長在這麥克靈魂雙飛的結尾,好像在提醒世人,個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執意對抗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最終智能落得麥克那樣的悲劇下場,連思想的能力都被剝奪去。這種社會學的寓言,不論社會先前進步多少世紀,人類的思想能夠產生多少馬克思主義,永遠不會相悖於任何一個時代。

可以說這部影片出色地完成了它的社會使命和歷史使命。類似這樣的藝術作品以大於藝術本身的姿態而存在,將被人們敬重和銘記。難道藝術不該如此!何談社會因素重於藝術因素!

必須明確一點,這是一部具有常規情節,常規結構的美國電影。

拋開本片社會學意義不談,《飛越瘋人院》憑藉成功的塑造人物形象,生動曲折的故事和對情節點的巧妙建置,仍然可以吸引觀眾觀賞完畢之後留下一句感嘆。換句話說,《飛越》卸掉自身承載的偉大思想,也不會失掉作為一般故事片的可觀賞性。

本片大致分為12個情節段落:

段落1麥克入院(開場)
段落2教酋長打球
段落3與病友打賭(第一次交鋒)
段落4搬水池
段落5舉手表決(第二次交鋒)
段落6為看棒球賽二次表決(第三次交鋒)
段落7出外釣魚(第一次逃出病院)
段落8籃球賽
段落9麥克打人,被迫受刑
段落10瘋人狂歡
段落11比利自殺
段落12酋長逃離(第二次逃出病院)

其中,段落2段落4段落8是的酋長和麥克的相處,雖然是情節副線但是有必要列出。 依據上述段落的列表,編劇設置衝突的脈絡非常清晰。在開場建立主要人物的關係,交代環境背景之後,情節迅速轉向麥克鈺護士長的對抗之中,利用每次例行公事的開會,將主要人物緊密的聯繫在一起,衝突便立即展開,並越發激烈。

下面是本片重要情節點列舉:

情節點1麥克與病友打賭,一周之內製服護士長。
緊要關頭1麥克在酋長的協助下逃出病院。
中間點:護士長要求處置麥克,不把難題留給別人。
緊要關頭2麥克鬧事,拳打守衛。
情節點2麥克勸說酋長一起逃跑。
情節點3酋長悶死麥克,砸開窗戶,逃出瘋人院。

樸素卻恰到好處的開場:

開場前十分鐘。漂亮的開場各式各樣,比如《肖申克的救贖》開始於交叉剪輯,有效的講述主要人物,激發事件。比如《上帝之城》快節奏的動作段落,直接作用於觀眾的視聽感官,使觀眾欲罷不能。比如庫布裡克《洛麗塔》的開局,以富有懸念的倒序開場,以子彈穿過美麗少女的畫像收尾,於是謎底在觀眾的期待中逐步揭曉。

本片的第一本相比上述,顯的異常平淡無奇,不足夠精彩。但是這第一本已經具備應有的功能。他交代了主要任務:麥克和護士長,事件發生的地點:瘋人院,戲劇性前提:麥克被錯誤的送進醫院。要論重點當屬對麥克的介紹,麥克是一個正常人,只不過生性自由,狂放不羈,從麥克和院長的對話的設置就能得出結論。至此,全片的最基本建置已經完成,10分鐘之內,不得不說這是最基礎的,只要做得到也是難能可貴。

開場的設置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上帝之城》耍盡花招,精彩開局,先發制人;另一種是《飛越瘋人院》厚積薄發,精彩收尾,餘音繞梁。前者多半出現在結構設計精巧的電影中,以形式的新穎,內容的豐富,徵服觀眾的錢包。後者多半是常規結構電影的慣用手法,敘事清楚,風格自然樸實,最後敲響警鐘,發人深省。試想,本片玩兒命於敘事手法的創新,結果如何。無所謂好壞,各有千秋。

技高一籌的情節點3:

情節點1是一部影片真正開始的地方,它鉤住情節段落並且引導故事先前推進。麥克拒絕吃藥,護士長拒絕例外,麥克與護士長第一次交鋒,以麥克妥協,假裝吞藥而告終。因此,麥克打賭一周之內製服護士長。這個情節點結束了麥克和護士長第一次交鋒的情節段落,引出以下各次正面的對抗與衝突。此時,麥克的戲劇性需求已經十分明確,人物衝突確定,戲劇性情境介紹完畢,具有刺激性的好戲才剛剛開始。

一次,我和舍友們用電腦看《穆荷蘭大道》這部電影。藍色的寂靜酒吧中,藍色的女人用義大利語說出sliencio後,全片淡出。看到這時,我的一個舍友驚訝:這就完了!我對他的吃驚同樣大吃一驚,電影不可以這樣結尾嗎。

我們平常接觸太多好萊塢大片,只需要關閉大腦,打開眼睛,120分鐘之內,吃光爆米花,準備散場回家。可以理解,他們在看《穆赫蘭大道》的過程感到多麼厭倦和不滿,甚至有的罵街。

的確,好萊塢常規情節的電影早已把觀眾培養成白痴,它們結局大致相同,而且要在120分鐘內保持戲劇性張力,奠定飽滿的情感基礎,以調動觀眾的思想情緒,在短暫的高興或傷心之後,立刻回到生活現實。從這個角度講,《飛越》算是地道的好萊塢電影。

然而,技高一籌的製作者,在《飛越》的結尾處,為擺脫陳詞濫調,通過情節點3的爆發,著力渲染主題,使得故事能夠真正的打動人心,叫人回味無窮。

普通觀眾同樣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如果編劇或導演編排了一個情節上完全不出人意料的電影,自己肯定不會買帳。酋長用枕頭悶死植物人麥克的一刻,想必足以震驚觀眾,即使不理解酋長動作的意義,也能附和著叫一聲好。收到這樣的效果未嘗不體現本片獨特的魅力。酋長砸碎窗戶,音樂漸入高潮,病友鼓掌歡呼,酋長載著麥克的靈魂奔向翠綠的山林。

真是一個精彩的情節點3.觀眾對前面的若干段落抱著看熱鬧的態度觀看,到這個結尾就需要認真地開動腦筋。它使影片主旨得到升華,使影片成為一個精美的藝術品。因為,情節點3是衡量一部電影藝術質量的標尺,它決定一部電影能否入大雅之堂。

回頭看《穆赫蘭大道》的情節點3,卡米拉開槍自殺,不清不楚的結尾,觀眾如何絞盡腦汁,猜呀猜想也想,還是一頭霧水。不妨做個比較,兩片都以死人收尾,哪一個死法更有意義一些!肯定是《飛越》。

麥克受切除腦蛋白的酷刑變成一個廢人,麥克已經死了。酋長不過是執行麥克的遺願而逃出病院。麥克雖生猶死,麥克雖死猶生。

而《穆荷蘭大道》末尾的死人配合sliencio更像是一個謎的開始,他引領觀眾思考故事的來龍去脈,完全沒有破壞影片的整體詭譎陰暗的敘事風格,可以說恰到好處。都是出了人命,《穆荷蘭大道》的自殺力道就少了一些。《飛越》能從以死作結的電影當中,脫穎而出,獨放異彩,正是因為情節點3 。

綜合以上,我認為情節點3能夠改變一部常規電影的本質。小夥子慢慢領悟吧。

作者:剋星555
來源:豆瓣

編劇圈(微信號:pmovie_bianju)

拍電影網旗下編劇學習服務平臺

每天推送精品編劇知識,點擊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閱讀往期內容點擊【查看官方帳號】—【查看歷史消息】

投稿郵箱:bianju@pmovie.com

專業編劇群:90166786(申請請附作品及擅長類型)

相關焦點

  • 百老匯&奧斯卡經典劇目《飛越瘋人院》即將開演~
    就在2019年8月30日、31日晚7:30百老匯&奧斯卡經典中的經典小劇場票房黑馬《燃燒的瘋人院》姊妹篇《飛越瘋人院》中文版即將上映就問你來不來!想必你一定聽說過電影版的《飛越瘋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1975年上映的這部影片在當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狂攬了最佳影片、
  • 豆瓣9.1《飛越瘋人院》:細說這部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魅力所在
    — —《飛越瘋人院》《飛越瘋人院》這部影片內容改編自肯克西的同名小說,影片於1975年11月在美國正式上映,並於次年獲得了第4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從這裡我們不難發現這部影片本身蘊藏的的價值。不僅如此,影片一經播出就受到了觀眾的廣泛喜愛,該片筆者也看過不下三遍。
  • 奧斯卡&百老匯經典作品《飛越瘋人院》中文版 2020巡演正式啟動
    》2019年二輪演出劇照 拍攝:郝晨光《飛越瘋人院》中文版講述了為逃避農場勞改的麥克墨菲自作聰明來到瘋人院消災,不想其實走進了看似舒適的人間煉獄。舉止張揚的「痞子」不甘束縛,憑藉個人魅力意外地成為了瘋子中的領袖,和「懦弱的酋長」 、「口吃的比利」 等個性鮮明的同伴們一起掀起了場場振奮人心的「比賽」來反抗不合理的規定。然而,他最終也難逃醫院制裁,被切除了大腦前額葉,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廢人」。
  • 奧斯卡獲獎影片《飛越瘋人院》首次授權中文版話劇!
    1962年,肯·克西(Ken Kesey)小說《飛越瘋人院》出版。1975年,"捷克新浪潮"旗手米洛斯·福爾曼導演的《飛越瘋人院》更成為了無人不曉的影史經典之作。它一舉拿下最具分量的5座小金人,是迄今為止奧斯卡歷史上僅有的三部獲得「大滿貫」的電影之一,也被稱為「影視表演的必修課」。
  • 【市民開放日】慈谿大劇院帶你穿越時空,共賞奧斯卡經典影片《飛越瘋人院》
    《飛越瘋人院》電影賞析活動來了!活動主題:慈谿大劇院市民開放日—奧斯卡經典影片《飛越瘋人院》電影賞析活動報名方式:「1元購票」,即刻起通過微信搜索「慈谿大劇院」公眾號,選擇下方「購票通道-演出購票-奧斯卡經典影片《飛越瘋人院》電影賞析」進行座位選擇1元購票。
  • 電影| 飛越瘋人院
    1976年    第48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       第48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   傑克·尼科爾森    第48屆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   路易絲·弗萊徹    第48屆奧斯卡獎最佳改編劇本   Lawrence Hauben、博·古德曼    第48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      米洛斯·福爾曼
  • 《飛越瘋人院》:一場硬搖滾的浪漫反抗
    △電影版《飛越瘋人院》劇照(1975)舉止張揚的麥克不出意外地成為了瘋子中的領袖,掀起一場場振奮人心的「造反」,反抗不合理的規條。1963年,Dale Wasserman將《飛越瘋人院》搬上百老匯舞臺,3年半演出1025場。△百老匯話劇版《飛越瘋人院》劇照1975年,由米洛斯·福爾曼導演的《飛越瘋人院》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
  • 【全國30城巡演】奧斯卡&百老匯經典作品《飛越瘋人院》中文版 2020巡演正式啟動!
    7月21日,在嚴格完成自行隔離十四天後,《飛越瘋人院》劇組將在各地防疫規定的指導下,以浙江杭州餘杭大劇院為起點,正式開啟為期三個月的2020年全國30城巡演計劃。在當前,全國演出市場深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此次《飛越瘋人院》全國巡演的開啟,對於出品方光緯戲劇來說,無疑是一次勇敢的挑戰。
  • 《飛越瘋人院》:當籠子試圖磨平你的稜角,不要讓心靈停止飛翔
    《飛越瘋人院》:當籠子試圖磨平你的稜角,不要讓心靈停止飛翔 2020-07-04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不容錯過的五十部經典電影——飛越瘋人院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經典電影是《飛越瘋人院》。在1975年的奧斯卡上,作為同名電影的《飛越瘋人院》一舉摘取了包括最佳影片、導演和男女主角等在內的五項大獎,而傑克·尼克爾森飾演的麥克也成為了奔向自由生活而不屈抗爭的偉大象徵。
  • 豆瓣評分9.1的電影《飛越瘋人院》,改編話劇依舊不會讓人失望!
    至少,我試過了1962年,Ken Kesey原著小說《飛越布穀鳥巢》出版。講述了為逃避坐牢的麥克墨菲自作聰明來到瘋人院,不想只是走進了看似舒適的地獄。舉止張揚的麥克不出意外地成為了瘋子中的領袖,掀起一場場振奮人心的「造反」,反抗不合理的規條。
  • 飛越瘋人院,飛越命運的掌控
    >一部榮獲4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五項大獎的經典電影(奧斯卡歷史上只有三部電影獲此殊榮)。最近很榮幸的收到了《飛躍瘋人院》的最新樣刊。也讓我第一次有機會拜讀這一人類歷史上的思想著作。作為「電影文學館叢書」中的一冊,我希望自己能讀到更多的著名影片的原著小說。任何一部偉大的作品都有它根植的獨特的時代背景,《飛躍瘋人院》也不例外。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精神病學的聲名在美國人的想像力裡達到了巔峰[1]。
  • 《飛越瘋人院》「鄭」式回歸,逃離束縛,自由與你共享
    《飛越瘋人院》,來鄭州啦!全城各大公交車站牌、商場戶外大屏都已經安排上了。想必你一定聽說過電影版的《飛越瘋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1975年上映的這部影片,在當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狂攬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5項獎項,至今仍在各種電影排行榜上高居前列。
  • 戴錦華點評《飛越瘋人院》:一部顛覆性的社會寓言 | 電影課更新至第3部!
    《飛越瘋人院》劇照 左二為傑克·尼科爾森(Jack Nicholson)飾演的主角之一麥克墨菲戴氏金句我們對奧斯卡經常有過高的評價,我們經常忘記了奧斯卡其實是美國的國別電影獎。作家阿城有一個非常精道的說法,他說奧斯卡金像獎是美國電影的家宴,而最佳外語片則是待客的一個特殊席位。但是《飛越瘋人院》在奧斯卡金像獎的序列當中非常特殊,它經常被人稱之為金像獎中的金像獎。
  • 《飛越瘋人院》百度雲資源,1080P高清中字
    類型: 劇情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1975-11-19(美國)片長: 133分鐘又名: 飛越杜鵑窩(臺) / 飛越喜鵲巢IMDb連結: tt0073486豆瓣評分:9.1飛越瘋人院的劇情簡介 · · · · · ·  麥克墨菲(傑克·尼科爾森 Jack Nicholson 飾)為了逃避監獄裡的強制勞動
  • 十個:《飛越瘋人院》要飛越的其實是我們的心
    院方為了懲處麥克膽大妄為、屢犯院規,決定將他永遠留在瘋人院。生性自由的麥克再也無法忍受瘋人院的生活,他聯合病友,高大的印第安人「酋長」,開始自己的計劃:飛越瘋人院。   本片獲1975年第4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導演和最佳改編劇本五項大獎。主人公「不自由毋寧死」的精神在當今社會仍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 話劇《飛越瘋人院》本月亮相常州大劇院
    常報全媒體訊 記者從常州大劇院獲悉,7月30日晚,百老匯、奧斯卡經典作品《飛越瘋人院》中文版將亮相常州大劇院。劇迷、電影迷可以前來,感受這部經典作品對自由的詮釋和嚮往。《飛越瘋人院》是美國作家肯·克西創作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小說。
  • 《飛越瘋人院》前傳來襲,網飛出品,劇集質量穩了
    說起1975年的美國電影《飛越瘋人院》,相信很多小夥伴雖然沒有看過,但應該都聽說過它的大名,該片曾獲1975年第4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女主角獎,最佳導演和最佳改編劇本獎,共五項大獎,主人公麥克衝破束縛的勇氣和不自由毋寧死的精神震撼了無數影迷。
  • 《飛越瘋人院》45年後,「瘋人院」依然無處不在
    今天(11月19日)是《飛越瘋人院》上映45周年,或許無需贅述它的成功,IMDb Top 18,5座奧斯卡獎盃,著名影評人羅傑·伊伯特也說:「幾乎每個人最愛的電影清單上都會有《飛越瘋人院》」。一如片名所寫,《飛越瘋人院》的故事和內核都非常簡單直接,麥克·墨菲(傑克·尼科爾森 飾)試圖領導全院精神病人反抗,飛越瘋人院的高牆。
  • 逝者:好萊塢藝術生命力最強導演逝世,世間瘋人院再也無人飛越
    可能很多人對這個名字陌生,但是大多數人就算沒看過也許聽說過那部著名的《飛越瘋人院》吧。這是舌戰君最喜歡的電影,之一。今天,我們就好好聊聊福爾曼吧,祝你周末愉快~《飛越瘋人院》絕對能稱得上是電影史上的傳世之作。許多電影學者對這部影片的評價極其之高,甚至形容它是「奧斯卡金像獎中的金像獎」。